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靠近權力

稚童道:“據我所知,在飛卿婚事開始之前,妙真宗的萬壽真人,東華宗的太微真人,神霄宗的三玄真人都打算親至大真人府觀禮,若是這三位真人到了,各有秘術異寶,恐怕地師也不能如此進退自如,可在他們臨行之前,李道兄親自拜訪三宗,使得他們三人又改變了主意。從這一點上來說,李道兄是存了坐山觀虎鬥的心思。如今正一宗的名聲已經傷了,合了李道兄的意願,許多事情也就好談了。”

李玄都問道:“此話怎講?”

稚童笑道:“李道兄是知道輕重之人,否則也不能帶領清微宗發展到如此地步,自從天寶二年以來,清微宗入主帝京,成爲皇室依仗助力之一,而地師之圖謀,卻是要另立朝廷,與大魏朝廷分庭抗禮,甚至是取而代之。換而言之,地師與李道兄之間有根本衝突,難有轉圜餘地。反而在聯手對抗地師這方面,貧道與李道兄卻是道同可謀。”

李玄都點了點頭:“大天師此言有理。”

稚童繼續說道:“在清微宗中,海石先生脾氣怪癖,地位僅次於李道兄,舉足輕重。不過海石先生與李先生的關係親厚,他是會支持李先生的。關鍵在於現任宗主李元嬰,當年李先生與李宗主相爭之事,貧道略有耳聞,想來李宗主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必然要盡力破壞和談之事。”

李玄都默然。

稚童話鋒一轉:“所以李先生萬不能這般回去,而是要以太平宗之主的身份回去。按照道理來說,太平宗和清微宗同出太平道一脈,如果李先生代表了太平宗,又有各大宗主爲李先生助漲聲勢,那麼誰能代表清微宗?李宗主名爲宗主,可真正執掌清微宗大權的是李道兄。想來見到李道兄不難,到時候李先生再向李道兄陳述利害。從這一點上來說,沈大先生果真是見識高遠,他遭了地師暗算之後,太平宗中無人能支撐大局,說不定就要再遭地師的算計。豈知沈大先生竟能破除成規,將宗主重任交託於紫府手中,不僅能保住太平宗,而且由紫府出面,還能使我正道十二宗再次聯起手來。貧道現在想起沈大先生的胸襟遠見,當真是欽佩至極。他在危難之間,仍是能想到這一層,可見其術算一道造詣之高。只要紫府能說服李道兄,使得正道聯手,地師爲禍江湖的陰謀便不能得逞了。”不知不覺間,稚童已經將“李先生”的尊稱換成了“紫府”,更顯親近,又是極大的擡舉。按照規矩,長輩稱呼晚輩,一般用名字,同輩之人才稱其表字,張靜修與李道虛平輩論交,李玄都自然是張靜修的晚輩,可現在稚童儼然是將李玄都視作同一地位之人。

李玄都道:“大天師所說的道理,家師不會不明白,若是大天師拿出足夠的誠意,家師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稚童點頭道:“正是如此,正一宗和清微宗之間的爭鬥,說到底是自家的爭鬥,遇到了外人,還是要聯起手來共抗外敵,現在缺的便是一個臺階,缺少一箇中人說和,這個中人自是非紫府莫屬,也只有紫府才能擔當此等大任。”

李玄都又是謙讓幾句。

第一次和談與第二次和談,同樣是和談,同樣是由李玄都出面,意義卻是大不相同。第一次的時候,李玄都只能是進言勸諫,聽與不聽,完全在於旁人,也只是由顏飛卿出面與李玄都詳談此事。可到了第二次,李玄都不再是進言勸諫,而是說和,想要做中人,最起碼是要與當事兩人的身份相差無多才行,而且這次也變成了大天師張靜修親自與李玄都詳談此事。可見如今李玄都在江湖上的地位,已是非同尋常。

多大的本事便有多高的地位,受怎樣的禮敬,這便是最大的現實。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李玄都還是那個四先生,就連青梅竹馬的師妹都不把他放在眼中,豈會有如此禮遇?不說大天師張靜修口稱“李先生”,慈航宗之主白繡裳稱呼表字,怕是與秦素也難成佳偶。並非是說秦素嫌貧愛富,而是周圍之人的態度讓人難以承受。李玄都出類拔萃,秦道方樂見其成,秦家之人見他均是笑臉相迎,當作未來姑爺看待,都誇自家小姐眼光好,選了一個好夫婿。可如果他自己不爭氣,一無所有,秦不二、秦不三、秦不四等人還會有這般好臉色嗎?恐怕是明裡暗裡要李玄都儘快離開自家大小姐,良言苦勸、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就算秦素不在意,周圍之人全都反對,兩人又豈能長久?

