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立威

金戈之氣充斥校場,有此雄兵,騫碩本該高興纔對,但他此刻卻無論如何都高興不起來。

這哪是檢閱?這些來自各地的兵馬,分明是在向自己示威。

至於爲何向自己示威,也不難理解,此時聚集在校場之上的,都是各州郡強勇之士,自然不願意受一閹人統轄。

至少騫碩是這般理解的。

“碩公,西園將校已然齊聚。”王越見騫碩半天不說話,輕輕地拉了拉騫碩的衣服,低聲道。

“咳~”騫碩深吸了一口氣,看向這支來自各州郡的強兵,輕咳一聲,努力讓自己的聲音洪亮一些:“此番召集諸軍,乃陛下欲立新軍,拱衛洛陽,諸位皆是我大漢驍勇之師,奉陛下詔書,各郡將官自即刻起卸去兵權,自有人領諸位領封賞,新軍將由朝廷所選將領統帥。”

此言一出,下方各地將官不少人都皺起了眉頭,這跟說好的似乎不太一樣,按規矩,他們此番入洛陽,除了交接各州送來的精銳之外,也會成爲新軍將官,但現在,他們似乎被奪權了?

“諸位有何疑慮?”騫碩見沒人動,皺眉問道。

“不知可有陛下詔書?”一名將官出列,對着騫碩一禮道。

“自然。”騫碩自懷中取出一封詔書,看向衆人道:“此詔乃陛下所下,請諸位儘快交接兵權後,等待封賞。”

“卻不知我等離營之後,有何安置?”另一人一禮道。

“朝廷自有安排,此事本官亦不知曉,諸位請快快應詔。”按照天子的意思,這些人要發回各州,否則這些人在,很容易出事,況且這些人暫時還不能放出去。

各州將領聞言雖有不滿,卻也不敢抗命,這兩千人雖是驍勇,但並不統屬於一家,此前也未有通氣,再說,他們也沒膽量抗命。

這些人一離開,軍隊立刻生出些許混亂,交頭接耳之聲不絕,騫碩連喊了數次肅靜都沒有鎮住,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立刻派出十五人,任命爲軍侯管轄所部!”騫碩無奈,只能立刻命人將這些兵馬分開,此番留下來的有六十人,其中有四十人爲軍侯,餘下二十人爲軍司馬,按照大漢軍制,兩千人可分爲五部十曲,也就是說五個軍司馬,十個軍侯,眼下,騫碩也只能寄希望於自己挑選出來的將官能夠穩住局面了。

“喏!”

自有宮中將領開始分人,騫碩親自挑選了十五名最爲勇武的將官將這些兵馬分走,崔耿因爲在比武奪將時表現出彩,被任命爲軍司馬,掌管兩曲,至於陳默……一個十四歲的少年郎,能夠活到最後並勝出,騫碩都覺得有些驚奇,哪怕陳默眼饞這些精兵,這一次任命也沒有陳默的份。

兩千人被封做十曲帶走,同時有人直接開始在西園找尋那些被淘汰的將官,拉攏他們作爲自己的屯將和隊率。

看着依舊亂哄哄的校場,騫碩有些頭疼,這五營人馬可是陛下爲自己準備的兵馬,也是他成爲新軍主將的根基所在,但此刻,這些兵馬雖然精銳,卻不好掌控。

騫碩有些發愁,看來接下來幾日得經常來此,犒賞些物資,讓這些精兵能夠效忠於自己。

“若是無事,便來我營中助我吧。”崔耿是軍司馬,並未立刻去管自己的兵,而是在分兵結束之後,跑來陳默身邊道。

陳默這些人都是未來的軍侯、軍司馬,不可能在他麾下當個屯將或是隊率,但在陳默有自己的部隊之前,過來幫自己治軍卻是不錯的選擇。

騫碩以勇武來分武將強弱,崔耿卻是知道陳默年紀雖幼,但在高順手下的時候,那可是被高順看好的將才,找他準沒錯。

“也好。”陳默點點頭,左右無事,而且他也有些眼饞這些兵,可惜權利不在他手中,掌控權力者,有些看不上自己,能夠到崔耿身邊看看這些精兵如何訓練,積累一些經驗也是不錯的。

