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節 所圖甚大

bookmark

車伕覺得這個人太會聊天了,但是卻沒有直接說,而是從邊上拿出一個皮囊水壺,然後將馬車停了下來道,“先休息一下,喝一口水,等一會再走。”

他們的馬車可不是葉家村的馬車,所以跑一段時間就得休息一下,不然馬受不了,馬車也受不了。

李世民幾人也下來了,看了四周是一片綠色,只是叢林茂密,時不時地會有一些鳥兒走獸經過,讓人覺得這裡是不是不太安全?

似乎是看出來他們的疑惑了,車伕,拿出皮囊水壺喝了一口,然後擦了擦額頭上的灰塵道,“別怕,沒事,這裡沒有大的野獸,要是碰到的話,也就是野兔子,野山雞等等,都是好事哦。”

這裡的地理位置應該有狼之類的東西纔對,怎麼可能放心在此休息呢,李世民幾人喝的是水,而車伕喝了幾口忽然吐了一口出來,讓房玄齡看到了愣住了,這人好奢侈啊,竟然是泡的茶葉。

“呵呵,我這個不是涼水,現在我們這裡的人已經喝涼水很少了,上次刺史府的人找大家去開了一個聚會,就在菜市場那裡,聽說喝生水多了,肚子裡會有蟲子的,就說那個三國時候的徐州的那個大名士陳元龍不就是這麼死的嘛,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喝涼白開,像我們經常跑車的人,就需要喝點茶葉,聽說是可以補充那個什麼素的,反正不懂,不過呢,喝了之後,果然是精神了很多了。當然啦,這個也是秘密,只有我們鬆洲人才知道的秘密哦。”

“還有這種講究?”李世民剛喝了一口涼水,聽到他的話,忽然問道,那個什麼陳元龍他自然是知道的,不過這哥們是細化能吃生肉,最後呢四肢枯乾,肚大如鬥,一肚子的都是蟲子。

“是啊,所以呢,現在城裡的人一般情況下都會注意一下,再說了,燒點熱水也不用費多大工夫,是吧,也就是早上起來的時候,燒點熱水,然後將我們鬆洲城這裡特有的茶葉放進去一些,煮煮,灌上一下子,就夠半天的了。我們車行裡也有專門的人負責這個的。”車伕將自己的皮囊水壺拿出來顯擺了一下。

“可是這個也需要花費不少錢的吧?”房玄齡可是知道的,就算是很多大戶人家的下人生病了,也沒人會怎麼在意的,大不了再換一個就是了,人還是很好找的,這個世界上想要吃飽飯的人還是很多的,很多人是吃不飽飯的。

“怎麼說呢,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掌櫃的也是有這麼一個擔心的,可是後來人家給他算了一筆賬之後,他就同意了,而且我們鬆洲城裡的茶葉,在外面很貴的,在我們這裡倒是不貴,只是每天都要限量的,如果說不清楚,人家不賣的。”車伕得意地說道。

“哦?怎麼算的,這位哥哥可知?”房玄齡不解地問道,這個賬不是不會算,可是怎麼算啊,沒有一個頭緒的呢。

“有人給我們掌櫃的分析了,說是你這裡吧,一年花在茶葉上的也就一貫左右,而如果一個車伕出去幹活,喝冷水出事了,看病就得上百文,加上他不能繼續幹活一段時間也得有幾十文,這個算下來,你是虧的還是賺的,而且你這個東西算是給我們這些人的福利吧,同樣是幹活,人家不願意跟着你。”

車伕的話,還沒說完,房玄齡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好厲害的手段啊。

“是那個茶葉店掌櫃的說的?”

