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

作爲太平軍後方最近一處的糧臺院——諸暨城中,當隨軍書史呂岩捧着一疊書稿,穿過庭院的時候。就見到許多文員和長吏圍上前來,七嘴八舌的小心探詢和問候道:

“呂書史。。呂書史。。”

“書史。。安好。。”

“大都督這次可曾有所題記呼。。”

“這次只是前往昔日王右軍的曲水流觴處,當場編唱了一曲《蘭亭曲》而已。”

形容不動的呂岩一邊淡聲道,一邊觀察着他們的各自反應,心中卻在微微的惻然。

這就是權勢帶來的奧妙之處麼,身爲手握席捲之勢的大軍、身系百萬軍民的,只要是有意無意的舉手投足之間,便就有無數人人想要揣摩和逢迎,以爲晉身之途。

只是讓他慶幸的是,這位大都督雖然屢屢有所出人意表之處;但是個難得文華卓世博聞廣見,又惜身寡慾的清平素淡之人。

執掌權柄以來雖然麾下兵馬與土地與日俱增,卻從未大興土木爲自己營造過宅地和園林。歷年的停居之所也是與那些榮養院、學館、俱樂部一般,在接受舊屬官宦富家宅地館苑的基礎上改造而來,並沒有什麼專門的奢事之處。

甚至就連歷年收納在後宅的大小女子,加起來也沒有一十之數,放在當世那些姬妾成羣的權門之家、藩帥守臣之中,簡直是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

儘管如此,他身爲曾經被大都督看中的側近人等,除了雜佐日常事務之外,同樣也擔負起來了相應偶然間輿情發佈和風聞導向的任務。

用那位事實上掌握着大都督府輿情和論教的羅隱,羅江東與他談論的話說;趨利避害而蝟集、攀附權勢乃是世上大多數的人之常性,沒必要爲此大驚小怪或是痛心疾首。

關鍵是將這種勢頭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去,最終讓這些勿論立意正與不正的謀求上進之心,成爲太平軍解民倒懸、救世水火,最終光復天下的助力和動機所在。

在這個期間和過程之中,或許會有人忘卻了生民的初心和本衷,而爲一時利益和私心所惑;自然就會被太平軍的上進體制所淘汰和摒除。

也有人最初的動機和立場不是那麼光明正大和倘然無私,但是在後續的事業當中他們的的確確遵循着太平軍的章程和法度,於體制約束下做的是真真切切與民有益的事情。

那自己這些人,又有什麼立場和動機來誅心而論彼此呢。畢竟,太平軍的事業前景那是無限遠大的,一切都還是來日方長呢。

而由此豁然開朗的呂岩,也因此與人稱太平大論第一人的羅隱,成爲了某種意義上的忘年交和亦師亦友的提攜促進關係。

而又聚附了一批理念上的認同者,在這被戲稱“衆僧平等”“羣僧環繞”的大都督府中,自成一股“道家清流”。

而放出事關大都督這個消息的同時,也是某種意義上多多鼓勵和倡導,底下人自行採集當地民風與歌謠,來爲太平軍的主張和作爲,進行美化歌頌和廣而告之宣傳的素材。

畢竟,與當世其他偏安一方或是割據一地的勢力不同,太平軍在興師弔民伐罪、廊清天下的同時,也是很注重民間輿情和士林論戰上的宣揚手段。

用那位大都督發明的話語說,正所謂是打擊敵對士氣和人心,強調和增長己方信心與正義性的思想戰線和精神事物領域云云。

不但令軍伍於所過之處日夜傳唱,還通過童子少年、商販貨郎等邊緣羣體,以鄉音俚曲的形式進行明裡暗中的宣揚,因此也屢有意外之處建功和生效的成果。

其他的不用說,光是呂岩所負責的部分事務當中,夾帶在各種渠道轉送進來,又被過來掉的投獻書信,就是迎來了一個與日俱增的爆發期。

而在南方的婺州(金華)境內;

作爲兩浙四大平原之一的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所在的東南部分,隱隱羣山環列之中的大片水網菏澤與平底上,已經變成衝突不斷的新戰場。

其中一座突兀嶙峋的小山丘上,渾身顫抖的王敦兒,跟隨在提攜他出陣的少年太平賊身後,張大了嘴巴久久失聲看着左近廝殺往來的戰場。

他已經有些後悔這個爲了吃點好的,就跟着上戰場幫忙的決定了。在親眼見證過千千萬萬人馬交錯往來廝殺和征戰的情景之後,他就越發的誠惶誠恐難有絲毫安全感了。

尤其是自從一部裝備身爲精良的太平賊,啊不,是太平軍;在山下遠處三岔河口的草澤邊上,用各種大車環繞着立下了陣營;