當下,陳默跟着崔耿帶着他的兩曲兵馬找到了崔耿所在駐地。

西園佔地極大,這些分到兵馬的將領已經有了各自的駐地,四百人一部,以陳默對西園的瞭解,按照眼下駐地的分配以及他們這些將官的分配來看,此番招兵,大概在八千人左右。

新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而且一開始就將他們熟悉的將領給撤了,換上一羣新的將領,對於這幫桀驁不馴的將士來說,顯然有些不服的。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整個西園雞飛狗跳,騫碩幾乎每天都來,帶來了不少犒賞之物,卻也難以徹底安撫這些精銳之士。

那些比武奪將選出來的將領,顯然在治軍方面纔能有限,有人是照搬高順那一套,每日操練,之士這些精銳不服,他們顯然不像高順那般能鎮得住場面,同樣的話,從高順嘴裡說出和從他們嘴裡說出,氣勢和效果根本是兩個概念。

倒是崔耿這邊,不急着先整軍,而是在陳默的建議下,先詢問名姓,進行交流,然後再說明西園新軍的情況,儘管他們也不知道西園新軍究竟是幹什麼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是天子直屬兵馬,以後有機會憑軍功升遷。

反正先拉攏感情,然後再給他們一些希望,第三日方纔開始治軍,效果卻是出奇的好,不說對崔耿還有另外兩名軍侯有多信服,但至少不會故意搗亂。

七月初七,洛陽這邊招募的新軍開始陸續匯進駐西園,這些新軍大多是剛剛招募的壯勇,訓練整治起來,卻比那些精銳容易多了。

陳默直到初九,方纔有了自己的部隊,作爲一名軍侯,統轄兩百新兵。

屬於陳默這一部的駐地中,兩百將士歪歪扭扭的站成一個不規則的方陣,兩百新兵擡頭看着站在高臺上那張稚嫩的臉龐,顯然陳默這副好皮囊在這軍營中並未如同往日一般給他帶來便利,反而惹來了新兵將士的輕蔑。

“不知又是哪家權貴子弟,這般年紀,竟能爲將?”

一名新軍有些不屑的跟身邊同伴嘀咕道。

“我也這般覺得。”陳默的聲音在耳畔幽幽響起,八尺高的漢子被嚇了一跳,扭頭看時,本該在陣前的陳默不知何時出現在他身邊,不過卻也不怕,反而嬉笑道:“原來是軍侯,在下並無不敬之意。”

“我知道。”陳默點點頭,上下打量了此人一眼道:“這般壯實,卻也是個不錯的兵,你叫什麼?”

以陳默的年紀,這句話說出來,本該有些稚嫩和故作姿態的感覺,但此時卻頗爲自然,甚至讓人感覺到絲絲壓力。

新兵顯然討厭這種在比自己弱的人身上感受到壓力的感覺,依舊是那副模樣:“在下鮑庚,偃師人,軍侯莫非是要動用權勢壓我?”

“軍中只講軍規,不講權勢。”陳默搖了搖頭,看着此人道:“剛纔你說話最大聲,想必也是家世不凡吧?”

