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迫不及待,戲

“這一次怕是要長孫無忌幾人頭疼了。”

舒安眼眸閃爍輕聲呢喃道,要知曉長孫無忌可是隴西貴族的代言人。

或許在氏族志的重修之上不會做出什麼聲音,但對於科舉制度就不一樣了。

只要聰明人都知曉科舉制度給寒門帶來了的變化,進而影響整個士族。

而長孫無忌等人也算是士族之中一員,自然不好說話了,只有杜如晦房玄齡兩人的話倒是還好。

但也僅僅如此而已,算起來兩人出身官宦之家,也屬於士族之中的一員,正如富貴有分大富和小富。

士族同樣有高門之差,像是五姓七望就是屬於高門了,而杜如晦兩人就屬於小士族。

當然兩人肯定清楚科舉制度對於大唐帶來的好處,所以最後肯定不會拒絕科舉制度的推廣。

事實之上情況確實如同舒安所想李世民從舒安這裡回去就着急了自己的智囊團。

御書房之中李世民先是將手中的氏族志丟到了長孫無忌幾位心腹重臣的面前,面色之上帶着一絲怒意。

“這是重修的氏族志,朕倒是要看看他高士廉如何將渤海高氏排列。”

伴隨李世民的話語響起無論是長孫無忌還是杜如晦等人面色都浮現出了一絲疑惑,不知曉爲何這一位陛下發如此大的怒氣。

要知曉這樣的陛下可是非常少見,特別是長孫無忌內心不由猜測發生了什麼事情。

高士廉可是他的舅舅,在朝堂同樣給了他不小的幫助,當他看到拿起宣紙看到重修的氏族志的時候,面色微微一變。

舅舅是不是老眼昏花了,竟然將李氏皇族排在如此後面,難怪陛下會如此憤怒。

而當長孫無忌傳閱了之後,無論是房玄齡還是杜如晦兩人相互看了一眼,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絲明悟。

“你們說朕該如何?”

李世民不由看向了長孫無忌等人出聲道,話語之中的冰冷彷彿讓人有一些陌生。

若是舒安在此的話,定會發現帝王都是天生的影帝,要知曉李世民氣早就消除了,現在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給長孫無忌等人看而已。

“陛下,臣惶恐!”

長孫無忌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難看說道,哪怕是他都不會想到自己舅舅會做出如此不明智的事情。

這一位可不好欺,哪怕是自己舅舅,當年玄武門可是歷歷在目,若是惹惱的話怕是沒有好下場。

“臣惶恐!”

杜如晦兩人同樣說道,顯然兩人都是老狐狸,明顯陛下現在有一些針對長孫無忌的意思。

“下令氏族志重修,取今日官爵高下做等級爲參考,命令一年之內修著完成,另外二十年後氏族志可按照官爵高低重新確立。”

李世民直接出聲道,事實之上他看到了變化的好處,世家之間若是沒有競爭的話,那麼他如何從中取得利益。

而無疑氏族志是一個好東西,他就想要看看往這潭水投下一枚石子會有什麼反應。

對於這件事情無論是長孫無忌還是杜如晦等人都沒有任何的異議,哪怕是同爲士家不代表利益就相同。

比如若是按照陛下方法修著的話,那麼他們在場的幾位無疑是利益受益者,能夠將自身家族壓在五姓七望的機會可不多。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便是擴大科舉規模。”

當李世民話音落下之後,長孫無忌等人知曉肉戲來了,這應該就是陛下着急他們的目的了。

然而當談到科舉兩個字的時候,長孫無忌等人眉頭不由一皺,繼續擴大科舉的規模這不是讓更多寒門庶族有了機會。

長孫無忌剛想說一些什麼,不過突然想到了之前舅舅的事情,內心不由苦笑了起來,原來陛下早就挖坑在等自己。

李世民話音稍微停頓之後就繼續出聲,將之前舒安說的方法都說了出來。

哪怕是李世民都不由覺得自己岳父的方法不錯,在回宮之後他就細細思索起來。

其中的點睛之筆就是武舉了,要知曉現在世家門閥影響力都在士林一邊,雖然聯姻武將,但這一些並不屬於世家門閥影響範圍。

這算是給庶族的又一條路,而且舉人的創舉同樣不錯,哪怕是小官小吏就是一個好開始。

當這一位帝王話音完全落下的時候,長孫無忌等人眉頭緊皺思索了起來。

若是擴大科舉的規模的話,那麼確實能夠讓庶族有出頭之日,大唐的根基則更爲穩固。

然而身爲士族之中的一員,無論是長孫無忌還是杜如晦等人都不知曉該如何說是好。

李世民看着面色糾結的衆人內心微微一笑,他自然是知曉三人糾結的地方了。

“臣無異議。”