“是啊,不過呢,我聽說是那個掌櫃的後臺教的,聽說也就是個十幾歲的娃,家住葉家村,是個頂厲害的人啊。”車伕說完就讓大家都上車,繼續趕車。

“對了,老哥哥,你剛纔說的那個秘密是什麼啊?”房玄齡和李世民小聲說了幾句,然後才忽然想起這個事來,就問道。

“秘密啊,哈哈,其實也不算是密碼,那些吐蕃人也懂得,可惜沒有辦法。”車伕笑呵呵地說道,彷彿他佔了多大的便宜一樣。

“哦?”

“我們這裡是茶磚呢,一塊大概巴掌大左右,換取吐蕃人的良馬兩匹,怎麼樣?”車伕的話讓李世民心中顫抖,這個,不是暴力,簡直就是搶劫啊。一個巴掌大的茶磚都是葉子啊,想到這裡,忍不住問道,“那個吐蕃人願意啊?人家不會自己找人私下裡買嗎?”

“這個據說剛開始的時候是有的,可惜的是,那個茶葉就來自霧山,而霧山是葉家村的產業,有人專門把手,當時刺史大人專批的,不過呢,也是人家葉家村的人有本事,那裡以前就是個荒山,也沒人在意,人家可以變廢爲寶也是本事啊。”車伕的話讓李世民從發怒,吃驚然後就是原來如此,可是費心費力哦。

“那麼吐蕃人吃虧了,不會不高興吧?”房玄齡繼續問道。

“當然不會不高興了,很高興啊,高興的都要抽風了。”車伕得意地說道,“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商隊過去換一些羊牛和馬什麼的,但是呢,那個時候量太少了,大家也都不在意,後面霧山的人用了老葉子壘成的茶磚,就好了很多了,現在有一些小部落都直接過來買。你知道嘛,我聽一個吐蕃人說過,喝了這種茶之後,他們身體上的很多毛病都不見了,在他們那裡,簡直就是神物啊。”

“怎麼會這樣子?”房玄齡不信這個,但是也覺得很奇怪啊。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後來也聽茶葉店夥計送茶的時候,說過幾句,不過呢,給他們的茶葉都是三級之後的茶葉,特點就是老,味道重,不過人家就是喜歡這個。”

“這個老闆可真夠賊的。”房玄齡笑呵呵地答應道。

“是啊,不過呢,他們的身體比以前好了希望不會是個不好的開始。”車伕忽然有點沉默了一下,忽然說道。

“你是擔心他們搶劫?”房玄齡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了。

“是啊,只是呢這些日子看到那些草原人也挺溫順的,真的是不明白爲什麼會如此呢?”車伕點頭說道。

“哎,沒吃的,就是如此,這次的旱災幸虧對他們的影響其實不大,否則的話,這次還是會來的。”房玄齡分析道。

“希望吧。”車伕說完就不說話了,開始朝九里鋪趕去。

中午的時候,他們找了一個有水的地方停車休息,幾個人準備了一些吃食,而李承乾則跑去洗了一把臉,然後就要四處看看,看到李世民擔心的模樣,那個車伕笑着說道,“你們放心,這裡沒有野獸,反正大的是肯定沒有的。”

“這裡的位置如此偏僻,怎麼會沒有?”李世民拿着水壺喝了一口問道。

“葉家村的東西多了,來往的人也多了,爲了防止客商和自己家的人受傷,他們找了李霖將軍,說是爲民除害之類的話,然後給了差不多1000貫,說是給的辛苦費,這裡這一帶就沒有野獸了,有的時候,半夜就有人走這條路也不怕。”

“那山寨呢?”這個中國古代特有的江湖組織,一直貫穿幾千年呢。

“誰敢碰葉家村的客人,不是找事嘛,當然啦,人家葉家村是不會承認的,都說是自己的鄉親。”車伕說完就找個地方大吃起來,這家客人不錯,給了自己不少肉,吃過飯,他打算休息一會,眯一會,下午還得趕車呢,晚上能夠到九里鋪最好,到時候可以有個房間也不錯。

李世民和房玄齡在小河邊洗了一把臉,然後吃着東西,房玄齡將一路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剛剛車伕說的話驗證了一番,臉色沉重道,“殿下,這個葉家村不簡單呢。”

