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震驚,詩傳長安!

“學生見過陛下!”

薛仁貴在一位太監的帶領之下來到了御書房有一些緊張說道,畢竟坐在上面的是當今的陛下,還有幾位朝廷的重臣。

“東西在哪裡?”

不過此時無論是李世民還是長孫無忌等大臣都沒有在意薛仁貴,反而是在意安玄公的題詞。

薛仁貴不由恭敬將自己背後的竹簡雙手呈上,一旁早已經有一位小太監早已經接過轉呈遞到了李世民之前。

李世民並沒有顧及太多,直接打開竹簡,將裡面的宣紙取出,僅僅是第一眼他便入迷了。

“好字!”

雖然還沒看到整體內容,但是僅僅是第一字便讓他知曉這一位便宜岳父已經算是書法大家了。

哪怕是當世之中也沒有幾人能夠達到,當看完內容之後,李世民雙眼之中則是流露出了一絲激動的神色。

“好,好,好!”

連續說了三個好字,足以可見李世民此時內心的歡喜。

而帝王的這一番姿態則是讓下首的大臣面面相覷,內心彷彿有着一種饒癢癢的騷動,想要一睹爲快。

當李世民欣賞足夠久之後則是強忍住收回了眼神,隨後將宣紙遞給了身邊的太監同時出聲道。

“給羣臣瀏覽一遍。”

話音之中的戀戀不捨哪怕是在場人都能夠聽得出來,這就讓在場的大臣更爲的好奇了。

首先第一位傳閱的便是長孫無忌了,和李世民一樣,他第一眼看到的還是字,面色之上充滿着激動。

“這字返璞歸真,已成宗師。”

顯然這是看到一副好字的喜愛所流露出的情緒,少有人知曉其實長孫無忌最喜歡便是書法了。

閒暇之餘都會練一練一下書法,如果字是激動的話,那麼內容則是讓長孫無忌默然了。

“不愧是老師,今日註定詩傳長安。”

過了許久之後長孫無忌聲音緩緩響起,說起來他也算是老師門下的得意高徒了。

只不過若非是自己妹妹的那件事情的話,那麼想必現在關係不會這麼僵硬,現在自己想要一副字帖的話也不會這麼難。

而隨後傳閱過後,整個御書房之中都陷入了一陣無言之中,不過這是激動還參雜着一絲熱血的無言。

“此詩足以鎮國!”

房玄齡深吸了一口氣出聲道,內心之中也是一陣驚濤駭浪,他之前還不明白世間唯獨安玄公一人的意思。

現在則是知曉了,之前他還認爲外界是有一些誇大的,哪怕是標點符號的應用讓士林不再曲解聖意。

他還有一點認爲是運氣好,但是現在的話他則是承認自己遠遠不如了,單單是此詩就不是能夠他企及的高度。

“不錯,想必此詩傳遍天下的時候,我大唐何愁無後進之士。”

“若世人都有心封狼居胥的話,那麼我大唐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盛況。”

.......

你一言我一語,短短的時間之中便達成了共識,而李世民同樣可以想象到這首詩帶來的效果了。

至於一旁的薛仁貴則是被冷落了,不過此時這一位少年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勁之處。

反而是有一些傻呼呼的,自己一個人在傻笑,顯然是對於自己能夠見到陛下十分高興。

李世民趁着大臣傳閱的時候不由看向了這一位似乎有一些呆頭呆腦的少年。

“薛仁貴?!”

好像是在哪裡見過這一個名字,一時間李世民不由陷入了思索之中。

對了,是前不久那一位新茶鋪和勳貴打架的少年,想到了這裡李世民不由點了點頭。

果然不愧是便宜岳父的弟子,連一介書生都敢和勳貴子弟動手,要知曉這一些勳貴子弟可是從小練武。

事實之上李世民因爲先前認知,所以認爲薛仁貴是一位學子,並沒有往其他方法想。

加上之前新茶的衝突並沒有詳細瞭解,否則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要知曉上一次吃虧的可是勳貴子弟。

但是這一些人吃了虧怎麼會往外說,還生怕自己丟臉不夠麼,勳貴子弟之間最看重的便是臉面了。

當然知曉打輸了,一頓操練肯定是勉不了,若是有人注意的話,那麼便會發現這一次長安治安混亂中少了三家國公的子弟。

........

