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李敬玄的奇思妙想

bookmark

第798章 李敬玄的奇思妙想

長安的賬務毫無問題。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發展的城市來說,是一種常態。

長安城每天都有幾十上百家店鋪,或者工坊開業,每天都有新的客商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進入長安,爲這座城市注入新的資金與活力。

因此上,他的賬簿記錄永遠都是滯後的,儘管長安城擁有全大唐數量最多的帳房,也無法清楚無誤的將這座城市每一天發生的變化記錄下來。

基本上,所有有雄心的商賈,商隊們將貨物送到長安,並且在這裡完成貨物的第一段升值之後,纔會把自己的貨物通過長安發達的商貿批發再售賣出去。

很多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怪現象,比如洛陽的商賈們寧願把自己生產的貨物運送到長安,經過重新包裝,打上長安印記,再運回去賣給洛陽人,這樣做了之後,他們並不會虧本,相反,賺的更多。

不是所有的貨物都有資格蓋上藍色大雁塔水印標誌的,只要是有這道藍色大雁塔水印標誌的貨物,毫無疑問,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長安貨,乃是天下貨物中的第一等。

李敬玄蔘觀了長安城中規模宏大的蓋章處,這裡的負責蓋章的人帶着各種詭異的窮酸怪相。

只要長安城的雜役送來一摞摞的紙張,這些瞎子,瘸子,斷臂,獨目,獨臂的就會立刻發動蓋章,他們很少說話,只是把那枚印章蓋的又快又狠。

李敬玄拿起一張麻紙瞅着上面清晰地印章道:“和記麻餅?”

雲初解釋道:“原本這一包和記麻餅能賣十六個錢,有了這枚印章之後就可以賣到二十二個錢,一張這樣的包裝紙給官府兩個錢,他們還能多賺四個錢。”

李敬玄瞅着蓋章處數百個奇形怪狀的人感慨道:“某家覺得僅僅是這個蓋章處一年就能給長安城帶來一萬貫以上的收益。”

米主簿笑呵呵的道:“今年,纔到八月,已經收入一萬四千貫,年底破兩萬貫不在話下。去除人工,物料等費用,淨收入會超過一萬五千貫。

因此上,侍郎完全不必擔心我長安城會在國朝看重的地方幹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需要錢,我們有的是正當的渠道。”

李敬玄回頭看一眼這個小小的六品主簿,一般情況下,這種級別的官員,能與他對話已經是莫大的榮幸,而長安城裡的六品主簿,卻敢直面他的問話,且回答的隱含深意。

他之前對長安的認知還是太淺了,以爲雲初當初鑄造金牛有其他方面的考慮,現在看來,人家就是覺得市面上的錢太多了……

大唐缺銅,這不是一個秘密,自從不再用銅鑄造兵刃之後,上千年以來積攢下來的銅錢不少,卻一直跟官府沒有太大的關係。

導致大唐社會上的錢一會多,一會少的,毫無規律可言。

雲初鑄造的這二十四隻金牛,恐怕是大唐朝廷上,唯一的可以擺在明面說的銅料積存。

李敬玄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最難得的是,還不迂腐,且有舉一反三之能。

腦海中突然生出一個詭異的念頭,就忍不住對雲初道:“如若朝廷允許長安留守府鑄錢,一貫耗費幾何?”

雲初瞅瞅李敬玄,搖搖頭道:“武德四年七月十八日,高祖令人在洛州設錢監,設新幣於幷州,幽州,益州,准許各自鑄錢。

並賞賜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右僕射裴寂一人一個爐座。他們可以自己鼓鑄,其餘人不得私鑄,敢有盜鑄者身死,家口配三千里。

某家知曉侍郎的意思,此事還是作罷爲好。”

李敬玄凝重的搖搖頭道:“武德五年五月,朝廷在桂州設監鑄開元通寶錢局。貞觀二十三年,在梓州設鑄錢司,可惜,這些錢監,不久之後就紛紛裁撤,宇初可知曉其中緣故?”

雲初搖頭道:“鑄錢乃是國之重器,某家從不問其輕重,也不敢問其大小。”

李敬玄對於雲初回答的屁話裝作聽不到,自顧自的道:“去年三月,桂州鑄錢局裁撤的原因在於,那裡的鑄錢局,每鑄造出一貫錢,需要耗費一貫一百二十七個錢。

梓州鑄錢司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每鑄造出一貫錢,耗費是一千三百八十七個錢。

而最早的洛州鑄錢局因爲本地沒有銅山,因此上,鑄造出一貫錢,需要耗費兩貫錢。

某家就是想問一問宇初,若是由長安來鑄錢,能否將這一樁賠錢的買賣變成賺錢的買賣?”

