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原

房玄齡剛剛說完,虞允文便接口說道:“陛下,如今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也在江都,如果劉文靜正巧遇上王仁則,您猜他會不會把這事告訴李密?”

“當然會!”

楊杲哈哈笑道:“劉文靜也算是個聰明人,他應該知道李密存活得越久,對李唐就越有利。只是,李密會信劉文靜所說的嗎?”

房玄齡呵呵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這劉文靜和李密是親家關係,兩人私交極好。當年劉文靜還因爲和李密的關係而被下獄,他的話李密十有八九會信!”

虞允文沉聲說道:“如果讓李密知道我們和王世充已經聯合,他一定會認爲我們的出兵路線必然是從荊襄出兵,匯合王世充直逼他的老巢!”

“不錯!”楊杲頷首說道,“洛陽距離李密的都城金墉城不過十幾日的路程,也是最快擊潰李密的戰略。李密用兵多年,又是他的兒女親家劉文靜告訴他,他必定深信不疑!”

虞允文附和道:“李密也算是個兵法大家,若是他知道了我們的戰略目標,必定會先下手爲強,調集主力現行滅了王世充,在尋機與我軍決戰。”

楊杲呵呵笑道:“兩位愛卿既然這麼說,想必是已經想好了從何處主攻了吧?”

虞允文微微笑道:“陛下不若猜一猜臣等二人謀劃的主攻方向爲何處?”

楊杲皺眉沉吟道:“洛陽一路已爲二位愛卿所排除,淮南距離中原太近,稍有風吹草動李密便能知曉,所以也不合適。朕已爲兩位愛卿真正的殺招在海路。”

“陛下英明!”

虞允文和房玄齡同時讚道,“我二人想到的的確是海路,雖然路途遙遠,但是毫無疑問絕對可以殺李密一個措手不及!”

楊杲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此計甚妙,而且還能挑動王世充和李密的爭鬥,削弱王世充的實力,可謂一舉兩得。只是兩位愛卿以爲何人可擔此重任,走海路攻打中原。”

兩人聞言頓時面露難色,糾結着說道:“陛下,我二人的確在爲此事發愁。眼下長平郡王鎮守南陽不得輕動。薛仁貴大將軍駐守淮南,若是輕易調動必讓李密生疑。常遇春將軍遠在新野更加不適合,爲今之計,唯有陛下御駕親征方可!”

“不!”

楊杲低頭思索良久,搖頭否決了二人的提議,道:“朕的確是要御駕親征,不過朕要去的是新野。只有朕出現在了常遇春的大營裡,李密纔會完全相信對劉文靜給他的情報。”

虞允文點了點頭,“陛下所言不差,那陛下以爲何人可擔此重任?”

楊杲微微一笑,“朕心中確實有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虞允文和房玄齡聞言一喜,急忙問道:“不知陛下選中何人?”

楊杲緩緩說道:“朕起初是想讓虞愛卿掛帥前往,不過朕轉念一想,虞愛卿雖然胸中素有韜略,但多年來一直沒有獨領一軍的經驗,恐怕難以服衆!”

虞允文聽了之後慌忙跪拜在地,躬身說道:“陛下所言不差,臣近年來一直身居朝堂,此等重任臣的確難以勝任。還望陛下恕罪!”

“允文無罪,快快請起!”

楊杲揮了揮手示意虞允文起來,繼續說道:“所以朕最後決定由參軍將軍李藥師率軍出征,李藥師乃是我朝開國元老韓擒虎大將軍的侄兒,滿腹韜略,頗有用兵之能,更重要的是他如今聲明未顯,乃是此次遠征統帥的不二人選。”

。。。。。。。。。。

劉文靜自從城門一事後,一直在驛館裡生悶氣,他是李世民的秦王黨中的骨幹人物,李世民對於天下大勢的分析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所以他也認爲根據如今的天下局勢還有大唐的實力,此次議和楊杲必定也會十分重視,所以就在驛館乾巴巴地等着人來請。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五天裡,別說是有人來請,就連個虛寒問暖的人都沒有。五日的煎熬將他內心的自信一點一點地全部摧毀。

不過說實話,這倒不是楊杲不重視和李唐之間的和談,只是楊杲覺得此番和談戰敗的是唐朝,劉文靜居然還敢給自己上眼藥,不曬他兩天挫挫他的銳氣,天知道談判的時候他會不會蹬鼻子上臉!

更何況李淵讓封德彝做副使的用意楊杲怎麼會看不出,用他自己的話來講,這就是典型的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這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人他已經賣了,黑鍋讓我來背,做夢去吧!

