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遼東事畢,長安

遼東的事情終有落幕,在高句麗傳來消息了之後,基本上代表進入了返程的倒計時。

這一位帝王同樣開始安排迴歸長安的事情了,李勣的話,不用多說自然是繼續鎮守遼東了。

要知曉高句麗也不排除還有另外的變化,所以哪怕是這一位帝王都是小心爲上。

其中原本跟隨來的幾萬禁軍,現在足足少了一半。

三天的時間可不是白白堅持,能夠大敗高句麗的同時,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

當然若是再讓李世民選擇的話,肯定也會毫不猶豫選擇繼續。

在安排這一些禁軍的時候,並不是一股腦一起回撤。

而是選擇分批撤離,其中第一批跟隨李世民返程的只有三千之數。

一方面是爲了給李勣留下足夠的兵力,防止高句麗反撲,另外一方面,李世民對於禁軍可是不滿意。

之前在戰鬥的時候,這一位帝王算是壓抑住了自己怒火,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多做文章。

但是不代表這件事情就這樣結束了,顯然這一位帝王要開始秋後算賬了。

不過這也是正常的,要知曉這一次禁軍發揮確實有一些差強人意了。

若非是玄甲軍爲禁軍賺回一些臉面的話,那麼怕是要被邊軍看不起。

儘管都是大唐的士卒,但是禁軍代表的可是帝王的顏面,自然李世民面色之上有一些不好看。

好在現在李世民並沒有什麼動作,不過一些人還是嗅到了一些氣息。

至於這幾天和李世民一起的舒安,自然是知曉這一位帝王的想法。

要知曉之前關於禁軍的建議他可是有提出不少,在舒安看來李世民應該會選擇第三種。

在舒安思緒的時候,舒狂虎則是一臉喜悅來到自家老爺的身邊。

“老爺,那一些部落之人已經決定派出一些人跟我們去長安看看了。”

舒狂虎帶着一絲喜悅的聲音響起,要知曉一開始接觸這一些遼東部落時候。

這一些部落可是十分謹慎,雖然沒有太多的惡意,但是也沒有太多的好感。

正是這樣的原因,接觸還是很困難的,不過舒狂虎還是慢慢打開了缺口。

藉助食物的功勞更是將關係拉近了一步,所以在時機成熟了之後,舒狂虎便邀請這一些部落之人前往長安。

當然這一些都是自家老爺的主意了,至於舒狂虎只是執行人。

不過舒狂虎倒是隱隱有一些瞭解自家的老爺意思,就是帶着這一些部落之人開一開眼界。

“不錯!”

“好好安排。”

聽到了舒狂虎的話語,舒安眼眸不由露出了一絲光芒出聲道。

這一次來到遼東他就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之前協助李世民攻下高句麗。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讓人憐惜這一些部落了,民族概念的話他倒不是挺重,畢竟後世可是五十六個民族,後來又變成五十七個民族。

現在的話舒安內心之中更多是華夏的概念,自然想要試一試能否拉攏這一些部落。

將這一些部落變成大唐之人,若是有這樣一個例子的話,那麼對於日後異族同樣有着一個藉助。

他不知曉大唐能否延續多少年,但是他知曉這件事情有利就足夠了。

所以現在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只要去了長安,他還不信這一些部落之人,不被迷了眼。

到那一個時候,就算是他沒有要求什麼,那一些部落之人肯定也會改變的,而這就是機會。

“是,老爺!”

沒有任何猶豫,舒狂虎恭敬回答道,他也覺得這一些部落人挺有意思的。

至少給舒狂虎的感覺十分單純,但是又有一些魯莽,倒是沒有見過世面。

.......

部落的事情,對於舒安來說只是一個插曲,李世民儘管也從士卒口中知曉了這一些部落之人。

但是李世民也並沒有在意,或者說對於亞父作爲他已經看不懂了,更不想去思考,等着結果就好。

反正回到長安之後,讓百騎去收集信息就好了,現在讓李世民忙碌還是遼東以及禁軍的事情。

終於在戰爭結束的第十天,在確定高句麗不會反擊之後,則是開始返程了。

自然舒安同樣在這隊伍之中,要知曉舒安要想回去的話,那麼早就回去了。

只不過等着李世民順道一起,不管怎麼樣,比李世民先走的話,還是有一些不合時宜的。

現在的話,終於可以返程了,對於舒安來說也算是一件心情不錯的事情。

遊歷諸多天遼東之後,舒安還是喜歡長安郊外書院的寧靜。

或者說那裡纔是他的家,沒有錯是家,要知曉來到了這一個時代之後。

就算是繼承了前身的記憶,但是那舒府的老宅子,並沒有給他家的感覺。

至於在遊歷天下的時候更是不用多說了,絕對是沒有安家的可能。

直到返回了長安之後,農家纔給了舒安家的感覺。

因爲農莊是自己一步步建立而成的,那裡有着屬於舒安的痕跡。

而之後的幾年更是讓舒安安定了下來,自然將那裡當成在這一個時代的家。

.......

