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太上老君戰玄奘

張家嶺出了祥瑞,一顆百年的老桃樹由於太老了,主家準備把它伐掉,要不然來年春夏之間會把秦嶺的白蟻都招過來,有道士看中了其中的一截桃木,準備鋸下來作幾把百年桃木劍,誰成想,樹枝子鋸開之後,樹心的圖案看起來非常的詭異,經過道士打磨之後,上面赫然就是一幅《老子出關圖》,上面的老子圖像,還有青牛的樣子栩栩如生。

這還了得,這是真正的神蹟啊,萬年縣的縣令激動地都不會說話了,自己親自叩闕,向皇帝報告了這一祥瑞,皇帝聞言,龍顏大悅,派遣重臣前往查探,半信半疑的王珪親自驗看後,欣喜若狂,果然如同縣令所言,的確是非常的相像,冷靜下來之後命人拿清水擦洗,想要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結果,清水擦拭之後上面的圖案越發的紅豔,竟然現出一股子古樸的意味。

皇帝燒香沐浴之後親自駕臨張家嶺,接見了老桃樹的主人家,一戶人家四口人,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帶着婆娘和一子一女,都是難得的良善人家,早年間男主人甚至隨軍遠征突厥,而且還立下軍功,如今腿有點瘸,依然耕作不休。

長孫親自慰問了農婦,農婦嚇得跪在地上光冒汗了,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這樣的人家如果也能造假,那天底下想找老實人就太難了。

大喜之下的皇帝陛下問老兵想要什麼,老兵撓着後腦勺哼哧半天才小心地問皇帝陛下,能不能賜他一頭牛。

萬年縣令恨不得上去踹幾腳,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機會,皇帝陛下卻更加的歡喜,民風淳厚。質樸,這是自己的教化之功,大手一揮,賞賜耕牛兩頭,錦緞十匹,銅錢百貫,魏徵笑着親自把皇帝的賞賜版賞給了老兵,以他的毒眼,沒有發現這裡面有什麼問題。

皇帝陛下親自觀看了老桃樹。也親自驗看了那幅圖案,果然如同王珪所言,那截碗口粗的枯木樁子上赫然出現了一幅《老子出關圖》,鬚髮清晰可辨,古意盎然。絕非人爲,當下就頂禮膜拜,只可惜桃樹已死,遂命人將桃樹的枝幹截下來,當做至寶收入皇宮,四時八節香火不斷。

不斷地有朝臣進言,如此寶物需要存放於老君觀。老子乃是道家之祖,不光是皇族的祖先,也是萬民的祖先,需要受萬民香火纔是。李二無奈,只好將桃木樁子存放於老君觀裡,一時間長安百姓蜂擁而至,老君觀的觀門不得不日夜大開。迎接四方香客。

此物一出,長安的神佛無不黯然失色。短時間內再無新的神佛出世,萬年縣令也因此官升三級,大搖大擺的去淮南擔任刺史去了。

黃鼠家的澡堂子裡,雲燁赤條條的趴在竹牀上,黃鼠賣力的給他擦背,等到雲燁全身都紅彤彤的像是一隻蒸熟的螃蟹,又鑽進清水池子裡,從飄在水面上的木桶裡取出溫好的黃酒喝了一口,輕聲對坐在對面的黃鼠說:“把這件事情忘了吧,以後這種法子就讓它消失吧,一旦外傳,你會似無葬身之地。“

“侯爺,這本來就是神仙才有的手段,我這樣粗鄙的人哪裡學得會,黃鼠就是靠着書院才得以新生,小的,命不要也不會出賣書院。“

雲燁笑笑,起身擦乾身體穿衣之後就離開了澡堂子,大唐的秘密太多,再多一樁也不算什麼,那個木樁子接受千百年的香火之後,說不定真的會成爲神物,誰知道呢。

玄奘明日進城,不知道還會不會有萬民空巷頂禮膜拜的宏大場面?力量均衡爭鬥起來纔有意思,要不然光是玄奘一個人唱獨角戲就太無趣了。

司天監瘋了一樣的向皇帝陛下報告,他們發現皇子們幾乎個個都來歷不凡,尤其是太子殿下,李二硬着頭皮聽完司天監對皇子們的吹捧,回到後宮皺着眉頭看李承乾,他認爲太子這樣做實在是缺少風度。

