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鐵官

“五官掾雖權重,然你並未代管功曹,如何能命令我?”項鴻很不以爲然。

“你?……別說是你一千人,就是張中尉我也可令得!你先看看這東西。”劉玘說完,掏出一塊小木簡遞給了楊秦:“子明煩請拿給此人看看!”

“諾!”楊秦聽命,隨後把那小木簡拿給了項鴻:“威明,此乃太守令,見令如見太守,你是何人?居然也敢違令!”

“這……我要檢驗真僞!”項鴻態度頓時軟了許多。

“你可認真看好,若違太守令,後果自負!”楊秦遞給了他。

項鴻伸手接過以後,一看,果然是太守令,上面有功曹、主簿複覈,以劉玘現在的身份,作僞的可能性爲零。

“這……既然如此,還請劉五官給一道令,在下也好回去覆命!”項鴻一看,今日肯定是帶不走人了,討一道令纔好回去交差。

“令?我的話就是令,限爾等兩刻鐘之內出無鹽城,否則,除軍卒求盜外,全部以違令論處,殺!”劉玘不想跟他們多費口舌。

“……”項鴻一聽,不由得渾身一震,呆立半晌,然後尷尬地一揮手:“走,我等回去稟告中尉!”

說完,就策馬奔走。

劉玘也不管項鴻,轉頭對那剛纔被捕的幾人說道:“爾等隨我回王府,每人寫一仁和亭出事那幾日行程自述,讓證人簽字畫押,免得他人來無故騷擾!”

這些人原本嚇得不輕,現在看見劉玘讓他們依舊回王府,這人非常興奮,全都長揖以謝。

……

王府。

劉凱謝過劉玘之後,說道:“阿兄,張中尉貪婪而狠毒無比,愚弟擔心哪一日如太守一走,愚弟一家肯定會遭殃,請阿兄相救!”

現在宦官當權,外戚實力並不出衆,士人又被壓制,地方上的各王很有些不安,非常擔心有些居心不良之人給安上一個罪名。

“阿弟勿要擔心,愚兄馬上就將前往東平陸秘密調查此事,一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如果真是他所爲,愚兄定不會放過他!”

他心想,也等不了伯父,反正訂婚之事晚一些也無所謂。

“阿兄若能爲民除害,東平百姓之幸事也,晚間我與阿兄踐行!”

……

東平陸是東平國下轄的一個縣,此處是中尉府所在地。

鐵官在東平陸縣城以西十里的平凹鄉。平凹鄉以前是一個只有十幾家的“野人”居住的“落”,連一個裡都算不上。

不過自從七八年以前有了鐵官以後,這裡陡然間生了好幾“級”,由落變成了鄉。

這日下午,劉玘與楊秦、粟良、李尚三人一道,僞裝成京城少府鐵官少吏與工匠,來到了平凹鄉。

夕陽西下,大地全都換上了金裝。雖然秋風陣陣,不過幾人興致挺高。

“唉,走了兩日,終於到了,劉郎,你可得答應我,幫我也做一套你說的那冷鍛鎧甲!”李尚一直惦記着這件事。

“這……我豈能忘記?就做四套!不過我可說好,有了這甲冑之後,那就得與敵人真刀真槍,半點馬虎不得!”

劉玘心想,如果自己今後真能發達,李尚肯定也會是自己的骨幹,多做一套兵器、甲冑也無所謂。

不過,李尚武藝實在稀鬆平常,或許還達不到平均水準,太浪費。

“對了,李佐喜歡何種長兵器?”楊秦問道。

“我?……我在路上一直在想,可到現在都沒想好,足下喜歡長刀,少卿喜用丈八蛇矛,劉郎……對了,劉郎,你要打造何種兵器?乾脆我和你用一樣的長兵器!”李尚轉頭問劉玘。

劉玘微微一笑:“我準備用丈八神錐!”

