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

江東,柴桑大營。

孫策看着眼前的荊襄地圖,當年他拿過一次江夏,可惜因爲呂布的原因,最終失了江夏,這些年來,孫氏對於取荊州還是拿江淮始終有些搖擺不定。

去江淮,意味着江東必須放棄水軍的優勢,在一馬平川的曠野上跟精擅平原作戰的曹軍交鋒;而取江東,很大程度上,等於是放棄了中原,尤其是眼下陳曹全面開戰的情況下,給孫策選擇的機會只有一次。

而取荊州,相對容易一些,而且荊州有漢水環繞,更有縱橫水道,而且還有山川防守,若能連南陽一起拿下的話,只憑荊州和揚州兩州,孫策便有據險而守,跟中原對抗的能力,哪怕得不到南陽,只要江夏、南郡這兩郡得手,對孫策來說也比在江東偏安一隅強。

根據周瑜和魯肅給孫策提出的策略,先取荊州,西進巴蜀,再聯合西涼羌族以及許多不滿陳默暴行的義士吞併關中,這是最適合江東的戰略,若進取中原,光是防守,江東就得投入大半的精力。

在國力上,孫策雖然擁立了劉基,建立了江東朝廷,但把江東和荊州綁一塊兒,都不是如今陳默和曹操任何一家的對手,如今二虎相爭,如果能在陳默和曹操決出勝負之前,先下荊州,那就先一步佔據了地利,接下來可觀陳曹之爭,若雙方兩敗俱傷,則趁勢攻打南陽,若陳默勢盛,則先一步攻佔巴蜀,但中原,不能輕動。

孫策此前幾次攻略廣陵、淮南等地,之前還可說陳登厲害,但陳登死後,哪怕孫策偶然攻佔了一些地方,也很快便會被奪回。

不是孫策無能,而是江東軍在陸戰上的實力真的無法跟曹軍相比,甚至江東軍的一衆將領,也都更適應水戰打法,陸戰水平欺負欺負普通將領還行,但遇上曹軍大將,就有些不及了。

這個缺點,在江淮這種水道縱橫之地還不是太明顯,但越往北,這個劣勢就越大,而如今江東是沒有時間和條件來組建一支專門的陸戰軍隊,至於騎兵更是別想。

而能夠發揮江東軍水戰優勢的,也只有荊州了,所以這一次,周瑜和魯肅便建議孫策答應曹操的結盟。

所不同的是,曹操請孫策在攻佔江夏之後,直接揮兵南陽,配合進攻,但孫策這邊,周瑜和魯肅的看法,卻是莫管中原戰事,先將荊州吞併再說其他,但放棄對江淮之地的進攻,也能讓曹操可以全力與陳默作戰。

大家互不干涉,至於最終誰能得利,那就各憑手段了。

至於拿下荊州,孫策還是有些信心的,黃祖已經死了,這次出兵,荊州估計會以蔡瑁作爲統兵主帥,贏定了。

“公瑾,這次渡江,我擬直接跨過江夏,先攻江陵!”孫策點了點地圖,突然擡頭,看向周瑜道:“公瑾以爲如何?”

“是否太過行險?”周瑜看着地圖,皺眉道。

水戰的好處就是可以無視地形,只要在水邊,就能直接殺到,而且補給也比陸上更加方便快捷,但並非你想打哪就能打哪。

孫策的目的很明確,這江陵乃是南郡重鎮,雖然還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此處必是荊州軍囤積兵器、糧草之所,如果能夠一戰攻佔江陵,那等於是扣住了荊州軍的死穴。

但這沿途有數處渡口,先不說以江陵城池之堅固,能否一戰而下,就單以江夏來說,江東水軍浩浩蕩蕩逆流而上,去攻江陵,江夏的荊州軍很容易便能擋住江東水軍的退路,斷了補給,那前去攻打江陵的水軍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攻破江陵,只能被困死。

“不如此,以那蔡瑁爲人,必然是死守,怎敢來江面上與我作戰?”孫策聞言,卻是微笑道。

周瑜恍然:“伯符直言便是,何必繞這些彎子?”

最終的目的,還是江夏,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從以往強攻,換成吸引蔡瑁率水軍出來,到時候原本以逆擊順,頓時就換成了順流而下直擊荊州水軍,以孫策在水戰上的造詣,除非出現奇蹟,否則蔡瑁必敗。

“我算過了,十一月甲子日,正有東風,到時候我借風向西,待到東風歇止時,我便順流而下,打他個措手不及!”孫策笑道。

這冬季雖然多爲西北風,但偶爾也會有東風颳起來,孫策在柴桑已經準備了許久,當地農夫大都知道刮東風的大致時日,孫策既然出此策,自然早已將最近的大概風向摸透。

周瑜看着地圖,點點頭道:“我便暗領一支人馬,在你與荊州水軍交戰之際,趁機奪了夏口,斷其歸路!”

