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

隨着城外的荊州軍不斷向這邊匯聚,一架架攻城器械不斷出現在敵軍的大營中,崔耿的心也一點點沉下去,劉備勸降的使者被他殺了,他不可能投降,育陽必須保下,這一仗也非打不可。

在後方器械送來的第二天,陳宮便開始指揮兵馬攻城,浩浩蕩蕩的荊州軍如同蟻潮一般朝着城牆殺來,密集的箭雨幾乎遮蔽了天空。

崔耿從容的應對着這一切,攻城、守城的方法,在不考慮一些陰謀詭計的時候,其實並不多,弓箭壓制,雲梯、衝城錘,再厲害些的,再加上井欗、投石車。

守城守的也基本就是這些東西,所以守城相對來說會簡單一些,崔耿作爲沙場老將,這些年經歷的戰事着實不少,荊州軍攻勢雖猛,廝殺雖然慘烈,但崔耿也是見招拆招,絲毫不給荊州軍機會。

一直到劉備帶着張飛等人抵達育陽時,已經是三天之後,陳宮在這三天的時間裡,能想到的工程之法已經都想過了,育陽雖然岌岌可危,好似隨時可能拿下一般,但守軍好似有股韌性,任他如何猛攻,總是差那麼一點,小小育陽城,竟是在大軍的猛攻下生生的挺到了現在,當看到劉備的時候,陳宮有些無言以對。

這麼一座小城,他耗費大量兵馬、輜重,卻遲遲不能攻破,這叫他情何以堪?又如何面對劉備。

“主公,宮無能,耗費三日,未能下得此城,請主公降罪!”陳宮交出了自己的將令,遞給劉備。

“公臺切莫如此說。”劉備連忙扶起陳宮,拍着他的手道:“備聽過,這崔耿乃跟隨陳默多年之人,頗有勇略,此番非公臺之罪,這荊州軍我等執掌不久,尚未有太多默契,當務之急,以得南陽爲主,公臺爲備奔波數日,公臺之能,大家也都知道,此番未能破城,過不在你,再說,這勝敗乃兵家常事,若次次論罪,這軍帳之中,最該罰的不是公臺,乃備也!”

劉備征戰半生,有過小勝,但更有大敗,若真的戰敗就降罪的話,劉備的腦袋砍十次都不夠。

“是啊,公臺,這打仗是我們的事,你負責出謀劃策就行,現在先想破敵吧。”一旁張飛咧嘴笑道,他們跟陳宮相識多年,自然知道陳宮的本事。

“多謝主公!”陳宮點點頭,站起身來道:“情況緊急,宮便不贅言了,主公,這崔耿擅守,或者說陳賊麾下諸將行事都頗爲穩重,再加上育陽糧草、兵馬足夠,我軍雖多,但無法同時上陣,想要急切間攻破這育陽極難,但如今卻沒有太多時間於我等繼續與育陽消耗。”

在將領平均水平上,陳默麾下將領沒得挑,陳默不但書院中有專門的兵法教授,陳默平日裡也喜歡琢磨提升部將領兵水平。

這世上,有着過人天賦的終究是少數,但普通人同樣可以通過努力來提升自己的統帥本事,陳默正是依據這個,將戰場規則通過各種方式傳授,如果將兵法比作一門學問的話,陳默麾下驚才絕豔者有,但不多,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呂布,靠天賦就能冠絕天下,這世上最多的還是普通人。

崔耿跟隨陳默多年,在強將如雲的陳默麾下,崔耿並不起眼,但若論見識,基礎之紮實,對各種戰術的瞭解,陳默麾下除了餘昇之外,恐怕就屬崔耿了,表現在這場戰爭中,就是崔耿守的很穩,不管陳宮有什麼計策,崔耿都能及時作出應對,攻城不怕遇到呂布,但就怕遇到崔耿這種比較平庸卻基礎紮實的將領,任你怎麼打,但套路就那些,見招拆招,除非你願意用十倍的兵力來耗損對方的兵力,把對方的兵耗光,否則只能用斷水絕糧的辦法,把對方困死。

但這斷水絕糧,要耗時間,而劉備現在缺的就是時間。

劉備等人點點頭,他們確實沒有時間跟崔耿在這裡耗,他們要的不是一個安衆或者育陽,而是大半個南陽,若真的被崔耿擋在這裡,那等陳默的援軍到了,他們哪還有機會奪取南陽。

“所以我等可以留下一將,駐守於此,看住那崔耿,如今崔耿應該是南陽唯一大將,張遼尚未回來,過了育陽,後方必定空虛,可命幾員大將,繞過這育陽城,攻取宛城、棘陽等地,最重要的是宛城,只有拿到此地,就算陳默援軍到來,我軍也可與之抗衡,我軍如今最大的優勢是兵力,既然如此,何不分兵搶佔要地,那崔耿若繼續死守此城,只能看着我軍一步步將南陽拿下,他若敢出城作戰,正可趁勢將育陽拿下!”陳宮指着地圖道。

