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

張之洞離開上海後,胡楚元就給李鴻章回了一封電報,告訴李鴻章,他將暗中捐資兩千萬清圓建設威海港,由中信銀行出資借款,山東巡撫衙門擔保,也由山東巡撫衙門經辦。

至於北洋水師的經費問題,他個人先捐一百萬清圓,聊以救急,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李鴻章很快就拿到了電報,可這麼一看,那真是笑也笑不出,氣也氣不出。

他心裡好一個不是滋味,好不容易抓住機會訛了胡楚元一次,可沒有想到,胡楚元是狡猾的很……既然他宣稱是急着用錢,那就象徵姓的先捐一百萬清圓救急。

既然他說胡楚元不厚道,胡楚元就給他投資兩千萬清圓,解決了他心中一個非常大的隱患。

問題是……他李鴻章還真的就缺這一百萬清圓嗎,好啊,總算看到一筆兩千萬清圓的鉅款,這倒好,白白便宜了張之洞。

就算這些事情辦成了,功勞也記在張之洞的名下。

這個事情折騰的……想來想去,李鴻章只能說:胡楚元,你小子算的也太狠了點吧?

這時候,在上海,胡楚元悄然將上海富國投資銀行公司從美資改爲中資,並通過資本上的艹作,將一部分資本轉移到香港富國投資銀行公司,其中就包括最爲敏感的匯豐銀行股份和法蘭西匯理銀行股份。

在資本艹作上,目前的中國還沒有幾個人比胡楚元更爲敏銳。

意識到整個大環境的改變,胡楚元迅速將中信公司在江南商行持有的股份轉移到新的上海富國投資銀行公司,並將万旗洋行在上海租界的部分實業股份和万旗技術局重組爲富國工業控股公司,公司之下再設立新的富國工業技術研發局。

至此,万旗洋行正式開始走向新的一頁,從一家在華的洋行之王變爲石油化工的康采恩,從上游的油井、煤礦、原材料的開採,中間的基礎化工,以及後續的家用曰化、醫藥、化肥等,並在合適的時候兼併重組一家讀力的中型金融機構,完成整個康采恩體系的轉變。

在上海租界,他們會經營自有的品牌。

富國系則出現了新的變化,富國系既是一個巨大的金融集團,同時也是一家科技研發、轉移和控股公司,在全球範圍吸收新的科技,開發新的科技,在開發地本國生產的同時,利用在全球市場的運作,合理將技術轉移到新興市場。

富國系完成這個轉變後,江南商行和其他各家商行都只能是他的附庸。

胡楚元的經營頭腦畢竟是領先於這個時代的,在不同的環境下,他都迅速設計出新的商業體系去應對,獲取最大的利潤和回報。

所以,他是天生的商人,正如張之洞是天生的政客一樣。

朝廷的事情也是要辦的。

總理資政事務江南衙門正式設在吳淞鎮,表面上是爲了節省經費,衙門就簡置辦,其實是將所有實權事務都置辦在墉園。

墉園目前佔地78畝,比三年前增加了54餘畝地,考慮到安全問題,四周建有類似於西方的城堡式外城牆,設有四個塔樓。

宜華館後面新建了一棟規模宏大的富國山莊,目前才建了一小半,和錦繡山莊相對應,採用巴洛克式建築,逐步向洛洛可風轉變,最終融入錦繡山莊的中西合璧之風。

在富國、錦繡兩座讀力山莊和胡公館、宜華館之間增加了一棟司衛堡,主要是護衛駐紮的地方,也是整個墉園安全警衛工作的指揮所,下面設有地堡。

從歌特復興,到巴洛克、洛洛可,再到傳統的明清式江南園林,最後演化出宋元園林的風格,墉園在整個風格的變化和過渡上都堪稱一絕,這也是墉園敢稱江南第一園林的原因。

當然,這裡面的花費是令人驚訝的。

富國山莊逐步建成後,按照事先的計劃,胡公館的後館將讀力出來,不再做爲珍藏館,所有的古董文物和藝術品將轉移到富國山莊。

後館經過進一步的擴建後,將會變成新的居正館,胡楚元會帶着家人搬到這裡居住。

目前這個階段,胡楚元將隔壁東側原先屬於寧波鎮海李家的李家花園買了下來,做爲總理資政衙門真正的實際辦公地點,衙門各局都在那裡辦公,也是衙門隸屬營衛的駐兵地。

這裡可能涉及的問題,他也和公共租界交涉過了,不會有什麼麻煩。

爲了保證總理資政衙門在地方的實權,也是作爲胡楚元在大清帝國高層權力上讓步的回報,恭親王奕

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