杜如晦眼眸閃過了一絲最先出聲道,話語之中帶着一絲堅決。

因爲杜如晦是一位聰明人,現在他所有成就就是跟隨這一位陛下而來,加上他身後並沒有利益牽扯。

雖然他是出身士族,算起來是隴西士族之中的一員,但事實之上因爲小門小戶的原因,並沒有多少的影響力。

隨着杜如晦的聲音響起之後,就輪到了長孫無忌兩人糾結了,一位代表是隴西貴族,另外一位出身山東士族。

“這僅僅是朕的一個提議,回去好好想一想,幾日後再議。”

李世民眼眸沒有變化繼續出聲道,不過倒是對於杜如晦點了點頭。

當長孫無忌三人走出宮廷之後其中除了杜如晦之外的兩人都滿臉寫着心情重重的模樣。

不要看不下說幾日之後再議,實際之上已經有了決定,杜如晦看着兩人不由微微一嘆。

“輔機,玄齡不要忘記我們現在地位是如何來的。”

杜如晦幽幽道了一句之後就率先上了自家的馬車,反正他算是表態了,也就沒有那麼多煩惱。

在他看來,這兩人是被身後世家門閥影響了,是什麼能夠讓自己這一些人在世家門閥面前能夠平等對待。

靠的不是自己家族的影響力,而是現在的官職和陛下的寵信,這兩人倒是有點當局者迷的味道。

第八百三十八章 逆轉,帝王鬱悶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相,不甘心第二十六章 邀請,鄉下少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糾結,安排第八百一十五章 高昌滅,歸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信真相,小麻煩第五百三十九章 分院,問題第三百八十三章 定時間,心動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六百九十七章 溫彥博的果斷第八百四十九章 處置,齊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商隊第二百九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八百五十五章 心累的李世民第八百二十九章 藉口,解惑第三百一十一章 失望的李秀寧第六百七十一章 幸運,勸諫第七百五十五章 真湊巧,看法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春,日常第二百八十一章 五天,糧價跌第二百二十一章 詭異,極品父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初接觸,禮物第十五章 魏徵無言,凌煙閣!第五百三十一章 落幕,鹽滷第三百九十三章 舒安方法,善良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二百三十章 佈局,邀請第八百八十四章 眼界差距,看好第七百四十四章 海航歸來,動人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商隊第八百四十九章 處置,齊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結果,不相信第九百一十九章 小心願,拜託第五百二十章 總結,特殊邀請第八百二十四章 隱瞞,洞察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奇心,畏懼第二十七章 美食不可負,禮物第八百九十二章 請求,羨慕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六百五十二章 收穫結果,長安議論第六百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武氏兄弟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五百七十章 玄甲軍,張士貴第四百六十八章 憋屈,有苦說不出第六百七十一章 幸運,勸諫第八百八十七章 此題無解,治標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經,不重要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動,削減第四百九十六章 暴富的帝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四百九十八章 團隊,搞事情第七十一章 時間,傳承第六百一十五章 對比,意外吵鬧第六百九十四章 帝王的應對第九百四十九章 生命的終章!(大結局)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事求是,主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決定第八百八十一章 熟悉名字,定狀元第三百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同意,意外的話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王玄策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分,安南之變第五十四章 爭論,選擇第七百五十二章 扶桑,下一步計劃第四百二十八章 明悟,懇求第二百零四章 李世民的方法第六十二章 箭驚,軍演第一百一十九章 難民,救濟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針對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七百九十二章 嘗試,太原第一百零一章 身份,算卦第七百九十一章 虧欠,解釋第七百六十章 引導,又出事情了第二十三章 書法大家,舒門十問第八百一十六章 偏袒的帝王第八百五十章 對賭,提前第七百四十一章 立書著說,招婿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析,嘗試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明,捷報入長安第一百八十一章 封伯,成家第八百零三章 分析,張亮的機會第四百六十章 溫情,真相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動作,暗涌第一百二十四章 疲憊的李世民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諫,關內初動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沒錢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三百七十一章 歸來,喜悅的一天第九百零二章 衆人爭搶,轟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段,嚐到甜頭第九百一十四章 自告奮勇,第一天第三百四十章 適合的學生第九百三十八章 尋找遊戲,嘲笑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析,嘗試第三十章 生無可戀,老匹夫!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