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陽奉陰違

“指環計劃”這個名字倒是很貼切,它的意思就是小而堅固,而且是封閉的一圈,意指針對史達林格勒的“小包圍圈”。

史達林這種簡單而粗暴的進攻戰術不能說完全沒道理,因爲包圍與反包圍往往就是在拼盡最後一滴血互相傷害。

比如此時的頓河方面軍和德第6集團軍。

如果頓河方面軍等一切都準備好、補給跟上來再慢慢動手的話,就意味着德第6集團軍也獲得了更多的物資更難消滅。

甚至在這種情況下蘇軍不顧傷亡的朝德軍發起衝鋒也是有道理的……敵人被包圍,確切的說將要被包圍處於物資緊缺的狀態,蘇軍持續不斷的衝鋒也就意味着德軍彈藥持續不斷的消耗,到了一定的程度等彈藥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德第6集團軍也就崩潰完蛋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蘇軍的傷亡都是值得的,甚至敵我傷亡比還不見得會大多少,區別只是蘇軍傷亡在前頭成爲一具具屍體,而德軍卻是被一個個被俘虜然後押送到西伯利亞去做苦工。

於是,整個史達林格勒就像是個火藥筒似的被點燃了,到處都是炮火的轟炸、戰機的呼嘯以及敵我雙方的你攻我防。

形勢顯然對第6集團軍不利。

史達林突然改變策略將大縱深包圍改爲近距離包圍的確打了保盧斯一個措手不及,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命令部隊死守以將最後幾批彈藥運進包圍圈。

同時他在電話裡做最後一次努力。

“元首閣下!”保盧斯說:“我們很快就要被敵人包圍了,敵人距離我的指揮部只有十幾公里,他們的坦克趕到這甚至不需要一小時!我再次請求,如果現在突圍還來得及!如果不撤退的話,我們將被永遠留在史達林格勒,同時史達林格勒也永遠不會屬於我們!”

保盧斯這話是正確的。

對於人和城來說更重要的顯然是人。

因爲城沒人還可以再建,還可以再打回來,但是人如果沒人……那不僅城拿不到,甚至連東山再起的希望都沒有了。

但自詡軍事天才的希特拉又怎麼會聽進保盧斯的建議。

“振作起來,我的將軍!”希特拉用他抑揚頓挫的語氣說道:“我知道這很危險,但這同時也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要敢於冒險,俄國人想包圍你們,那就讓他們包圍吧!我會用事實告訴他們,這是他們犯下最大的錯誤!相信我,你們會得到充足的補給,而且這個包圍圈不會持續太久,你和你的部下很快就能脫困!”

保盧斯還想說什麼,但副官就在旁邊催促道:“將軍,敵人離我們只有五公里了,我們必須馬上撤退!”

五公里說遠不遠,因爲這五公里還有德軍士兵防守。

但說近也不近,畢竟保盧斯代表的是第6集團軍指揮部,這個指揮部如果出什麼狀態,位於史達林格勒的德軍的士氣也會遭到全面打擊。

這迫使保盧斯不得不做出抉擇。

因爲如果要突圍,那就要組織反攻以使自己的後勤補給不被切斷,這樣突圍才更有希望。

如果服從命令繼續進攻史達林格勒,那就要渡過頓河到東岸組織防線。

最終,保盧斯還是選擇了後者……他無法違抗元首的命令。

保盧斯不是沒有考慮過不顧一切違抗命令帶兵突圍,但他知道這不會成功的,也不可能成功。

如果說有什麼人違抗元首的命令還安然無恙的話,那就是在非洲作戰的隆美爾了。

但保盧斯卻知道自己和隆美爾不同。

這並不是說希特拉更器重隆美爾……事實上,無論是誰,只要違抗元首的命令通常都不會有好下場,即便他深受元首信任。

隆美爾之所以能成爲例外,是因爲他違抗了元首的命令還打勝仗,取得了出乎元首意料之外的戰績。

在這種情況下,元首纔會選擇假裝什麼命令也沒有下過,順水推舟的就預設了隆美爾的做法。

但是現在,保盧斯看不到一點能取勝的機會,即便自己違抗命令選擇突圍也是如此……這只是會讓德軍敗得沒那麼難看而已。

所以,如果違抗命令的話,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元首暴跳如雷就地解除保盧斯的職務讓別人取代他,接着就是將保盧斯送上軍事法庭。

想到這,保盧斯只能對着話筒說道:“是,元首閣下!我執行命令,希望我的補給能像空軍元帥說的那樣準時足量的送達!”

