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君師起不睦

“白骨流光”乃是以“冷美人”和“白骨玄妙尊”爲原料鑄造而成,其中美人相便可以視爲“冷美人”的形態,而白骨相則是“白骨玄妙尊”的形態。方纔李玄都先是以“白骨流光”的白骨相攝敵,然後才以“九陰玄冥蕩”拍了賈文道一掌。

李玄都心中有了個想法,“太陰十三劍”本就是陰陽宗的絕學,皁閣宗則精通各種驅屍馭鬼之道,而皁閣宗在宗滅之後又是被陰陽宗一手扶持起來,皁閣宗的諸多絕學被陰陽宗所掌握也在情理之中。以“鬼咒”的種種特性來看,“鬼咒”極有可能是以陰陽宗和皁閣宗兩家絕學糅合而成,此番李玄都同時用了皁閣宗的“白骨流光”和陰陽宗的“太陰十三劍”,機緣巧合之下,竟是造成了“鬼咒”的效果。

想通了這一點,李玄都來到賈文道身前,仔細觀察那個漆黑掌印。果不其然,這個掌印並非李玄都曾經見過的“鬼咒”,只是形似而非神似,遠沒有真正“鬼咒”那般難纏,最起碼李玄都就有把握將其祛除。

就在這時,賈文道也漸漸發現了其中不同,隨着他不斷運轉氣機,身上的冰冷寒意漸而褪去,就好似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終究不能長久,而真正的“鬼咒”則是落地生根,汲取宿主體內的氣血爲生,使宿主備受煎熬的同時,還能生生不息,若要強行拔除“鬼咒”,還會拔出蘿蔔帶出泥,讓人投鼠忌器。中咒時日越長,“鬼咒”紮根也就越深,神霄宗的宗主便是因爲這等緣故,纔不能幫宋老哥拔除體內“鬼咒”。

“鬼咒”屬於方士的術法之列,不在武道的範疇之內,不過踏足出神入化三境之後,武夫和方士的界限漸而模糊,武夫也可以使用。南華道君有言:“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六氣者,陰、陽、風、雨、晦、明。在江湖中有六種咒法對應,分別是:對應“陰”的“鬼咒”,對應“陽”的“雷咒”,對應“風”的“蛇咒”,對應“雨”的“蓮咒”,對應“晦”的“血咒”,對應“明”的“劍咒”。六大咒術各有威能,各有玄妙,只有正邪各大宗門才能精通其中奧妙,陰陽宗掌握“鬼咒”,牝女宗掌握“蛇咒”,無道宗掌握“血咒”,正一宗掌握“雷咒”,清微宗掌握“劍咒”,慈航宗掌握“蓮咒”。”

賈文道身爲邪道中人,自然久聞“鬼咒”大名,深知其中厲害,若是中了“鬼咒”,生不如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纔會在驚慌失措之下錯認了“鬼咒”。

漸漸祛除體內的寒氣之後,賈文道這才鬆了口氣,不過也沒有輕舉妄動的意思,因爲另外兩人,無論是陰陽怪氣挑起事端的鄭一經,還是看似魯莽無腦的王虎禪,都已經逃得不見蹤影,只剩下他這把老骨頭面對虎視眈眈的正道衆人。

賈文道在心底暗罵那兩個該死的同門,然後望向李玄都,乾笑一聲:“李先生,李先生,有話好說,咱們有話好說。方纔對秦大小姐出言不遜的是鄭一經,你也看到了,此人棄我於不顧,可見我與他是沒什麼關係的,頂多算是表面朋友而已,冤有頭債有主,李先生萬萬不要拿我出氣。”

李玄都淡笑道:“雖說正邪不兩立,但我現在已經被逐出師門,不算正道中人,也不算邪道中人,只是一個江湖散人了,我問你幾個問題,只要你如實回答,我便放你離去。”

“好說,好說。”賈文道趕忙點頭道:“李先生但問無妨,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敢有絲毫隱瞞。”

李玄都輕聲道:“長生,幫我去樓下拿壺酒上來。”

沈長生本就是客棧跑堂出身,這等夥計自是手到擒來,應了一聲之後,不一會兒便拿來一隻帶有把手的青瓷雞嘴酒壺,還貼心地多拿了兩隻酒杯。

李玄都接過酒壺,右手持酒壺,左手持酒杯,輕輕斟滿一杯酒,不過他也不喝,而是遞到賈文道的面前。

賈文道有些驚疑不定,沒敢第一時間去接酒杯,擠出一個笑臉:“李先生,我膽子小,你就別嚇我了。”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擔子越小,江湖越老。”李玄都仍是舉着酒杯,說道:“閣下也是個老江湖了,自然不是那愣頭青,難免有些心思算計,這也都是人之常情,否則在這處處兇險的江湖中,也活不到今日這般年紀。不過算計歸算計,有句醜話我要說在前頭。”