在薛仁貴入宮沒有多久之後,關於安玄公的題詞便開始傳開了。

精明的人早就派人盯住舒府了,一旦有什麼變化話就馬上傳消息。

而薛仁貴揹着一個竹筒進宮的事情明顯是瞞不住的,當然舒安同樣沒有想隱瞞,甚至還暗中推波助瀾。

幾處客棧之中早已經坐滿了文人學子,其中還有不少官員,都在等待。

“來了,來了,安玄公的題詞!”

“男兒何不帶吳鉤,奪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當唸完了之後在場人陷入了一陣沉默之中,似乎在一字一字品悟。

“好詩!”

不過一道聲音不知曉從何而來打破了這個平靜,隨後則是爆發出了一陣劇烈的反響。

“唯有安玄公才能寫出這樣的詩詞了。”

“此詩足以名傳千古,哪怕是比起前人也無不及。”

“小二,來份紙筆,我要寫一份,傳回家族之中。”

“小二,也給我來份!”

.........

一時間一詩震動整個長安,甚至最後引發了長安紙貴的鬧劇,而收益最大則是凌煙閣。

當然每一位登上凌煙閣的文臣武將都不由欠了一份人情,因爲談及此詩就註定不能忽略他們這一些文臣武將。

“沒有想到我老程竟然還有成爲世人敬仰的一天?”

盧國公府中,程咬金聽到這首詩之後不由面色露出了一絲豪情說道。

他不懂詩詞的好壞,但是知曉這首詩聽起來讓他有一種上陣殺敵的熱血就足夠了。

“來人,上酒!”

“今天不痛飲一番的話不足以表達我此時的心情。”

“士林之中老程誰都不服誰,但安玄公不得不服。”

.......

類似這樣的國公府並不在少數,特別是武將封爵存在,更是有着不少的感觸。

相對比起文人名垂千古,名將有幾位耳熟能詳,戰國白起或者大漢冠軍侯,但每個時代也僅僅只有一人。

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第五百一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七百六十八章 詫異,利益割讓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第三百三十四章 找麻煩,月餅風靡第三百八十六章 開始,下馬威第八百四十九章 處置,齊州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信真相,小麻煩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平, 真香第九百二十六章 關注焦點,陸續抵達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近,激動第九百二十一章 驚喜,商議第五百九十八章 各方反應,程處亮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六百五十四章 上書,歸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做主,微微羨慕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謀而合,牀弩第十八章 見聞,炫富!第三百零一章 最好的時代第七百七十四章 辭行,選擇第三百六十九章 永定,證實第二十四章 門閥和寒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紅娘,理直氣壯第二百七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尋常人,感嘆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訝,提升難度第七百零五章 天賦問題,出宮第一百一十七章 點到爲止,再賭第八百四十二章 邀請,幫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國運,迫不及待第十三章 心態,問題關鍵!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平靜的秀寧,歸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不簡單,條件交換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八十一章 邊關,故事第七百一十七章 求證,相信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濃烈氛圍,看不透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六百九十六章 弟子拜訪,糾結第六百六十章 海航噩耗,失落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三百五十八章 屬於邊關的生意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動作,利器初成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淵變化,氣節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五百三十五章 好奇,藥王變化第七百零一章 有驚無險,背後第二百零五章 不安的人,一致第一百八十四章 看人,教導第一百七十六章 議論,旨意第六百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天災第二百五十二章 師兄弟,年輕第一百五十七章 意外阻力,幕後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四百章 種植,醒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到來的帝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月是故鄉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古怪,微服私訪第九百三十七章 人去樓空,後悔第一百九十三章 懊悔,驚駭第一百零六章 一場戲,出大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來,花光盤纏第八百一十七章 半年總結,告別第五百四十三章 不容易,總要有人第八百六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七十六章 蘇烈的心驚(爲舵主山至高處人爲峰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臨宮廷,添堵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六百四十八章 疑惑,羞愧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毒計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五百三十四章 舒安的籌劃第九十八章 交易,道士第六百八十八章 意外的來訪第一百八十六章 當初少年,機遇第八十九章 同意,早春臨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四百九十五章 時間逝,又一夏天第四百八十三章 明悟,魯木第五百八十九章 火藥之威,互換第一百六十八章 噩耗,疑惑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怨念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三百四十二章 私心,各自選擇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泰遠行,態度第五百一十五章 無意爲難,人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林邑,海邊的少年第五百三十四章 舒安的籌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幸運兒,蹴鞠風靡第八百五十八章 笑柄,矇在鼓裡第七百一十七章 求證,相信第五百二十三章 爲難的長孫無忌第一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