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雨幕

四月底的時候下起了雨,經過一段時間的熱鬧之後,隨着前來慶賀的賓客逐漸離去,安邑那熱鬧的氣氛也好似隨着這場大雨被澆滅了。

敞開的窗戶後,雲思端坐在琴案後撫琴,陳默陪着新婚的嬌妻對弈,娟兒跪坐在旁邊,不時爲二人杯中添水,窗外雨幕越見密集,琴聲不能及遠,園中的花草已經繁盛,在雨幕中有種別樣的寂靜。

“夫人,你說我們現在在此弈棋觀雨,聽琴,便算得上高雅麼?”陳默看着窗外的雨幕,有些出神,捻在手中的白子一直沒有落下。

“那要看夫君如何想了。”蔡琰低頭看着棋盤,娥眉輕蹙,苦思着局勢,聞言輕聲道:“其實父親說過,悲歡離合,這些人心中的情其實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就此而言,我等在此下棋、聽琴、觀雨景與尋常販夫走卒閒話家常觀雨其實並無不同,但若以藝而論,確有高下之分,該夫君下了。”

陳默看着蔡琰落下的棋子,突然笑了:“今日就當和棋如何?”

蔡琰不語,只是看着陳默,這已經是兩人今日下的第六盤棋,若是偶爾和了一局,那是巧合,但每局都是和局,便是棋力相當也不可能,除非一方棋藝遠高於另一方,就算當局者迷,連下六局都是這個結果,蔡琰哪能不知陳默故意想讓,良久方纔輕聲道:“妾身只想知道妾身輸在何處?”

“何必?”陳默笑道:“這人吶,生而異也,比如夫人的琴藝,爲夫恐怕此生都難達到。”

蔡琰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盯着棋盤,她生性恬靜,不願與人相爭,但真遇到學問上的東西,卻反而極易較真。

陳默其實挺喜歡這種性格,一個人就算與世無爭,也總該有自己執着的東西,自己這位妻子的執着,陳默找到了,微微一笑,將手中未曾落下的棋子落下道:“琴棋書畫,都是修身之道,太過執着於勝負,反而不美。”

蔡琰默默的開始收子,看着陳默輕聲道:“夫君何時動身?”

“明日吧。”陳默看了看窗外笑道:“明日,這雨大概也就停了。”

蔡琰微微頷首,沒再說話,流淌在屋內的琴聲帶了幾分淡淡的離愁。

“今日讓雲思和娟兒服侍夫君吧。”蔡琰低頭整理着棋子,聲音中聽不出太多情緒:“妾身這些時日身子有些疲乏。”

“也好,爲夫這幾日突然想到一個更簡單的下法。”陳默將棋盤上剩下的白子撥入棋盅笑道。

“哦?”蔡琰疑惑的看着陳默。

“不似圍棋這般複雜,但若說簡單也不簡單。”陳默從棋盅裡取出五枚白子一一排開:“只要你我能在這棋盤之上橫豎或是斜,任意五子列成一排,誰能先列好,便算誰勝!”

蔡琰仔細想了想,點頭示意瞭解,以猜先之法,第一盤,由陳默先行,這是陳默這段時間思索如何培養將領應變的東西,看似簡單,但對全局的洞察以及對局勢的掌控卻是要求極高的,不過規則簡單易懂,兩人試了一盤,意外的激烈,雖然最終蔡琰落敗,不過相比於圍棋上自己怎麼輸都沒看明白來說,這種簡潔明瞭的方式似乎更有意思。

清脆的落子聲有些越來越快的意思,隱藏在刷刷的雨聲中倒也並不太響,原本對圍棋並不瞭解,看的有些昏沉的娟兒似乎也看懂了,一時間有些躍躍欲試的意思,偶爾會在蔡琰快要輸的時候提醒幾聲。

“娟兒,你這在戰場上,算是尖細!”陳默看着娟兒道。

“可是公子,內院之事是聽夫人的~”娟兒小聲辯解道:“而且公子輸了。”

“要不你來下?”陳默好笑着看向娟兒。

“不好吧~”娟兒有些心動。

“這裡只有你我四人,沒有那許多規矩。”陳默笑道。

“那……”娟兒將目光看向蔡琰。

“既然夫君說了,便由娟兒來吧。”蔡琰起身道:“妾身替雲思撫琴於夫君聽。”

“好。”陳默點點頭。

落子聲又再次響起,倒水的換成了雲思。

“公子輸了!”

“輸便輸了,勝敗乃兵家常事。”

“夫君,此棋何名?”

“此乃我以軍中最低編制思得,便叫伍棋如何?”陳默思索道。

“不太好聽,五星連珠?”

