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泰遠行,態度

關於比武的風波持續了幾天也終於落幕,而關於平陽公主的歸來同樣落定。

畢竟長安可是整個大唐最爲繁華的地方,每一天發生的事情可以說很多。

自然的話無論是長安之中士子還是百姓都被新的事情所吸引,不會在糾結這件事情了。

不過在這一個期待,書院的學生幾乎都已經走出了長安。

其中最先行的便是舒安農莊之中的這一些子弟,有着舒安吩咐人備好的盤纏。

這一些尋常百姓出身的子弟在家還沒有待兩天就被家中的趕出來了。

要知曉這一個時代知識改變命運可不是開玩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哪怕是百姓都明白這一個道理,所以這一些人可恨不得自己兒子都待在書院之中。

所以面對舒安佈置下來的實踐任務,這一些人自然不會去拒絕,甚至還巴不得他們快走。

畢竟他們認知之中,老爺可是一位有大學問之人,說的話肯定是不會錯的。

正是這樣的緣故,最先出發的反而是這一些人尋常百姓子弟。

在舒安知曉了之後也不由暗暗感嘆,這一個時代知識封鎖還是太嚴重了。

想要改變自身階層可沒有那麼容易,所以這一些百姓子弟抓住機會之後,更是小心翼翼。

不過這件事情就如同之前那般,都是得罪世家的事情,舒安可沒有想法。

這件事情的話還是要李世民改變纔對,他的話還是算了。

而在這一些人出發了之後,勳貴還是世家子弟也都紛紛出發了。

要知曉對於世家勳貴子弟來說的話,出行可不是特殊的事情。

這一些學生之中,也只有這一些農家子弟以及李泰沒有出過遠門了。

當然李泰算是特殊的存在,畢竟是因爲其身份緣故,所以很少出長安。

要知曉李世民對於自己兒子這一次出行雖然沒有阻止,但暗中還是留了不少心思。

其中暗中保護的百騎可不在少數,當然爲了不讓人認出身份,李泰同樣稍微改了一下自己名字。

出了長安的李泰面色之上可是有着不少的興奮,這可是他第一次一個人走出長安。

原本有一些人想要跟他結伴而行,但是都被李泰拒絕了。

至於原因的話很簡單,那就是李泰不想比別人特殊。

他仍然記得入學之前安爺爺的交代,那就是他只是尋常的學生。

一開始的李泰雖然答應了,但內心還是有一些看不起那一些農家子弟的。

不過隨着時間推移之後,這一些農家子弟還是讓李泰有一些刮目相看。

從連字都不認識,到現在飽讀詩書,僅僅是過去幾個月的時間。

可以說這爆發出來的潛力,哪怕是李泰都有一些震驚了。

要知曉他識字可是花費了足足至少一兩年的時間。

所以李泰漸漸放下了內心的高傲,甚至有時候還會這一些農家子弟交流幾句。

若是說書院之中哪一位學生變化最大的話,那麼舒安肯定會說是李泰。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李泰想要改變可是不容易,正是這樣的情況更顯得珍貴。

“這就是長安之外的場景麼?”

每路過一個村莊,李泰總會讓馬車停下來,走下來看看,眼眸之中似乎帶着一絲思索。

今年的李泰也已經將近十歲,同樣有了思考的能力,畢竟這一個時代相對早熟。

福貴之家的話從小便有人教導,而貧困之家的話從小同樣要開始幹活了。

這一次跟隨李泰而來同樣是百騎之中的一位隊長,名爲張鞏,同樣是李君羨的心腹。

可以說爲了這一位四皇子出行哪怕是李君羨可是費盡了苦心。

其中村莊諸多的場景同樣映入了李泰眼眸深處。

雖然尋常時候他也有過下農莊的經歷,但是他知曉安爺爺的農莊可是與外面不同。

當然他爲何知曉自然是舒安課堂之上有講過,要知曉舒安農莊百姓可是十分富足。

就算是小孩一般也不會那麼早就下田地,反而是被安排做一些零散工。

李泰的眼眸落在了一個個頭還不如自己肩膀的孩童身上,孩童使勁拖着一個籃子。

雖然孩童面色之上有一些吃力,但卻洋溢着一種開心的笑容。

“生活?!”