第一百三十節 不講理的佔有(31)第三十四十六節 溫文爾雅之不待見第四百零三五節 女人心思(2)第一百四十八節 沒有粥棚的救災第十五節 老道是個熱心腸(2)第一百零九節 樊籠書院(2)第九十三節 狩獵驚魂(1)第三百八十一節 利益分配(2)第二百二十四節 太原家族(75)第一百七十五節 一起上路第一百六十二節 大富不是驟富,而是世世代代衣食無憂第一百二一節 刁民(1)第三百六十零節 奇怪的店鋪(2)第六十七節滅門第三節 飛蛾撲火(1)第八十七節家族需要的是一鬆一緊(4)第一百一八節 刁民第二百三十四節 小人炮製(3)第十節 惹事精第二十七節 刺史府(2)第八十九節 溫飽,溫飽(3)第二百零九節 太原家族(60)第四十九節開會第二百三十三節 太原家族(84)第九十二節禮物(14)第八節懦弱與骨氣第七十一節溫暖人心第三十四十一節 作死進行時第二百零九節 立規矩第四百四十一節 年關總結(6)第一百四十六節 奴隸們的實力第二百二十九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1)第二百四十節 太原家族(91)第六十二節 插曲第一百一十三節 刺史會第四十一節 熱血的善後(2)第一百一十四節 隱士之無知書生第一百零六節 三天與三天之後(1)第二百八十二節 吃肉的傷害(10)第三百六十五節 奴隸人口(4)第四百零二八節 年關的兄弟(5)第一百九十九節 談心與貪心(1)第十一節 肉哥哥第一百五十五節 好心無好報第八十八節禮物(10)第八十四節 破浪山 老儒 宗師(2)第二百一二節 太原家族(63)第一百六十四節 太原家族(15)第二十五節 夜陀(3)第三百五十九節 奇怪的店鋪(1)第六十三節 鏡鐵山(19)第一百七十八節 佛不是道(5)第一百九十二節 太原家族(43)第一百二十節 合夥活下去第一百六十零節 喪心病狂和與你不善(2)第一百四十八節 沒有粥棚的救災第八十六節 噁心人的人第二百九十七節 涅槃葉彪(2)第一百六十四節 栽贓第三百零五節 血池鉅變,尹家野心第一百二十四節 草長水缺少的結果就是出兵第三百十九節 青雀之怒(13)第一百二十四節 不講理的佔有(25)第二百二十六節 朝堂爭辯(1)第一百二十四節 不講理的佔有(25)第十六節人設塌了第六十七節滅門第二百三十節 太原家族(81)第二百八十七節 吐谷渾的來回(37)第一百零零節 狩獵驚魂(8)第一百八十三節 緊緊靠近第八十三節買人和搶人其實是一回事第一百七十八節 太原家族(29)第二百一十二節 暗夜殺第三百七十二節 剪除羽翼(1)第六十八節 賠償第一百二十六節 不講理的佔有(27)第四節 躁動的人羣(4)第二十三節 一個饅頭,兩斤軍糧第二十六節 聰明人還是不聰明第一百七十八節 太原家族(29)第四百四十二節 年關總結(7)第三百十八節 青雀之怒(12)第一百三十二節 不講理的佔有(33)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驚一乍奈何爽第十八節 肅州世家心聲(1)第一百六十三節 秦瓊的如實彙報第二百五十四節 吐谷渾的來回(4)第一百八十一節 開始第六十八節沒有證據的兇手第一百五十四節 葉亮的心境第三百九十四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2)第三百二十八節 葉氏家族(8)第九節 這脾氣第一百三十七節 不講理的佔有(38)第二百八十五節 人性的冷暖(3)第一百四十六節 邊塞之地,隨他折騰第七十四節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第一百三十六節 御雪而來,夜談軍營而談第二百九十一節 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