劉文靜在驛館裝模作樣地擺了幾天架子,發現無人問津,頓時慌了手腳,再想起臨出發前李淵飽含怒氣語氣又有點威脅的話。整個人實在是坐不住了,不過他也知道若是自己就這麼大大咧咧地去皇宮求見楊杲,那無疑是自掉身價,楊杲只會對他這個使者更加不屑一顧,所以他便在隋朝重臣當中四處活動,希望他們可以在楊杲面前替自己說上幾句話。

江都城裡的重臣蘇威、裴矩個個都是老狐狸,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們纔不會幹,連日來面對劉文靜只是打打官場上的馬虎眼,劉文靜是又氣又急卻又無可奈何!

這日,劉文靜從裴矩的府邸返回驛館,剛進大門,迎面就撞上了一個身材魁梧的壯漢。劉文靜一個文人,身子骨弱,當即被撞倒在地。

劉文靜被撞翻在地,身後的隨從頓時大怒,手指着那名壯漢罵道:“瞎了你的狗眼了,竟敢撞我家大...啊!”

那隨從話還沒有說完,對面的那名壯漢已經伸出手來抓住他的手指,一發力,頓時發出“咔喳咔喳”的聲響,顯然那名唐朝隨從的骨頭已經斷了。

“啊!”

那名隨從疼得發出殺豬般的慘叫,劉文靜見狀慌忙勸阻道:“這位將軍,在下乃是唐朝使者劉文靜,還望尊駕看在劉某薄面上饒我這隨從一命!”

對面的壯漢自然是王世充的使者王仁則,王世充和李淵在楊廣手下爲官時便有些過節,洛陽和長安又相對較近,雖然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戰爭爆發,但小規模的摩擦卻時有發生。所以王仁則對唐朝並沒有說什麼好感。

聽到劉文靜自報家門後,王仁則獰笑一聲,“我當是誰呢?原來是關中李淵家的一條狗,若是別人,我還會考慮考慮,你嘛!”

說着,王仁則飛起一腳踹向那隨從的大腿,只聽“啊”的一聲慘叫,那隨從的腿被踢斷,痛得直接昏了過去。

第五百八十五章 銀戟太歲第一百四十九章 忠君孝傑第一百三十五章 難得好心的系統第五十九章 權貴施壓第一百八十三章 楊杲舌戰羣儒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死期不遠第六百二十七章 見識還不如女人第十四章 請纓出征第一百零五章 賭鬥第七十八章 癡兒癡兒,愚不可及第三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五十九章 難過新年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宋雙猛第六百零四章 猛將遭擒第一百七十三章 放鼠歸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敢進來嗎第六百四十三章 耶律阿保機的謝幕第七章 給宇文家挖個坑第四十五章 蕭樑覆滅(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零四章 自家兒子前世惹來的血債第九十六章 太祖獻策第八十章 決戰開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營而入第三十二章 臣願爲陛下擔此千古罵名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世仇敵第一百十二章 小將雄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沒羽箭飛石震唐營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將救駕第五十二章 水滸猛將抱團來襲第三十三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零八章 狐假虎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軍不設二帥第六十二章 回馬槍致勝(首更,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宿命對決第三十二章 天可汗的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匡胤的落幕(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恃強鬥狠第六十八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一章 洛陽陰影第四十九章 師徒對決第九章 李靖論李淵第五百九十章 毒士和隱士第十二章 金榜提名第一百八十三章 舍妹逃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霸王硬上弓第八十七章 說客程咬金第六百五十一章 通通吊打第一百十七章 李唐議兵第七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援軍第三十一章 無恥毒計第一百十七章 明升暗降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隋不需要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五百六十三章 嚇壞李元吉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八百二十四章 來自武則天的助攻第五百八十五章 銀戟太歲第七十九章 大決戰的序幕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十七章 明升暗降第六十六章 擋我去路者,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死盡忠第一百二十九章 沒羽箭飛石震唐營第六百四十六章 意外的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龍戰於野第六百三十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五十七章 又得文臣武將第五百九十七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命庇佑第五百八十章 西門慶救駕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世民點兵第六十一章 父子決裂第六百六十九章 諜中王西門慶第三十二章 天可汗的局第八百零四章 決戰到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巔峰對決第一百四十四章 漢奸聚首第七十五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八十三章 楊杲舌戰羣儒第一百二十一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二百三十七章 當朕是宋襄公嗎?第六百五十一章 通通吊打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神箭穩軍心第六十九章 王安石變法第五十二章 水滸猛將抱團來襲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原第六百零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鳳尾第五十四章 梁山猛將首建功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承認輸了第三十九章 裂痕初現第六百七十二章 攔路錦帆第九十一章 決勝的突擊第二十八章 不安分的李淵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將身隕第五十三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