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借名頭,提議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在吃得差不多的情況之下,這一位帝王也終於開口了。

“事實之上這一次世民還有一件事情要諮詢亞父!”

無事不會如此獻殷勤,這一點在來之前舒安早已經想到了。

所以面對李世民話語,舒安面色之上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不知是什麼事情?!”

舒安依然輕捻了一口杯中的茶水一邊輕聲說道。

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承認歲月的力量,對於酒之類的東西已經很少去碰了。

反倒是茶水,好上一些,雖然也有一些果汁,但是他總感覺和後世的一些飲料有着一些差距。

或許對於這一個時代來說,那一些果汁已經是最好的飲品,然而可惜的是對於舒安還差不少。

“朕欲徵天下名儒爲學官,召集四方學者聚京師,可惜的是這件事情雖然有一些想法。”

“但終究沒有什麼好名頭,而且在士林之中,除了亞父之外,似乎沒有那麼多人都那一個影響力。”

.......

李世民將整件事情徐徐道來,事實之上這件事情他已經籌劃了很久。

但是這一位帝王也清楚,這件事情哪裡有那麼簡單,特別若是沒有亞父參與話,那麼這件事情註定吸引不了多少人。

舒安微微一愣,不過也算是理解了李世民的意思,那就是爲國子監招生了。

歷史之上倒是也有這麼一出,可惜的是現在似乎不僅僅是因爲這一些。

“聽聞大唐周邊國度對於儒學文化推崇,朕也有想法藉此宣揚大唐之威。”

似乎是看到亞父的神情變化,李世民不由多加了一句,事實之上這一句才更像是李世民的目的。

舒安不由深深看了李世民一眼,對於儒門的話,他也曾經和這一位帝王討論過。

那就是可用但不可深用,當然這一些話語可以說是私密話語,畢竟孔子影響力可是不一般。

更何況儒門從上古到至今,可以說不知曉有多少神化了多少聖人出來。

所以哪怕是李世民知曉入門不可深用,但依然能夠藉此做一些文章。

“這件事情話,大可宣揚出去是我向世民提議。”

“不過世民若是想要做什麼話,那麼我就不參與其中了。”

思緒之後舒安出聲說道,對於這件事情他沒有拒絕的理由。

“那在這裡朕就多謝亞父了。”

李世民舉起手中一小杯酒一飲而盡隨後出聲說道。

事實之上這一位帝王也知曉這一位亞父不可能出仕,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要求就很低。

那就就是借用亞父的名頭,這件事情話算是互利互惠。

李世民需要亞父影響力,另外一方面藉助這件事情話,又能夠提升亞父的名聲。

要知曉現在亞父的名聲可不僅僅侷限在大唐之中,隨着世界地圖的推出。

諸多國家也開始知曉了舒安之名,瞭解其事蹟之後更是被深深震驚了。

世間怎麼可能有這樣的聖賢之人,不過在震驚之後也引入了諸多東西,比如養生這一種東西。

無論是什麼民族,對於生命總是渴望的,這是生命的本能,和人種還是族別什麼都沒有關係。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自然有很多人知曉了舒安之名,甚至樹立雕像之類同樣不在少數。

若說孔子是經過諸多年才遍佈海外,那麼舒安就是憑藉着自己實力開始踏足唐土之外。

達成了口頭意向之後,那麼剩下的事情就更加簡單了。

剩下的話更多還是長孫皇后和李秀寧在談論了,女人之間話題還是不少的。

比如說關於李泰和芽芽的事情就讓兩人探討十分火熱。

哪怕是一旁的舒安也不由爲青雀默哀,碰上了無良父母和姑姑。

所有一切都被兩人看在眼中,現在更是被討論,比如說哪一天李泰和芽芽出行街頭,發生什麼事情,都被百騎觀察。

最後就是這件事情落在了李世民夫婦兩人的耳中。

甚至舒安也不由聯想到了歷史之上幾位皇子造反失敗,說不定所有一切都被這一位帝王看在眼中。

畢竟李世民皇位本身來得就有一些名不正言不順,若是沒有這一方面的防備舒安是不信的。

何況這也是考察自身兒子的一環,想到了這裡之後,舒安不由爲那一位皇子默哀。

或許他們暗中所謀劃的一切都被李世民看在眼中,只不過沒有超過那一條底線之前,李世民不會有什麼動作。

但一旦超過話,那麼就不好意思了,李世民可不像會手軟之人。

......

