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三節 青雀之怒(7)

李世民,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猶豫的人,因爲猶豫的人是沒有辦法做出一些英明的決定的。

所以,他可以當皇帝。

當皇帝有的時候,你不得不去面對一些你不願意面對的事情,而且會將很多倒黴的事情,處理的很好,這就是本事。

今日事情不多,李世民處理完之後,就走出了自己的宮殿。

說真的,他不是一個死死護在宮殿裡的人,平時也喜歡出去走走,不過呢,現在長安的四周雖然不錯,卻不是非常的好,所以,他也不會沒緣故地出去。

在御花園裡走了一會之後,覺得沒什麼意思,就來到了皇后的宮殿了。

對於長孫皇后來說,自己的丈夫就是李世民,而且是不可爭議的。

所以,她有的時候溫柔,有的時候霸道,這就是所謂的夫妻之道,有的時候不是那麼簡單的。

陽光隨着這個時候開始,就開始熱起來了。

四周的綠色總是讓人覺得舒服,這樣的地方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李世民不是個悲傷傷秋的人,可是呢,卻是個非常迷信的人,所以看到這一切都很舒服。

因爲今日沒有什麼事,加上最近長孫皇后的皮膚和年紀看着是越來越小了,所以,他願意過來。

宮殿裡只有四五個人,除了宮女之外,就是李玲在哪裡。

小丫頭很可愛,也很活潑,關鍵是長的不錯,只是呢,這個年紀的小孩子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狗啃一樣的不好管。

長孫皇后如果是之前的身體素質的話,肯定是管不了的,可是呢,現在身體素質好的過分,所以就不在意這個了。

孩子的脾氣和精力如果太過旺盛的話,大人就要倒黴了。

“父皇。”

小丫頭雖然是這個季節穿的不是很多,可是呢,依舊讓人覺得可愛,可是此時的額頭上卻是有汗珠,這說明這孩子吃過飯之後,就沒有消停過。

李世民一把就將她抱起來,然後和長孫皇后對視了一眼,就找到一個地方坐下來,然後有人上茶。

“今日陛下怎麼有時間過來?”

長孫皇后也有自己的喜好,除了唸書,練劍之外,最大的本事就是刺繡,當然啦,她做的不好看,畢竟對於她來說,自己不需要做的好看啊,不管是最好的吃的還是其他的東西,都是有人做的,自己不需要做這樣的事情。

“今日沒有什麼事,朕已經處理好了。”

李世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覺得很香,低頭一看,卻是一些白色的小花和茶葉,這個是什麼東西?

似乎是知道他的想法,長孫皇后說道,“這是鬆洲送過來的茉莉花茶,聽說是從之前取金絲楠木那個地方栽種的,靠着給他們提供茉莉花,就已經是過的不錯了。”

“這個臭小子,別的本事沒有,朕也不是看得上他統兵的能力,可是對於這個治理地方的本事,他是有的,總是可以通過一些地方的特色,然後開發出新的產品來,這樣子他們可以賺到自己的衣食無憂,而葉檀這小子就可以獲得大量的金錢。”

“陛下,錢太多也不是好事啊。”

長孫皇后自然是站在葉檀這裡的,不過呢,有的時候做事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好心情或者好人就可以了。

“他現在挺窮的。”

李世民卻有點恨其不爭地說道。

“陛下莫不是說笑了,他怎麼會窮呢,妾身可以看過他們食味軒的賬目,那個上面的盈餘可不少哦。”

當初這個東西,就給了長孫皇后一點乾股,可不要以爲葉檀就是無敵了,有的時候,應該有的規則,你也是需要遵守的,否則的話,到時候可能你就一無所有了。

所以,她會時不時地看一下賬目,而年底的時候,李承乾哪裡的賬她也是要過目的,過去的話,是擔心孩子亂花,雖然這個東西有點扯淡,作爲皇帝,成年人,就喜歡造宮殿,然後花園和行宮,而太子,作爲一個孩子,卻不能花錢,不得不說,有點扯淡不是嗎?

