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玄甲軍,張士貴

當舒安看見李世民的時候,面色之上不由流露出了一絲驚訝,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是騎馬而出長安。

要知曉這一個舉動可是有不少危險性,不過現在李世民正式意氣風發的時候。

所以這樣做倒是也情有可原,而且李世民身邊可是有不少擋箭的人,倒是也可以接受。

至於那一些皇子的話,那麼危險性就少很多了。

更何況在這一個年齡,李世民就已經開始帶頭衝鋒了。

在關注完衆人之後,舒安面色之上則是落在了玄甲軍之上。

對於玄甲軍的話,無論是後世還是這一個時代,傳聞都是不少。

不過舒安還沒有見過,一方面是以前他可都是遠離戰場的。

哪裡要發生戰爭了,就避開哪裡,至於回到了長安之後,也沒有機會。

關於玄甲軍的話,在歷史上的地位可是不低,其中最爲出名的一點便是以少勝多了。

儘管在李世民登基之後,玄甲軍就從未出手過,導致了後面水分不少。

但現在還是唐初時候,玄甲軍依然擁有着絕對的威懾力。

之前薛仁貴雖然比拼,然而並沒有和玄甲軍比過。

畢竟薛仁貴訓練的是步兵,而玄甲軍則是騎兵,數量不多,但貴在精。

舒安依稀記得在決定天下歸屬的虎牢關之戰的時候。

竇建德率領精銳主力十餘萬人前來支援王世充。

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爲前鋒增援虎牢關。

結果大破竇建德十餘萬衆,竇建德僅率數百騎逃遁。

哪怕是舒安也不由感慨,玄甲軍一步步走來,沒有任何半點的僥倖。

因爲文科生的原因,對於玄甲軍的來歷他可是一清二楚。

當初天下的三大精銳部隊,玄甲軍,驍果軍,張須陀軍,現在只剩下眼前這一支無敵勁旅了。

“老師,對於玄甲軍感興趣麼?”

舒安的目光自然吸引了一旁騎馬的李秀寧關注了。

此時的舒安並沒有待在馬車中,反而是坐在馬車前頭,一旁則是舒狂虎。

至於蘇大山的話,倒是去後面的馬車了,畢竟他的牀弩火藥可需要不少馬車來者。

“有一點興趣,希望能夠一直保持這樣的威勢。”

舒安幽幽出聲道,話語之中帶着一絲不知名的味道。

“老師,玄甲軍沒有人能夠勝過。”

李秀寧倒是沒有聽出舒安話語之中的意思,面色露出了一絲自信的笑容道。

對於玄甲軍,李秀寧可沒有那麼複雜,對於士卒,她可沒有任何的偏見。

不過舒安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解釋,他總不能說因爲日後玄甲軍沒有戰鬥的緣故。

倒置最後成爲了吉祥物一般的存在,至少現在是沒有人會想到。

當然在舒安眼中,這也是正常的,原本玄甲軍的人會慢慢老去。

換上新的一批同樣是註定了從新開始,哪怕是有着玄甲軍的名頭。

事實之上現在百騎的一部分,也是從玄甲軍之中脫離出來的。

當然人數之上並不多,舒安也沒有多思索這話題。

反而在思索這一路上,怕是耗費不少時間,和上一次去草原不同。

這一次去遼東的話,肯定不可能走走停停的,而是急行軍。

當然對於這一點舒安自然早就想到了,早就讓人率先準備好一路之上的馬匹輪換。

至於身體之上的問題倒是也還好,至少舒安感覺自己還是可以支撐的。

於此同時,周圍的人對於安玄公加入隊伍之中同樣驚訝。

要知曉之前安玄公可沒有去遼東的風聲,而且還是公主親自護送。

這顯然是經過陛下同意的,對於安玄公儘管有不少非議。

然而誰都沒有說出來,原因很簡單,之前安玄公傳得神乎其神。

加上現在的聖賢之名,去遼東肯定有其用意,可沒有人傻傻去問。

不過舒安雖然想要安穩到遼東,但李世民可是沒有放過舒安的想法。

“安玄公,陛下請您去龍攆。”

在舒安和李秀寧有一句沒一句聊着的時候,一道恭敬的聲音響起。

出現在舒安面前的並不是以往見到的李君羨,反而是另外的一個人。

大概四十多的年紀,不過健壯的肌肉顯示此人絕非常人。

“原來是士貴,前面帶路吧。”