“當然,我的將軍!”希特拉鬆了一口氣:“這是我的承諾!”

但事實證明希特拉的承諾一文不值,因爲在第6集團軍被包圍的當天,送到他們手裡的補給就沒有達到要求……其中有幾架飛機送到德軍手裡的補給竟然是無法食用的調料。

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了戈林組織這次所謂的“空中運輸”的混亂。

“空中運輸”遠不像戈林說的那樣簡單,同時德軍的補給本身也並不充足。

同時戈林爲了能夠湊足運輸補給的飛機,將轟炸機和攻擊機也用於運送補給用,這又削弱了德空軍力量。

這也是第51集團軍僅僅只有幾個混編航空團就能勉強保證空域安全並向目標前進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就是頓河方面軍加快對史達林格勒德軍的包圍,迫使德空軍不得不將主力用於應付頓河方面軍。

不過舒爾卡卻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說是壞事吧,頭頂上沒有敵人的戰機繞圈時不時的俯衝下來打一梭子彈或是丟下幾枚炸彈,當然不是壞事。

說是好事吧,因爲這第51集團軍就沒理由減緩速度了。

舒爾卡相信特魯法諾夫也是同樣的心情。

不過他們沒辦法,因爲第二天早上,最高統帥部就給第51集團軍派來了一個政委。

這個政委表面上是派來協助特魯法諾夫指揮作戰的,但誰都知道……他其實是來監督第51集團軍有沒有陽奉陰違的。

第八十五章 渡河第七百二十三章 水庫第819章 勸降第七百二十四章 計算第三百二十四章 近衛坦克第2旅第三百一十八章 編制第二百三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八十二章 辦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任務第五百零二章 慣性思維第五百六十二章 對手第二百零五章 計劃第六十七章 坦克第四百八十四章 猶豫第三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六百五十八章 傑尼索科夫第一百四十二章 教導團第五百二十九章 固定碉堡第六百一十四章 作戰局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路橋第五百六十章 欺騙第一百章 悖論第五百四十七章 小試身手第八十三章 反攻第818章 關鍵第四百三十四章 麻煩第七十六章 防線第七百二十四章 計算第六百八十章 火車第十五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三章 私刑第一百三十六章 基輔第四百一十章 作戰計劃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攻第三百三十章 準備第六百四十六章 計劃書第二十六章 謊言第862章 風波第856章 場面話第874章 沃羅涅日第822章 間諜第四百七十五章 廠長第二百七十三章 轉移第六百零九章 賭第二百八十七章 轉變第806章 巨炮第二百五十二章 裝甲列車第七百六十七章 貝利亞第七百零二章 接敵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車第一百零五章 敖德薩第二十四章 意外第二百六十七章 圖拉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略第八十九章 坦克肉搏戰第二百零二章 坦克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陷阱第一百一十四章 彼得羅夫第四百九十七章 公墓第880章 坦克第六章 小報告第五百三十六章 伙食第840章 嚮導第一百四十二章 教導團第九十章 勝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禮物第一百八十七章 意外第三百八十八章 分配第四百九十九章 滑翔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麻煩第四百三十二章 繳獲第793章 談判第三百一十六章 試射第四百一十章 作戰計劃第七百一十八章 夜間戰鬥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自救木第四百零一章 指揮第五百三十五章 夜間戰鬥機第七十三章 基爾波諾斯第五百五十八章 兩棲登陸船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三百九十二章 兩棲登陸第二百七十一章 信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線第三百八十八章 分配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決問題第五百七十四章 情報網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817章 監視第五百二十三章 佯攻第三百四十七章 判斷第820章 家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撤退第871章 無奈第六百二十一章 較量第六百五十九章 榜樣第七百零九章 汙水第一百七十二章 謎底第五百二十一章 承認第十章 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