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帝王醒悟,暗涌

在場人都能夠看出來,這一次帝王的態度有一些不一樣。

之前雖然設立了不少的考驗,但是大多數的話,都是一些簡單考驗,甚至不在意結果。

無論是之前做得好還是做得不好,甚至都沒有讓這一位帝王有任何的態度,就是沒有任何獎賞,也沒有任何懲罰。

彷彿那件事情能夠是多餘出來的,可以說李世民的動作可是讓諸多人有一些忐忑。

但是現在的話就真的不同了,讓諸多皇子親自帶兵,這可是比起之前小打小鬧要來得大了。

甚至可以說是真正的考驗,在長孫無忌等人走出御書房之後,暗涌註定開始浮現。

至於李世民看着這一些心腹離去的身影眼眸閃爍,有着一些莫名的情緒。

對於幾位兒子暗地之中的動作,他都看在眼中,不過這也讓李世民有着一些想法。

可以說之前的時候李世民就一直在思索這件事情,最後看到亞父留下話語之後。

李世民突然恍然大悟,那就是自己能夠庇護這一些兒子一時,但註定庇護不了一世。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李世民決定讓這一些兒子親身體會一遍。

最終的話選擇是否替換太子了,若真的太子並非大唐最爲合適的繼承人。

爲了維持大唐的基業,那麼李世民真的會考慮換人。

在見識了世界廣闊之後,李世民並不願意大唐的下一位君主是一位守成的君主。

而是希望能夠有一位爲大唐繼續開疆擴土的帝王,世界大到讓李世民都有一些覺得無力。

此時還在太原的舒安,可不知曉因爲自己原因,又讓這一位帝王有了新的想法。

否則的話肯定會苦笑不得,因爲他本意的話,還是說這一個時代是屬於李世民,而並非李承乾等人。

李承乾等人,在舒安眼中,覺得還是太稚嫩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李世民,從少年時候就開始從馬背開始。

要知曉當初的李世民是在賭命,李家起事的話,所有人包括李淵都是忐忑的。

因爲那一個時候註定了只能一條路走到黑了,要麼生,要麼就是死了。

甚至都不如舒安對他們有自信,不過這也是正常的,舒安是因爲知曉歷史趨勢。

.......

關於御書房談論的消息,最終對於一些人還是沒有隱瞞住。

或者說從長孫無忌等人踏出之後,這一場以繼承人爲目標的戰爭便已經開始了。

東宮

“砰!”

花瓶破碎的聲音響起,李承乾眼眸之上不由帶着憤怒和不滿。

要知曉外面關於父皇重立太子的消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其中對於傷害最大的非李承乾莫屬了,畢竟它本身就是太子了。

當初那一個謙謙有禮的李承乾,隨着歲月的逝去,已經開始有一些模糊了。

年齡增長,對於李承乾來說壓力就是越大,整個朝廷上上下下,盯着太子的人太多了。

特別是李世民手頭富裕了,自然宮廷之中也不會太過於寒酸。

然而正是這樣的奢華,同樣讓不少人進行了彈劾。

魏徵,于志寧以及張玄素等等,可以說都是李承乾比較痛恨的對象。

“太子,這件事情陛下已經吩咐諸多將領不可插手。”

“不過的話,倒是可以安排一些英勇善戰之將,爲太子攻略高昌。”

......

李承乾身邊,一位中年將領面色之上有一些陰沉出聲說道,不過話語之中倒是沒有太多的敬意。

此人不是別人了,正是侯君集了,若是李承乾現在是坐在龍椅之上那個人話,那麼侯君集倒是肯定十分恭敬。

然而現在可是李世民這一位帝王,李承乾也僅僅是太子而已,還是地位岌岌可危的太子。

所以侯君集自然沒有那麼恭敬了,嚴格說起來的話,開國的國公面對這一些皇子,都不算害怕。

只要一日沒有登上那一個位置,那麼這一些國公說不定在李世民心目之中的地位還高過這一些皇子。

“多謝岳丈了。”

李承乾情緒漸漸恢復,對待侯君集同樣十分客氣。

不僅僅是侯君集支持和被支持關係,還有侯君集將女兒嫁出,成爲李承乾側妃。

可以說現在兩人算是同一條線上的,有了侯君集的幫助,李承乾同樣恢復了一些信心。

事實之上李承乾還有一位正妃蘇氏,其父是秘書丞蘇亶,但更多還是朝議之上支持他。

宮廷之中,除了東宮之外,其他皇子同樣不可能無動於衷。

“這一次父皇終於給了機會。”