李承乾苦笑。李泰走出來對父親說:“父皇,這是您可別賴在我大哥頭上,是我逼着司天監上的這些奏摺,今後再有這種事情發生,孩兒都想殺人。“

“說你是文曲星君下凡不好麼?總歸是皇家的喜兆,被你這樣胡鬧一番,豈不是惹人笑話,你呀,真是太輕佻,太不懂事了。“

“父皇,孩兒有今日的成就說是祖宗保佑那是理所當然,說孩兒是什麼什麼星君下凡,就是扯淡了,孩兒的骨肉都是父皇和母后給的,學問是先生教誨加上我自己苦學纔有的,學問一道,那有什麼捷徑可走,司天監把孩兒辛苦學來的學問說成天授,是對孩兒的侮辱,而且這樣做,對我大唐的根基沒有半點好處,不讓他們出一回醜,孩兒難泄心頭怒火。”

李二也跟着苦笑起來,一件好事硬是被李泰搞成了笑話,現在誰要是再拿文曲星君說事,一定會招來所有人的嘲諷,包括李泰自己。

書院也沒有閒着,孫思邈的《千金方》被拆開,按照方劑的不同,被印刷成無數的單頁,書院的低年級學生特意在休沐的日子裡一人抱着一大摞子四處分發,長安人從來沒有見過有這樣的好事,一個個爭先恐後的爭奪單頁,不管識字不識字,都想拿到一張孫神仙開的方子,今後自己好歹也有吹噓的餘地,家裡有孫神仙大作。

雲燁沒打算讓全長安的人都知道怎麼看病,但是上面講授的衛生常識卻是重中之重,喝生水,飯前便後洗手,垃圾的處理,疾病的預防,甚至對於瘟疫的防治也有簡單的防護措施,長安縣沒撈着神木,卻把孫先生的這些意見當成重點來執行,縣令親自上街,佈置任務,清理暗溝,命人填埋了好多的死水潭,孫先生說了,蚊蠅就是從這些死水潭裡孳生的,乃是萬病之源。

玄奘還是進京了,鴻臚寺的官員出迎三十里,蕭禹作爲玄奘的主要資助人當然親自前往,李孝恭也帶着李懷仁一同前往,這樣的熱鬧怎能少了雲燁,和單鷹兩個人一人脖子上架着一位雲家少爺,就來到了朱雀門,選了個好地方,等着看衆人嘴裡的聖僧大駕光臨。

人很多,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史書上記載的萬人空巷的程度,遠遠看着騎白馬的玄奘從城門洞子裡出來,雲燁差點認不出這個人幹狀的和尚會是早年間英姿颯爽的玄奘,騎在馬上寶相莊嚴,雖然黑的像煤球,但是從骨子裡透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氣質,大紅的袈裟披在身上,道信在前面牽馬,後面四位白鬚長眉的老僧不斷地誦經,有花衣童子不斷地從籃子裡往外灑花瓣,都是菊花,鋪的滿地金黃。

不知道和尚們到底毀了多少黃金菊,總之從遙遠的道路盡頭一直到城門口,形成一條金黃色的道路,玄奘下馬。自然有人屈膝跪地甘做踏腳石,玄奘踩着這個人的背下了馬,居然摩頂賜福,雲燁眼睜睜的看着那個下馬石打着擺子幸福的昏厥了過去。

“豬,豬,爹爹,豬!”雲燁脖子上的雲寶兒揪着爹爹的頭髮讓他看豬,雲燁奇怪的看過去,不可能真的有豬妖出現吧?

媽的,還真有,玄奘從哪找回來這三個隨從?第一個帶着孔雀金冠,雖然黑瘦的像只猴子,但是披上袈裟,戴着金冠,到底還有幾分高僧的模樣,後面兩位就沒法看了,其中一個腹大如鼓,四肢短小,面目黎黑,肥厚的嘴脣往外翻着,鼻孔朝天,雲寶兒實在是找了一個最合適的詞語來形容這個比丘僧,最後一個挑着一個巨大的擔子,長得五大三粗,全身的毛髮翻卷着,裸露的胸膛上全是黑乎乎的捲毛,雲燁強烈的懷疑這個人還沒有進化完全,但是看他挑着沉重的擔子,腳底下卻異常的輕盈,就捅捅單鷹問道:“這傢伙會不會是一個絕頂的高手?”

