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世道

“食物吃完了?”十天之後,陳默看着乾癟的糧袋,向母親詢問道。

“嗯。”陳母苦澀的點點頭,不只是她,所有人帶出來的糧食都已經告罄,就算有也不多了。

沒了糧食怎麼活?

陳默背上的錢袋雖然鼓囊囊的,但並無法換成食物,他們一路從夏丘走到這裡,算算已經走了有兩百多裡,沿途所見,幾乎都是跟他們一樣的流民,鄉莊被焚燬,城池拒絕流民進入,絕望的氣息在每一支流民中瀰漫。

“再這般下去,大家都會餓瘋的。”陳默在母親身邊坐下,抱着黑子,看着遠處大包小包趕路的流民,這些人跟他們一樣,不知道該去何處,只是盲目的隨着人羣往前走。

陳母點點頭,沒有說話,餓瘋的人是怎樣的,這些天他們已經見過,他們會吃一切能夠看到的東西,草根,泥土甚至……人!

狩獵?

不存在的,現在別說是兔子,便是山間猛虎若是敢出現在這些流民的視線中,也會很快被生吞活剝了,餓到極限的人,似乎有什麼東西從身體深處釋放出來,若非陳默狠厲,周圍又有自家鄉民護着,黑子早就被人搶去烹了。

“朝廷會管的,這般大規模的災荒,朝廷不會坐視不理。”陳母摸着陳默的頭寬慰道,只是這話,或許連她自己都不信。

就這些天他們所遇到的流民都有上萬之衆了,沒看到的恐怕更多,而且這並非天災,乃是人禍,這般大規模的暴亂,如果要管,恐怕早就開始管了,到現在也沒有見到哪座縣城賑濟災民。

“要管早就管了。”陳默照例看了看母親的氣運,已經降到了6點,跟自己一樣,再這麼下去,氣運耗光的時候,恐怕就該耗命數了。

飢餓、疾病、天災都會影響到人的運數,陳默發現,自從離開鄉莊之後,運數就無法如同以往那樣恢復。

或者也可以理解爲,家可以讓他們的氣運維持在基本狀態,一但家沒了,那氣運就無法繼續維持了。

必須儘快找到安身之處,只是眼下江淮一帶,又有何處可以安家?

江淮以外又是什麼情況?陳默不知道,但現在,只能儘快脫離江淮地帶了。

楊茂帶着李九匆匆趕到衆人集結的地方,遞給陳默和陳母一人一個麪餅:“吃吧。”

“楊叔,哪來的吃的?”陳默好奇的看向楊茂。

“太平教的人在發食物。”楊茂坐下來。

“太平教!?”陳默下意識的拎起了短弓。

“別急,不是追殺我們的那夥人。”李九搖了搖頭笑道:“是另一波,他們在四處聚攏流民,只要跟着他們,就有吃的。”

“他們這麼好心?”陳默皺眉道:“那些毀人鄉莊的,便是太平教吧?”

楊茂和李九坐下來,陳默了片刻之後點頭道:“應該差不多,他們要造反,自然要有兵力,派人裝作山賊流寇毀了我等鄉莊,然後再以太平教的名義廣施恩德,將我們招入麾下……這天……要變了。”

陳默就着冷水吃着麪餅,心中卻是想起了當初太平教傳教時的教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蒼天如今看來不是真的蒼天,而是大漢朝,這黃天自然便是太平教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陳默突然扭頭,看向母親:“娘,這年關一過,是否就是甲子年了?”

陳母算了算點頭道:“按年好,今年當是光和七年,正是甲子年。”

“別想了。”楊茂嘆了口氣道:“我們什麼也做不了。”

光和七年,陳默算起來是十歲了,一個十歲的孩子,能做什麼?況且看如今的情況,太平教這是已經明目張膽的叛亂了。

“家被毀了,我們莫不是還要感其恩德?”陳默咬了一口麪餅,有些憤憤不平的道。

“不用感恩。”李九咬了口麪餅道:“但我們得活,人活着,纔有明天,二狗,這件事上,不可莽撞,想想你娘,現在我們連吃的都沒了,不跟他們,就得餓死,你還年少,又有本事,若是死在此處太過可惜,我們先過了這一關再說。”

生命和仇恨,哪個更重要?這是陳默有生以來第一個選擇,他有些迷茫的看向母親。

“活下來,然後再想其他。”陳母嘆了口氣道:“我們沒有資格選擇。”

“若是被那些人發現怎麼辦?”陳默有些接受不了,在昨天還是敵對,今天卻要投靠,這讓他心中很是彆扭,扭頭看向楊叔問道。

“我打聽了一下,那大賢良師此番謀劃極大,這大漢十三州,有一多半都在造反,到處都是叛軍,我等加入其中,也未必能夠遇上,就算遇上,現在都算是自己人,真要動手的話,我們抱團,他們也未必敢惹我們。”楊叔搖了搖頭,示意陳默別擔心。

陳默點點頭,眼下想活,各地縣城又不肯收留,也只能跟着太平教了,大半個天下都蜂擁而起,莫非這天真的要變了?

“我去跟其他人說,大家準備一下,一會兒我們去見那小方統領。”楊叔滿意的點點頭,拍拍塵土站起身來道。

“娘,你說這太平教真的能夠替代大漢麼?”看着兩人離開的方向,陳默有些失神的道。

“很難。”陳母想了想道。

“爲何?”陳默不解的看向母親。

“其二便是內部混亂,大漢朝有律法約束萬民,太平教只憑教義恐怕難以令人信服;其三,這打仗,要耗錢糧的,太平教沒有這些,恐怕難以持久。”陳母苦笑道:“如今雖爲形勢所迫,但若有機會,當儘快思索脫身之計。”

“母親放心,孩兒定會保母親萬全。”陳默點點頭道。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十四章 膽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六章 屠莊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十章 黑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六章 屠莊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十七章 改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