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

國子監的動作可不是一般大,可是吸引了整個長安的關注。

因爲國子監的話將會招收一些世家學生,只要要通過考覈就可以。

可以說比起之前的話,做出了不少的讓步。

除此之外的話,還學習了書院的月考制度。

不過有趣的是,國子監自然不可能像書院分那麼多學科了。

畢竟算起來的話國子監算是儒家學堂了,教導內容基本都是圍繞儒學來的。

只有一些類似算術之類,對儒學沒有影響,纔出現在學堂上。

總體而言的話,這一次改變對於一些世家子弟還是有不少的益處的。

畢竟之前的話國子監對於世家並沒有開放的。

但現在竟然破例了,代表的意義可是不同。

這件事情話孔穎達肯定不敢自己做主,所有肯定是李世民同意的。

但是有趣的是,國子監似乎爲了區分勳貴和世家之間區別,特意劃分了兩個院落。

就是劃分成爲兩院,可能是防止起衝突,畢竟兩者可是互相看不上眼。

除此之外的話,同樣加進來的一些關於蹴鞠的課程,當做娛樂課程。

顯然是從書院之中借鑑模仿的來,外加上一些修改。

然後就變成了國子監自己的了,對此的話,哪怕是蘇大山等人面色都有一些氣憤。

若說對於國子監和書院之間爭鋒誰最在乎的話。

國子監自然是孔穎達等人,書院便是蘇大山這一些教導學生的老師了。

事實之上兩年之前舒安就有意將書院院長的職位交給蘇大山。

但蘇大山可不傻,書院能夠有現在的成就。

不是靠着他蘇大山的能力,也不是靠着其他老師的努力。

唯一靠的是院長的名望,只要院長在的話,就算將他們都換了,書院依然有這樣的成就。

所以蘇大山自然是不接受了,原本院長在書院出現的次數已經不多了。

若是再去掉院長職位,那麼出現的次數就更加少了。

要知曉很多學生進入書院話,那麼就是爲了見上院長一面。

要是院長換成他的話,那麼還不是翻天了。

就這樣關於這一個問題的話,僵持到了現在。

當然在書院的問題之上,蘇大山甚至比起舒安還要激動和憤怒。

不過蘇大山能做的事情並不多,唯一能做的話,就是向舒安反應了。

畢竟書院的話,想要反擊國子監,唯獨舒安有可能。

至於其他手段的話,根本沒有什麼用。

除非在等個十年時間,等待着書院那一些學生,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

至少能夠爲書院說上話,纔算是有反擊的手段。

現在的話除非是舒安出手,否則想要對國子監有什麼影響很難。

“大山,不用着急。”

聽到蘇大山氣憤的話語,舒安面色倒是風輕雲淡出聲說道。

“院長,不得不着急,這一次可是將國子監壓下去的好機會。”

蘇大山的聲音繼續響起,話語之中帶着一絲渴望。

“想要壓下國子監是幾乎沒有可能的事情。”

“我們這一位帝王怎麼可能讓國子監沒落下去。”

舒安倒是沒有蘇大山那麼着急,反而慢慢出聲說道。

蘇大山的話語根本是沒有實現可能性,李世民的好勝心他還不知曉的。

最好的東西,自己肯定是要有的。

聽到了院長話語,蘇大山似乎想到了什麼,不由有一些泄氣了起來。

因爲院長說得對,陛下是不可能讓國子監沒落的。

畢竟諸多皇子公主都是在國子監上課,就算沒落的話,還能沒落到哪裡去。

相反的話,書院可不能沒有院長,若是沒有院長的話,那麼又要被國子監拉開了。

“國子監改變就改變了。”

“事實之上國子監的話更多還是治標不治本。”

“更何況,一家獨大的國子監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希望看到。”

“若是沒有競爭的話,那麼人才的話從哪裡來。”

看到蘇大山失魂落魄的模樣,舒安不由繼續出聲說道。

事實之上書院真正精髓則是這一些課程,不同種類帶來的全面知識。

這一點的話反而被國子監忽略了,所以舒安說治標不治本。

所以說書院和國子監的差距依然還在,並不能因爲改變就能縮小。

隨着舒安的安慰,蘇大山倒是情緒之上好了不少。

“不過這件事情倒是該做出一些反應。”

“那麼就請國子監捐助書院一些書籍吧。”