賈文道緩緩接過酒杯:“李先生請說。”

李玄都說道:“閣下千萬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這敬酒好喝,可罰酒就不好說了,也許會丟了性命也說不定。”

賈文道雙手一顫,使得酒杯中的酒液微微搖晃,看着手裡的酒,就像看到了毒藥,聲音中更是露出些許驚惶:“李先生言重了,言重了啊,天大地大活着最大,我怎麼敢用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宗門的差事再大,那都是宗裡的,性命可是自己的,請李先生放心就是。”

“好。”李玄都讚了一聲:“不愧是老江湖。”

然後李玄都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笑道:“既然閣下決定吃敬酒不吃罰酒,那我們就問一句喝一杯酒。”

賈文道只好端起了酒杯,悶着一口喝了,然後望着李玄都。

李玄都也喝了一口酒:“第一個問題,一位無道宗的長老加上一個畢方堂堂主和一個饕餮堂堂主,跑到齊州來做什麼?”

這個問題早在賈文道的意料之中,立時回答道:“我們三人是奉了宗主的命令,取回前任宗主宋政的佩刀‘大宗師’。”

說到這兒,他看了胡良一眼,繼續說道:“哪曾想胡大俠一路往齊州而來,我們自然只能追到齊州。”

李玄都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個答案,然後又給賈文道手中的酒杯倒滿:“第二個問題,澹臺雲要‘大宗師’做什麼?難道是睹物思人?”

對於現任宗主和前任宗主之間的種種糾葛,賈文道其實是有所耳聞的,只是沒人敢在嘴上亂嚼舌頭,此時李玄都問話的重點也不在這兒,倒像是一句隨口調侃,於是他只當沒有聽到,只針對前半句如實回答道:“據說‘大宗師’牽涉到了一個本宗的秘密,不過我們三人並不知道這個秘密的詳細內容,只有宗主和二位尊者才知道,似乎與前任宗主有關。如今宗主與地師不睦,所以宗主纔會想着取回‘大宗師’,以圖對抗地師。”

李玄都和胡良對視一眼。

當初奪刀時,的確有過類似傳言,兩人只當是有人故佈疑陣,卻不曾想竟是真的。

李玄都收回視線,再給賈文道倒滿一杯酒:“第三個問題,也是最後一個問題,你方纔所說的宗主與地師不睦,是怎麼一回事?”

儘管早有預料李玄都會如此問,賈文道還是輕輕顫抖了一下,顯然是對這兩位大人物害怕到了極點,稍稍定了下心神,這才答道:“此中詳情,我也知之不多,只是聽聞了許多傳言,在許多事情上,宗主與地師意見不一,若是以前,宗主定是不會忤逆地師,萬事以地師的意見爲主,可這次宗主回來之後,便不再順從地師,使得地師大爲不悅。近來又有傳聞說,地師已經決定召回分散在各地的十殿明官,意圖不明。不過宗內的氣氛也緊張了許多,有些山雨欲來的意味,可見傳言並非爲虛。”

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老天師第七十章 元妙童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極天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四十四章 忙碌第四十五章 棋士魏臻第一百五十四章 未來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二百零九章 欽天監第五十三章 條件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渾天太元經第一百零五章 王庭廢墟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章 煮酒而言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一百章 我佛如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宗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名妓第六十九章 季叔夜第五十七章 各自出手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二十五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陰火之用第六十九章 魔刀第六十章 一線第一百七十章 生者如斯第八十一章 血神君第一百四十四章 鑰匙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妙姬第四章 兩青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訊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一百六十四章 合道天地第三十九章 疑雲重重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一百零五章 兩人皆死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第九十四章 龍氏夫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擊退強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溫師姐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三十八章 人若無心第二十七章 開口吞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人露相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四十七章 一杯濁酒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懷千歲憂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二百七十章 老祖上身第四十七章 夫人姓秦第二百二十六章 封山避禍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官漕幫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番外十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江湖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六十章 地牢之內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俠少俠第九十一章 爲虎作倀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堂電堂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一百二十五章 主僕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雙刀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一百五十五章 攻守第八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白蓮坊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松竹館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