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公債(第二更,求訂閱)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爲何要修鐵路?

修鐵路的理由很多,火車龐大的運力、火車日行千里的便利,如此種種,或許除了朱宜鋒與習之墨之外,議事堂中的衆人都未曾坐過火車,但並不意味着他們不知道這些便捷之處,但是他們卻同樣也明白,現在不是修鐵路的時間。

修鐵路需要用鐵!

更需要用銀子!

而這都是現在督府所無法提供的,鐵廠未建、存銀不足。

或許陳端提出的開鑄銅元,爲督府緩解了財力上的不足,但一條兩千餘里的鐵路所需的又豈止千萬?

錢從那裡來?這個問題還未解決,大都督的問題又讓議事堂內的紛亂爲之一靜。

爲何要修鐵路?

“回大都督,大都督所憂是一但粵匪奪以京城,屆時局勢崩亂,江航屏斷。若通粵漢之間有鐵路相通,督府自此將再無江航之因,同時亦有調兵之便!只有如此,將來才能同粵匪奪以天下!”

駱秉章解釋很直接,同樣也在道出了一個事實——督府需要這條鐵路。之所以需要這條鐵路是因爲這天下的形式,在駱秉章的話聲落下之後,這議事堂內頓時變得靜悄悄,現在兵圍京城的粵匪使得這天下局勢大變,將來督府何去何從?

如何敗以粵匪,這都是無法迴避的現實。

“儒齋所言極是!”

朱宜鋒點點頭,這正是他要修這條鐵路的另一個原因——爲了同太平軍奪天下!

“有了這條鐵路,兩廣將與兩湖擰成一股繩,粵漢之間物資人員調動自可朝發夕至,聯成一體,屆時縱是太平軍來犯,我等亦可以鐵路爲動脈,調動人員、軍隊從容禦敵……”

對於這個時代的國人而言,鐵路的優點是他們所法理解的,但在對於朱宜鋒來說,他卻知道在鐵路發明之後的百年之中,鐵路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它並不是簡單的“路”,而是一國的動脈,縱觀其後百年的世界強國,無不是鐵路強國,鐵路將其國土聯成一體,19世紀各國工業產值,有哪一項產業比鐵路重要?

沒有。

鐵路的重要性,是它在經濟起飛時期,所扮演的火車頭角色,透過運送原料、產品、人員的功能,對全國的工業產生重分配的效果。鐵路同時還能夠帶動鋼鐵的生產,19世紀美國的鋼鐵工業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相當於各強國總和,正得益於其興盛的鐵路築建。

不過這一切對於朱宜鋒而言,還是太過遙遠了,現在他需要考慮的只是眼前,眼下,他需要這條鐵路,需要這條鐵路將廣東與兩湖連成一體,只有如此,他才能夠在將來同太平軍爭取天下,以三省之力奪以中國。

“當然,修建這條鐵路耗時將不下數年、耗資將不下數千萬,而在這數年之內,本督於之南京恐怕只能行以韜光養晦之策,待到鐵路築通之時,便是我等力挽狂瀾之日!”

什麼是穿越者最大的優勢?

那就是對歷史、對未來的掌握,或許,現在歷史已經發生改變。但朱宜鋒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對未來的掌握,他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樣也明白未來需要什麼,這也是他自信之源,即便是在未來幾年,太平軍奪得了天下,又能如何?依其治國之道,未來仍然在自己的手中,如此又有何懼?

“粵漢鐵路於我督府而言確實重要,可……這築路之銀錢從那裡來?”

張亮基有些緊張地問道,做爲左參軍的他分管着戶部,最終這銀子還要他去籌辦。現在督府別出拿出千萬兩銀子,縱是百萬兩也拿不出來。

“銀子。”

駱秉章也以關切的口吻說道。

“大都督,這築路必先解決銀子,若無銀錢,或者說,若是粵漢築路爲鄭國渠一般,非但不能強我,反倒會疲我之力。”

鄭國渠最初是爲“疲秦”,可最終也正是鄭國渠“強秦”,同樣的道理,就像那大運河一般,亡隋朝,卻興了唐朝,這是他不得不考慮的事情,畢竟這可是兩千多裡鐵路。

“嗯,銀子,確實重要……”

朱宜鋒整整膝上的發亮緞袍,此時他的身上穿着一襲黑色漢式圓領袍,或許他主張西化,但是並不意味着拋棄傳統,不過對於立場決定一切,作爲漢人,他必須要選擇漢人的衣裳,當然這也可以令國人有所適應,正如同在剪辮子、剃髮的同時,又不反對蓄髮一般,這都是一種妥協。

華夏的衣冠可以改良,也可以恢復,對於本就信奉實用主義的朱宜鋒而言,這衣裳也好、發制也罷,不過只是可以拿來一用的工具。

“眼下,督府庫內無銀,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實,所以本督準備借錢!向民間借款!”

末了一句話,像一擊重錘打在張亮基、駱秉章等人的心坎上。他們幾乎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所謂的歷史上所謂的“商借民款”,那不過只是貪官污吏層層敲詐的手段罷了。這兩種結果,都是曾國藩所不願看到的。

“不知大都督所指向民借款?所指爲何?”

作爲戶部尚書的黃思玖的調子分明低下來,甚至在說話的時候,他的語氣都顯得有些不定。

這官府借錢,自古以爲來那有借的道理!

“於西洋有兩種集款方式,一是債券,二是股票,西洋諸國正是通過這一方式,集以社會賢散資本,用以各項事業……”

在朱宜鋒解釋着債券與股票的時候,諸人的腦海中所想的卻是史書上歷朝歷代財力窘迫時的作法,無外是不斷通過賣官鬻爵或者強徵強取要求老百姓捐輸,報效。捐輸和報效是看起來是自願的,本來是無償的,當然,朝廷願意以官職或榮譽或功名做酬謝,給予捐輸和報效者以報答,那也是常見的。但是,朝廷不會想到向老百姓借錢。而現在,大都督的話卻讓他們有些疑惑。

“大都督,這當真是向百姓借錢?西洋諸國當真向百姓借錢?”

