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利令智昏

中國自古就走過於注重面子,早在隋煬帝時,皇帝楊廣爲了誇耀隋朝聲威,便派重臣裴矩赴西域利誘諸胡入朝,西域胡人見有利可圖,紛紛趕來洛陽,沿路郡縣招待迎送,耗費極大,不僅如此,隋煬帝又下令在上無夜的皇城端門外大街上置設盛大的百戲場,專爲西域人演奏百戲,奏樂人多至十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燈火照耀如白晝,直到正月底才停演。

西域人入洛陽豐都市交易,隋煬帝先令本市商人盛飾市容,廣積珍貨,商人服飾華美,連賣菜人也用龍鬚席鋪地,各大酒肆更是邀請西域人如座,任其醉飽而不取分文,美其名曰:隋朝富饒,酒食照例不收哉。

更有勝者,連市場的樹木也用帛緞纏繞,胡人不傻,便譏笑問道:“隋朝衣不遮體的窮人比比皆是,有布帛爲何不給自己人民遍體,卻拿來襞樹燭富?”

商人們無言以對。

今天李隆基也是如此,大食儲君曼蘇爾的委身屈膝極大地滿足了他的虛榮心,當曼蘇爾吞吞吐吐請求釋放大食戰俘,讓他們回家和妻女團聚時,李隆基和相國們立刻動了惻隱之心,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曼蘇爾的請求,立刻命李慶安釋放戰俘,甚至差點忘記了大食那裡也有一千餘大唐的戰俘,還是李慶安提醒,才讓李隆基想起來。

不過曼蘇爾也杞了一個令他後悔不迭地錯誤,在簽署完和平協議後,他又提出希望能學習大唐的造紙術,讓大唐的文化傳播到西方,李隆基也答應了。

但曼蘇爾心中發虛,竟沒有提出-學習大唐的造甲術和制弓術,事後他才反應過來,他完全可以用替大唐打擊西突厥的藉口來得到這兩門軍事秘技,因爲大唐根本就沒有把他們大食看作是平等的大國,對他們是一種恩賜,如果是這樣,大唐就極可能把這兩門技術傳技給他們。

可惜他沒有提出這個要求,致使他白白地浪費了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等大唐皇帝的熱情降溫,他就未必肯答應了。

興慶宮爲大食儲君舉行的歌舞盛宴一直到下午才告以結束,李慶安心中冷笑不止地離開了興慶宮,他不知道那非份由大唐左相陳希烈親筆簽名,大唐皇帝李隆基親自蓋印的友好契約能維持多久?就算大食人不想毀約,他李慶安也會親手將它撕得粉碎。

馬車在大街上不緊不慢地行駛,李慶安半倚在軟墊上閉目養神,這時,他忽然聽見幾名親衛在低聲談論着大唐准許釋放戰俘一事。“就這麼白白把他們放了,太便宜他們了,真不知該怎麼合戰場上陣亡的弟兄們交代?”“就是,朝廷這幫文官心腸太軟,一個個自作清高,聖上也有點年老糊塗,就這麼答應白放了,至少也要讓他們拿錢來贖才行!”

李慶安‘咚!咚”地在車壁上敲了兩拳,外面立刻安靜下來,在李隆基責令他釋放大食戰俘時,李慶安並沒有提出什麼反對意見,在那種場合,他不能掃李隆基的興,不過他也不會就這麼輕易放了兩萬大食戰俘,還是那句老話,放不放人的決定權在李隆基,可怎麼放人卻是他李慶安說了算,就這麼輕易把人放掉嗎?曼蘇爾也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馬車出了明德門,這時李慶安忽然想起早晨的難民,他拉開車簾遠遠望去,只見在數裡外的一片空地上已經搭起了數百座帳篷,在帳篷周圍有幾個大粥棚子,都排滿了長長的隊伍,早上還只有幾千人,可壩j在看來,已經有上萬人之多。

這時,他忽然見幾人騎馬向這邊奔來,卻是長安縣縣令崔光遠,他也看見了李慶安的隊伍,連忙奔了上來。

自從上次軍營會晤後,崔光遠便開始做去安西當官的夢了,他現在是京縣縣令,如果去了安西,他至少也應是個刺史了,運氣好一點,說不定還能混個下州都督,崔光遠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從軍爲大將,早在他少年時代,他便是崔家的叛逆,好勇鬥狠,是長安有名的遊俠兒(就是街頭流氓的唐稱),後來得門蔭去了劍南爲官,沒有能步入軍途,卻當了文官。

現在他投靠了李慶安,他便又開始做起他的大將軍夢了,崔光遠飛馳上前,翻身下馬施禮道:“參見大將軍!”李慶安笑了笑問道:“崔使君,難民安置如何了?”