但是呢,後來就將這個亂花錢方面給忘記了,因爲李承乾有的時候摳門起來,真的是很摳門,他似乎已經很久沒有花錢了,除了讀書,練武和習政之外,其他的東西似乎興趣不大,這個雖然是最好的太子人選,可是呢,時不時地她也會讓李麗質去看看李承乾,擔心這孩子廢了。

每次看到上面的賬目數目,她總是會說幾句葉檀,雖然他不在這裡,可是呢,還是要說的,這孩子撈錢的本事可是不低。

要這麼多錢幹什麼,難道打算回家修建金子還是銀子做的房子?

但是呢,現在聽到李世民的話,卻是一愣,這個是什麼意思,怎麼會沒錢呢。

“我沒有說錯,他是真的窮,因爲這小子真的很過分。”

李世民恨恨地說道,對於這個小子,他有的時候是擔心,有的時候是氣憤。

因爲皇帝當上了之後,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是開始修建陵墓,就比如說漢武帝,這哥們就是如此,一直到死,他的陵墓一直都在修建,但是呢,等到後來,出現了叛亂之後,他的陵墓怎麼樣,直接就被開發出來了,然後將裡面的東西都給搶光了,沒有辦法,吃不飽飯,你說,不這麼做,怎麼做?

所以,當時葉檀那和李世民聊天的時候就說過這樣的事情,當時李世民還覺得不以爲然,覺得沒什麼,後來鬆洲開始賺錢了之後,葉檀曾經將一部分賬目給他看過,當時,他的心中就癢癢的,這麼多錢,如果給自己的話可以做出多少事情來,但是呢,葉檀卻說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暫時沒有辦法。

當時李世民就覺得奇怪,他到底有什麼事情需要這麼多錢,難道是爲了謀反?自古不就是如此嘛,弄了很多錢,弄了很多的人,甚至於弄了不少的名聲,然後就一朝過後,要麼造反成功,但是呢,名聲也沒有了,要麼就是失敗,名聲也沒有了,但是呢,當時葉檀很認真地看着李世民問道,不知道陛下覺得一個國家的土地多少是什麼決定的,還有王朝滅亡的事情,是什麼原因決定的。

當時李世民覺得這小子在調侃自己,因爲自己怎麼會不知道這個呢?

於是就說了,君王昏庸,百官貪腐厲害,土地兼併等原因。

葉檀卻有不一樣的意見,他覺得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當時李世民還好奇呢,到底是什麼啊,自己有什麼不知道的。

葉檀說,王朝滅亡,和土地有關係,和人口更有關係,吃不飽肚子,任何人都會造反,這個是肯定的,因爲不想去死,這個和兼併土地有關係,可是呢,我們不能忘記一點,爲什麼,說土地兼併禁止不了,因爲大家都覺得這個纔是一本萬利的好事情,其他的都是扯淡。

那麼,如果以後從土地上得到的好處不如商業的話,那麼會如何?

李世民說,那麼百姓都會經商,然後沒人種地,最後人心就壞了。

葉檀覺得不對,因爲經商這種東西,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而且,你以爲人人都可以種地的嗎?有些人種地就得餓死,但是呢,如果經商就會很好。這個就是一種類比。

當百姓們覺得給大戶人家種地沒有任何的好處的時候,他們就會自動放棄,到時候他們的土地那麼多,會讓那些人瘋了。

這個李世民沒有看到,所以不置可否。

但是呢,另外一件事卻是真的讓他吃驚。

那就是國土的面積問題。

過去的人都覺得吧,是因爲國力的問題。

這個沒錯,但是呢,也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交通。

從南到北,你如果走的話,需要半年的時間,過去的一些人去邊塞一些地方去上任,需要的時間不是一點點,而因爲如此,就會讓皇帝覺得自己能夠控制的這一塊只有這麼大,爲什麼,幾千年過去了,我們的土地都沒有增加,不是因爲國力不行,也不是因爲軍隊不行,而是我們的交通不行,因爲交通不行,所以,我們總是擔心自己把握的地方不行,所以就會出現問題。

