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探訪衛國公府

郭業的兩名隨扈,也不是什麼善類。

他們原本就是長安城的混混幫閒出身,一個叫做趙半斤,一個叫做錢八兩。意氣相投,

聽名字就是天生的一對,一起投奔了郭府。

投靠郭府後,兩人仗着小聰明,成爲郭業的貼身隨扈,也算是飛黃騰達了。

郭業見衛國公府門前人山人海,可不會老老實實的排隊。

他和兩名隨扈分開人羣,如同游魚一般,左衝右撞,前擠後攔,施展前世就已經大成的插隊神技,一會就往前擠了一百多步。

郭業還想往前擠,卻被人攔住了。

一個華服的青年公子,一把就抓住了郭業:排隊去,排隊去,就憑你們也想插隊,本公子都沒插隊呢!

他歪戴着帽子,背後插着一把摺扇,頭上還戴着一枝牡丹花。

一看這架勢,就是長安城中,追逐潮流的紈絝子弟。

趙半斤見郭業被抓住可不幹了,現在正是他表現的時候,道:快鬆開,你知道你抓住的是誰嗎?

青年公子看了看,一撇嘴:他是誰?長安城有頭有臉的公子,哪個我沒見過?就沒有他這麼一號!你知道我是誰嗎?

錢八兩幫閒出身,最會接話:咱們兄弟跟着我家主人拜訪的都是長安城中的高官貴胄,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我們還真不認識!

青年公子把郭業鬆開,抽出摺扇,在胸前打開,一扇一扇的,還真有點風流倜儻的味道,道:你們聽好了。我乃是吏部主事孫思之子,孫子善!聽說過沒?

吏部主事,也就是個六品官,在長安城裡不算什麼,咱們兄弟沒聽過。至於你嗎,孫子善,那就更沒聽過了!

沒聽過我不要緊,你們肯定聽過我的老師,說出他老人家的名字來,嚇死你們,你們肯定能聽過!

那你的老師是?

官拜大唐禮部尚書,爵封平陽郡公,平過白蓮教的叛亂,火燒過吐蕃的布達拉宮,姓郭名業。怎麼樣,怕了吧!

郭業插隊這事,不太光彩,好歹也是大唐的高級官僚了,幹這事實在挺沒品,所以一直沒說話。

現在可忍不住了,什麼時候自己有了個便宜弟子?莫非是書學班裡的?可書學班裡面印象中沒有這麼一位呀!

郭業撲哧一樂,道:本官就是郭業,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收了你這麼個徒弟!

孫子善大驚:你就是火燒布達拉宮的郭業?你就是禮部尚書郭業?你就是平陽郡公郭業?

郭業微笑不語,洋洋自得。

孫子善滿臉的不好意思,期期艾艾的說道:老師在書學班開課的時候,弟子身體不爽,不能當面聆聽老師的教誨。等弟子康復了,老師卻又去爲國立功,緣慳一面,老師不認識學生是應該的。今日得見老師,真實三生有幸呀!

孫子善還真拉的下臉來,抱着郭業大大腿哇哇痛哭,好像真的師徒情深似的。

其實孫子善哪是有病呀,根本就是逃學。等到郭業連立大功,名滿天下的時候,孫子善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這要是跟郭業攀上關係,那不是能少奮鬥二十年?

不過,從理論上講,他還真能叫郭業一聲老師。

在長安城裡,他老爹的名號不管用的時候,他就擡出來郭業,還真是無往而不利。

今天遇見了正主,可算是撞槍口上了。

孫子善也是機靈,看看能不能化壞事爲好事,徹底攀附上郭業!

他們這麼一鬧,旁邊看熱鬧的人可就明白了。

原來這個一身便裝,有點小帥的年青人,就是大唐大政治新星,績優潛力股禮部尚書,平陽郡公郭業!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平陽郡公來了~~,快閃開啦~~

人的名,樹的影。

譁~~

霎時間,人羣中主動分出一條道來,供郭業入府。

雖然說,這衛國公府門前的人都是非富即貴,可那也得分跟誰比。這裡面富貴過郭業的人還真沒有。誰敢擋郭業的路?

郭業一腳踹開自己的便宜弟子孫子善,志得意滿,慢慢往前走。

一邊走一邊還向兩旁的人羣拱手,說着:多謝大家體諒,兄弟我先走一步了。多謝,多謝!

衆人衆星捧月一般,回着:郭大人您請,郭將軍先請,尚書大人先請!

走了好一段路,纔來到了衛國公府的正門前。

這時,衛國公府大開中門,早有下人在府門迎接。

我等奉小姐之命,特來迎接郭大人入府,郭大人您裡面請!

小姐?

郭業傻眼了,衛公府除了魚暖暖之外,還有第二個小姐嗎?難道是魚暖暖回來了?

魚暖暖現在的身份可不只是衛國公府的小姐,還是扶餘國的公主,不可能簡簡單單的就回大唐來的。

扶餘國再小,那也是一個國家。

用現代的話說,魚暖暖回大唐,那就是重大的外交事件!

爲何魚暖暖歸來,朝廷連個通告都沒有?連自己這個禮部尚書都不清楚?這不合規矩呀!

郭業疑竇叢生,耐着性子,隨着下人進了府。

門外的衆人看郭業直接進入了衛國公府,一片豔羨之聲。敢情他們只能在門前等着,根本進不去呀,怪不得讓路讓的那麼麻利呢!