駱秉章的態度益發的懷疑,對於早就習慣將百姓視爲牛馬的他來說,督府向百姓借錢,這委實超過他的想象,雖說過去於地方任上時,向地方富紳借過錢,可那只是地方官府的私下行爲。

“是借錢,而且以後一定償還……不,不是以後,而是隨借隨還!”

肯定的點點頭,朱宜鋒道出了他的想法,

“本督準備效仿西洋,發行債券,以兩湖、廣東鹽稅作爲擔保!向民間借款五千萬兩!約定20年還清,以年利5釐計息,遇閏不加增。前10年還息不還本,後10年本息並還,本還則息減。前十年內,每月以鹽稅專款還息一次……”

在經歷了之前的財政危機之後,朱宜鋒便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解決財政問題,儘管殖民興業、廣興貿易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但是想實現這八個字卻需要資本,資本從那裡來?

儘管早在第一次財政危機時,他就曾考慮過債券,但那時對於債券他並不瞭解,可是現在,通過向外國人的瞭解以及結合歷史上發行債券的方法,朱宜鋒想到了一個簡單的辦法——擔保!

這個時代的歐美各國對內發行債券時,往往都以國家信用作爲擔保。可這恰恰是中國所欠缺的——數千年來,在這個視百姓爲牛羊任意取之的朝廷,失信於民又豈只一次,如此一來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信用。可若是有所擔保,卻就會不同。

對於兩湖而言,現在最值錢的是什麼?

就是鹽稅!

在大人說話的時候,張亮基也好、駱秉章也罷、李子淵、林治平無不是認真的聽着他的每一句話,他們都要仔細地聽進去,認真地去琢磨。畢竟現在大都督欲要辦的這樁事也不尋常,如今又說出這樣一番不尋常的話來,究竟是可行還是不可行?

“大都督,以鹽稅作爲擔保亦無不可,三省二十年之鹽稅,又豈止萬萬兩,若是加以細算,倒無不可,畢竟這縱是民間相借亦有質物,而今時大都督則以未來三省之鹽稅作爲質物,想來紳民亦不會反對。只是這每月還息,又如何償還?”

黃會玖有些疑惑的問道。

“憑債券下方之息票!每張債券下印240張息票,前十年還息,後十年本息並還,每張息票上具印以需還數額……”

雖說這看似極爲公平,可只有朱宜鋒才知道,這實際上是埋了一個坑——按他的想法,每票100兩者印50萬張,計股銀5000萬兩。年息五釐,一年也就是還5兩銀子的利息,而年息5兩銀子分配到12個月中,每月也就是0.416兩,這意味着將來官府可以用銅元償還股票利息!那怕只付一半銅元,對於官府而言,還息壓力都是可以接受,無非就是加大銅元的供給,僅此而已。其效用差不多就想當於後世開啓印鈔機的行爲。

當然有些事情只能做,卻不能去說。就像現在,他絕不能夠把用銅元還款的想法說出來。

“至於債息的償還,本督的想法是由官銀號負責債券的發行、以及債息的償還。”

第238章 太平變(第二更,求月票)第173章 時機(第一更)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690章 區別(爲新書求推薦、求支持)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第455章 奕訢之心(求支持)第459章 父與子第77章 借皮一用(第二更,求推薦)第239章 京城煙雲(下)第三更第262章 將功贖罪(第一更,求支持)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504章 天變(求支持)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122章 天京議政(第一更,求推薦)第565章 目的所在(求支持)第76章 黑店(第一更)第177章 去湖南(第二更,求月票!)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97章 上海(第二更)第1章 魂越百年(新書發佈,求收藏)第626章 絕望與希望第684章 我跟你說……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172章 巴黎(第二更)第516章 咽喉(求支持)第319章 嶺南春(第二更)第526章 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538章 科隆海戰(中)第28章 報復(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54章 喜事(第二更,求月票)第231章 廣州(第一更,求月票)第159章 心腹之患(第一更)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93章 將計就計(今天加更,求推薦)第82章 義軍(第一更,求推薦)第253章 國舅爺(第一更,求支持)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31章 各色人生(明天加更,求推薦)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329章 華工(第二更,求支持)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581章 強硬(求支持)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薦)第699章 炮口下(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50章 離經叛道(三)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第174章 ”鐵甲艦“(第二更)第230章 決定(求月票,求訂閱)第201章 大報恩寺(第一更)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581章 強硬(求支持)第243章 何懼之有(第二更,求月票)第377章 謀劃(第一更)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第716章 父與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33章 問仙(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5章 暗號(第一更,求推薦)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231章 廣州(第一更,求月票)第464章 趁火打劫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172章 巴黎(第二更)第522章 帝國第382章 上堂課(第二更)第305章 遠東的未來(第一更,求推薦)第270章 助手(第一更,求支持)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06章 民變(第二更)第65章 甘爲奴(第一更,求推薦)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第13章 出發(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第207章 決心(第一更)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364章 工部大學堂(第一更)第304章 日本鎖國(第二更,求支持)第706章 盛宴(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03章 命運(求支持)第503章 命運(求支持)第52章 東王處(第一更,求推薦)第537章 科隆海戰(上)第681章 開啓未來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340章 改變(第二更,求推薦)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575章 勾結第191章 國事家事(第二更,求月票)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448章 離經叛道(一)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第442章 新大陸(第二更)第380章 太平血(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