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熟悉名字,定狀元

原本九月份該結束的秋闈,則是被舒安花費一個月時間。

纔將所有都批改完,可以說正常來說就十天足夠了。

不過舒安的話,倒是認爲這速度是正常的。

畢竟就他加上李秀寧兩個人,份量甚至是以前是三倍之多。

這麼算來的話,他的效率還快上不少。

當然舒安是屬於全天候的,甚至黑夜同樣用上了。

反正也是沒有做一些什麼,不如就來批改卷子。

而且有一些卷子的話,看起來同樣十分有趣。

甚至彷彿將這道題目的話,轉化成爲了奏摺一般。

舒安倒是沒有太多的感觸,畢竟有的地方本來就是如此。

世間有光明的話,那麼自然有黑暗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若是大唐還是清明還是奇怪。

不過這件事情想必李世民和李泰該頭疼了。

想到了這裡之後,舒安嘴角不由微微翹起。

“沒有想到還有這麼多地方有不少毛病。”

倒是李秀寧對於這一些話語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不忿出聲說道。

“不用在意,相信青雀會處理好這件事情。”

舒安聲音不由響起,話語之中帶着一絲肯定。

這件事情的話,李世民大概還是會交給李泰。

畢竟算起來的話,這還是和科舉有關係。

當然若非他除此一舉的話,那麼肯定不會這樣子。

大部分舉人還是懷有讀書人正義之心。

加上現在年紀都不算太大,自然是有着一顆熱血之心了。

可惜的位卑足羞,人微言輕,舉人的話雖然能改變自己生活。

但是還是足夠力量改變更多的東西。

倒是這一次的話,正好將自己內心的憤懣都說了出來。

當然有的人是刻意,希望能夠引起關注。

而有人的話,則是沒有想到那麼多。

這一些人的話無疑是引起關注了,這一點的話舒安還是敢於肯定的。

“不過這一次倒是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

排名出來之後,舒安眼眸倒是露出了不少的興趣。

原因很簡單,不少熟悉名字都是後來歷史之上有名的大臣。

比如說張柬之,這個名字的話就不陌生了,今年的話差不多二十歲左右。

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甚至給大唐提供了不少建議。

還有一個名字的話,舒安同樣很熟悉,因爲名字的話叫做狄仁傑。

今年的話,好像十五六歲,不過才華已經初現。

除此之外話,還有婁師德等等人,這一些人可是有留下名字的。

現在的話大概都是十六歲到二十出頭的左右。

野心的話還是有的,想法同樣是有的。

似乎因爲自己蝴蝶效應緣故,有一些人原本大器晚成。

但在這個時代的話都出世了,不過舒安同樣不在意。

猶豫了一會兒之後,舒安決定將榜首狀元的話,交給狄仁傑。

事實之上幾人都差多,但是狄仁傑寫下的二十年後。

是因爲能夠成爲一名御史,甚至大理寺寺丞都可以。

野心的話可以說算是有一點,但是又不多。

而且狄仁傑的話,希望是大唐沒有冤案,剿匪除惡等等。

可以說在所有士子之中算是沒有重複的一位。

因爲很少人的話選擇這一種職位,要知曉大多數人都選擇刑部之外。

一方面是刑部接觸人不多,另外一方面就是不容易。

倒是沒有狄仁傑竟然選擇迎難而上。

這一點倒是讓舒安十分欣賞,而且對於狄仁傑的話,他比起幾個人要了解很多。

誰讓後世的話關於狄仁傑的影視劇不少。

自然就多瞭解了一番,沒有猶豫就這樣決定了。

不過雖然說已經準備放榜了,但是舒安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那就是將這一道題目以及所有答案都整理出來。

然後形成一本書,這是舒安一開始就有的想法。

只不過之前忙着批改卷子了,現在話總算是完成了。

但這件事情還要等待放榜之後。

他自然是不可能親自動手了。

自然是發動書院的學生力量了。

一人抄寫十來份的話,那麼這件事情就很快了。

不過需要等待放榜之後,但不妨礙舒安先安排一波。

宮廷

在舒安列出了排名之後,最先知曉便是宮廷了。

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泰的話,都十分關注。

“狀元是一位名爲狄仁傑的少年。”

“出身太原狄氏,年少的話便聰慧異於常人。”

.....

狀元無疑是最吸引關注的,甚至一旁百騎已經準備好資料了。

聽到太原的話!