如果一個地方出現災禍,然後可以第一時間處理的話,這件事就會很好。

而葉檀現在做的就是如何才能將交通加快,因爲馬匹的速度已經確定了,暫時是沒有辦法的,而且馬匹的速度如果是單獨跑的話,其實也不快,因爲需要更換馬匹,所以葉檀說,自己打算搞一些不用所謂的馬匹之類的辦法。

當時李世民覺得對方在糊弄自己,肯定是有其他的想法,而葉檀卻讓李世民派去了差不多一百多個人,這些人包括,百騎司的人,包括宮裡的供奉,包括一些軍人,還有一些異人,當然啦,還有一些被李世民或者葉檀派人抓去的一些人,這些人的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個就是監督,不管是什麼事,什麼時候都需要監督,如果不監督的話,就會出事,這就是葉檀的態度,當時李世民還覺得這個不合適,畢竟過去的大臣還有其他的人都不喜歡被人監督,可是葉檀卻說,必須監督,有的時候一些誤會都是這麼來的,而且這個監督自然是有標準的,不能說,我今天心情不好,我說皇帝就是個昏君,你就將我抓起來了,這個不是監督,也不是健康的方式,而是一種泄私憤,這種表現的原因就是,不自信,總是覺得有人想要搶劫自己一樣,這樣的行爲一旦發生,對於國家來說不是好事,對於個人來說也不是好事,難道說一個百姓,說一兩句不好聽的話,然後國家就垮了嗎?不可能的事情,而只要是你能夠讓百姓吃飽肚子,那麼,就不會有事,自古起義是沒有辦法鎮壓的,因爲那就是說明四周已經幾乎都完蛋了,整個國家都塌陷了,這個是沒辦法的,可是如果有野心家想要造反,那麼就好辦法,這個算是叛亂,自古只要是國家穩定,造反這樣的事情,難道不能控制住的嗎?誰能夠成功的嗎?

因爲有了人監督,李世民反而覺得不好意思,這樣的事情本來應該是朝廷來做的,可是呢,卻最後讓一個人去做。

當時葉檀給了李世民一個非常譏諷的眼神,你有錢嗎?

廢話,現在大唐還是沒有錢的,歷史上的大唐風氣真正有點奢侈的至少也得等到李世民死掉之前的四五年才真正意義上的好起來,李世民是一個打根基的人,後來的李隆基纔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將國力推到最高的位置,不過這個哥們私德不行,而且做事沒有腦子,最後將國家硬生生地拉垮掉了,這不是扯淡嗎?

“難道這個臭小子大肆地花錢了?”

過去的人呢總是覺得你如果不存錢,只是花錢的話,這樣子是不對的,因爲沒有安全感,所以我們的祖先都會做一件事,那就是存錢,存糧食,存布料,社會的變化有的時候太快了,讓人防不勝防。

長孫皇后是葉檀的乾孃,所以,他如果過於奢侈的話,自己就要管管了,這樣子可不行的。不管這個錢是誰的,都是不行的。

“嗯,他是大肆花錢了,不過呢,都花在基礎建設上了,投資基建哪裡,他花了很多,還有海州哪裡,也是如此,他將不少錢都放在那裡了,現在哪裡的百姓的日子過得不錯,聽說海州的刺史去年上來的消息,當地人口翻了一倍。”

任何人,任何時候,吃飽肚子,就會想要生孩子,這是一種利國利民的事情,而如果你吃不飽肚子,還拼命地生孩子,然後自己養不活的時候,做兩件事,一件事就是溺死,這個似乎是過去的一個手法,似乎覺得沒有什麼,而另外一個就是送人或者讓自己的大孩子養,自己像是一頭豬一樣地生,生,生。有人會說,過去的人都講究人多力量大,這樣子可以在爭取水源,爭取地位的時候可以有優勢,這句話對,也不對,因爲如果你家裡窮的定咣噹響的話,你這樣的爭取一些東西,就是在搶劫。

“這孩子,將錢花到那麼遠幹什麼?”

