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

然而對於滯留在奉天城中調運物資,兼帶協調西北各鎮的樞密使,左神策軍中尉、封魏國公;已經是頭髮花白而眉眼細長,面如刀削隱有刻薄陰戾相的楊復恭而言,也剛剛接到了一個好消息,以及兩個壞消息。

壞消息是他的弟弟,人稱小楊都監的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楊復光在這個冬天裡咳喘症加重,以至於一度臥牀不起。結果在他無力出面彈壓的情況下,以蜀中黃頭軍和忠武八都爲首的官軍發生了譁變和分裂。

其中領頭的大將韓建,雖然被楊復光派養子楊守亮攔截擒殺當前,又讓另一個樣子楊守信率平定了黃頭軍的騷動;但是其他王建等四將卻是得以從別道驅馳南下,就此佔據了山西道興元府以西的數州之地。

щщщ★ⓣⓣⓚⓐⓝ★CΟ

這也意味着以楊氏兄弟爲核心北川前沿的武力集團,頓時就此缺失了一大塊;卻依舊要以剩下的人馬來面對來年開春捲土重來的賊軍。

更何況,對於他們這些五肢不全的宦臣,而唯有手中掌握的兵馬,纔是他們得以在禁中代爲天子樞操持權柄,乃至世代長久立身的根本所在。每損失一分也就意味着削減一分未來朝堂上的語話權。

而另一個更糟糕的消息是,原本爲前方提供錢糧伕役還算盡心竭力的山西節度使牛勖,居然被寄投治下的前荊南節度使宋浩殘部,給裡應外合的暴起發難驅逐了;隨後以興元府爲憑與這些忠武軍東西分峙一方。

然後,是作爲田氏黨羽和心腹的東川楊師立,卻又不知爲何翻臉成仇起兵反亂長驅直入攻入西川境內;因此,一時之間就像是有許多連鎖反應交織在一起似得,最直接後果便是大散關前沿輸供就此斷絕了。

而光靠大散關所在鳳州和興兩地,就決計無法獨立供養得起散關前沿的數萬大軍。

在此期間唯一的好消息,則是那個田老奴總算是惡貫滿盈而形跡畢露,是以聖天子終於從成都暗中派人迢迢北上,來招還他前往主持局面了。

可惜因爲陳倉道冬日難行的險阻和遲延,他足足耽擱了半個多月之後纔得到相應的消息。這就不免讓他有些隱隱踹踹和惶然了;要知道那位聖主一貫念舊,要是讓那老奴重新找到挽回的機會,那就萬事皆休了。

所以這一刻他自覺是於公於私,都要與一貫配合還算愉快和默契的宰相鄭畋,就此暫且辭別而去了。雖然這樣未嘗遊戲誒對不住對方之嫌;

但是相比對方身系天下重任,需要謀劃和顧念大局的宰臣之首;自己的身份和立場首先是天子私人、榮辱權柄繫於一身的宦臣。然後在這個前提和基礎上,才輪得到和衷共濟同赴國難的現實需要。

因此他也是低調不揚的帶着自己的兩位養子及數百名監院兵,就此踏上陳倉道前往大散關的歸程。然而當他一行走出奉天城外之後,卻又在武亭川畔遇上了早已等候的若干人等。

“堂老何至於此呼。。”

楊復恭不由挑眉眯眼的愣了下,這才臉色複雜按奈下左右騷動而親自迎上前去高聲道:

因爲爲首之人身穿紫袍大裘,頭戴五粱進賢冠,威儀深重而難掩文質清俊,赫然就是正在當地主持戎機的宰相鄭畋。顯然楊復恭不告而別之時,並沒有能夠瞞得過他。

“既然中貴人思君欲歸,念在同謀爲國之意,我又怎能不來相送一步呢。。順便也是附送一路援軍,意味襄助纔是。。”

只是鄭畋看起來並沒有對此表現出憤慨、質疑,或是失望之類的其他情緒;而是形色如常的誠聲道。

“援軍?。。”

楊復恭不由驚訝了下道;心疇如今鳳翔鎮內已經聚集了天雄、夏綏、玢寧、朔方等五鎮勤王之師,難道還有什麼新的外援麼。

“可是涼州節度使整軍東進,還是嗢末五藩落南下了。。或是,歸義軍出兵祁山道麼。。”

——我是分割線——

而在長安城,皇城大內的兩儀殿中。

難掩疲色的大齊天子黃巢就像是引而不發的火山一樣,努力壓抑着自己的情緒,而冷眼看着自己難得匯聚一堂,卻又幾度爭執不下吵作一團的重臣和大將們。

以政事堂五相爲首的羣臣,可以說各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張。

其中作爲最直接利益相關的侍中趙璋等人,強力主張其中干係甚大而需要深挖纔能有所結果,是以大局爲重之下短時間內不可以輕易定性。

而表現最激烈和疾進的反而是羣臣之首的尚書令尚讓,口口聲聲稱已經發生的事情相當清晰和明瞭;若是不快刀斬亂麻式的果斷加以處置,只怕會有包庇和縱容自己家親族之嫌。

至於中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張俊儒,倒是以維護天家體面爲由,認定此時只能低調和淡化處理;只要嚴懲宗室之中具體參與的人等,再對於太平軍方面也要予以壓力和交涉,令其有所象徵性的交代就暫且揭過。

