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

延遲了多天的時間,李泰終於選擇登上太子的位置。

李世民面色自然是喜悅的,因爲這一位兒子終於接受了。

嚴格意義來說的話,李世民對待李泰已經十分寬容了。

“青雀,繼任了太子之位後,那麼眼下有件事情,父皇就先交給你。”

李世民笑眯眯對着兒子出聲說道。

“不知曉父皇有什麼事情交代兒臣。”

李泰面對父皇目光有一些遲疑,不過還是硬着頭皮說道。

“又一年秋闈快到了。”

“往年都是朕在負責,今年就交給青雀了。”

李世民面色表情不變繼續說道。

話語之中彷彿這件事情是小事情一般。

其實秋闈的事情,還真的不算是小事情。

比如說要維持長安秩序,還要考慮出卷問題。

審閱過目等等,還有最後閱卷等問題。

可以說麻煩的事情不是一般多,而且全天下目光都盯着。

隨着糧食便宜和土豆推廣之後,諸多百姓都能吃得飽了。

甚至每一年還能有不少餘錢了,那麼自然有一些追求了。

比如說一些書院的建立,讓百姓看到成爲讀書人的可能。

事實之上書院諸多建立,確實影響到了世家對於知識的壟斷。

可是這有什麼辦法,書院同樣代表一條利益鏈。

一些落魄的世家自然忍不住了,導致了最後連大世家都加入進去。

難不成還要找安玄公麻煩,這怎麼可能。

現在的舒安金身已成,當代的聖賢,這一些世家可沒有那麼傻。

導致了不少百姓出身的讀書人開始參與了科舉之中。

雖然階層之上還是有差別,至少出身士族看不起這一些百姓出身的讀書人。

不過在科舉面前,不論出身,只憑才學!

算是有相對公平的機會,絕對公平自然沒有辦法的。

畢竟世家資源就不是尋常百姓能夠比的。

但是這變化的話同樣是讓李世民覺得非常的欣喜。

因爲這代表的話世家可能壟斷可能被打破。

雖然曾經是世家之中的一員,但是身份轉變之後。

李世民爲了大唐江山穩固的話,那麼同樣是只能對這世家下手了。

這是註定沒有辦法的事情,當初楊堅上位還不是有世家支持。

但最後吶,還不是對於這一些世家十分忌憚。

甚至幾度削弱,現在李世民所做的話,不過是帝王該做的事情。

想要大唐更好的話,那麼這一些世家必須要削弱。

對於自己父皇的心思,李泰自然是有一些瞭解的。

所以李泰面色之上就有一些哭喪,不過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畢竟這是他上任太子之後,被父皇委任的第一件事情。

而且他同樣知曉,這是父皇給他培養自己手下的機會。

畢竟若是最後考覈的人是他話,那麼自然會像他靠攏了。

這還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最後李泰只能答應了下來了。

......

這件事情的話,對於李世民來說的話,算是小事情。

但是對於整個長安的士子來說的話,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要知曉多年來,最終決定題目的話,是李世民。

可以說對於當今陛下可能選擇題目的風格已經摸清了不少。

但現在的話突然換成了太子的話。

щщщ▪ тtkan▪ ℃O

那麼可能選擇的風格就不一樣了,之前不少士子準備可能無用了起來。

“誰知曉太子會選擇題目。”

“誰有了解過這一位太子的性格。”

“求一份現今太子可能的出題。”

......

整個長安的話士子話瞬間紛亂成爲了一團。

一個個手忙腳亂了起來,特別是這一位太子出身書院。

這一個信息的話同樣成爲關鍵,不少人甚至向一些書院的士子討教。

因爲明顯出身書院的士子先天上佔據了優勢。

可惜是現在出身書院的士子,面色之上同樣的懵逼。

或者顯然還沒有認清楚現在的狀況。

原因很簡單,之前關於李泰消息雖然在諸多國公大臣之中流傳。

但和書院的士子可是沒有多少的關係。

現在這一位四皇子突然上位的話,可是讓書院士子來個一個猝不及防。

“我和太子出身同一個書院?!”