雲初聞言大笑道:“侍郎何必如此費心費力,朝廷不是已經解決這個難題了嗎?

我聽說,洛陽一貫錢只有七八百錢,那裡有一千錢,朝廷只需將虧損轉嫁給用錢的人就是了。”

李敬玄老臉微紅道:“轉嫁不了,商賈們自然會把價格標注的高出一兩成,乃是三成。”

雲初笑眯眯的看着李敬玄道:“神都那裡有不少底蘊豐厚的老家族,人傢俬下里鑄錢的可沒有聽說是虧本的,據我所知,僅僅是長安韋氏,人家就能將鑄錢的成本控制在一貫錢耗費七百五十錢的地步。”

李敬玄嘆一口氣道:“官府靡費遠不是韋氏能比的,大唐每成立一個鑄錢局,就要打造一套班子,用人奇多不說,還有大量的冗餘,韋氏,只用自家部曲,除過銅料上的耗損之外,人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自然無法相比。”

不管李敬玄怎麼說,雲初也不肯接受他的意見,就目前而言,大唐混亂,可憐的鑄錢成本,總體上是對長安有利的。

一旦長安這個有着大唐最多錢的地方,中間沒有貓膩可鑽之後,總體上是損失大於好處的。

別說長安至今沒有碰過鑄錢,就算是有能力,也絕對不會去幹這種沒好處的事情的。

因爲有了上一次的教訓之後,長安的財富主要是以糧食,絲綢等貨物爲標的物的,不論是曲江裡的流水牌子上的大宗貨物進出,還是長安稅賦標的,基本上採用的都是以貨易貨的方式,錢,對長安大宗貨物的買賣,並不具有太大的影響力。

李敬玄在長安已經停留了半月之久,最近看的地方很多,感受也頗多,尤其是曲江裡的流水牌子,他看的很是清楚,那就是一個南貨北上,北貨南下,東貨西奔,西貨東進的一個地方,每一筆交易收取半成的手續費用,這長安早就肥成豬了。

在回館驛的路上,李敬玄再一次來到金光閃閃的銅牛面前,用力的拍打着銅牛感慨道:“這世上之人,果然是蠅營狗苟者多,一心爲國爲民者少。”

東臺侍郎魏東成道:“只需將雲初遷離長安便是了。”

李敬玄搖頭道:“這些天來,東城兄可否看懂了長安城是如何運作的嗎?”

魏東成搖搖頭道:“不曾,很多方法聞所未聞,很多做法爲平生僅見。”

李敬玄又道:“如果長安城垮掉,或者停步不前會是一個什麼場面?”

魏東成道:“陛下對天下十道輪番免稅的宏大敘事,就要停止,原本已經漏洞百出的府兵也將陷入困境。”

李敬玄嘆口氣道:“不止如此,長安要是停止運轉,即便是陛下也難以接受。

否則,以陛下對臣子的猜忌,你覺得會允許雲初在長安城作威作福這麼多年嗎?

由此可見,陛下對於長安的認知,遠超你我,這也是雲初遲遲不肯修建長安城牆的原因。”

щщщ☢ тт kΛn☢ C O

魏東成跟着感慨的道:“自從陛下去了神都洛陽,人家就把長安城牆給開了六處大洞,有了這六處大洞,陛下就不會擔心長安有變,同時,也因爲沒有了完整的城牆,陛下就不肯回到長安。

這長安啊,妖魔鬼怪實在是太多,我們跟這裡的官吏相比,宛若兩個種羣,其中差別甚至比我們跟突厥人的差別還要大。”

李敬玄冷笑一聲道:“調不走雲初,溫柔這些人,那就從長安城調出幹吏,有了空缺,我們不斷地塞人進來,一旦在長安城學有所成,就立刻調出去在別處任職。”

魏東成詫異的道:“如此一來,豈不是白白給雲初增添了不少的羽翼?”

