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

李懷仙的大營位於屯留縣,他手下有七萬大軍,這七萬大軍基本上都是原本的范陽軍,以幽州附近州縣的漢人爲主。

儘管李懷仙本人也只有一半漢人血統,但他漢化得比較徹底,已經讓人很難看出他曾是契丹人的胡人奴隸了,他自詡爲漢人,隱瞞了年輕時經歷,除了安祿山和極少數心腹之外,范陽軍上上下下都以爲他是漢人。

李懷仙今年約四十餘歲,長得又瘦又高,他從軍近二十年,在軍中混得老奸巨猾,李懷仙並非善男信女,他之所以反對李歸仁屠城搶掠,很大原因是他的將士都是漢人,漢軍對於胡人的屠殺姦淫有着強敵的牴觸和憤怒,爲了平息軍中憤怒,他不得不一再做出姿態,強烈譴責李歸仁暴行。

李懷仙也是一個野心家,在歷史上的河北三鎮中,他是佔據的幽州,成爲了一個事實上的地方割據勢力,其實歷史上所謂的平息安史之亂,實際上不過是朝廷和造反者妥協的結果,造反者不再稱帝,謀求取唐帝國而代之,朝廷也默許了軍鎮的割據,一共形成了三個割據勢力,魏博鎮的田承嗣,成德鎮的李寶臣,幽州鎮的李懷仙,這就是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

面對此時的嚴重局面,李懷仙也在考慮自己的退路了,他想到方案只有兩個,一個是投降李慶安,謀求一個大將軍的地位,最後得一富貴善終;另外一個方案就是效仿史思明自成一派割據勢力,佔據幾個州縣,享受一下佔山爲王的權力樂趣。

大帳裡,李懷仙獨站在沙盤前,望着眼前的河北沙盤久久沉思不語,雖然李懷仙已經派人給李慶安送去了歸降意向書,但他並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到底是歸降,還是自立,他依然處於一種矛盾糾結之中。

這時,帳門口一名親兵稟報道:“將軍,韓先生和飛勇將軍求見。”

李懷仙慢慢從沉思中醒來,點點頭道:“讓他們進來!”

韓先生全名叫韓笠,是李懷仙的幕僚,飛勇將軍就是李日越,是李懷仙的心腹愛將,這兩人一文一武,都是李懷仙最信任的人,片刻兩人走了進來,兩人並不是在帳門口才遇見,而是已經商量過了,他們是來勸說李懷仙降唐。

“參見將軍!”

李懷仙擺擺手笑道:“坐下說話吧!”

三人走到桌前坐下,李懷仙看了一眼韓笠,便微微笑道:“韓先生又是來勸我吧!”

韓笠今年三十餘歲,陳留人,自小家貧,他刻苦攻讀,天寶十年和天寶十一年兩度進京趕考,都名落孫山,他無顏回鄉便流落到河北,靠給人寫信爲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替李懷仙寫了幾封信,便深得李懷仙的賞識,讓他做了自己的幕僚,這些年來,他給李懷仙出了不少主意,漸漸地便成爲了李懷仙最信任的幕僚。

韓笠笑了笑,他並沒有直接回答李懷仙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將軍以爲現在還有多少時間?”

意思就是說,還有多少時間給他考慮,給他做選擇,這個問題李懷仙一直比較糊塗,他也知道時間很緊張了,但緊張到什麼程度,他也說不清楚,李懷仙沉吟一下便道:“這一點我確實沒看清楚,請韓先生直言。”

“將軍,實際上你只有一天的時間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明天尹子奇的軍隊就將接近涉縣,一旦他們抵達涉縣,安慶緒肯定會率先離開,將軍是走,還是留?走,將軍的根基在哪裡?留,將軍的功勞又在哪裡?將軍,緊迫啊!”

李懷仙半晌道:“如果是走,我想佔據滄州和德州,那裡還是有一點人口,破壞不是很大,再動員士兵軍屯,應該可以成爲我的根基。”

“然後呢?”韓笠緊追不捨道:“然後的河北大戰,將軍準備站在哪一派,安祿山還是史思明?”

“我誰都不站,自立一派,隨他們打去。”

韓笠連聲冷笑起來,“將軍,你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且不說你可不可能置身事外,也不說有沒有糧食養活那麼多軍隊,就說一點,將軍以爲自己的割據能維持多久?半年,還是一年?”

李懷仙沒有吭聲,韓笠又道:“假如是李隆基的時代,朝廷軍力羸弱,或許割據一方,朝廷無可奈何,只有默認,現在現在是李慶安主政,以他強大的軍事實力,他會允許將軍割據嗎?將軍如果割據後再被剿滅,會是什麼結果,和安祿山、史思明一樣,輕則流放,重則滅族,將軍須慎重考慮啊!”

韓笠的勸說使李懷仙的割據之心有點動搖了,這時,旁邊的李日越也勸道:“上次河北伏擊,我軍之所以能全軍而退,沒有被唐軍追殺,是因爲唐軍的剿滅對象並不是我們,而是李歸仁,李歸仁軍殘暴殺戮,喪盡天良,我聽說李慶安已經下達了不接受李歸仁軍投降的命令,我們軍紀良好,沒有屠殺等惡行,這就是將軍最大的本錢,將軍爲何不利用這個本錢給自己撈取一個前途,而非要和朝廷爲敵呢?”