就算想要貫徹自己的理念,想要踐行蒼生大義,也是無權不行。

想到這兒,李玄都竟是生出幾分恍惚之情。

初時年少,雖然被師父委以重任,又被張肅卿看重,但那時候年少意氣,只相信自己手中之劍,不知“權勢”二字的分量,倒也無甚感覺。到了今日,年紀漸長,閱歷增多,知道了“權勢”二字的分量,不說真正握有它,僅僅是靠近它,便讓人生出目眩神迷之感,一個不慎,就要徹底迷失其中。

說什麼功名富貴都是過眼煙雲,那是還沒有經歷過這些,只要經歷了,誰敢輕言放下?就像李玄都現在,體味過了堂堂大天師的以禮相待,還捨得回到那個要對大天師執晚輩禮的過去嗎?這還僅僅是靠近權力,若是成了大天師或地師,真正大權在握,那該是怎樣的感覺?

李玄都不是聖人,也不是歷經沉浮而看破紅塵世事的老人,他只是一個未到而立之年的年輕人而已,哪裡就敢說什麼視權力如過眼煙雲,此時深深吸了一口氣,定了定心神,才說道:“晚輩德淺,哪裡敢當家師和大天師的中人,不過是盡力而爲罷了。”

稚童笑道:“如今紫府得了沈大先生的‘太平無憂’令旗,理應前往太平宗就任代宗主之位,此事宜快不宜遲,待到此番事了之後,還要儘快動身才是。”

李玄都道:“雖說清微宗和太平宗同出太平道一脈,但年代久遠,我若孤身前往太平山,怕是難以服衆,說不定還會引得太平宗之人懷疑是我加害了沈大先生,從沈大先生手中奪了這杆‘太平無憂’令旗,怕是要弄巧成拙。”

稚童道:“紫府所慮極是,所以貧道會請慈航宗的白宗主與紫府一道前往太平宗,畢竟沈大先生在將‘太平無憂’令旗傳於紫府的時候,曾經明言讓白宗主做一個見證,此番有白宗主出面,自會令人信服。除此之外,貧道也會派張氏子弟一同前往,同時貧道也會分別給悟真大師、蕭宗主等人去信,請他們也一同出面,務必使紫府順利成爲太平宗的代宗主。”

李玄都一驚,萬沒想到張靜修會如此果決,是非要讓他來做這個代宗主不可,不過這也是他的本意,他日後想要壯大太平客棧,也是少不了太平宗的助力。

稚童道:“貧道如此打算,雖說有大義名頭,但也有私利夾在其中。紫府此舉,既是繼承沈大先生的重託,也是爲正邪雙方萬千同道請命。若是殺劫一起,再想平息可就是千難萬難了,正一宗,清微宗也不能倖免。”

第一百八十二章 清微規矩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二百零九章 儘管去殺第六十一章 兄妹而言第一百六十五章 鬥陸吾第十七章 一園一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種宗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一百一十六章 隱患甚深第八十一章 客卿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九十章 百獸真經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一五十章 暗中脈絡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一百八十四章 也先那顏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將起第四章 西域尋蹤第五章 黑雲壓城第一章 玉蓉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六十九章 殺人償命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二百零七章 以一敵五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七十八章 黃金佛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十一章 鬼客棧第一百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豬蹄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六十章 一線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無新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劫地仙第六十章 唐周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四十七章 春風吹拂第五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衛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金帳局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驚雷第二百一十章 祭拜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五十二章 敗走遁去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之大欲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一百一十五章 雁翎長刀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九十六章 所得甚豐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四十一章 出刀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事有我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