長孫皇后的想法還是過去的想法,覺得應該將錢花在刀刃上。

第六十一節煙翠樓裡有壞人第九十五節 千里殺敵第二百一零節 長安夏日第一百六十節 小人心思,大人心思第一百三十五節 不講理的佔有(36)第一百三十三節 不講理的佔有(34)第一百零九節 道法自然,遍地吾師第一百五十一節 自力更生是根本動力,幫助是原罪第三十七節 殺氣騰騰(3)第三百九十四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2)第二百四十一節 太原家族(92)第二百一七節 太原家族(68)第一百九十二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2)第1308章 葉氏家族(25)第七十三節 伏擊(3)第三十九節 長安熱翻第一百五十五節 父親管兒子(3)第二百九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46)第八十八節 溫飽,溫飽(2)第一百二十七節 六率威武第九十四節 所圖甚大第三百三十五節 葉氏家族(15)第一百六十一節 刺史夫人好眼光第二百二十七節 太原家族(78)第八十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5)第二百八十三節 慘絕人寰第十七節信與危機第十一節 肉哥哥第三十六節悔婚第二百一九節 玩玩就玩玩(3)第三百四十六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1)第四十三節我做事,別人別插嘴第三百五十六節 自作孽不可活(2)第七十二節後續事第一百十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12)第二百四十零節 上趕着去鬥(3)第二百五十九節 吐谷渾的來回(9)第二百四十五節 舊城修補案(4)第一百七十二節 讀書要讀有用的書第五十節 路上練兵第六十九節 鏡鐵山(25)第二百七十二節 吐谷渾的來回(22)第一百五十七節 殺瀟瀟下的相談甚歡第三百零零九節 神將與神棍第二百三十一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3)第三百二十零節 朝廷規劃涼州(1)第二百二十六節 過把癮就死?(4)第一百五十二節 柴紹的告狀第一百四十三節 不講理的佔有(44)第三十三十一節 軍山寨危機第三十二節 來訪(1)第二百一十四節 清算與否?第九十二節禮物(14)第一百八十七節 就是要挑事第一百二五節 殺伐(2)第五十三節 嘴賤的李元昌(2)第二百七十七節 吃肉的傷害(5)第一百一零節 前站九里鋪第一百零一節 賺錢和發展之間的學問第二百五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5)第三百二十四節 舊城驗收(2)第一百一十五節 借錢去土匪窩第三十五節陰謀第二百三十二節 太原家族(83)第四節 躁動的人羣(4)第三百一十二節 相見不難看拆房第二百零二節 黑狼部落第二百一三節 太原家族(64)第三百一十八節 有頭有臉地人定方案(5)第一百八十二節 太原家族(33)第七十九節急轉爲樂第三百二十三節 葉氏家族(3)第一百零四節 奇怪的成年人教育第二百八十七節 魏徵的無情無義(2)第三百零五節 血池鉅變,尹家野心第一百零二節 不講理的佔有(3)第四百零二九節 年關的兄弟(6)第三十三十六節 準備好了,吃飽了,去搶劫第一百零二節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三節 墓中玉石第五十四節 鬆洲的重要性第三百零零五節 深宮暗殺(4)第三百零九節 恩怨不分明,毒蛇中毒第三十一節一切爲打贏之釣魚執法第二百六十節 破案(6)第六十三節 鏡鐵山(19)第一百一十三節 刺史會第二百三十八節 太原家族(89)第一百五十九節 人際關係第二十六節 刺史府(1)第一百二十六節 李承乾的陰狠第九十節 喪心病狂第二百零八節 太原家族(59)第二十一節三個月後第九十六節 花錢的道理第二十七節 楊廣不聰明第七十三節 人性不冷,人才冷第三十一十三節 出來算賬第二百零四節 地下河第二百八十一節 吐谷渾的來回(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