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望西京

聽到“聖君”二字,藏老人驀地一驚。

在西北大周,有兩大擎天支柱。 一者是無道宗的宗主,同時也是西北五宗公認的“聖君”,澹臺雲。另一者是陰陽宗的宗主,被江湖中人稱作“地氣宗師”的徐無鬼。若論成名時間,徐無鬼要早於澹臺雲,在上次玉虛鬥劍之前,邪道之中只有徐無鬼一人踏足長生境界,當時最有希望踏足長生境的人是“魔刀”宋政,可惜宋政對上了大劍仙李道虛,大敗虧輸,從此不知所蹤。

宋政之後,秦清又被衆人寄予厚望。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在宋政失蹤之後,原本不顯山不露水的澹臺雲後來居上,成功躋身長生之境,被推舉爲“聖君”,因爲澹臺雲根基淺薄,而徐無鬼勢大根深,所以澹臺雲尊徐無鬼爲國師。

若是兩人起了不睦,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藏老人小心斟酌言辭道:“尚可。”

“尚可?”徐無鬼笑了笑:“我特意不去皁閣宗的山門見你,也不在西京見你,而是在此地見你,就是希望你不要有什麼顧忌,不妨暢所欲言。”

藏老人知道今日是躲不過去了,只能道:“此人心性隱忍,胸懷大志,實是不可小覷。”

“是啊。”書生模樣的徐無鬼點了點頭,目光幽深,道:“一個長生境的山野散仙不算什麼,蟻多可以咬死象。可是一個長生境的‘聖君’,便不一樣了。張靜修和李道虛之所以能左右天下大勢,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本人境界高絕,關鍵還在於他們身後的正一宗和清微宗,宗門和個人本就是互相成就,只有宗門而無領袖,羣龍無首;空有境界而無宗門支持,孤掌難鳴。”

徐無鬼望向藏老人,道:“就說當年的皁閣宗,之所以能以一宗之力威壓天下,可不是靠着一兩個人就能行的。”

藏老人點頭道:“地師所言極是。”

徐無鬼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最近我從無道宗中得到消息,這位‘聖君’已經重返西京,而且境界大漲。如今的‘聖君’似乎不太滿意我過多插手無道宗的內務,在西京朝廷的許多事情上,也與我意見相左。”

藏老人沉聲道:“當年若是沒有地師,聖君又如何能坐穩無道宗的宗主之位?都說飲水思源,聖君此舉似乎有忘恩負義之嫌。”

徐無鬼輕聲道:“孩子大了不由人,這也在情理之中。”

此時藏老人心中已經有了幾分定見,只是徐無鬼未開口點破之前,他不好也不願主動開口挑明此事。

果不其然,徐無鬼接着說道:“澹臺雲想要效仿李道虛。李道虛能與張靜修分庭抗禮,澹臺雲便也想着與我平起平坐。”

藏老人笑了笑:“畢竟是‘聖君’,名義上的十宗共主,位同帝王。地師不要忘了,歷來就沒有活着的太師,只有死人才能被贈太師之位,當年的張肅卿又如何?終是未能善終。”

徐無鬼道:“張肅卿曾經說過:‘如入火聚,得清涼門。’可見這個位置不是那麼好坐的。因爲這個位子,父母兄弟姐妹都能反目成仇,更何況是名義上的師徒,打個不甚恰當的比方,孩子大了,能夠當家做主了,當然不希望還有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老叔在一旁指手畫腳。如今整個十宗和大周都是澹臺雲的,我徐某人似乎該退位讓賢了。”

藏老人立刻道:“地師,此事萬萬不可。”

“不是我想退。”徐無鬼的語氣冷了幾分:“是‘聖君’想要趕我走。”

藏老人試探問道:“不知其他幾宗是什麼意思?”