兩人的輪番勸說,已經使李懷先心中投降的分量已經佔到七成了,就在這時,帳外有腳步聲奔來,一名親兵道:“將軍,去唐軍大營送信的弟兄回來了。”

“啊!”

李懷仙精神一振,連聲道:“快帶他們進來!”

他又對韓笠和李日越道:“先不妨看看他們帶回了什麼消息?”

片刻,三名送信的親兵被領了進來,一起半跪施禮,“將軍,我們回來了!”

“不必多禮了,見到李慶安了嗎?”

爲首的親兵校尉道:“回稟將軍,我們見到了李慶安,他給將軍寫了一封信。”

“信呢?信在哪裡?”李懷仙急忙問道。

校尉取出一封信遞給了李懷仙,李懷仙急不可耐地拆開了信,是李慶安的親筆信,一開頭便道:“致范陽節度薊州都督李懷仙將軍.......”

李懷仙心中不由嘆了口氣,他又慢慢將信看完了,又把信遞給了韓笠,“先生看看吧!”

韓笠迅速看完了信,不由笑道:“將軍,這是機會啊!李慶安給你一個立功的機會,這比帶兵直接去投降還更好,這個機會將軍一定要抓住。”

李日越也看完了信,笑道:“從信頭就看出來了,李慶安並沒有把將軍當做叛將,依然稱呼將軍爲薊州都督,將軍投降他,其實應該是投靠了,朝廷不同派系之間的軍隊改投,這就是將軍沒有縱兵殺戮的原因。”

兩人見李懷仙還在猶豫,不由都急了,一齊道:“將軍,快決定吧!再不決定,就沒有機會了!”

這一刻,李懷仙終於下定了決心,他一咬牙,“好!我就照他信中的要求來做。”

.........

和李懷仙決定投降唐軍、安慶緒準備撤回河北不同,李歸仁的卻是一個堅決主戰派,他是一個奚人,他的想法要比李懷仙和安慶緒簡單得多,他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和一個強勁的對手好好地打一仗,就算死在戰場上,他也不在意,從這個角度上說,他是一個純粹的職業軍人。

在李歸仁看來,最強勁的敵人自然就是李慶安,如果他戰勝李慶安,那他李歸仁就是天下第一的軍人,儘管他已經連吃兩個大虧,死傷慘重,但非但沒有挫折到他,反而更加堅定了他要和李慶安一戰的決心,一連兩次作戰都是偷襲,如果在正面戰場上呢?鹿死誰手,還爲未可知!

尤其是李光弼以兩千騎兵大敗三萬燕軍,這個臉讓李歸仁實在是丟不起,也激發他的心中的野心,不把這個面子找回來,他誓不爲人。

李歸仁死戰的決定得到了大將蔡希德的堅決支持,但蔡希德的想法又和李歸仁略有不同。

儘管蔡希德也是奚人,但他卻和突厥人史思明的關係極好,在河北各軍的派系中,史思明、蔡希德、李歸仁爲一派,李懷仙和田秉嗣爲另一派,但史思明和蔡希德的關係又遠遠超過了一般派系,而是一種同盟關係了,甚至比同盟關係還要緊密一點。

蔡希德剛剛得到了史思明的密信,讓他再將燕軍在河東戰場上拖兩三天,最多三天,史思明就能騰出兵力南下,那時河東戰場上的軍隊只能投降他史思明,如果蔡希德能做到這一點,史思明就將封他爲副帥,兩人同享富貴。

正是有了這樣的心思,蔡希德大力支持李歸仁,但光憑他們的軍隊還不行,他們二人只有八萬人,還必須加上李懷仙的七萬軍,方能和唐軍抗衡,但李懷仙可能配合他們嗎?

兩人都有點犯了難,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安慶緒,看他能不能勸說李懷仙一同作戰,可問題是,安慶緒又是什麼態度呢?

就在商量對策之時,有人來稟報,李懷仙的幕僚韓笠求見。

李歸仁愣住了,韓笠是誰他當然知道,李懷仙的心腹幕僚,他來做什麼?

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194章 大食雄鷹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564章 軟硬兼施(下)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490章 且城決戰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52章 慕名請客第38章 妖花凋謝第44章 雪夜幽夢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4章 拔煥之旅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217章 鳥擇良木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598章 血戰相州(二)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179章 口蜜腹劍第665章 宗室命門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96章 家中遇盜第21章 酒樓慶功五十八章 一封請帖第8章 百步殺人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564章 軟硬兼施(下)第23章 分配不公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696章 談婚論嫁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10章 又見小娘第492章 天下戰略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165章 出發前夕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556章 井陘血案第340章 各懷心思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675章 宮廷政變第685章 明珠求願第147章 臨朝大封第90章 古怪樂器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308章 反回聯盟第45章 太白酒樓第263章 意料之外第355章 拒不交權第641章 上黨戰役(三)第474章 將軍抱玉第84章 人質綁架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514章 爾虞我詐第414章 李亨暗訪第265章 開業風波第155章 祿山斷爪第19章 死地後生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71章 花府大宴(四)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123章 青海湖畔第357章 廟堂斷裂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180章 如畫當壚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605章 裴相之死(下)第400章 風雨欲來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654章 高陵異兆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532章 王府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