長安,春闈已經過去了,不過有趣的是這一場原本牽動整個長安的舉人考試反而是在這一個春天有一些落寞。

要知曉以往的春闈絕對是長安之中最爲熱鬧的事情之一。

至於原因話,那就是當今的陛下不在長安之中,前往了遼東。

之後關於安玄公同樣前往遼東的消息同樣暴露了出來。

更是吸引了長安的諸多關注,因爲要知曉安玄公可是住多年沒有出長安的地界。

然而這一次竟然選擇去了遼東,而且還是和這一位陛下。

自然吸引了諸多人的興趣和目光,當然若說其中最爲關心的便是長孫皇后。

哪怕是長孫皇后都沒有想到自己亞父同樣前往了遼東。

現在不僅僅自己丈夫兒子,還有自己的亞父也在遼東。

這一位皇后有多擔憂自然是不用多說了,若是出現什麼意外的話,對於這一位皇后都是不可接受的。

可惜長安之中諸多人在等待,但是一直並沒有消息傳來,這反而讓這一些關注的人更爲擔憂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擔憂,際遇第二百二十九章 緣由,舊時光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信真相,小麻煩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七百九十六章 請求,高昌第四十五章 出門,茶樓第六百零七章 王嚴喜悅,召集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一樣的袁天罡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來,求助第三百二十七章 規劃,楊氏決定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一百一十五章 紅娘,理直氣壯第八百八十三章 原則,誠懇第三百八十八章 結果,不相信第二百三十一章 心神不定,蹴鞠第九百二十章 簡單故事,好奇第五百三十九章 分院,問題第三百九十章 化悲憤爲食慾第六百三十九章 感嘆,遺願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意外,接連不斷第二百一十四章 見聞,疑惑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淵變化,氣節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三百八十九章 偶感風寒的帝王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七百三十六章 遊歷,洛陽暗涌第七百三十九章 思緒,歸長安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定,學生遊學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選擇,感激第八百四十五章 氣氛凝固的朝堂第八百四十五章 氣氛凝固的朝堂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仰,送別第五百二十八章 早有準備,針對第二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抽身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九百四十七章 待我以誠,善意謊言第五百零七章 猜測,棉花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高明變化,洛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約法三章,報恩第三百八十八章 結果,不相信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沒錢了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五百七十九章 李勣,初接觸第八百五十七章 不相信,一場鬧劇第四百七十六章 成長,兵向安南第五百七十七章 邊關困苦,救濟第四十八章 有心人,冬至第八十四章 備酒以待,缺錢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二百二十二章 疑惑,教導第四百三十章 放榜,世間紛擾第三百一十一章 失望的李秀寧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第二百四十六章 長孫皇后的疑惑第八百二十章 生前身後,帝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打算,守護大唐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謀而合,牀弩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相聚,想法改變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火起,斷定第九百二十八章 賓客紛至,禮物第八百五十章 對賭,提前第六百六十一章 趁火打劫,關注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安,有趣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第六百八十一章 流言,羣臣驗證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七百四十三章 秋闈再臨,執念第三百七十九章 入宮,來自女兒的關心第十二章 李世民的頭疼!第八百九十四章 賬本,驚訝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白馬寺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怨念第五百四十九章 壓抑,機會第八百四十一章 敏感,密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第三百三十章 興趣,安排第二百七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天竺第三百六十章 平地生雷,面世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二十九章 護衛,誤人子弟第七百六十一章 一封信,不要小看第六百六十九章 天下百姓,種土豆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三百四十七章 簡易火藥,打算第四百三十二章 安排,玄策成果第三百三十九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八百八十章 名望再起,欣慰第六百六十二章 田園生活,真相第二百九十二章 傳道養生,轟動第六章 天生的吃貨!第三百六十一章 逆轉,頡利之傷第九百四十九章 生命的終章!(大結局)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八百五十四章 十年前,素描傳神第六百零五章 糾結,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