“善!”孫策在周瑜胸口錘了一拳:“知我者,公瑾也!”

計議已定,接下來就是等待東風起了。

只是到了甲子日這一天,孫策已經將戰船都帶到渡口,準備出行,長江之上,卻是罕見的晴天,晴空萬里,別說風了,雲都不見一朵。

“主公,未見起風!”周泰有些焦急的來到孫策身邊,皺眉道:“不如我等直接走如何?”

“不如何。”孫策悠哉的扶着船舷眺望江景:“我又沒與蔡瑁商議何時出兵,便是晚些時候,也不礙事。”

這計策就是以東風爲號,乘風而走,風停則折返,周瑜這邊也是根據東風的變化發號施令的,沒有東風,這計劃就難以實施,反正就是這幾日,孫策不急。

“喏!”周泰聞言,不再多問,躬身一禮後,轉身離開。

時間就這般一點一滴的過去,一直到傍晚,孫策盤腿坐在船板上,面前插着一根旗子,耷拉着旗幟,偶爾飄動那麼一下,但這點兒風力可不夠。

四周的將士也一個個有些萎靡,早上的時候還是士氣高昂,但在江面上待了一天,什麼士氣也早就萎下去了。

“主公,還等嗎?”蔣欽從另一艘船上翻過來,跑到孫策身邊,躬身問道。

孫策撿起旗子,擺了擺,有些無奈道:“明日再看看吧,收兵。”

“喏!”蔣欽答應一聲,起身準備收兵,但就在轉身之際,迎面吹來一陣寒風,讓蔣欽頓了頓。

“慢!”孫策突然叫住了蔣欽,看着手中迎風飄蕩的旗子,眼中閃過一抹興奮。

“主公……”蔣欽轉身,看着孫策手中的旗子,也笑了,等了一天的風,終於來了。

“傳令三軍將士,火把給我點起來!”孫策忍不住大笑道。

“喏!”

一時間,一艘艘樓船上,船帆升起,將士們也來了精神,迅速拔錨,船隊在孫策的指揮下,浩浩蕩蕩的自柴桑起航,順着東風逆流而上。

當江東的船隊路過夏口的時候,這麼大規模的船隊,都點着火把照明,怎會察覺不到,連忙上報蔡瑁。

“江東軍攻來了?”蔡瑁得聞江東水軍來攻,連忙變色,起身問道。

這孫郎莫非是想夜襲?

“未曾。”將領躬身道:“江東船隊並未在此停留,而是逆流而上,看樣子並非來攻夏口。”

“非是夏口?”蔡瑁皺了皺眉,腦海中想着沿江各處渡口、城池,面色突然一變:“不好,那孫郎定是奔江陵而去,立刻命人燃放烽火,通知沿江水寨備戰,切不能讓那孫郎得手!”

江陵可是南郡乃至整個荊州重地,囤放着大量的糧草、兵器、戰甲,如果江陵有失,半個南郡乃至江夏都得廢。

“喏!”將領答應一聲,轉身前去傳令。

蔡瑁在帳中踱步,這孫策還真是膽大,竟然敢直取江陵,不過江陵可不是這般好取的,只要有了防範,江東想要攻佔江陵卻是想多了。

嗯?

蔡瑁的腳步突然頓住,捏着頜下鬍鬚思索着,突然擡頭,看向營外喝道:“來人!”

“將軍!”一名親衛進來,對着蔡瑁一禮道。

“傳我軍令,出動夏口所有船隻,將那五艘艨艟橫在江面上給我用繩索捆起來,其餘戰船跟在艨艟後方,斷掉那江東軍退路!”蔡瑁笑道,這一仗,他要滅掉江東精銳,孫策驍勇,卻也不過是一莽夫而已,這般一來,後路一斷,不管那去往江陵的是何人,也終將有去無回,此戰之後,看那孫郎是否還敢打荊州的主意!

“喏!”親衛接令,立刻轉身前去傳令,蔡瑁則將自己的樓船也用上,此戰在他看來乃是必勝之戰,正好藉此機會揚名,也叫旁人知道,這荊州能打勝仗的不止是他劉備。

“東風止後,立刻發兵。”周瑜微笑道:“諸位將軍且去準備,此戰我不但要夏口,更要整個江夏!”

“喏!”

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四十章 殺人第二百零六章 暗鬥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二章 里正第十六章 設宴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七章 瑣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十三章 奇貨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十四章 膽氣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四章 聲音第六十章 發泄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九章 學藝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二章 里正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三章 人才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七章 瑣事第五章 緩一緩第五十一章 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天下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七十一章 冷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朝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十七章 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