“不敢,在下家中小有田產,雖說不是望族,但家父乃三老,在偃師一帶卻也有些名望,這裡十餘人與我都是同鄉。”鮑庚一挺胸,笑道。

“這些人願意跟你,莫不是因爲你家世?”陳默問道。

“自然不是,某在鄉中,若論勇武,無人能與我相抗。”鮑庚傲然道。

“這個,我若是鄉民,莫說鄉中三老,便是里正之子,我都不敢與之相抗,畢竟若將你打哭了,我會倒黴。”陳默煞有其事的點點頭。

四周圍除了鮑庚同鄉之外,不少人鬨然大笑。

“你……”鮑庚比陳默想象中還沉不住氣,面色有些發赤,四周的鬨笑之聲讓他瞬間失了理智,一把推向陳默。

陳默微微側身,順手將他胳膊往後一拽,鮑鴻魁梧的身軀便手舞足蹈的往前一撲,趴在了地上。

“好勇武!”陳默看着摔了個狗啃泥的鮑庚,撫掌笑道。

“大兄,此乃軍中,他爲軍侯,不可動手!”鮑庚的幾名同鄉倒是義氣,見鮑庚紅了眼睛,連忙上前攔住勸道。

“你不過一孺子,安得出任軍侯?”鮑庚看着陳默,咬牙道。

“我比你強。”陳默看着他,指了指地面道。

“剛纔不算,你使了詭計,你可敢與我比鬥?”鮑庚怒道。

“你不過一卒,我乃軍侯,你貿然對我出手,已是觸犯了軍法,有何資格與我相抗?”陳默抱胸而立,看着鮑庚反問道。

“我……”鮑庚聞言恢復了幾分冷靜,對着陳默道:“你若能勝我,鮑庚願以你爲尊,並保證我這些鄉民也絕不抗命。”

“也就是說,此刻爾等想要抗命?”陳默還在笑,但目光卻漸漸冷下來。

鮑庚胸口一窒,沒有說話,陳默年幼卻能爲軍侯,他們心中自然不服,說不上抗命,但肯定不願受陳默指使。

“也罷。”陳默從人羣中走出,站在陣前道:“爾等乃新軍,不知軍法嚴厲,今日便給爾等一個機會,兵器、拳腳亦或是弓箭馬戰,你可任選一樣,若能勝我,我可向將軍推舉你爲軍侯。”

“此言當真?”鮑庚聞言目光一亮,看着陳默道。

“兩百將士面前,我若失言,今後如何服衆?方纔我所說的,但有一樣你能強過我,此言便能作數!”

“好,我與你比弓箭!”鮑庚聞言朗聲道。

“可!”陳默聞言笑了,當下命人去取來弓箭箭靶。

“你或許學問比我高,但這弓箭,我自幼苦練,五十步內,箭箭可中箭靶!”鮑庚傲然道。

“哦?”陳默接過弓箭,讓人將箭靶送到八十步開外。

“你這是何意?”鮑庚皺眉道。

陳默也不答話,從箭囊中抽出一枚箭矢,雙腳微張,拉滿弓弦,緊跟着手指一鬆,箭簇撕裂空氣,眨眼間,已落在箭靶之上,正中靶心。

“這……”鮑庚看的直瞪眼,張了張嘴,想說什麼,陳默卻已又抽出一枚箭矢,彎弓搭箭,鬆弦,動作形容流水,讓人看着極爲舒暢,緊跟着又射一箭,一連三箭,箭箭命中靶心,看的周圍一干新兵目瞪口呆。

“若能做到,便算你贏。”陳默甩了甩手臂,將長弓遞給鮑庚,微笑道。

鮑庚愣愣的接過長弓,擡頭看向八十步外的箭靶,此刻已經有人換了一隻。

五十步,他可以箭箭射中箭靶,但要說靶心,那也得碰命,八十步外,能射中箭靶已然不易,更莫要說射中靶心了。

拉了一次弓,一箭擦着箭靶飛過,鮑庚臉上露出一臉的無奈,沒有再射,而是將長弓遞還給陳默。

“若覺弓箭不公,兵器拳腳也可,之前的話,依舊作數。”陳默看着一臉沮喪的鮑庚,微笑道。

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九章 甩鍋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二章 里正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四章 新朋友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九章 甩鍋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四章 聲音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十五章 變味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十七章 路遇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六十章 發泄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六十章 發泄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九章 學藝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