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

“劉備?何許人也?”曹操率軍趕回鄄城時,劉備已經退兵,看着荀彧遞來的戰報,曹操皺眉道。

雖然劉備現在也算有了些名聲,但之前是公孫瓚任命的平原相,後來因爲救孔融,跟孔融有了些交情,這名聲還不足以傳到曹操耳中。

“劉備乃盧公弟子,與公孫瓚是同窗,當年太平教作亂時,在幽州頗有戰功,後爲安喜縣尉時,鞭打了督郵掛印而去,投了公孫瓚,去歲青州黃巾復起,兵圍北海時,曾出手救援,大破黃巾,被孔融引爲上賓。”荀彧這段時間也收集過劉備的情報,對於劉備的過往倒是查的差不多了。

之後就是曹操伐徐州,然後陳宮、張邈等人趁機發難,引劉備入兗州,就跟當年迎曹操入兗州差不多,不過當年是爲了對抗黃巾,如今卻是爲了對抗他曹操。

“主公,如今劉備屯兵濮陽,正在四處找尋幫手,當速破之。”程昱對着曹操拱手道。

劉備自知要正面打,肯定不是曹操的對手,退兵濮陽之後,便派人四處求援,北海孔融,青州田楷,徐州陶謙乃至江淮袁術,認識的不認識的,劉備都派人去請,雖然劉備沒這個面子,但張邈有啊,甚至連陳默的老師臧洪,都在劉備邀請之列,希望能夠通過臧洪請動袁紹支持劉備。

曹操點點頭,這劉備有點兒滑頭啊,要是隻是舉兵跟曹操廝殺,曹操自然不怕,但劉備這四處找人幫忙,就讓曹操有些膩味了,這兗州可是四戰之地,把這些諸侯請來,就算他劉備贏了,最後這兗州還是他的麼?

“爲今之計,必須速破,文若,你代我書信一封給本初,也不用本初幫忙,只要他別理劉備,同時約束冀州各郡莫要相助便可。”曹操揉了揉太陽穴,看着荀彧道。

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袁紹插手這件事,陳默那邊他反倒不擔心,關中今年大旱,加上馬騰、韓遂乃至南匈奴都不老實,夠陳默忙的了。

此外袁術也是個麻煩,若這個時候袁術跟陶謙聯手的話,自己之前那許多準備就都打了水漂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這些諸侯反應過來之前,把劉備給滅了。

“喏!”荀彧點點頭,戰事拖的越久對曹操就越不利。

“此番能夠保住鄄城不失,多虧了文若。”曹操感嘆道。

“守城之事,幾乎都是公子在做,彧只是從旁協助,不敢居功。”荀彧搖頭笑道。

“他?”曹操看向曹昂,失笑道:“文若不必捧他,若無文若指點,他一稚子哪有這般本事?再說,他最多在城牆上擋住劉備攻城,但城中之事纔是最複雜的,若無文若坐鎮,子修可處理不了這些事情。”

wWW.ttκǎ n.C○

對於自家兒子,曹操還是很瞭解的,曹昂自然不差,但受自身閱歷所限,讓他主持守城那沒問題,但當時鄄城的問題可不只是在劉備,朝中董承、劉範這些人要是老老實實的等自己回來,曹操第一個不信,這些人沒有趁機發難,那隻能說有人在朝中鎮住了這些人,而這絕不是現在的曹昂能夠做到的。

荀彧只是笑笑沒再說話,若再接着捧不但有些虛僞,而且曹操也不會高興,曹操這是在借這件事點曹昂,看得出來,對於自己這長子,曹操是很上心的。

“劉備如今屯兵濮陽,看樣子是想跟我們對峙。”曹操比劃着地圖道:“我聽說劉備麾下將士,皆是各郡豪強爲其拼湊而來?”

“正是,劉備入兗州時,只有從公孫瓚處借來的兩千兵馬以及孔融贈予他的兩千兵馬。”荀彧點點頭道。

“這就好辦了!”曹操聞言卻是笑道:“曹仁、于禁!”

“末將在!”曹仁、于禁連忙出列。

“你二人領兵一萬,攻佔離狐,封鎖濮水,斷去濮陽與兗州的聯絡。”曹操笑道。

“喏!”曹仁、于禁躬身接過曹操遞來的將令。

“妙才!”曹操將目光看向夏侯淵。

“末將在!”夏侯淵出列。

“你率兵五千,收服各郡。”曹操將一枚將令遞給夏侯淵的時候,在他手中摁了一下道:“頑抗者,誅其滿門!”

這次兗州世家聯手迎劉備,差點斷了曹操的根基,可是真的惹怒了曹操,他現在手握天子,不缺人才,更不缺時刻想要害自己的人才,這些人既然跳出來了,那曹操可不會留情。

夏侯淵跟曹操時兄弟,自然明白曹操的意思,接過將令,躬身道:“主公放心,末將知道該如何做。”

“其餘人,集結兵馬,隨我圍攻濮陽,我要親手斬下劉備首級!以泄我心頭之恨!”曹操起身道。

“喏!”