宮廷夜宴,在宵禁來臨之前也結束了,不過有趣的是舒安和李秀寧並沒有選擇馬車。

反而慢慢走出了宮廷,夜色之下漫步,至少兩人還是很少做的。

更不用說是在長安城之中,次數更少了,這一次不用多說,自然要住在長安的舒府了。

當然公主府其實也可以的,不過李秀寧還是選擇了舒府。

“這長安的夜依然十分熱鬧。”

很快兩人便走到了鬧市的的街道,李秀寧不由出聲感嘆說道。

她知曉這夜市便是身邊這位人提出來的,一開始的時候李秀寧並不認爲這夜市能有什麼發展。

但是很快事實便打了臉,偶爾甚至黑夜比起白天還要熱鬧。

其中諸多大家閨秀更是藉着這夜色之下,出來遊玩,可以說這是未曾想到了。

“黑夜之下,人就更加容易釋放天性。”

舒安輕聲說道,事實之上他同樣沒有想到大唐的這一些大家閨秀都如此大膽。

一般來說的話,大家閨秀是很少出門的,但也不是不能出門。

但是現在的話,大唐則是打破了這一個定律,不過誰讓大唐在諸多朝代之中算是最爲開放的一個朝代。

這有背景歷史等等原因,不過不管這一些原因是什麼,都促使了大唐接觸新東西比尋常人要快。

從之前的草原還有海航就可以看出來,若是放在其他朝代的話,說不定就沒有那麼順利了。

另外一邊李秀寧對於舒安的話語倒是點了點頭,顯然贊同舒安的話語。

“秀寧可想置辦一些小產業,應該能夠賺取不少錢財。”

正當這一個時候,舒安的聲音繼續響起,不過話語則是讓李秀寧微微一愣。

第七百五十八章 震動,五州犯唐第五百四十四章 冬天,選擇第五百零八章 妥協,分歧的分數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七百二十四章 興趣,帝后想法第九百三十一章 少年路,不對勁第七百五十七章 難看,急招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五百八十二章 自信,計劃制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事畢,競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遲到的嫁妝第五百九十五章 捷報入長安,震動第八百二十六章 不能實現的想法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廷談話,湊巧第六百六十五章 見安玄,李淵執念第六十章 千金之子,造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長壽,短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規劃,楊氏決定第四百八十九章 有情的帝王第七百四十二章 緣分,預測應驗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九百四十四章 舒北的成長第六百五十五章 添一把火,淘金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奈,雲集舒府第六百零九章 可能,爲難公主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來,求助第四百六十七章 到來,驚奇第三十七章 天生麗質難自棄第四百六十一章 問題,朋友之情?!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讚賞,遼東變故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三百八十八章 結果,不相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發現,複雜第六十二章 箭驚,軍演第四百四十六章 轟動長安的蹴鞠第七百三十六章 遊歷,洛陽暗涌第五百九十五章 捷報入長安,震動第七百七十三章 歐陽詢的想法第六百八十四章 心有死志,藥石無醫第七百三十七章 可怕,天下矚目!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四百五十二章 歷史,七國的天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好奇,提攜第三百三十七章 風暴,試一試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靜第五百零八章 妥協,分歧的分數第三百零二章 無價之寶,天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杜如晦的拜訪第一百三十八章 立場,請帖第七百八十六章 取名,暗流第五百八十八章 落入陷阱,無知第二百六十七章 轟動,掃興第八百三十一章 晉陽,不約而同第六百九十一章 利益,武將之求第二百四十三章 眼紅,一半份額第七百六十七章 噩耗,躲不過的劫第七百六十一章 一封信,不要小看第五百三十七章 逃不過美食的馮國公第五百一十六章 結果,感激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九百三十六章 爲人處世,朝聖第七百三十章 茶道,轟動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相聚,想法改變第八百九十七章 集思廣益,準備第六百零八章 商議,愧疚之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抽身第五百八十三章 地點,分頭佈置第一百四十四章 舒安的目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打願挨,不可能第五百八十六章 膨脹的高麗王第二百章 來信,明悟第三百六十五章 陰山,舒安詩詞第二百七十九章 女兒之心,算計第八百零九章 想法,按捺不住第九百零二章 衆人爭搶,轟動第五百六十四章 讚賞,遼東變故第二百二十章 猶豫,期許第三百六十五章 陰山,舒安詩詞第九百二十三章 天下動,長安驚第四百四十七章 濃烈氛圍,看不透第五百六十四章 讚賞,遼東變故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一百六十六章 擔憂,際遇第五百九十六章 定草原,歸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動,武順之求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八百三十七章 議論風暴,方法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五百五十二章 迫切,媒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行,不見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到來的帝王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二百章 來信,明悟第六百五十二章 收穫結果,長安議論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