又用車上裝卸下來的物料搭建了一條跨河渡橋之後,就幾乎一下成爲戰場中的衆矢之的,而吸引了附近待機和遊曳的各支浙南兵馬前來攻打。

而他所在的這處山丘,也就成了那些敵軍屢屢派人過來探查的危險所在了;好在他們選擇的這個位置難得又陡又僻,所以始終沒被人發現。

然而這一打就是兩天一夜的光景;也讓王墩兒不得不心驚膽戰的龜縮在這丘頂亂石之間,風吹日曬蚊吶叮咬着就着一點水吃了兩天硬邦邦的壓縮乾糧。

在好幾支旗號往復攻戰、響徹不止的廝殺和煙火繚繞當中;王敦兒幾度都以爲這處據點下一刻就要完蛋了,結果露出頹勢和後力不濟退下去的,還是那些前來攻打的浙南軍馬。

甚至有一次,有隻人馬突發奇想而繞到了車陣營盤的上風處,然後用附近砍下來的柴草在草澤裡鋪出一條臨時的道路來,作爲偷襲車陣臨河後方手段。

這時候,他們這些預伏和潛藏在這裡的哨位和眼線,就終於得以派上用場了;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鏡片和燈火的組合,就讓這支浙南軍的意圖在熊熊烈焰的埋伏中化爲烏有了。

最後,他們雖然成功拆毀和焚燒了這條臨時渡橋的大部分,但是卻依舊難以奈何這處臨時立下的車陣營盤。

反而讓這些看起來物資準備甚爲充足太平軍,在戰鬥間隙當中,通過掘土挖壕引水等手段,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了。

然而這一處據點的存在,又在十多裡外的後方中軍大帳內,化作了在局部大沙盤上一個小小的新標識;還有一個在成片撥拉響動中的聲音,爲帳中候命的軍將們當衆講解道:

“這就是結硬寨,打呆戰的真義,也是步步爲營,緩緩推進的釘子戰術的組合部分。。以充分體現和發揮出本軍相對精幹,又在人力物力上具備的相對優勢。。”

“要點就是通過先發的精銳部隊,打開某片區域內的局面和缺口後,這些帶着滿載裝備物資車船的混成重裝部隊,迅速填補上去,佔領一些局部或是次要的關鍵節點、要衝所在。”

“在這個過程當中,前期的偵查和勘探工作必不可少也相當的重要;因此一旦他們在預設點附近立足下來,就是一個相對穩固的戰場支撐點。。”

“而能夠爲附近的友軍和附從別部,提供相應的無力投放和輸送往來的接應,並提供一些相應範圍內的戰場威懾存在。。”

“這樣,就會逐步壓迫到局部戰場當中,那些犬牙交錯當中的浙南兵馬,改變他們對戰的態勢和力量對比,最終迫使其不得不來攻打和拔出。”

“這就涉及到第二個階段的作戰對策了。結硬寨,就是以這些前出支撐點爲依託和吸引,在相對有利的防守當中逐漸消耗敵軍主動進攻的有生力量。”

“打呆戰,則是在敵軍力盡或是頹勢退走之際,不強調過於追擊和更多擴大戰果的一味求穩、求存。因爲它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堅守下去,以發揮分割、隔斷戰場和支撐效應。”

“這樣,本軍在蘇常湖杭等地相繼訂製,徵用和調集的數萬單位車船,就得以陸續派上大用場了。因爲小船即可裝車路行,車亦可上船藉助水運。到了地方後就可鋪設展開爲陣線和防壘。。”

“此外就是相應火器的裝備使用,以確保有足夠持久的殺傷投射作爲防禦手段;這樣就算是戰鋒、駐隊和輔卒、民夫的混編據點,也可以在輪番攻守中支撐出一片天地來。。預期只要堅持數天時間即可”

“這種步步爲營的車陣戰法,本軍在北方作戰時也曾經使用過,但是因爲當地平坦無遺,又不乏機動性較強的馬隊和騎乘大畜的緣故,實際封鎖和隔斷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但是在這浙南水鄉之地就完全不一樣了,這些地方軍伍各奔沒有適合馳騁和突進的騎卒來源,而舟船的活動也因爲他們提前淤塞各條河道,被嚴重限制了。。“

“這就反過來了,給本軍作爲戰區隔斷和機動待命的馬隊(突騎和騎步)和舟師,以驅散、突擊和殲滅的有利戰機了。。”

“只要敵軍一旦在那個前出據點被纏絆住,而不肯及時止損放棄的話,那就意味着較大概率遭到本軍舟師和馬隊的夾擊攻襲。。這就是相應戰術的第三階段。”

“這樣就算是最後難免損失了部分的前出據點,還是難以改變和扭轉,最終戰場態勢和力量對比,向大爲有利我軍的演變方向。”

“或者說,對方想要擺脫這種糾纏和受制的不利局面,就要想辦法集中和收攏更多力量,以形成局部壓倒性的規模優勢纔有可能破局。。這也意味這正面決戰之期的不遠。”

“至於浙南兵馬可能化整爲零,奔走遊鬥于山林草澤之間以爲騷擾和牽制的問題。。。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形判斷,在下不認爲這些以地方土團,鎮戍爲主的人馬,會有這種組織度和執行力。。”

“或者說會有一些局部的自發行爲,但是難以形成較大範圍和規模上的合力和與協同,畢竟,他們大多數是鄉土之兵,可不是習慣令行禁止的正規朝廷經制人馬。。”

“那接下來,就該看那位張(自勉)武衛(大將軍)怎麼應對和接招了吧。。”

聽到這裡,居於上首而看着推演中沙盤周淮安,也意味深長的道。

第998章 烽火入洛陽(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1031章 虜陣精且強(續二第703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中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864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二)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723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905章 虎竹救邊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雲翻3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704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二第1014章 徵師屯廣武(下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925章 推轂出猛將(下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