單鷹的面色凝重,小聲的對雲燁說:“挑擔子的也就罷了,那個戴金冠的絕對是鋼筋鐵骨的高手,別看他長得瘦小,但是三個人裡面他是最強的高手。”

“你不會告訴我那個長得和豬一樣的胖子也是高手吧?”傳說裡隨唐僧回來的三個僕從各個身手不凡,難道說這個胖子真的有豬八戒的手段不成?

“不會,那個胖子就是一個僕役,不會武功,天底下哪裡會有這麼多的高手,就是不知道哪個戴金冠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想試試?彆着急,有機會,玄奘在長安的行程裡如果沒有書院,我纔會鄙視他,要知道咱們書院現在也不是泛泛之輩,想要在長安弘法,書院他繞不過去,再說了,玄奘還欠我一個約定,他會來的。“

看完奇人,雲燁自然沒什麼興趣看那些狂信徒對玄奘的崇拜,帶着單鷹回到酒樓裡,準備吃點飯,就回家。

飯菜纔上來,圍攏飯桌的屏風就被人打開了,剛剛還在下面牽馬的道信走了進來,施禮說:“雲侯,你故友萬里迴歸,因何躲在暗處不與相見?“

“道信大師,今日的盛會屬於玄奘,屬於佛門,雲燁乃是世俗之人,此時此刻,自然不便相見,待到繁華褪盡,玄奘恢復了青燈古佛的安靜之時,我自然會登門拜訪,好好聽聽異域風情。“

(未完待續)

第8節 女人喜歡女人?第55節 無德的青蛙第64節 促織第63節 甜蜜的夜晚第17節 倭國動作片?第37節 李二的傷感和驕傲第1節 天堂的味道第28節 代價第31節 老子爲什麼要造反第32節 君子國第41節 開發和破壞第34節 仁至義盡第20節 李靖和漁民的待遇第10節 撞到鐵板第9節 白石殿第49節 還願第8節 洗澡與美食第26節 知己第32節 君子國第45節 捷報和玉璽第53節 繁榮的高句麗商業第15節 趙延齡的狂喜第7節 雲燁的噩夢第49節 蝦兵蟹將匯邕州第32節 金絲楠木的麻煩第1節 替死鬼都回來了第14節 大禮儀第8節 都是人才第27節 美女和足球第17節 無盡的財富第59節 別來無恙乎第33節 懷化將軍第29節 將軍老了第50節 元日前的遊行第1節 冤家路窄第16節 賄賂是一門學問第36節 過街老鼠第14節 茶與酒第44節 包餃子第8節 朝堂上的大坑平叛的皇帝皇龍氣第3節 全民造神運動第4節 貧民,貧僧第22節 不好笑的笑話第18節 油潑面最近的更新說明第39節 藥鋪和迷林第15節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3節 轉移視線第20節 陰魂不散第12節 糟糕的結果第5節 吾乃唐人曲卓,誰敢與我一戰第50節 門神第6節 李恪的忠告第24節 艱難的旅程第40節 大明寺(2)第13節 蘭陵的理想風暴第10節 兜售海帶第64節 促織第31節 憤怒的力量第45節 回家後的序曲第25節 妖言第29節 龐準的買賣第24節 秦王破陣樂第15節 我是神?第59節 少女之心第49節 開解第40節 胸中的猛虎第52節 潑皮玉林第25節 自投羅網第56節 搶劫證書第20節 乘勝追擊第62節 堅強的女人第29節 國家的財富第50節 試驗田第57節 我心安處是故鄉第60節 喧鬧之後的無奈第46節 我的金子!第2節 人不如馬第60節 大雪崩第35節 自娛自樂第48節 螃蟹搬家第27節 有眼無珠顏子善第18節 都是月亮惹得禍第19節 家事和退路第15節 安全大於天第7節 大秘密第13節 高調啊第54節 天上人間第10節 身體是最好的廟堂第36節 大將軍的煩惱第11節 天下無敵第26節 放豬的侯爺第37節 小師弟的悲哀第50節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3節 死不見長安第24節 生活第25節 乃日第34節 癡人說夢第41節 殺一是爲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