李敬玄笑道:“犬子思衝,守一,一個在郫縣任職主簿,一個要參加今年的科考大比,估計能過,以他們的資質,來長安,就任蕞而小吏還是可行的,某家就不相信,雲初他們有本事連我兒子的心都給拽了去。”

魏東成聞言哈哈大笑道:“犬子恆,小婿董文,想必也可以送來長安歷練一番。”

李敬玄點點頭道:“沒有才能,依靠祖宗走不了長路,我們可以送這些孩子一程,遠路終究是要靠他們自己奔的,長安城是一個能學到本事的地方,這一點老夫篤信無疑。”

傍晚,雲初在跟溫柔一起吃晚飯的時候,米主簿笑吟吟的走了進來,朝兩位上官施禮後湊過來道:“李敬玄,魏東成他們想把兒子,女婿塞進咱們長安各個官衙,君侯,咱們是不是要提前做好準備?”

雲初看一眼依舊在吃飯的溫柔,就搖搖頭道;“只要是來長安幹活的,來多少,我們就要多少,不管他是誰家的兒子,誰家的女婿。

我告訴你啊,老米,我們一直想把長安的模式在整個大唐推行,現在這些人來了,這可比培訓一些沒有根腳的小吏強大的太多了。”

溫柔跟着道:“就讓他們來,讓他們親自看明白長安是如何運作的,是如何變得富裕起來的,我們對待百姓的態度如何,我們是如何對待朝廷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他們明白,何爲幹吏!”

(本章完)

第168章 屁精與屁精第508章 道法自然?第549章 皇家的大盤算第305章 勇猛的道士第1097章 少年強盜第229章 最初級的工業第274章 第一場爆炸第873章 誰都別說自己有什麼秘密生日時節好求票第866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542章 不如睡去第531章 治標不治本第395章 第五十四長安秋日第100章 我誰都不怕第483章 火藥的新用法第21章 君子食與奴隸食第828章 刀下留人第919章 復活,白蝙蝠張果!第1144章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第141章 琴瑟和鳴第1073章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210章 天下第一美食會(7)第917章 海市蜃樓第61章 官員的福利一般人想不到第748章 見龍在田第1160章 跟人相處時間長了就越是喜歡狗第659章 爲人父母第1012章 東海平安否?第838章 窮?是一種現象第701章 混進來了第625章 歡樂的時光一去不返第1008章 你們根本就不懂什麼是亂!第84章 窮橫,窮橫的大唐第299章 峰迴路轉第512章 第一六九人間百態第583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849章 慾壑難填第620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156章 沒有新鮮事第1118章 石城絞肉機第669章 就沒有合心意的時候啊第43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934章 不是江山是家鄉第285章 世上就沒有不漏風的牆第836章 沒人願意真正爲國家考慮第325章 疑神疑鬼第15章 西遊後沒有歸宿第618章 急功近利第51章 京觀,京觀!第1023章 無奈之下的一舉兩得第289章 同父同母不同命第1222章 沒辦法中的辦法第882章 食材無罪,罪在廚子第521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186章 做事不美第275章 只要成果,不計後果的李績第24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89章 讓石頭飛的更遠更高的法子第1079章 你憑什麼這麼富裕?第1270章 從此,只關注柴米油鹽第753章 利益至上第729章 求仁得仁第1084章 雞與黃鼠狼第826章 周興來了第305章 勇猛的道士第367章 老子也奪城一座第322章 第一六九生死之間的幸福第755章 亂臣賊子第822章 還不清的女兒債第761章 黃雀第185章 塵埃落定第717章 真正獲利的是李治第21章 君子食與奴隸食第860章 李氏手足相殘的傳統第268章 彩虹臥波第743章 防不勝防第1043章 少年人的世界最美第795章 沒有情感的木頭人第1031章 再好的異族人我也不要第130章 盲婚啞嫁第344章 權勢熏天李義府第1151章 貫徹到底這句話其實非常恐怖第551章 穩如老狗第383章 預料之外的堅城第952章 別給我們添亂了第1181章 權力的一百種分配辦法第1109章 壓力與抗壓能力第490章 瘋狂中難得的清醒第743章 防不勝防第1072章 野蠻人面前一定要文明第541章 長安一日(萬字大章)第602章 混亂中的思索第933章 難熬的麟德二年第741章 面子總是要給的第1121章 所謂的緣分就是一心對你好第476章 刺殺上一章內容出處第1213章家業傳萬代的可行性研究第81章 人啊,只有活在幻境裡纔會幸福第907章 毫無徵兆的殘酷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