……

曹操回到鄄城,休整三日後,便率軍直奔東郡而來,這期間,袁紹曾派人來勸曹操歸順於他,畢竟地盤兒都沒了大半,袁紹讓曹操投奔自己,也是希望這好友不至於太難看,不過卻被曹操拒絕了,曹仁、于禁切斷了劉備跟兗州的聯絡,曹操則親率三萬兵馬直奔濮陽而來。

劉備這邊麾下皆是兗州兵馬,曹操切斷劉備與兗州的聯繫後,也不急着攻城,日夜派人在城外高喊,兗州已經被他收復,若這些人繼續跟隨劉備,其兗州家眷必然受他們牽連。

劉備有心在濮陽跟曹操決戰,至少拖上一兩個月,讓孔融、陶謙發兵來跟自己聯手攻打曹操,但顯然有些高估了自己,手下這些兗州兵馬在曹操的攻心之策下,兵無戰心,不少更是趁夜逃跑,前去曹操那裡請降,不過三日,劉備的城門都差點被這些兗州兵打開。

眼見大事不妙,劉備倒也乾脆,第三日夜裡,悄悄打開城門,帶着自己帶來的精兵以及陳宮這位軍師直接棄城而逃,等曹操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不知所蹤,濮陽幾乎是不戰而下。

劉備一走,兗州那些發起兵變的士人可走不了,夏侯淵幾乎是一路從任城殺到陳留,至少有數十家族被滅族,曹操這次殺人可是有理有據,便是再有人不滿,但這次可是反叛,大義上,曹操可沒錯。

不過經此一戰,曹操終究還是傷了元氣,消息傳到長安時,曹操已經退回鄄城,開始休養生息,經此一戰,再想攻徐州已經不能了,只能找機會再來,劉備的出現,給曹操帶來的打擊可不小,最重要的是,劉備逃到徐州後沒多久,陶謙就死了,曹操從兩年前就開始籌謀徐州而不得,最終卻被劉備撿了便宜,這上哪兒說理去。

……

長安,將軍府。

“主公,何事如此高興?曹操死了?”典韋疑惑的看着陳默。

“無禮,那是我兄長!”陳默合上竹簡,瞪了典韋一眼:“會不會說話,兄長他……已經很難了……哈哈~”

說到最後,陳默還是有些繃不住笑出聲來,當初自己謀劃幾年,想要奉天子,最終卻被曹操趁亂偷走了天子,心中多少有股子鬱悶,這次卻輪到曹操倒黴,謀劃兩年的徐州,被劉備給拿走了,這讓陳默心中突然平衡了不少,這當真是報應不爽啊!

以如今局勢看來,曹操地處四戰之地,若不能儘快打開局面,被滅是早晚的事情,可惜了。

不過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陳默會爲曹操惋惜,但不會幫他,甚至在必要的時候,會毫不猶豫的出手奪回天子,給曹操更沉重的打擊,他們選擇了同樣的路,成爲對手也是註定的。

兗州戰報,對陳默來說,算是讓他自丟了天子之後一直有些鬱悶的心情得以緩解,不過那也是別人家的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陳默在重新整頓自己的勢力。

經過謠言一戰,隨着鍾繇暗中將名單放出去後,不少關隴名士開始倒向陳默這邊,陳默也挑選了一批不錯的人才,不算出名但有真才實學的比如新豐縣令張既,出名的有涼州刺史韋端,光是被陳默看中的,便有三十幾人,遍及朝堂以及地方,這些經此一事後,能夠算是陳默的勢力,心腹自然是談不上的,至此,陳默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更重了幾分。

興平元年,整個天下諸侯都比較忙亂,陳默忙着救治災情,跟朝臣鬥,還要鎮壓羌亂,與馬騰、韓遂也大小打了十幾仗,雖然陳默沒有親臨前線,但徐榮和華雄跟馬騰韓遂卻幾乎沒斷過。

袁紹在對公孫瓚進行佈局,幽州、青州也快拿下了,曹操自不必說,劉備的事情讓他後半年幾乎都在梳理兗州,沒有再動兵的跡象。

不過相比於這三家,陳默在年底收集各地戰報的時候,更關注的反而是兩個新興起來的勢力,江東孫策,雖然依附於袁術帳下,但看得出來,這個跟自己同齡的少年已經在江東站穩了腳跟,另外一個讓陳默關注的,就是佔據了南陽的呂布。

當初長安之亂後,呂布便走武關而出,原本是想投袁術的,但袁術對呂布戒心很重,呂布過得不痛快,後來袁術攻曹操結果被曹操反殺的時候,呂布屯兵在平氏一帶,軍糧都被扣押着。

再後來,曹操跟劉表結盟,曹操卻偷走了天子,南陽無主,而劉表也遲遲沒有奪南陽,呂布就趁勢奪了宛城,曹操當時已經趕走了劉備,正處於梳理兗州的狀態,得知呂布佔據了宛城之後,便立刻以天子名義封呂布爲南陽太守,幫他牽制劉表,在新野跟劉表大戰一場,之後,雙方以漢水爲界,各自休兵,畢竟再往南打,便是水戰的天下,呂布在這方面並不擅長。

至此,天下格局似乎又有了新的變化……

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六章 勾心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九章 甩鍋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四章 新朋友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十七章 改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七十章 推薦第八章 匪類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十二章 夏夜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十章 胡風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九十六章 傳位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章 發泄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