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

江陵城中的大圖輿廳內,周淮安也在看着代表江東和淮南部分的沙盤上,由當值的參謀和參軍們所推演出來的最新部署。

這一次針對淮揚的用兵,主要是以沿江的鄂州、江州和潤州防戍區爲支撐點,動用了長江下游東面四路(江西、宣歙、浙東、浙西)的駐防力量和預備役體系;這樣就儘量避免了對於關內戰以後,已經解除追加服役和中長期徵召的山南、荊南、湖南各路,後續休養生息的調整恢復過程和大型基建建設項目的不利影響。

至於作爲兩嶺核心的廣府方面,則是以北上的巡海船隊作爲主要支援力量。乃至安南都護府的舊地,依舊是作爲大後方的糧倉和資源產地,除了追加工礦生產配額之外,就基本不動。位於西蜀要衝的峽江道情況比較特殊,也是同理對待。

而來自大都督府本陣方面的主要軍事準備,則是在總體協調和調撥、組建糧臺(兵站)的前提下;追加了打擊軍,騎兵和水軍/舟師,戰鬥工程團等序列,作爲新編淮南討擊軍在相應特殊/技術兵種上的加強。

因此最終指標分攤到了地方之後,就由守備江西的第六軍和第八軍小部,共計十五個營(戰鋒/駐隊);鎮守江東三路的第九,第十、第十一軍,已經完成基本編成的三十七個營(戰鋒/駐隊),在各自營下抽調一個團出來;也不至於影響到整體架構和日常軍事勤務。

然後按照就近原則分別乘坐車馬舟船等載具,集結到沿江的鄂、江、池、繞、宣、潤、常,沿海的蘇、杭、越、臺、溫等各州州城,進行相應的補充和整備之後,由沿江而下的前敵指揮司逐一接管和重新編列爲討擊軍的主體部分。

再加上前指司帶來的附屬部隊/技術兵器,因此最後預計滿編之後的淮南討擊軍將達到十五個營,約一萬六千名的戰兵/駐隊兵。其中又被分作東西兩個集羣,西面集羣爲主力集羣,以宣州(今馬鞍山附近)當塗的採石磯爲集結點;選擇對岸相對薄弱的和州境內爲渡江攻擊的突破點。

東面集羣則是作爲偏師,以浙東境內的動員力量爲主而在沿海越州境內集結,因此也被稱爲沿海集羣;然後利用江東的河網水系北上而通過潤州燕子磯的浮渡大橋,大張旗鼓的支援對岸海陵縣內的前進據點,以爲佯攻和牽制性的力量。

此外,在與淮揚比鄰的江東(浙東)境內,還有來自江東三路善後大使衙門,所就地組織和提供負責水陸流轉輸運的約兩萬名民役和雜夫,以及新編而成的八營輔卒;作爲上游水運物資彙集之後就近支援和維持的後勤保障。

稍後,大都督府還將從兩嶺、湖南、荊南、山南等地抽調“三支隊”的精幹成員,再加上來自大講習所的見習生員,部分接受改造和甄別的士子,重編成更多相應的隨軍“三支隊”,以充作日後佔領區內宣傳、肅清和行政地方的基層執行人員。

因此在這麼一連串的部署下來,這支先發的討擊軍領軍人選其實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爲太平軍主動介入淮南局面的初期目的,還是爲了打擊河削弱楊行愍爲首壽濠軍事集團,牽制和打破其統合淮南的趨勢而已。

因此這場維持這場戰事的投入,對於太平軍整體而言不過是一場猶有餘力的局部戰爭而已。在各方面投入的相對短板都不是那麼明顯的情況下,領軍之人只要不是太過愚蠢,或是貪功冒進到出現重大失誤,就大可以按步就搬的推進下去好了。

故而,在作爲東路集羣領兵官的人選之上,周淮安直接選中了江東本地人士出身的錢具美;道理很簡單,他常年效力於杭州八都之中,熟悉相應江南水鄉河網環境下的作戰模式,到了類似的淮南境內也有許多用武之地;更何況還有冥冥之中潛在的氣運之子加成,對上另一個時空線上宿敵楊行愍,就算落了下風也未必會有什麼事。

但是西路集羣的主將人選就有些爭議。或者說主動請戰的人選有點多。除了先前主持過長安攻戰的柴平主動退避之外,包括朱存、曹師雄、張居言這些軍率級別的高層將領,就連年事已高的王崇隱和水軍出身的王重霸,騎兵大將劉六茅,身爲一軍佐副的蘇無名和吳星辰,都表現出想要爭取一二的態度來。

但是權衡再三之後,周淮安還是點了朱存這位軍中“老大哥”的將。不僅僅是因爲他資歷最老、人緣頗好,也不僅是爲了新、老義軍潛在山頭間的平衡計;也因爲他是太平軍高層中爲數不多的河南人,家鄉距離劉漢宏老巢的申光之地也相去不遠。在將來有需要的時候,說不定可以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場。

反正在太平軍如今的軍事體制下,只要領兵官負責的整體大方向上不出錯,自然有相應受過足夠教育和事務經驗的參佐人員,爲之拾遺補缺而減少各種意外因素和偏差使然;根本不需要主將刻意去發揮所謂“智計奇謀”的用兵手段。這纔是在工業基礎支撐下的近現代軍事體系,與中古時代戰爭模式最大的分野之一。