正道十二宗也好,邪道十宗也罷,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且不說邪道十宗如今已經分裂成爲遼東五宗和西北五宗,僅僅是西北五宗內部,也不乏勾心鬥角。

徐無鬼道:“道種宗是牆頭蘆葦,風往哪邊吹,便往哪邊倒。牝女宗和陰陽宗自是不必多說,都是自家之人。就算是無道宗中,也不乏可以爲我所用之人。”

藏老人早已是徐無鬼這條大船上的人,明白此時應該表明態度,壓低了聲音:“地師是爲帝王之師,亦是國師,沒有地師,便沒有大周。地師能立‘聖君’,自然也能廢‘聖君’,若是澹臺雲不聽話,地師大可換一個聽話之人。”

徐無鬼輕聲道:“此語言之尚早,還沒到刀兵相向的地步。”

藏老人微微一怔。

然後就聽徐無鬼接着說道:“不過凡事都要未雨綢繆,也該着手準備了。”

藏老人扯起嘴角,露出白森森的牙齒,道:“先下手爲強,在這等事情上,地師萬不可猶豫纔是。”

徐無鬼未置可否,道:“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之中,你要約束門下弟子,切莫再與正道中人起什麼衝突,一切與大局爲重。”

“我理會的。”藏老人道:“攘外必先安內。”

徐無鬼輕聲道:“烽火三月望西京,請藏宗主在三個月之後動身前往西京。”

藏老人沉聲道:“地師放心。”

徐無鬼轉頭望向西京方向,嘆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

就在這一日,李玄都與秦素終於回到了琅琊府的府城。

此時城內的所有叛亂都已經被平定,青陽教中人被屠戮殆盡,被僱傭來的江湖散人則趁亂逃散,還有那些在暗中與青陽教互通往來的官員將領,楚雲深給了秦道方兩個建議,一個建議是全部放了,所有證據盡數銷燬,當作此事全然沒有發生過,收攏人心。另一個建議是全部按律定罪,然後重新提拔一批青壯官員,畢竟齊州的一應大權盡在秦道方手中,上奏朝廷也不過是走一個過場而已。

最終,秦道方選擇了第二個建議,涉案官員全部定罪,抄沒其家產,悉數調撥軍用。

至於蕭家,不是這些官員可比,樹大根深,根鬚藤蔓早已滲透至琅琊府的每個角落,想要將蕭家連根拔起,非是不願,實是不能。在這種情況下,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既然蕭雲同意倒戈,代表偌大一個蕭家全力支持秦道方,秦道方從大局着眼考慮,還是決定與蕭雲和解,並請蕭雲出任齊州布政使,主管錢糧一事,也就是負責掌管齊州的錢袋子。

至於任命布政使一事,朝中有以孫鬆禪爲首的帝黨中人斡旋,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因爲剛剛平定叛亂,再加上抓了許多官員,城內氣氛還是頗爲緊張,城門的守衛盤查嚴格了許多,當騎着黃牛的李玄都和露出真面目的秦素一起來到城門口時,頓時引起了守城甲士的注意。

好在此時親自負責守城的正是馬武季,他是見過李玄都的,也認得秦素,立刻下令放行,若非秦素婉拒,他還要親自護送二人前往總督府。

當李玄都和秦素回到總督府,在門口迎接他們的,不是秦道方,也不是楚雲深,而是換了一身青鸞衛飛魚服的陸雁冰。

陸雁冰一拱手,雖然是對李玄都說話,但目光始終落在秦素的身上,似笑非笑道:“小妹恭喜師兄。”

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七十章 師姑非煙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十六章 客棧激戰第四十二章 由荊入瀟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盜女娼第五章 燈下黑第三十七章 呼延勝明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中遺言第八十章 借頭顱一用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二百四十七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一十六章 二女相見第二百三十五章 由盛而衰第二百二十六章 書中世界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八十一章 觀海樓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十九章 激鬥第二百二十七章 冷美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一百五十七章 殺念戾氣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姓姐弟第一百八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一章 土豪田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百劍觀音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六十一章 殺人者清微宗弟子是也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八十一章 千掌羅漢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二十八章 一張大餅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四十四章 洪成仇第一百五十九章 月落人間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聚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十二章 青陽五鹿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九章 劍出則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農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隱士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易容改裝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敵第七十九章 較力賭鬥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束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開明陣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九十三章 形銷骨立第二百零五章 玄素引雙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湖上簫聲第八十七章 羅老鏢頭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一百九十六章 巷中殺人第三十九章 變天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二百一十五章 取勝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網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九十九章 儒墨之爭第十七章 仙子妖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門家丁第二百一十二章 雙刀第七十一章 一招敗退第二十六章 以一敵衆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十七章 各自離去第十四章 圍殺局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府白絹第二百一十九章 王法無情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七十六章 一刀生滅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大神通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去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