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繫鈴人

長孫無忌愕然,十分驚奇道:“是誰?”

“你再看這個。”李世民不答,又遞了個本子過去。

長孫無忌帶着幾分迷惑,接拿過來翻看,字跡卻十分熟悉,卻是出自李世民的手筆,眉頭立即動了下,遲疑道:“陛下,這是……”

“當初,那人只是口述,這是後來,朕自己整理的。”李世民說道,看得出來,他十分重視這件事情,寧可自己親力親爲,也不願意讓更多的人知道。

“英烈堂。”長孫無忌輕聲唸誦,若有所思,繼續觀看,過了片刻,擡頭看着李世民,眼中透出震驚之意,對於一個經歷風雨,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人來說,露出這樣的表情,已經是非常失態的事情。

“怎麼樣?”李世民問道,心中越是琢磨,越是覺得,無論是英烈堂的設想,還是武舉軍校的設立,對於朝廷的,確切的說,是對於李唐的江山社稷,好處無窮無盡,然而,其中的利害關係,實在是牽扯太廣,就是李世民,輕易之間,也不敢決斷。

長孫無忌沒有回答,心中不停的盤算,沉思良久,突然問道:“陛下,三個建議,難道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沒錯。”李世民點頭說道,表面上不動聲色,不過心裡是什麼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誰?”長孫無忌再問,似乎有幾分急切。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輕聲說道:“太常博士,韓瑞。”

“他,怎麼可能。”長孫無忌驚聲道,第一反應,就是不信,在他的印象中,韓瑞不過是個詩賦文章,寫得極佳,頗有三分風趣,二分傲骨,七分才氣的少年,政治才能十分淺薄,怎麼可能想得出這樣的計策。

“爲什麼不能。”李世民反問,好像是自我開解道:“無論是軍校,還是武舉,甚至這個英烈堂,在朝廷民間,也是有跡可循,比如官學書院、科舉考試、祠堂碑塔……只是從來沒有人想到,要應用於軍中,而今他只是舉一反三,也算是個難得的人才。”

“好像也是。”長孫無忌說道,好像很贊同李世民的意見,其實心裡,卻不是這樣覺得,如同李世民所言,三個建議,皆是有跡可循,可是千百年來,朝廷民間那麼多的謀士賢達,爲什麼都沒有想到,偏讓一個少年率先提了出來,想前人不敢想之事,豈是人才這麼簡單。

不過,既然李世民這麼認爲,長孫無忌自然不會反駁,忽然皺眉,奇怪道:“既然是他的提議,爲何讓李藥師呈獻給陛下?”

“聽代國公的意思。”李世民表情怪異,似笑非笑道:“他想讓李靖憑藉獻策之功,抵消‘謀反’之事。”

長孫無忌愣住了,嘴角抽動,最終憋不住,無聲笑了,有趣,實在是太有趣了。

“終歸是個少年呀。”李世民說道,眼睛帶着笑意,神思有些恍惚,憶起了多年以前,犯下的聰明糊塗事。

“其實也可以理解。”長孫無忌微笑說道:“想那韓瑞,年少之時,多呆在鄉村,一門心思撲在經文大義之中,脾性自然比較純樸。”

李世民輕輕頷首,頗爲贊同,韓瑞的身世,也包括其他朝廷官員,他們的家族背景勢力,對於李世民來說,並不是什麼秘密,只要想要了解,自然能夠查得清清楚楚。

“多加磨礪,日後必然成爲朝廷棟樑。”長孫無忌說道。

不知道爲了什麼,有意無意的,長孫無忌將話題繞在韓瑞身上打轉,李世民英明神武,一時沒有察覺,應和了幾句,立即察覺不對,頓時不悅道:“輔機,對朕也耍心眼。”

“臣不敢。”長孫無忌連忙告罪。

“不敢。”李世民哼聲道:“那麼,就告訴朕,這三個建議到底如何?”

“好,自然是好的。”長孫無忌沉吟,緩聲說道:“先說英烈堂,有朝廷供奉,百姓香火不熄,以後將士在戰場上,沒有後顧之憂,肯定會奮勇當先,無所畏懼。”

李世民深以爲然,雖然從軍,多少將生死置之腦後,不過,也不是真的無懼生死,在李世民看來,武勇膽氣,與貪生怕死,其實並不矛盾,惜生,不想死,那就要努力奮戰,取得最後的勝利。

當然,由將軍出身,成爲皇帝的李世民,卻是清楚,普通將士的心理,他們臨戰之時,從來不畏懼生死,可是卻怕死後,無人收殮,暴屍荒野,成爲孤魂野鬼,若是朝廷能夠解決這種情況,以後兵將在沙場之上,必然士氣大振……

就在李世民沉思之時,長孫無忌繼續說道:“武舉,更是絕妙的提議,民間草野,從來不缺乏奇人壯士,或是白丁,或是布衣,默默無聞,非是他們不想報效朝廷,主要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晉身的途徑,開了武舉,與科舉並重,天下文武英雄,皆入陛下彀中。”

“輔機言之甚是,天下人才,層出不窮,若不能爲朕所用,實爲憾事也。”李世民贊同說道,他出了名的歡喜收集各種人才,連仇敵的手下也不放過,只會嫌少,絕對不愁多。

“至於軍校……”長孫無忌沉吟,苦笑道:“陛下,恕臣不敢妄言。”