官拜司徒兼同平章事崔繆看起來更加客觀冷靜得多,但他的字字句句都在變相強調和提醒着在場諸人,一旦失去來自太平軍方面的輸供和大宗交易項目之後,會有怎樣的後果和影響。

就連一貫不怎麼輕易出聲和表態的前宰相王鐸,也難得站出來隱晦的有所表示,此事事關新朝的威儀和體面,千萬不可以對於臣下服軟和低調。

最不濟也要以居中仲裁者的身份,將此事作爲名下兩撥勢力間的矛盾與紛爭來論處。不然那些剛稱臣和易幟沒多久的十幾家藩鎮們,只怕是要別有所想或是發生動搖和反覆了。

畢竟一支人馬覆滅了也就罷了,可莫名其妙就死了一個宗室出身的右衛大將軍,兼京畿西南防禦使、華州刺史黃存;就算是太平軍方面損失了些許財貨和人手,也是無法與之對等的。

乃至在場的黃氏宗親之中,諸如吏部尚書黃睿、兵部尚書黃鄂,只是在明裡暗裡強調着那位太平軍當主“周和尚”,作爲皇上佳婿的身份難道不該有所順從和禮敬尊長的必要麼。

而左右樞密使龐師古、費傳古和尚書右僕射兼總觀軍容使蓋洪,則是各有微妙立場偏差的居中合稀泥,而將事情攪擾得更加紛亂起來。

只是聽他們脣槍舌劍之間變得越發粗鄙起來的言語,黃巢也覺得腦門突突的抽搐起來。這就是自己的臣下,這就是自己的親族,在利害相關面前就像是最市儈,最斤斤計較的商販一樣的仔細計較不休。

就在他幾欲開口結束這場看起來毫無結果可言的庭爭之際,突然就聽到外間唱報聲響起:“右威衛大將軍、同州鎮守使孟絕海有加緊軍情呈上。。”

“宣。。”

黃巢滿肚子的焦慮和怒火,這纔像是有個宣泄口而促聲道。隨後呈入的數份軍扎被內觀軍容林言當庭宣讀起來。

“臣萬死莫辭秉上,有北遊奕使黃皓部已經連破武平十一柵,向西脫走藍田縣境外,臣部追之莫及;只截獲大昌關、青泥驛等處,黃(存)防禦使三千餘人。。”

聽到這些內容,在場文武衆人頓時表情變得有些怪異和精彩紛呈起來。然而林言楞了下又繼續宣讀道:

“臣再秉,本部先發馬隊已追過眉縣,自太白山下發現新棄屍數百具,以其中衣物、行裝判斷,疑爲北面監軍使李郭文,都虞候袁珂地等人遭害。。”

這些,朝堂之上已然是難掩議論紛紛而響成一片。但是林言猶自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又唸到了第三封:

“臣又秉告聖上,臣部於寶雞山角遇伏,力戰不果乃退。。隔日又遇陳倉方向亡來敗卒,乃言有人以聖上手詔詐作援軍,輕騎襲破散關大營,戕害西南路討擊使劉鶯以下數十人,淄糧器械盡毀,部衆皆散逃。。”

“豎子安敢。。”

黃巢當庭怒吼摔碎了手中的金鑲玉如意;這一刻,他只覺得自己一貫以來給予對方的寬仁、優容和愛護,在這時候都成了某種意義上養虎爲患的笑話了。

“來人,點齊兵馬。。我要親征。。殺滅此獠。。”

然而一口氣喊完這些話語之後,怒血衝腦的黃巢突然就覺得一陣目眩頭昏,頓時整個世界都黯淡了下來,只剩下一片爭相驚呼起來的喧譁聲。

“快拿龍膏酒和底也伽丸來。。”

——我是分割線——

而在依舊是風平浪靜的江陵城內,隨着第二批增援武關的軍隊北上之後。

周淮安與臨時召集起來朱存、曹師雄、王崇隱等高層一起,也在接受和聽取一路輾轉逃回來特派代表高鬱的專人報告,一邊時不時提出個別問題來。

只是大多數人討論起長安方面來人和事物來的時候,也是像是在討論別家勢力一般的平靜和淡然,而唯有偶然間談到個別故舊之時,纔有那麼一點稍閃即逝的緬懷。

“這麼說,其實是蓄謀已久的策劃,而不是某些人臨時起意的針對性手段了。。這樣的話,黃王的態度就是根本了。”

周淮安最後歸結到。

“但是我們也必需做出足夠的反應和有禮有節基本態度來,具體的損失倒在其次,關鍵是罪魁禍首必需拿出個交代來。。”

“那是否將王行空調回來,以爲避嫌呢。。”

形容粗豪壯碩的朱存想了想又道:

“那倒不必了;這並非他個人的錯失或是疏漏,脫困之後又設伏以爲彌補也算不算過錯,就算是真的在陣中斬了那黃存又如何。。這也是我們的基本態度”

周淮安搖頭道。

“若是有人想要藉此顛倒黑白、指鹿爲馬的話,那就算斷了與長安方面的來往,損失上一些大宗項目的利益,也不惜要討個說法回來。。”

接下來,他還得費些心思安撫自己的後宅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五百二十一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下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641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二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727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下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迥戍危烽火(續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792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下)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三百零五章 前路各用心(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908章 虎竹救邊急(續第908章 虎竹救邊急(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