李泰輕聲呢喃道,隨後不由搖了搖頭,他曾經幻想過其他孩童如何。

是不是和自己一樣,當初的他在宮中的時候可經常抱怨這一位夫子如何。

現在的話他倒是有一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覺。

若是整個天下的小孩有自己這一種待遇的話,那麼天下可否太平。

曾經安爺爺和他講過童年兩字,那個時候在安爺爺的口中童年應該是美好的。

不過在李泰眼中,尋常百姓家的孩童可沒有童年兩個字。

“去下一個村莊吧。”

許久之後李泰的聲音響起,他們遊學講學的地點書院早已經規定好了。

所以李泰並不是無目的前行,不過李泰更加在意的是外面的世界。

曾經安爺爺給他講過天下各地的事情,不過他沒有看到,心中沒有多少感觸。

畢竟不是自己親自感觸,那麼自然沒有太多的感覺。

“是,少爺!”

張鞏恭敬出聲道,出門之外稱呼自然是要換。

同樣張鞏可不單單是保護這一位四皇子這麼簡單,還要收集這一位四皇子的一舉一動。

不過從目前爲止來說的話,張鞏內心都不由暗暗感嘆。

在這一位四皇子的身上,他彷彿是看到陛下當年的影子。

只不過可惜的是這一位四皇子註定是前路黯淡了。

當然可惜歸可惜,四皇子的一舉一動如何,最後還是要上報給陛下。

正當李泰遊走一個又一走村莊的時候,其他書院學生同樣開始自己的經歷。

要知曉舒安劃分的地區雖然都在長安附近,但可分佈在不同方向。

所以哪怕是一開始同路,最後也有可能需要分道揚鑣。

相對比李泰而言,這一些有出過門的勳貴世家子弟倒是沒有多大的感觸。

畢竟這一幕早已經習以爲常了,當然這一些人對待這一些尋常百姓的態度還是好上了不少。

或許是受到了書院之中那一些農家子弟的影響,並沒有看不起這一些百姓。

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二十七章 美食不可負,禮物第九百零七章 半年,傳言第七百一十七章 求證,相信第四百八十九章 有情的帝王第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唯獨此一人第十六章 長安議論,曲轅犁!第五百三十一章 落幕,鹽滷第七百五十二章 扶桑,下一步計劃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二百八十六章 臨近,機遇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第四百二十一章 興趣,藉口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明,捷報入長安第三百零二章 無價之寶,天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三百四十一章 舒安的答案第八百七十章 意外消息,最後決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好奇,藥王變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廷談話,湊巧第一百五十七章 意外阻力,幕後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次機會,遼東第二百三十七章 送命題,唯一解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平, 真香第六百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武氏兄弟第七百三十八章 順利與意外第七百九十五章 初接觸,禮物第五百四十九章 壓抑,機會第三百一十八章 扶貧,禽獸不如?!第八百七十四章 取巧,邀請第八百二十八章 小遊戲,挖坑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奇,探究第七百三十章 茶道,轟動第四百三十五章 噩夢中的帝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百三十八章 順利與意外第七百八十七章 開業,影響第八百四十九章 處置,齊州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六百八十二章 選擇,善意謊言第四百九十六章 暴富的帝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父慈子孝,差錯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興,錯愕帝王第七百九十六章 請求,高昌第十六章 長安議論,曲轅犁!第四百八十六章 散場,利益人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不能實現的想法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險,承諾第一百九十章 思緒,問題第三百八十八章 結果,不相信第一百八十一章 封伯,成家第五十三章 欣喜,選擇第九百一十章 感觸,宣傳!第三百九十六章 給李世民的禮物第一百九十八章 疑惑,養生之道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二百零八章 對比,失望第五百五十七章 往昔知己,選擇第二百九十六章 受寵若驚,決定第五百零三章 腦補,規則變化第四百七十一章 震懾,想要改變的舒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利益所向,解圍第四百九十九章 震動長安,野心第九十章 開學,驚訝第四百九十八章 團隊,搞事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定時間,心動第四百二十八章 明悟,懇求第九百三十章 酒醉,聖賢不易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查,私宴第八百零九章 想法,按捺不住第七百一十四章 隱瞞,不平靜第四百九十九章 震動長安,野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現身,爭執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經,不重要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定,非他不可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分,安南之變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六百五十五章 添一把火,淘金第三百零二章 無價之寶,天下第八百四十九章 處置,齊州第八百零九章 想法,按捺不住第八百八十九章 一場鬧劇,爲難第八百六十三章 舒安的猜測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九十八章 交易,道士第二十章 入選,題詞!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淵之問,八年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析,嘗試第五百二十七章 子嗣問題,成長第五百一十五章 無意爲難,人情第三百四十六章 條件,關外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二百四十三章 眼紅,一半份額第七百二十三章 遊歷,盛會第七百二十六章 內幕,選擇困難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八百五十二章 雲動,母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