舒安的聲音繼續響起,這件事情的話,自然總不能反手。

而且在這個時代的話,模仿和抄襲的話,那麼可是被人唾棄的。

很明顯國子監就是藉助書院的模式,剛好讓這一些人捐出一些書籍來。

想必孔穎達這一些人是不會拒絕的。

儘管舒安藏書不少,但可比不上這一些世家大族。

雖然從很早開始,舒安便有抄寫一些古代的文章,然而不可能每一本都抄寫到。

蘇大山不由急忙點了點頭,認同了院長的做法。

事實之上他並不是要反擊什麼,主要是要院長這一個態度。

“等會我會修書一封,直接送入宮廷。”

舒安聲音繼續響起,並沒有直接和國子監交流打算,這件事情還是要找李世民。

蘇大山的話終於安心離去了,而舒安並沒有遲疑,馬上寫信封。

倒是一旁的李秀寧將之前兩人的話語都聽在耳中,面色不由露出微笑神色。

就是覺得很有意思,有一種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感覺。

“難道你不在意書院麼?”

李秀寧自然不會忘記出聲詢問說道。

若是國子監和書院選擇的話,李秀寧肯定會選擇書院。

因爲這是舒安的創立,原因就是這麼簡單,但是舒安看起來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所以倒是讓李秀寧有一些好奇了,按理來說不應該。

“書院的話,該學會自己成長。”

“至於在意的話,其實也不是很在意。”

“一開始的時候,不過是想給農莊的孩童識字讀書的機會而已。”

“倒是沒有想到,後來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了。”

.....

舒安的聲音緩緩響起,算是回答者李秀寧的問題。

當然這一些真心話只能說給李秀寧聽,不能說給書院中人聽。

第二百七十六章 幸運兒,蹴鞠風靡第五百八十四章 榮留王,皇子選擇第二十一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二十三章 書法大家,舒門十問第三十七章 天生麗質難自棄第六百六十四章 病重的李淵第四百七十八章 皺眉,驗證第六百二十七章 來自李淵的選擇題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第二百三十五章 頭疼,助力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四百三十二章 安排,玄策成果第七百五十章 腳踏實地,期許第四百三十章 放榜,世間紛擾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象,太陽雪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三百七十二章 又一年冬,功勞第三百一十五章 跨時代的無奈第九百四十四章 舒北的成長第六百八十三章 凝重,驚愕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產業,合作第八百九十一章 薛訥,過往回憶第七百七十五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十九章 唯恐不亂,貶低第三百二十六章 希望,拒絕不了的利益第一百二十四章 疲憊的李世民第五百零三章 腦補,規則變化第二百四十三章 眼紅,一半份額第一百五十六章 反應,帝王心思第八百九十四章 賬本,驚訝第三百八十六章 開始,下馬威第三百零二章 無價之寶,天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澀,推崇第七百八十章 講一些道理第三百九十二章 詢問,熱鬧第九百二十九章 自白,師徒之間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見聞,疑惑第五百七十五章 沉默,禁衛軍問題第一百八十七章 來歷,仗勢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求,複雜帝王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王嚴,關注第八百六十六章 歸來,緊急第八百九十一章 薛訥,過往回憶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動,武順之求第一百二十章 入長安,名聲顯第九百三十五章 滿城待君歸!第四百六十六章 熟悉,主意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來,求助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一百八十八章 着急,決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七百五十四章 爲下一年的準備第七百一十章 難度,李泰決心第二十章 入選,題詞!第七百二十八章 詩詞,認出之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共識,處置第九百零一章 和想象有點不一樣第八百六十七章 詫異的消息第八百五十七章 不相信,一場鬧劇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三百九十二章 詢問,熱鬧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二百八十六章 臨近,機遇第四百六十七章 到來,驚奇第二百七十七章 結果,緣由第八百七十章 意外消息,最後決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財力,決策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傳道第七百五十二章 扶桑,下一步計劃第八百九十九章 簡單幸福,義賣第四百一十六章 天下蒼生望謝安第六百九十一章 利益,武將之求第九百四十五章 追逐聖賢,名利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四百八十三章 明悟,魯木第七百八十二章 無能狂怒,敘舊第三百八十八章 結果,不相信第二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抽身第六百五十六章 王嚴揚名,帝王興趣第六百九十五章 第二種方法,私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火起,斷定第八百九十八章 消息傳開,老朋友第五十四章 爭論,選擇第五百四十章 嶺南未來,帝心第八十九章 同意,早春臨第一百七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五百四十七章 計劃定,召見第一百八十二章 貨與帝王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第六百二十七章 來自李淵的選擇題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一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危機感第四百二十七章 科舉,寒門士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意外第七十七章 謀反罪, 該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