舒安眼眸微微一動認出了眼前此人出聲道,直接一步下了馬車。

隨後一躍而上一旁沒有人騎乘的馬匹之上,動作可以說行雲流水。

一點都看不出是六十多歲老者的模樣,對於騎乘的話,那麼舒安自然是十分熟悉了。

畢竟這一個時代君子六藝之中,可是有關於騎乘的。

其次他身體機能也不過是五十多歲而已,加上長生拳的緣故。

導致了現在舒安也不算是手無縛雞之力,不過這一幕倒是讓張士貴和李秀寧有一些錯愕。

張士貴也不算是第一次見過安玄公,他之前可沒有想到安玄公有這樣的身手。

至於李秀寧同樣也有一些驚愕,沒有想到老師身手看起來似乎也不差。

不過舒安此時已經跟隨張士貴去前方了,一路之上舒安倒是在關注張士貴。

眼神之中似乎有一些打量,之前雖然也見過,但事實之上,也就一面之緣。

他並沒有認真看過,現在想一想的話,張士貴在歷史之上可是一位名人來者。

當然舒安最爲感興趣的事情,還是關於民間傳聞之中張士貴和薛仁貴的事情。

其中傳聞之中張士貴嫉賢妒能,迫害忠良,甚至謀反朝廷等等。

基本上沒有好的話語,不過真實歷史之上並非如此。

或者說根據後世的史料,張士貴算是被冤枉的一個人吧。

但因爲某一些連續劇的緣故,導致了被醜化了。

不過舒安更多僅僅是興趣,從後世到這一個時代見面後,感覺的反差感。

現在的張士貴擔任的禁軍統領,不過是羽林百騎的統領,並非之前的玄甲軍。

更多時候宮廷護衛都是由羽林百騎來完成的,由此可以想象現在李世民對於張士貴的信任。

至於另外一邊的張士貴,內心倒是有一些忐忑了,因爲不明白安玄公爲何看着自己。

難道是看出了自己有什麼問題,傳聞安玄公算命本事同樣一絕。

第二百一十六章 做主,微微羨慕第八十三章 轟動,故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突襲,註定結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難民,救濟第八百五十一章 共識,處置第四十四章 信心,何以爲家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六百九十章 來到長安的船隊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二百五十九章 驚訝,選擇第五百八十章 遼東決策,關鍵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四百四十八章 抽獎,西南之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臨近的真相第九百二十七章 敏銳,特殊一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紅娘,理直氣壯第五百五十六章 競爭,決定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相,帝王之怒第六百八十二章 選擇,善意謊言第四百九十一章 造勢,猜測第五百八十一章 上門,要求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平靜的秀寧,歸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師徒,隱藏的情緒第七百七十四章 辭行,選擇第六百三十六章 辭別,爲難與機會第七百零六章 驚愕,允諾第三百九十七章 國運,迫不及待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七百九十一章 虧欠,解釋第四十三章 王玄策,因果交集第五十五章 支持,請教第一百五十章 神醫之言,災臨第七百七十三章 歐陽詢的想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處置,道門第三百五十八章 屬於邊關的生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轟動,掃興第三十九章 唯恐不亂,貶低第五十六章 問題,私心第二十四章 門閥和寒門!第五百九十二章 預料,一絲怒意第五百零七章 猜測,棉花成第四百四十七章 濃烈氛圍,看不透第七百二十五章 開始之初,不安分第七十六章 蘇烈的心驚(爲舵主山至高處人爲峰加更)第二百五十八章 可惜,不值錢第四十八章 有心人,冬至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險,承諾第七百三十二章 揪心,約見第七十七章 謀反罪, 該如何自處第六百八十七章 終了,回長安第四百五十六章 選琴,膨脹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秀寧的猜測第六百五十八章 歸來的馬周第九十章 開學,驚訝第九百一十八章 如願以償,八十了第七十章 迫不及待,戲第五百六十四章 讚賞,遼東變故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天竺第四百五十六章 選琴,膨脹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七百二十五章 開始之初,不安分第四百五十四章 王玄策的選擇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九百四十七章 待我以誠,善意謊言第七百二十八章 詩詞,認出之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送別,不如意第二百零三章 不平,傳開第一百七十五章 尋常人,感嘆第八百九十五章 純粹花錢的買賣第九百二十六章 關注焦點,陸續抵達第三百一十一章 失望的李秀寧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查,私宴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三十章 生無可戀,老匹夫!第二百三十八章 轟動,慚愧第八百章 沒有選擇,不死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見,身份轉換第六百五十二章 收穫結果,長安議論第三百一十章 曾經想法,第一步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九百零七章 半年,傳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風暴,試一試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二百九十章 最終結果,默契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四百五十六章 選琴,膨脹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五百五十七章 往昔知己,選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馬伕帝王,赴約第八百三十一章 晉陽,不約而同第四百五十章 安南家族,韓瑗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