“回稟大將軍,現在河東難民已到十萬八千人,據說還有大量的難民正陸陸續續向長安趕來,日前長安縣和萬豐縣各管一方,我收容了近萬難民,上午開始賑粥,到現在已經是第二輪了,我估計最後會有近十萬難民來投長安。”“那糧食夠嗎?”李慶安又問道。

“糧食肯定不夠,長安縣官倉內有糧食三萬石,但鮮于京兆尹只准我們動用三千石,說軍糧要徵用,不准我們揞自用於賑災,我們難杳上書聖上,請求聖上」!意開倉賑災。”

這確實是兩難之事,李慶安並不看好上書的結果,李隆基決心開戰,這些災民他是無論如何顧不上了,李慶安想了想便道:“我給你們出個主意,去發動長安富戶開鈹粥棚,應該會有人來撈取這個名聲,另外,我在渭南縣有個真園,這兩年已經積糧八千石,這些糧食可以全部交給你用作賑災,此外,你再去東市的聚海行櫃坊提取三千貫錢「就說是我的命令,還是一樣,用這些錢去買糧食賑災。”

崔光遠大爲驚訝,如果按市價六十文買最便宜的糙米一斗來算,那這三千貫錢便可買五千石糙米用於賑災,也就是說李慶安一人便拿出了十萬三千石米,這可是大手筆了,他異常感動,連忙謝道:“多謝大將軍的捐獻,這些糧食可以讓我支持很長一段時間了。“你不用客氣,另外,我還有一事要你幫忙。“大將軍請儘管吩咐。”

李慶安沉吟一下便道:“我另外可再買十萬石糧食,但這一萬石糧食不是用於賑災,而是你替我招募十萬戶願意赴安西定居的難民「這些糧食可用作路上食耗,另外,每戶人家我再給一貫錢,你告訴他們,到了安西自然會有官員來接應。”

崔光返也知道朝廷將遷三十萬戶中原移民赴安西一事,既然朝廷已經同意,那他就可以替李慶安實施此事,不過十萬戶難民就是近六萬人,估計沒有這麼多人家願意去安西。崔光遠有些爲難道:“我擔心不會有一萬戶難民那麼大多!”“沒關係,有多少算多少,我自會命人來協助你,還要把去安西的好處告訴難民們。”

說到這,李慶安見旁邊的親兵欲言又止,似乎有什麼事要稟報,他便對崔光遠道:“那你先去忙,具體安排我合派人來和你聯繫。”

崔光遠行一禮便告辭而去,待崔光遠走遠,李慶安便回頭間親衛道:“什麼事?”“回稟大將軍,熱海居的常東主說有要事向大將軍稟報。“常進?”李慶安微微一怔,他又有什麼事?“帶他上來!”

片刻,常專被帶了上來,他見到李慶安便道:“使君,今天中午我發現了一個大食人的秘密。”“什麼秘密?”“有朝廷的官員要向大食人出賣軍事機密。”

楊旺考慮了婪整一夜,黃燦燦的金子終於使他決定鋌而走險,把大唐最先進的造甲術和制弓術賣給大食人,按理,楊旺是長安‘五楊之一的楊鐳之子,家裡應該不缺鈽,但他卻從不嫌自己錢多,儘管家中有萬貫錢財,但大食人的黃金還是令他難以自抑。

僅僅一個造紙術他便賺了二百兩黃金,這還只是一半,另一半事成之後再給,但上午楊旺聽到一個消息,聖上已經答應將造紙術傳授給大食人,這就意味着他的另一半黃金將沒有了,說不定大食人還要向他討要已到手的這兩百兩黃金,這計可能性相當大。

爲了保住手中的兩百兩黃金,爲了能得到更多的財物,楊旺最終決定向大食人出備他們渴望得到的造甲和制弓兩門技術。

中午時分,他在西市附近的熱海居找到了在這裡吃飯的大食使團三副使之一的賽義夫,向他表達了自己可以弄到造甲和制弓兩門技術,賽義夫大喜,當即表示願以千兩黃金買這兩門技術,而且他若能弄到火雷配方,就再加兩千兩黃金。

一千兩黃金就是十萬貫錢,如果這筆買賣能做實的話,他楊旺就能拿到三千兩黃金,三萬貫錢,楊旺已經暈了,如果真能得到這三萬貫哉,就算把他老子賣給大食人,他也絕不皺眉一下。

只可惜隔牆有耳,他們的交易被他們身旁的陪酒胡姬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東主常進。