“便依雲思。”

歡快的氣氛一直持續到深夜,雨勢漸停,雖然還在下,但已經沒了多少,空氣中瀰漫着芳草的清香,隔壁的動靜一直持續到深夜方纔漸漸停歇。

唉~

蔡琰有些失神的看着眼前的燭火。

“夫人何故嘆息?”房門被推開,帶着一陣寒風涌入,陳默穿着單衣來到蔡琰身後,吹滅了燭火。

“夫君怎不去陪兩位妹妹?”蔡琰有些疑惑,心中卻生出幾許暖意。

“她們睡了,明日便要出征,今夜也想陪陪夫人刻好?”陳默將蔡琰輕輕抱起。

“嗯~”

輕聲呢喃,哪怕房間已經陷入了黑暗,依舊有些羞澀的將螓首埋入陳默懷中,窗紗被夜風吹得不斷響動,這一夜註定無眠……

次日一早,早已得到通知的典韋和大郎、王叔、鄭叔以及楊叔父子帶了兩百親衛在府外集結,跟隨者陳默一併出城。

一夜風雨,清晨的安邑有幾分涼意,陳默坐在馬背上,回頭看了一眼安逸城的城門,隨後看向前來送行的滿寵與徐晃笑道:“諸位,公事要緊,就此別過吧。”

“恭送主公!”滿寵和徐晃帶着一衆官吏對着陳默一禮,躬身拜別。

“走!”陳默對着衆人抱拳,調轉馬頭,帶着一衆將士啓程,這一次,他的胃口會更大,幷州要儘快納入囊中。

……

初平二年,對於天下來說,算是相對安穩的意念,雖然各地仍由戰亂,但董卓去歲退兵關中之後,天下相對還是比較穩定的,或者說關東和關中兩大集團的大戰暫時歇止,但諸侯卻開始各逞手段,開始了各自的擴張。

長安,蔡邕的迴歸似乎並未引起太大的波瀾,蔡邕這次執意回朝,一來是心憂社稷,二來也是想要繼續編修漢史,此乃收集了大量典籍,經過無數次校對,專書大漢興衰的力作,若能在有生之年修成,將是不遜於史記的著作,對於蔡邕來說,官爵並不重要,能夠如司馬遷一般編訂出這等曠世之作,方是此生所求。

“老師!”徐庶抱着一堆竹簡進來,看着蔡邕笑道:“司徒公在門外請見。”

“哦?”蔡邕有些疑惑道:“子師前來有何事?”

“雖不知,但可猜測一二。”徐庶將竹簡放在桌案上,一一擺好,一邊笑道:“大概是想通過老師得陳使君相助吧。”

蔡邕聞言皺了皺眉,徐庶雖然說的隱晦,但蔡邕雖然不太關心時事,但也不是缺心眼兒啊,王允在這個時候想要得陳默相助,陳默有什麼能助他?王氏是在太原沒錯,但安危卻不必擔心,就算兩人之間有什麼嫌隙,陳默也不可能對王家如何,如此只會敗壞其名聲,所以王允看重的,恐怕是陳默如今坐擁兩郡,手中握有的兵權吧?

至於要兵權幹什麼?蔡邕自然知道,忍不住冷哼道:“朝廷剛剛穩定,這些人可曾想過值此之時,再鬧下去社稷會如何?”

“或許想過。”徐庶在蔡邕身邊待了也有一年了,這朝中許多東西,有時候看着會噁心,聽得蔡邕此言,搖頭道:“但對他們來說,董卓把持朝政纔是最不能容忍的。”

“不見!”蔡邕擺了擺手,這件事,他絕不願意陳默再被牽扯進來。

“老師,這般做法恐怕……”徐庶也不怎麼待見王允,但那畢竟是當朝司徒,這般直接逐客不合禮數,而且也等於得罪了王允,以王允之心胸,日後若是得勢,恐怕不會罷休。

“不必理會!”蔡邕冷然道。

“喏!”徐庶嘆了口氣,躬身告退。

出了房門,徐庶想了想,還是來到正堂,蔡邕雖然看不上王允,但如今朝中士人隱隱以王允爲尊,這關係不能鬧的太僵。

“司徒公!”徐庶對着王允一禮道。

“元直不必多禮。”王允微微頷首,沒見到蔡邕,有些疑惑道:“伯喈公他……”

“司徒公見諒,恩師一路奔波,路上染了風寒,不好見客。”徐庶笑道:“恩師叫我替他向司徒公致歉。”

“言重了!”王允搖了搖頭笑道:“既然如此,老夫改日再來拜訪,叨擾。”

徐庶一路將王允送到府門外,王允擺手道:“元直不必再送,還是回去照顧伯喈公吧。”

“司徒公慢走。”徐庶目送王允上了車架,直到車架遠去,方纔微微鬆了口氣。

另一邊,車架中,王允在登上車架之後,面色漸漸變得陰沉起來。

“子師,伯喈公未曾答應?”等在車中的種拂看王允臉色,大概猜到了答案,皺眉道。

“面都未曾見上!”王允冷哼一聲道:“哼,便是沒有那陳默,我等也未必無法,且先回去,從長計議!”

“嗯。”種拂嘆了口氣,馬車行駛在有些孤寂的道路上,相比於往日洛陽之繁華,如今的長安卻要蕭條許多……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八十章 女人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三十二章 暗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十四章 情第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十四章 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八章 煉獄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二十章 徐晃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十六章 眼力訓練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超戰子義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二十章 徐晃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六章 屠莊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