過了育陽,距離宛城也就六十餘里,大軍一日便可抵達,最重要的是,宛城如今可沒有崔耿這樣的大將鎮守,雖然崔耿在宛城肯定留下了足夠的兵馬,但只要把崔耿留在此處,陳宮不相信那些留守將領都能跟崔耿一樣。

若真是如此,紀靈也不可能攻佔安衆。

其實繞城攻城乃兵家大忌,很容易被人從後方切斷糧道,但沒辦法,劉備的兵力優勢是有時限的,一旦陳默各路派回南陽的軍隊回師,劉備的兵力優勢就沒了,到時候攻取南陽可就一點希望都沒了,所以陳宮此時纔會出此險招,爲的就是將劉備的兵力優勢發揮到最大,在陳默回援的兵馬趕到之前,先一步搶佔要地。

“公臺所言,正合我意!”劉備看着地圖,良久才點點頭道:“文聘!王威!”

“末將在!”文聘和王威聞言,連忙上前,躬身道。

“你二人速領兩萬兵馬,帶足糧草輜重,進取宛城,不管以任何代價,都要在敵軍回援之前攻佔宛城。”劉備看着二人肅容道。

他很少用這種嚴厲之語下令,此刻突然嚴肅起來,自有一份威勢。

“末將領命!”文聘與王威連忙領了將令,告辭離去。

“張飛,紀靈!”劉備又看向張飛和紀靈道。

“末將在!”張飛和紀靈上前。

“你二人領兩萬兵馬,去往博望一帶,若陳軍援軍趕至,第一時間通知仲業,同時也幫仲業擋住陳賊援軍!在宛城攻破之前,絕不能讓陳賊援軍踏足宛城地界半步!”劉備肅容道。

“兄長放心!”張飛拍着胸脯保證道:“正好看看那陳默麾下大將都有何本事!”

“其餘衆將,隨我留在此處,看住那崔耿,同時收復周邊諸縣!”劉備點點頭,看向其他人道。

“喏!”陳到、劉磐、劉虎等人對着劉備一禮,這麼一來,就看那崔耿是否出兵了。

劉備這邊雷厲風行,命令一下,衆將立刻開始着手準備,文聘與王威帶領兵馬,沿淯水而上,直取宛城,張飛跟紀靈則帶着人馬前往博望,派出大量斥候,設立卡哨探查可能出現敵軍的地方。

崔耿雖被困在城中,卻也察覺到荊州軍的動向。

育陽城頭上,離開的軍隊好似故意吸引崔耿一般,耀武揚威的從育陽城而過。

“不好,敵軍要繞城直擊宛縣!”城樓上,崔耿看着敵軍行進的方向,面色一變,很快明白對方的想法,這是在逼自己出城呢?但明知是計,崔耿卻不得不去,若宛縣有失,他就算將育陽守住了又有何用?

“將軍,賊人這是誘敵之策,不可上當啊!”一名裨將攔住崔耿道。

“便是知道是計策,也不能不去!”崔耿嘆了口氣道:“後方並無大將鎮守,文遠將軍留下來的幾員武將可未曾經歷過什麼戰事,他們未必守得住,宛縣若有失,這育陽又能守幾時?”

對方這一招,是真的擊在了崔耿的軟肋之上,就算明知是計,他也不得不中,就算捨棄育陽,也得保住宛縣不失才行。

“傳令三軍將士集結!”崔耿一邊下城一邊喝道。

“將軍,敵軍兵力太多,我等恐怕阻攔不住!”裨將焦急道。

“不必攔他,我等出城之後,直接回宛城,務必在賊軍抵達之前,返回宛城禦敵!”崔耿搖了搖頭,他如今手中兵力也不過剩下三千人左右,三千人跟人家幾萬人打,崔耿可沒這麼蠢,他是準備放棄育陽,集中所有力量將宛城給守住!

“那育陽……”

“不要了!以後自然能奪回來!”崔耿發現自己犯了個大錯,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還想着處處都能守住,這樣的結果卻是哪裡也守不住,反倒不如集中兵力守住最重要的一點,靜待援軍。

也不能說錯,他只是覺得張遼的兵馬應該很快便會迴歸,自己只要守住幾天,便足夠了,但誰也沒想到,張遼和魏延的兵馬在歸來途中遇上一場大雨,生生被這場大雨拖了五天時間,也讓崔耿之前的佈置被陳宮這麼一計輕易破了。

裨將領命,傳令三軍集結出城,趁着對方調動兵馬,對育陽的封鎖有所鬆動之際,崔耿帶着人馬一股腦衝出城去……

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四十章 殺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十三章 獵虎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三十六章 眼力訓練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八十章 女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十一章 言語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二十章 徐晃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六章 勾心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超戰子義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十九章 教授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二章 授業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十七章 改變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