特別是對於那一些原本平民出身的士子面色更是不敢置信。

可是事實話就是如此,可惜的是他們和現在太子可是不熟悉。

當初那幾位熟悉的,都已經十多年的時間了。

可以說對於四皇子印象已經沒有什麼用了,因爲人是會改變的。

導致了現在就算想要知曉李泰的信息同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少朝臣同樣有子嗣要參與科舉。

不過之前已經有了規定,若是有子侄參與的。

那麼該朝臣就不能參與命題之中,以保證公平。

要知曉很早時候一些朝臣便發現了,從科舉更能脫穎而出。

哪怕是就讀於國子監,同樣有不少二代參與科舉。

特別是這一些人都是心高氣傲的主,自然希望能夠像自己父輩那般。

而之前國子監和書院的對比,更是讓這個比例大幅度上升。

有才華的人,不管什麼身份,都希望通過科舉證明自己。

因爲得到的關注是不一樣的,不過這一次的話,同樣不少人認爲是機遇。

很明顯不少人看出了陛下的意圖,就是讓太子培養班底。

那麼就是爲了未來做準備了,若是現在能夠投身太子麾下的話。

那麼未來得到的機會無疑更多了一些。

甚至還有可能現在太子的心腹,那麼日後朝堂必定是有一席之地的。

位極人臣的話,並不是不可能。

不少大臣和世家同樣能夠看出這一點。

原本不準備參與這一次科舉的士子,紛紛被趕鴨子上架了。

瞬間秋闈的人數暴漲了起來,甚至這個數字的話還在不斷增長。

因爲現在消息還沒有傳遞多遠,還沒有傳遞附近。

路途遠的話,肯定是來不及的,但附近的話還是來得及的。

有意思的是,原本參與出題的幾位大臣,退出了一半之多。

最後李世民考慮還是讓人補上去,並沒有爲難這一些人。

若是這一些大臣子弟真有才能的話,那麼給一個機會同樣無妨。

反正受益的都是李泰,人才的話李世民從來都不嫌多。

第五百七十六章 方法,選擇未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淳樸,扶桑再臨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八百二十六章 不能實現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起,助攻第五百九十四章 遼東事畢,長安第五百七十七章 邊關困苦,救濟第六百零五章 糾結,歸來第五百三十章 盛名不負,堅持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撫,意外第八百四十二章 邀請,幫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近,激動第四百六十章 溫情,真相第四百二十一章 興趣,藉口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二百九十五章 遼東地圖,武士彠第二百九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十二章 短暫溫馨,突厥第八百四十九章 處置,齊州第六百八十九章 武曌,女扮男裝!第四百一十九章 籌謀,小叫花子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動,舊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辭行,選擇第七百八十九章 玲瓏閣的力量第九十章 開學,驚訝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的軌跡,王嚴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傳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五十二章 短暫溫馨,突厥第二百零九章 臨宮廷,添堵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二百三十七章 送命題,唯一解第七百一十四章 隱瞞,不平靜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歐陽通的際遇第三百三十四章 找麻煩,月餅風靡第五百五十章 齊聚,異樣的青雀第八百九十八章 消息傳開,老朋友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料中的來襲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火起,斷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敘舊,後悔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設想,料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王怒,流言蜚語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六百四十三章 笑話,背後因素第二百四十章 好事,幫助第九百零八章 這一幕,有一些熟悉第七百四十章 耽擱,姚簡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第四百四十三章 金元蹴鞠,驚駭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奇心,畏懼第七十三章 用人不疑,小驚訝第十一章 養生成聖,發現!第三百零五章 分歧,互不相讓第九百四十五章 追逐聖賢,名利第八百四十四章 極致的憤怒!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次機會,遼東第九百三十一章 少年路,不對勁第五百五十六章 競爭,決定第八百四十二章 邀請,幫手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六百八十五章 新生活,藥王歸第一百五十六章 反應,帝王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財力,決策第五百七十一章 帝王的另外一面第五百零五章 試探,風聲第四百二十章 引起長安好奇的名字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黃雀在後,差距第三十六章 生源,少年的夢第七百一十三章 緣由,懇求第五百零一章 不太一樣的西南第四百四十六章 轟動長安的蹴鞠第六百八十九章 武曌,女扮男裝!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二百零七章 擔憂,李淵好奇第二百六十三章 發現,複雜第五百三十七章 逃不過美食的馮國公第五百五十六章 競爭,決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打願挨,不可能第二百二十四章 欲哭無淚,意外第六百五十章 利益,帝王決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淵變化,氣節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七百一十五章 希冀,貴族病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七百九十五章 初接觸,禮物第八百五十四章 十年前,素描傳神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天竺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定,非他不可第四百五十三章 缺少的一分第二百五十二章 師兄弟,年輕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產業,合作第四百三十九章 遭受打擊的國公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二百七十七章 結果,緣由第五百一十章 憤怒,臉面第二百章 來信,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