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泰都有不少好感。

畢竟李唐皇族的話,算是從太原起家的。

“太原狄氏,倒是有一些印象。”

李世民倒是輕聲呢喃道,話語帶着一絲久遠感嘆。

畢竟那已經是很早年的時間。

依稀父皇還是太原當國公的時候,宴請了不少的家族。

狄氏的話算是其中一支,只不過太原狄氏不過是小士族而已。

倒是沒有多少出彩,倒是沒有想到時隔多年。

竟然還有狄氏的少年能夠奪得狀元。

而且關於二十年問題的話,這一位狄仁傑的話回答不錯。

至少無論是李世民和李泰都十分滿意。

上面還有幾條措施的話,甚至都十分強硬。

甚至讓李世民看到魏徵的些許的風采。

“此人不錯!”

李世民不由讚賞說道,能夠僅憑一張卷子就讓帝王讚歎的人可不多。

畢竟評斷一個人的話,自然不可能因爲一面之緣就判斷了。

但是現在的話,可以想象李世民是有欣賞。

李世民都滿意的話,李泰自然不會不滿意了。

除了狄仁傑之外的話,那麼剩下幾個人都是不錯。

“這一年的進士質量的話,可以比得上任何一年。”

李世民沒有猶豫出聲說道,要知曉這評價可是很早。

畢竟這就是說明今年水準相當於往年最高水準了。

“不錯,倒是都不錯。”

“具體的話還需要親自考較一番了。”

李泰點了點頭認同自己父皇的話語說道。

顯然是對於以往科舉是有不少了解的。

更不用說今年的話,是安爺爺親自出題了。

更是親自批改的話,這樣的待遇可以說是第一次。

但同樣話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畢竟李泰知曉這樣一次的話,安爺爺消耗了諸多時間。

甚至連休息都沒有休息好,李泰內心還是十分過意不去的。

第四百三十四章 和尚道士,韓問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四百四十四章 缺少的人才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淵之問,八年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一百四十章 燈火闌珊,天上人間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二百三十章 佈局,邀請第二百二十一章 詭異,極品父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五百二十章 總結,特殊邀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六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意外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信真相,小麻煩第五百六十七章 似曾相識,不穩定第七百三十八章 順利與意外第八百七十九章 考場,平靜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敢相信的消息第二百四十三章 眼紅,一半份額第九章 開導,偷跑!第三百二十五章 處置,道門第四十六章 嶺南,疑惑第六百六十二章 田園生活,真相第七百三十章 茶道,轟動第四十五章 出門,茶樓第三百七十六章 議論,安排第三百五十四章 秦懷玉的慶幸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二百八十七章 父慈子孝,差錯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化,好奇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一百四十章 燈火闌珊,天上人間第七百八十七章 開業,影響第一百五十五章 頂峰,成敗於一舉第三百零五章 分歧,互不相讓第八百八十九章 一場鬧劇,爲難第三百八十四章 期待,心態第九十九章 周易之術,招牌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看人,教導第一百二十二章 驚聞,失神第八百六十九章 詢問,消息傳開第四百四十六章 轟動長安的蹴鞠第一百六十六章 擔憂,際遇第八百零七章 矇在鼓裡,安慰第四百三十四章 和尚道士,韓問第一百一十二章 故事,世族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九百一十四章 自告奮勇,第一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三十章 生無可戀,老匹夫!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一百二十三章 轟傳,進退兩難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安玄公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二百二十五章 猜測,遺忘的事情第八百零四章 競爭,麴智盛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八百一十九章 意外邀請,弟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七百四十三章 秋闈再臨,執念第五百一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四百三十章 放榜,世間紛擾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來,求助第一百二十章 入長安,名聲顯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二百一十六章 做主,微微羨慕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天下百姓,種土豆第九百二十二章 長安之異,段元第五百九十七章 想法,變化第九百三十七章 人去樓空,後悔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佛系,傳聞第一百五十七章 意外阻力,幕後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辭別,爲難與機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三百二十二章 驚愕,李淵遇刺?第八十七章 名單,李泰的變化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動,武順之求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興,錯愕帝王第六百六十一章 趁火打劫,關注第七百四十章 耽擱,姚簡之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象,太陽雪第六百九十三章 不簡單,條件交換第八百六十五章 來信,突發奇想第六百三十章 掩蓋,稀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造船,思緒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