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

“你這家僕倒是有趣。”曹操好奇的打量了大郎一眼,一臉冷漠的氣質,突然標出來一句將之前還頗爲健談的絡腮大漢給堵的沒話說。

“大郎不是家僕,是兄弟。”陳默拍了拍大郎的肩膀笑道:“我二人乃是同鄉,曾一同陷落黃巾賊中,後來有幸被恩師看重,落魄、富貴,大郎一直在我身邊,不曾離棄,默從未將他當做家僕。”

“賢弟倒是一位性情中人!”曹操聞言歉意的看了大郎一眼,將話題轉開道:“不過人生能有幾個不管何時都願在身邊的兄弟,其實也是一大幸事,大郎,多有得罪。”

大郎只是點點頭,沒有說話,不過臉上神色卻是溫和了不少,不是因爲曹操,而是陳默那番話。

“正好,大郎如今有姓無名,孟德兄不如爲大郎去個名,也算補過。”陳默笑道。

取名不是誰都有資格的,陳默跟大郎關係自然是很好,但他不是大郎長輩,也非德高望重的名士,曹操一來年長二人許多,二來嗎,曾身居要職,若他能幫大郎取名,也省了許多功夫,陳默原本是準備下次回去後,請老師幫大郎取的。

一旁大郎默不作聲,一臉冷漠的看着遠處,好似沒聽到一般,不過身子卻是微側向這邊。

“這……”曹操有些猶豫道:“大郎長輩不會怪罪?”

“武叔還有嬸嬸當年陷於黃巾,已然罹難。”陳默有些悵然,雖然已經時隔四年,但當年的事情,依舊難以忘卻,故鄉的那段日子,雖然艱苦,但卻是最開心的時候,如今卻是再難回去。

“抱歉。”曹操聞言拱手道。

“若是孟德兄不願,便當默沒說,此事確有些孟浪。”陳默見大郎搖頭,對着曹操歉然道。

取名可不是小事,某種程度上來說,等於大郎跟曹操有了一份關係,也是一重身份上的認可,陳默如此積極幫忙牽線,也是希望大郎能有個出身,這跟老師幫大郎取名的意義又有不同。

“倒也無妨。”曹操搖了搖頭,思索片刻後道:“義無作羛者。蓋歲久無存焉爾。從弗者,蓋取矯弗合宜之意,不如便以義爲名如何?”

“武義?”陳默挑了挑眉,扭頭看向大郎道:“大郎,你意下如何?”

武義?

大郎雖然偶爾也會跟陳默識字,但也只是識字而已,對於曹操說的那些聽不懂,但卻知道,自己在這一刻有名了,當下默默起身,就這麼跪在車轅上,對着曹操一拜。

“還有呢?”陳默微笑着看向曹操。

“?”曹操茫然的看向陳默:“何意?”

“孟德兄既然爲大郎取名,按道理來講,那也就是大郎長者,大郎,這立了名分,總該……大郎,快叫人!”陳默笑的很好看,不過在曹操眼中,突然覺得此人有些奸詐。

“武藝……見過曹操……孟德……長者!”大郎跪在車轅上,張了張嘴,一時間卻不知該怎樣稱呼曹操,一時間愣在了原地,看曹操一臉無奈,躬身道:“公子只是玩笑之言,長者不必掛心。”

“也罷,不過我這賢弟既然視你爲兄弟,我與他兄弟相稱,便不以長者自居了,你便喚我……”曹操還沒說完,陳默突然道:“便以公相稱吧。”

公最初只有位高者可稱,但如今,已經比較泛用,一般晚輩對長者便可稱公,曹操雖然沒了官爵,但曾爲濟南相,而且年紀較他二人長了許多,如今幫大郎取名,大郎稱其爲公也不算過分,以後也好見面,若真的跟陳默一樣以兄相稱,估計曹操心裡也會彆扭,畢竟曹操肯與陳默折節相交,那是對陳默的看重,但大郎……還不夠這個資格,並非自願。

曹操聞言,看了陳默一眼,搖頭笑道:“操年歲與你相近時,可沒這般心思,也罷,童兒,將我車中包裹取來。”

曹操隨行的家僕聞言抱着一包裹竹簡從馬車上跳下來,小跑着跟在陳默的馬車邊,將包裹遞給曹操。

曹操打開包裹,從一堆竹簡中挑了一卷,鄭重的遞給大郎道:“既然名義,需知大義,此卷春秋,內含大義,今日便將其贈予你,望你能知曉大義。”

大郎,現在也叫武義了,武藝恭敬地將雙手高舉於頭頂,虔誠的接過曹操遞來的竹簡:“多謝曹公。”

“謝你家公子吧。”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自今日起,你與他也不必再如此時這般主僕有別了。”

陳默既然拿大郎當兄弟看,那這番舉動曹操雖然有些牴觸,卻也不難理解,此時既然已經送了書,心中介懷卻是去了大半,倒是對兩人的情誼越發讚賞。

倒是大郎,聞言先是一怔,隨即卻是明白過來,怔怔的看着陳默,眼眶有些紅。

“真難看。”陳默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後看向曹操拱手道:“我知孟德兄不快,只是大郎心中對此事常有芥蒂,是以出此下策,這份恩情,日後必報!”

“日後是何日,我切記下。”曹操促狹道。

呃……

陳默聞言,無言以對,就這麼跟曹操四目相對幹看着,片刻後試探道:“不知孟德兄如今可有所求?”

“操如今雖然無官爵在身,但若真想再入仕,卻也不難,而且官爵定然不在子源兄之下,家中也頗有家資,若是美人……”說到最後,目光瞥向娟兒,嚇得娟兒不由往後縮了縮。

“這……”陳默正想找個由頭反將過去,前方突然傳來一陣陣嘶鳴之聲,打斷了兩人的談話……

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三章 人才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八章 匪類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二十章 徐晃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十六章 鄉情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二十章 徐晃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五十章 情苦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七章 瑣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