所以東路偏師錢具美所負責的是,在支援江北海陵防禦戰的同時,儘量吸引來自敵方的注意力;而帶領西路主力的朱存,只要堂堂正正的依靠裝備和兵員上的實力差,穩穩當當的直接平推a過去好了。

至少根據太平軍的敵工部門主動刺察,和走私往來中先期收集的情報表明;正在淮南四方爭據當中的各支武裝勢力,雖然有強有弱各有特色;但比起在長安城附近交手過的河東軍和代北行營各部,還是差了一兩個量級。

其中呂用之的地盤最小,只有揚州州城廣陵及其近郊一些市鎮;但是繼承了淮南行營中最爲精華的部分,不但帶甲五六萬且錢糧豐足,還有城內數十萬口民爲憑持;不過因爲他上位和掌權的過程不正,內部本身就是矛盾重新;如今一旦自爆掉之後就基本再沒有可能起復了。

相對而言其中比較值得重視的,反而是在他手下起兵反亂的畢師鐸等人。這位本身就是從黃巢戰敗後降伏的前義軍將領,早年的經歷也是頗爲豐富多彩的。爲人性情隱忍兇狠之餘也是個久於行伍的治軍和用兵老手,所以才能在弱勢之下擋住北面蔡州軍那麼久。

但是相應的劣勢也很明顯,他在揚州城以外的淮南地方沒有足夠根基和地盤;一旦被楊行愍戰敗或是驅除出廣陵城之後,他是否還能夠維持的住部下不至於消亡,就實在有些前景堪憂了。所以他能夠再廣陵城裡多抵抗一日,就對太平軍而言多一分潛在的好處。

其次是作爲外來者的蔡州軍都知兵馬使孫儒所部;他麾下蔡州兵隨秦宗權往復輾轉於官軍和賊寇之間,養成了兇狠好殺又擅長裹挾的行事作風,也是是淮南的一大強梁和橫項;但是他帶到淮南來的核心戰力數量不多,屬於各方之中兵力規模最小的一方。

因此這次在揚州多方對決中戰敗之後,只能龜縮在山陽城中聊以自保而苟延殘喘。但他畢竟代表的是蔡州軍的一路偏師而已,不排除日後得到更多後援而聲勢復起;在太平軍的情報運作和軍事打擊序列中,屬於長遠方向上需要重視,但是眼下暫時不足爲患的存在。

然後是盤踞在淮西各州的劉漢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位在黃巢席捲天下的數年光景當中,反覆無常跳反了多次的五姓家奴,纔是這亂世夾縫中求生的好手和一等一的牆頭草。雖然他眼下還是站在同屬義軍的陣營裡,但是那一天想不開或是爲心的利害關係所誘,再度跳反而重新倒戈相向也是完全不足爲奇的事情。

因此,雖說他這種喜歡在關鍵時刻反覆的角色,在這亂世當中實在讓人不得不捏着鼻子一次次的容忍之;但也不可能接納和賦予真正的信任。所以他在多年流竄往來江漢、兩淮之間,雖然能夠幾次三番拉出偌大的聲勢和地盤來,卻是除了自己家鄉的申光之地外,始終沒法紮根和穩固下去。

因爲太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干擾和打擊,乃至因爲挫敗導致的內部矛盾和紛爭而土崩瓦解了。所以他的地盤和兵力一度是雄冠淮南各方之上,但是也是水分和雜質最大的,遭受重大打擊之後很快就退回原形了。

儘管如此,劉漢宏所擁有的核心部衆和地盤卻是意料之外的穩固;哪怕他率領的大軍幾次三番被人打的大敗而歸,都能籍此緩過氣而屢敗屢起的捲土重來。原因也很簡單,因爲他能夠依靠抄掠外鄉人口財貨而輕徭薄賦的優待家鄉父老;又不惜財貨厚養自己鄉黨和親族構成的核心部衆,手段高明的以恩情和親緣籠絡之。

這就是所謂的鄉黨宗賊之集大成者的當世典範了。因此,雖然眼下暫時和太平軍相安無事而私下往來不絕,但是在基本處世理念上屬於毫無妥協餘地的階級性對立和分歧,在將來早晚不可避免要有一戰的。只是眼下被重點防備的同時,也是能夠相安一時是一時。

而相對太平軍比較有利的一方面,則是因爲其淮西招討大旗下內部勢力紛呈並不算齊心,各種山頭林立之下而與太平軍私通曲款比比皆是;雖然不至於像是篩子一般的單向通透無遺,但在足夠的利益驅使之下,也是事無鉅細的日日皆有人回報過來的。

最後,纔是眼下作爲主要敵對對象的楊行愍所部了。無論是在另一個歷史的時間線上,還是這個大幅魔改後的人生軌跡當中,他也算是一個頗具傳奇的人物了。

第998章 烽火入洛陽(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六百二十二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655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742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下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宋平3(就讓我再黑一把好了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鄉各異縣(中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八十章 心想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還三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680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1001章 烽火入洛陽(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