“有何不敢。”李世民說道:“輔機,這裡只有你和我,出你之口,進我之耳,天知地知,沒有第三人知道,況且,以你和我的關係,不需要任何顧忌。”

話到這個份上,長孫無忌怎麼可能不識趣,攤上這樣的妹夫,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心中嘆氣,長孫無忌仔細斟酌,慢吞吞說道:“成立軍校的好處顯而易見,天下各地軍府將士,皆要到軍校培訓,學習戰略要術,代代相承,就算百年之後,朝廷也不用愁無將可用。”

“那麼有何壞處?”李世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

“有利自然有弊。”長孫無忌猶豫了下,輕聲說道:“軍校的教師,來自軍中將領,要是他們結成師生之宜,那麼……”

“韓瑞的意思,朕爲軍校的校長,以後軍校出來的將士,皆是天子門生。”?李世民說道:“而且,軍校不設教師,只稱爲教官,更加不得掌兵,外出爲將……”

古代師生關係,不是後人可以想象的,欺師滅祖的行爲,會讓世人唾棄,當然,也不是說,一定就是這樣,但是至少可以保證,其中具有很大的約束力,蔣某人就是靠着一幫學生,掌控中國幾十年,要不是因爲外敵入侵,歷史或許要改寫。

長孫無忌輕輕點頭,又說道:“可是,同窗之宜,也不可不防。”

“自古就有袍澤之義,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不能因噎廢食。”李世民說道,嘴上是這樣說,卻透出幾分猶豫,或許,他之所以遲疑不決,就是在擔心這個。

李世民經驗豐富,自然清楚,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事情,從來不可能斷絕,他當年就是得益於此,奪取了帝位,自然心有顧慮,難以決斷。

畢竟,武將不同於文官,縱觀古今,從來沒有見過文人書生造反成功的,但是推翻前朝,逐鹿中原的,往往是武人匹夫居多,他們拉幫結夥,抱成一團,李世民怎能不擔心。

可是,就如同長孫無忌所言,成立的軍校的好處顯而易見,而且不只是那麼簡單,有些事情,不好擺在明面上,其實李世民心裡清楚,之前,爲什麼扶持文官,抑制武將,就是由於那些文人士子,從小接受忠君報國的思想,而且沒有兵權,更加容易掌控。

要知道軍校傳授的,不僅是戰略兵法那麼簡單,其中還包括了忠君之道,這個纔是重點。若是武將也和文官那樣,那麼李世民覺得自己,從此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不過,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些桀驁不馴的武將,有這麼容易馴服麼?

李世民心裡沒底,皺眉說道:“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朕不能拿江山社稷來賭。”

“陛下聖明。”長孫無忌說道。

“只是……”李世民又猶豫起來,搖擺不定道:“終歸是良策,這樣放棄,卻是有幾分可惜,輔機,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長孫無忌心中苦笑,就是知道,李世民肯定會這樣問,想想,天下的武將,皆是自己的門生,整齊排列,恭聲叫喚校長,這樣的場面,長孫無忌也有幾分心動,更加不用說李世民,身爲帝王,掌控的慾望,要比常人強烈,難以抵擋這樣的誘惑。

在李世民的期待下,長孫無忌搖頭,誠懇道:“陛下,恕臣愚魯,真是想不出兩全之道。”

就算長孫無忌的才智再高,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只有行禮謝罪。

“也不怪你,是朕貪心了,有得必有失,纔是自然之理,哪有許多兩全其美的事情。”李世民說道,難掩其中的失望之意。

長孫無忌默然,不能爲君分憂,真是臣子的恥辱,低頭垂視,目光在本子上掠過,忽然靈光一閃,連忙擡頭說道:“陛下,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何不召見韓瑞,聽他有何意見。”

“傳喚韓瑞……”李世民沉吟,覺得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當即揚聲叫喚,一個內侍匆匆而來,隨之又匆匆而去。

第174章 看不透第448章 指責第167章 你是草包第497章 儲相第466章 樂極生悲第12章 心結第216章 給什麼官第96章 表白了?第142章 國色天香第228章 好快第511章 期待第459章 鬧騰第256章 終南行第3章 錢氏夫婦第240章 恰當第272章 爆竹聲碎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371章 雜論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309章 解決的辦法第534章 謙虛第452章 配合第455章 臨行前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237章 盤算第377章 頭痛第17章 罪惡感第72章 李藥師第281章 聖覽第464章 熱潮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378章 大任第224章 點醒第136章 心動的滋味第32章 一雙璧人第455章 臨行前第288章 榜樣第115章 赴約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293章 嫁衣裳第286章 避風港第236章 荒唐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464章 熱潮第84章 出人意料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385章 挖坑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278章 嚇唬第438章 不吃藥第490章 爲君分憂第102章 去長安?第488章 庸人自擾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201章 再遇第255章 禮物第176章 玄乎第476章 羣星伴月第91章 約請第508章 波瀾第358章 烏薩爾的禮物第64章 枕頭風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420章 敲定第514章 春滿人間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98章 順風第329章 緣由第38章 送別第400章 心醉神迷第173章 面相第284章 夜直第312章 突襲第427章 訪友第424章 怪異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59章 一觸即發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518章 見禮第185章 李靖的禮物第24章 七星龍泉第325章 擱置第6章 行舟第49章 浮想聯翩第247章 供奉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185章 李靖的禮物第181章 尋仙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446章 湖中獨釣第360章 指導第67章 鄉村來客第15章 認可第43章 祝壽第377章 頭痛第274章 太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