孫子善在衛國公門外大聲呼喊:老師等等我,我也去!

這個可就沒人理他了,衛國公府大門緊閉。

老師和弟子的待遇是不一樣地!

衛國公府,花廳。

郭業坐下沒多久,一陣銀鈴般的嬌笑傳來,:益州侯,咱們可是有日子不見了呢!哦,不對,現如今你可是堂堂的平陽郡公了呢!

聲音熟悉,郭業扭頭一看,一襲白蓮宮裙亭亭玉立坐在花廳中,薄施粉黛,傾國傾城,正是衛國公李靖的義女,扶餘國的小公主魚暖暖!

郭業久不見魚暖暖,心裡還怪想她的,道:哪裡哪裡,也就是我運氣好。陛下以爲我死了,才追封了個平陽郡公,賜我死後哀榮。沒想到我竟然活着回來了。要不然,要封公爵,起碼我還得奮鬥幾十年哩!

魚暖暖嬌媚的一笑,道: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這也算是郭業你的造化。唉,想我父親,爲了大唐出生入死,東征西討,連番大戰,受傷無數。五十多歲才封了個衛國公。你郭業假死一次,平陽郡公就到手了。仔細想想還真不公平呢!

郭業苦笑道:朝廷各個老臣子早就憤憤不平了,暖暖你就別煽風點火了!

魚暖暖眼珠一轉,促狹的道:聽說你這次出使,還帶回來一個異族美人。平陽郡公大人,你可真風流性子不改啊!

郭業心中一動,塔吉娜的事情,魚暖暖怎麼知道的?難道魚暖暖還在自己的府邸安排了眼線?看來府裡的規矩必須整頓一下了,要不然自己什麼秘密都藏不住了。

郭業道:唉,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呀。我郭業對天發誓,我和那個異族女人沒有任何關係。此事另有隱情,暖暖你要相信我呀!

魚暖暖沒好氣的瞪了郭業一眼,道:我又不是你什麼人,你又何必向我解釋,要我相信你呢?莫非平陽郡公大人看上暖暖了?

郭業和魚暖暖的眼光一碰,心中一蕩,鬼使神差的答道:那暖暖意下如何呢?

魚暖暖本來想調笑郭業,沒想到郭業直接接招了。臉色微紅,一時不知如何接話。

一絲曖昧的感覺,在二人之間盪漾開來

郭業也覺得失言了,面色尷尬,轉移話題,道:暖暖你怎麼不動聲響的從扶餘國回來了?也沒見朝廷有什麼通報。還有衛國公府門前那麼多人是怎麼回事,他們不會都是暖暖你的欽慕者吧?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小神棍袁天罡、李淳風【加長版】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十宗罪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栽贓陷害(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留一手第四百二十四章 收屍第一百零三章 鎩羽而歸第八十二章 命案!!!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火燒布達拉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以少勝多之道一千七百零六章 闖刀陣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客棧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報仇!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自揭身份第九十八章 雜役班第五百九十二章 格爾木城保衛戰(八)(加長版)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投票決議第三百三十章 絕佳人選挺糾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父子連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吐蕃女使節第五百五十五章 暗夜的去處第六百一十九章 皇后娘娘送來蓮子羹【加長版】第七十二章 一驚一乍的岳父大人第二千六十章 議伐僚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翩翩少年郎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句話決定未來第九章 翁婿大廳話家常第一百二十八章 隴西縣城保衛戰(九)第十章 隴西縣城東門外第八百一十四章 今晚打馬吊(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小勝第一千迪拜四十六章 李二陛下拉偏架!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蛇蠍美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飛吧!第八百九十二章 李淳風口述秘聞第六百六十九章 壯士斷腕?還是棄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你負責迎接!第六百九十五章 文成公主的政治眼光【加長版】第一千零二十章 大爭之勢第三百零六章 教壞唐長老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我等不及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宮侍衛統領傻虎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敢作敢當王思榜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郭小哥求婚記(1)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花樣詠柳第二千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八十九章離去前的囑託【第八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尤姬姑娘要從良第五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五百一十六章 內有隱衷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絹帕傳情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郭業來也!第六百五十四章 今晚,我爲卿狂第四百六十章 敢欺我大唐無狗乎?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薛心蓮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卓遠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偷聽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郭小哥求婚記(6)第二千六十四章 客棧巧遇第八百二十一章 多疑的崔義珪【四千字大章】第二千一十七章 瘋狂的虞氏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四十七章 象軍護送第九百五十四章 泥婆羅國高山鬼兵第八百八十三章 勾當第二百七十章 打法就這麼簡單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玩脫了?第一百五十章 盧刺史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咱們換換怎麼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請求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郭小哥的尋龍術(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自揭身份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算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大泥寺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家醜聞第五百一十五章 郭業的良策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郭業審案(中)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奪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妃與蜀王李恪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如此淵源第四百二十六章 異類的皇族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盧承慶夠無恥第五百零二章 兵司員外郎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倩女幽魂第七百二十九章 皇室家宴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騎着毛驢的老叟第二千九十三章 制定消滅計劃(上)一千八百二十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九百二十一章 籌劃準備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知足常樂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魚在靈州第三十六章 貞娘,你信不信得過我?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長人國中我最帥第二千八十七章 誤會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抉擇,是打還是走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惡道秦英第一百四十五章 航行江面第七百七十八章 雲山霧繞不見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太子探訪尚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