一處宮廷之中,一位少年面色之上露出了興奮神色輕聲唸叨。

少年名爲李恪,正是李世民的第三子了,與李承乾不同,這一位皇子完全是依靠自己能力突出的。

在幾年之前便趕赴封地,先後前往齊州擔任都督,益州擔任大都督,開親王遙領大都督的先例。

但是因爲一些過錯的緣故,則是被罷官,早已經回到長安一些時間。

當然這裡面還有涉及到一些皇權之間的爭奪,哪怕是一些小過錯也會被無限放大。

甚至李承乾早已經將這一位兄弟當成了最大對手,更是死死盯住。

不過有趣的是李恪知錯就改,善納賢臣之言,哪怕是李世民都十分喜愛。

現在的話李恪對於這一次討伐高昌可是勢在必得,甚至對於自己還十分有信心。

因爲在擔任都督的時候,他對於士卒並非不是沒有接觸。

而且李恪也並不是沒有優勢,因爲身份的緣故,不少隋朝的大臣還是對於皇子有不少的好感。

否則的話,李恪也不可能被李承乾當做是對手了。

除此之外的話還有齊王李祐,樑王李愔都收到了通知,當然除此之外還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了。

那就是李泰了,原因很簡單,這一次李泰的話自然也沒有例外被參與其中了。

被這一個字已經道出了李泰並非是本意了,事實之上李泰自己小日子過得可是叫一個輕快。

甚至有了媳婦之後,兩人梗死如膠似漆,正是如此緣故,收到消息的李泰是懵逼的。

高昌路途有一些遙遠,加上討伐高昌緣故,至少也需要一年時間,李泰可不願意前往。

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秀寧的猜測第二百六十一章 送別,不如意第四百三十五章 噩夢中的帝王第四百三十八章 流觴曲水,身份變化第八百五十八章 笑柄,矇在鼓裡第一百五十一章 古怪,微服私訪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第二百三十章 佈局,邀請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四百九十三章 朝議爭論,結果第九百一十三章 邀請,盡力第七十七章 謀反罪, 該如何自處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春,日常第六十三章 勇武,可惜第二百一十四章 見聞,疑惑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四百八十五章 魯木的經歷第二百四十六章 長孫皇后的疑惑第二百七十六章 幸運兒,蹴鞠風靡第七百六十七章 噩耗,躲不過的劫第六十七章 意外,離別第八百五十二章 雲動,母子情深第一百零六章 一場戲,出大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凝重,驚愕第五百二十七章 子嗣問題,成長第八百九十章 想法各異,輕視第八百六十二章 疑惑,遼東之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五章 臉黑的李世民!第八百九十一章 薛訥,過往回憶第四百五十三章 缺少的一分第八百一十八章 重回太原,吃味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六百六十七章 閒談,意外的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奇,探究第七百六十章 引導,又出事情了第七十七章 謀反罪, 該如何自處第五十八章 秦瓊的驚訝第四百一十章 議論,決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六百四十七章 真相浮現,想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古怪,微服私訪第五百一十六章 結果,感激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八百七十二章 責任,早有準備第八百八十八章 父子默契,再見第四百零九章 最好的年紀第八百零六章 長安雲動,亂象第二百五十七章 改變,舒安的好奇第四十七章 意外的來客第九百二十八章 賓客紛至,禮物第二百七十二章 高士廉,認出第六百一十一章 拜訪,道佛之爭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三百四十六章 條件,關外第三百一十五章 跨時代的無奈第二百零九章 臨宮廷,添堵第六十四章 初揚名,算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面色不好的帝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敘舊,公私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六百六十五章 見安玄,李淵執念第六百零四章 自嘲,舒安要求第一百五十一章 古怪,微服私訪第四百三十二章 安排,玄策成果第八百六十四章 思想變化,知曉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第七百九十五章 初接觸,禮物第一百零八章 噩耗,怒氣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求,複雜帝王心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七十章 迫不及待,戲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五百五十一章 終出言,意見第七百六十六章 坑爹,坑兒?!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刺激的李世民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二百五十三章 期待,主意第四百六十六章 熟悉,主意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九十八章 交易,道士第九十七章 玩笑,不相信第三十三章 李君羨,走邊門第七百四十三章 秋闈再臨,執念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孫皇后的想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流言蜚語,聰明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恨其不爭,姑侄第一百一十七章 點到爲止,再賭第七十九章 冷情,慶幸(爲舵主HPAaiLR加更)第六百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武氏兄弟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六百八十七章 終了,回長安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八百二十八章 小遊戲,挖坑第八百六十三章 舒安的猜測第四百一十六章 天下蒼生望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