其實大唐的保密意識並不強,早在隋末,因中原大亂,不少漢人逃去突厥避難,便將中原的制弓術傳給了突厥人,使突厥人的制弓技術得到長足進步,而且在民間,唐朝官府並不禁弓箭,唐朝尚武成風,挎劍背弓走江湖者數不勝數,任何一個鐵匠鋪都能學到造刀造弓之術。

但大食人要的不是普通的弓音和刀劍,當賽義夫將從戰場上繳獲的唐軍犀利的兵器圖本給了楊旺後,楊旺便立刻明白過來,大食人要的是軍弩和明光鎧,這在民間可搞不到,只有官府纔有,而且代表大唐最高水平的造弩術和制甲術圖本只保存在衛尉寺、軍器監和幾大節度府中。

下午,楊旺找到了衛尉寺的武器署令趙鑫,武器署負責收藏出征將士的兵器,署令只是一個八品芝麻小官,官職很小,但楊旺想到的東西,趙鑫卻能掐到。

趙鑫是個普普通通的小官,沒有什麼家世背景,也不是科班出身,他是由吏轉正爲官,今年已經五十餘歲,八品小官他已經做到頂了,不會再有升遷的機會。

趙鑫有三個兒子,兩個兒子成婚已經耗盡了他畢生的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眼看小兒子又要成婚了,家中再也拿不出讖,就算借錢也沒有人肯借給他了,不僅如此,債主們聽說他小兒子要成婚,唯恐他去借高利貸,便三天兩頭跑來逼債,弄得他焦頭爛額。

趙鑫的兩個成婚兒子都沒有出息,都是給別人當夥計,賺點勞碌錢養家餬口,也幫不了他。

小兒子不學好,整天浪蕩在街上,偷雞摸狗、打架鬥毆,娘子多病,全家就靠趙鑫的俸祿過日子。

趙鑫月俸微薄,永業田也分給兩個兒子了,每個月的俸祿都用來還債,他和老妻及小兒子的只靠職分田得的一點補貼度日,另外損壞的兵器拿去銷燬時,會遺留幾件在庫房,他便拿逕幾休兵器去賣掉,得一點小鈽。

每年趙鑫最盼望的就是年底分的祿米,這些祿米可以讓他過一段好日子,但令趙鑫沮喪萬分的是,現在已經是天寶十一年的二月中旬,早該在兩個月前發的天寶十年的祿米,到現在還不見蹤影,弄得小官吏們人心惶惶,據說朝廷府庫空虛,又要打仗,根本就沒有米發給他們,大家都心緒不寧,誰也沒有心思處理政務了,尤其趙鑫壓力更大,再過三天他就要給女方家送財禮了,可他家徒四壁,哪有成送。

下朝的鐘聲響了,官吏們紛紛關門閉窗,準備回家,趙鑫也收起鑰匙,心事重重地準備出門。“老趙,喝一杯去!”守宮署令老孫在院中喊道。“他居然還有哉喝鞫”

趙鑫眼睛一亮,連忙衝到門口喊道:“老孫,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沒有!沒有!我-沒有錢。”

老孫嚇得轉身便逃,在院門口,險些撞在一個人身上,趙鑫垂頭喪氣,這些人個個懼他如虎,借個成就這麼難嗎?

這時,他見院中走來一人,長得頗爲年輕,依稀有些眼熟,便道:“已經下朝了,有什麼事明天再來吧!”

來人自然就是楊旺了,他已經轉彎抹角打聽到了趙鑫的窘境,這可是他的機會。

“趙署令,在下是鴻臚寺典客署令楊旺,有點小事找趙署令

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709章 奉先夜話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204章 楊慶聯手第369章 攔截河東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651章 帥帳藏嬌第29章 接受軍令第428章 綏州血戰九十一章 除夕之夜上第218章 楊釗折臂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355章 拒不交權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45章 太白酒樓第317章 吐蕃戰役(中)第26章 紫宸決策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5章 安西小娘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19章 死地後生第469章 關中內訌(下)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第363章 偶遇故人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五十五章 獨孤相親下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483章 粉墨登場(下)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186章 金滿縣令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280章 以勢迫人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566章 兵發漢中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198章 相國提親第697章 兵入河北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230章 收復碎葉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660章 蝦釣大魚(上)第245章 北城失守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341章 兩軍對峙第673章 夷陵急變(下)第124章 改造箭頭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426章 漠北奇兵第599章 血戰相州(三)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436章 誰爲新帝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620章 衣不如新第469章 關中內訌(下)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591章 雪夜殺人(上)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76章 孿生姐妹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559章 遊寺驚魂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30章 發現敵情第322章 身份暴露第70章 花府大宴(三)第424章 迎戰安賊(中)第594章 兵抵相州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201章 亂點鴛鴦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