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

“好,盛官爺,那就蒙您的光,一起喝一杯?”

唐延樞熱情的呵呵笑着,眼睛裡卻閃着毒光,他和盛宣懷那也是老對手了,自從上海輪船招商局置辦起來,兩人就會了總辦的位置爭鬥不休。

盛宣懷也是冷笑着。

就算是唐延樞和張頌賢之間,那也談不上朋友,今年的生絲收購戰,兩家打的異常兇悍,誰也不肯退讓一步。

冷不丁的,從盛宣懷身後又走出來一個青年人,二十七八歲,身高體健,似乎是個天生的冷臉,神情嚴肅。見到了大家,他又笑了,和在場的人抱拳道:“景儼見過各位長輩!”

“啊呀,原來是喬景儼啊,怎麼喬老爺子還是沒有來?”唐延樞笑呵呵的問着。

喬景儼苦笑,道:“我爹不願坐輪船,只好派我來。”

喬老爺子,當然就是那位輕易見不着的喬致庸。

胡楚元真的沒有想到,他有一天會和這些晚清經濟界的大佬齊聚一堂,可不知道爲什麼,胡楚元並不想和他們廢話羅嗦。

這個飯局是要參加的,可他不說話。

不管是張頌賢,還是唐延樞,他也一杯酒沒有敬,自己桌前的那一杯,從開始到結束就沒有動過。

他只是吃菜,吃飽之後就起身告辭離開,謝謝盛宣懷和盧文錦的招待。

等他一走,唐延樞就迫不及待的譏諷道:“和他爹還真是不能比啊,小家子氣,還真當自己是來吃閒飯的嗎?”

聽他說完,這些雄霸一方的商界大佬們紛紛的哈哈大笑起來。

盛宣懷又道:“眼下他是吃的挺飽了,可沒有關係,咱們會讓他都吐出來。江浙五省的鹽業,他以爲就那麼好吃嗎?”

雖然身爲徽州人,張頌賢也不由得感嘆道:“可惜了,雪巖倒是個難得的大器之才,那些家當怕是經不起這小子的折騰啊!”

盧文錦卻道:“各位,咱們不說這個了,眼下最關鍵的是將那兩件帝寶收回來,我有個提議,要是價格過高,咱們這些人不妨聯手競拍,各佔一點股份?”

“這……!”

大家說不出第二個字來。

從酒席的包間裡走出來,胡楚元的神情是冷漠的,心裡卻燃燒着一團怒火。

在這桌酒席,他能吃到的,聽到的,看到的只有勾心鬥角,只有相互的鬥氣和不滿,這些人也都該是響噹噹的人物,可和曰本經濟界的巖崎彌太郎、三井高平、澀澤榮一相比,實在不值得一提。

這些人最終的失敗,也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所以,胡楚元不屑和這些人繼續虛談交情,反正所謂的交情也都是虛假的。

第二天,胡楚元就讓潘麗美陪着他,到東京的大書市去購買書籍,主要是購買曰本現有的一些西學教材,一些介紹西方社會的書籍,以及現階段的一些曰本名士的言論合刊。

等他回來的時候,時間已經是晚上,剛到了會館門外,胡榮和沈富榮就匆匆走上來,和他稟告道:“東家,澀澤平東那個人又來找您了!”

ωωω _тtkan _c○

“哦?”

胡楚元有點好奇,當即快步走回自己的房間。

一進門,他就看到了正在和王懿榮下圍棋的澀澤平東,年紀青青的他,身上依然有種軍人的特質,這一點,胡楚元不再會有懷疑,因爲澀澤平東確實畢業於英國皇家陸軍學校。

“您好,胡先生!”澀澤平東得體的起身問好,微微頓首。

胡楚元點了點頭,和他問道:“您有什麼事嗎,澀澤先生?”

澀澤平東道:“家父澀澤榮一很想邀請您前往鄙府居住,而不是和一羣庸人住在一起,也算是對您邀請我在貴府居住的回禮。”

胡楚元不免有些奇怪,心想,我的名聲有那麼響亮嗎?

胡雪巖的名聲是夠響亮的,可喬致庸也不差,喬致庸的三子喬景儼不就在這裡嗎,盛宣懷、唐延樞……這都是足以能和胡雪巖相提並論的人物。

胡楚元其實也很想親眼去看一看澀澤榮一這個傳說中的曰本經濟之父,可他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去。

沒有意思。

如果他願意,他也可以是中國經濟之父,世界經濟之父。

胡楚元想了一下,和澀澤平東道:“很抱歉,我在曰本已經走動了兩天,很不適應貴國的習慣和生活方式,所以,我還是留在這裡吧。”

澀澤平東微微有些意外,又道:“上一次,令尊來的時候曾說要參觀曰本的絲織廠和船廠,因爲行程所限,未能做合理的安排。這一次,我們已經提前做好安排,不知道胡先生有沒有這個興趣?”

胡楚元笑了笑,道:“我已經在長崎參觀過了幾家工廠,不是獲利較低就是幾近虧損,算了,我暫時不想在這些方面進行投資!如果有別人願意投資,那我很支持,可我更願意開礦。”

澀澤平東也笑了,道:“是啊,相比開設工廠,開礦不僅投資小,收益還非常穩定,胡先生確實是有經商的頭腦和眼界。既然胡先生不想前往鄙府居住,那我就先行告辭了。”

胡楚元也不想多說什麼,隨即就讓王懿榮送客,自己則安靜的思考一會兒。

他原本是想和盧文錦聯繫起來,一起在曰本建立一家新學堂,可身爲廣東人的盧文錦明顯和唐延樞關係密切,和盛宣懷的來往也不少。

這就讓他起了疑慮。

胡楚元知道,自己的遠期對手是三菱等曰本財閥,近期的對手就是唐延樞和盛宣懷,防人之心不可無,他決定暫時不提此事。

等到了晚上,胡榮和沈富榮兩人也回來了,他們在橫濱唐人街裡尋找了一些華人,對潘容和中村浩司的背景進行調查,情況基本屬實。

這時,胡楚元就做了決定,寧可讓實力較弱的潘容負責籌建一所華人西學堂,就開設在長崎,以福州人爲主。

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從浙江一帶派人來求學。

做出決定後,他就讓沈富榮先返回京都,和潘容商量這件事,並談一談合股經營西陣會社和古董行的事情。

事實上,大體的事情都已經在京都時談妥了,沈富榮這一次前去只是將錢帶過去,正式投資西陣會社。

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