“丈八神錐?那是什麼兵器?”李尚一聽,非常驚訝,其他二人也都覺得奇怪。

“就是該進型的長矛,長度與丈八蛇矛類似,不過前面是直的四棱長錐,就是此種形狀……”劉玘在地上給他們三人進行了解釋。

李尚一聽,搖搖頭:“這是戰場上拼命的打法,我還是不用,你另幫我設計一種兵器如何?”

“我……嗯,這樣也好,乾脆你就用眉尖刃,可砍可刺!”劉玘在地上給他畫圖。

李尚看罷,連連點頭:“嗯,我就用這兵器!”

喜歡用刀的楊秦一看,也說道:“劉郎,乾脆把我這把兵器也給造成眉尖刃如何?”

李尚一聽,忙說道:“子明,咱們四人各打造一樣兵器,總得要有些不一樣,你爲何要學我呀?”

“這……”楊秦一聽,立刻就犯了難,隨後想了想就對劉玘說道:

“李佐之言也有道理,煩請劉郎再幫我設計一種兵器如何?”

“好,既然大兄喜歡用刀,那就用三尖兩刃刀,形狀如此……”劉玘給他設計了一種獨門兵器。

“好,我就用這兵器!”劉玘剛畫出圖形還未來得及講解,楊秦就決定使用它。

實際上,劉玘所設計的的這個三尖兩刃刀,是宋代直刃尖刀的改進型,他主刃旁邊的兩尖可以起到兵器戟的小枝的作用。

戟這種兵器使用的時間很長,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一直到唐代還有少數人在使用,比如說薛仁貴。

當古代的戟,前面是“丩”型,或者類似於“丩”,並無其他複雜的結構,因爲其餘複雜結構只能增加無謂的重量,完全不具合理性。

李尚一看那三尖兩刃刀的形狀,心中不由得更加喜歡,不過自己的話已放出去,也不好再收回。

平凹鄉城城牆只有一丈多高,也就能防範普通盜賊。

四人進城之後,打聽了鐵官廷所在的位置,然後騎馬趕了過去。

鐵官作爲一個縣級的國有企業,他有一名三百石鐵官長、一名二百石丞負責。

在他下面,有若干百石以下少吏,其數量當然比一個縣少得多。

東平陸鐵官長是薛信,字少平,三十八歲,從前擔任百石鄉有秩。

“稟薛長,外間有一名劉工師領着三名工匠前來報到!”薛信正忙着,忽然一名直役進來稟報。

“工師?直接找王丞即可,爲何卻來找我?”薛信有些不解。

“稟薛長,這幾人有些來頭,說非得要見薛長!”

“哦?速把他們帶進來!”薛信點點頭。

第067章 啓程第093章 推辭第087章 辦班第033章 石炭第025章 名士第023章 飛燕第030章 巧遇第013章 試題第048章 回家第045章 買物第022章 女樂第056章 可交第113章 玄德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107章 外戚第022章 女樂第108章 問計第019章 督郵第027章 起步第125章 中軍第027章 起步第010章 驚喜第103章 擒王第036章 傳言第085章 軍侯第044章 市事第090章 朋友第047章 送別第069章 族弟第123章 家鄉人第033章 石炭第098章 挑釁第066章 論亂第091章 基金第084章 王府第086章 密令第065章 公達第031章 梁山第005章 待客第016章 八廚第019章 督郵第045章 買物第003章 分戶第016章 八廚第090章 朋友第054章 升遷第046章 孤兒第051章 端倪第013章 試題第092章 刺史第007章 後庭第012章 縣寺第089章 家庭第085章 軍侯第068章 論政第010章 驚喜第067章 啓程第091章 基金第089章 家庭第002章 伯母第030章 巧遇第002章 伯母第067章 啓程第091章 基金第023章 飛燕第115章 侯爵第024章 伯父第075章 待遇第069章 族弟第110章 好事第107章 外戚第075章 待遇第043章 同事第117章 太學第026章 節奏第038章 試驗第130章 匈奴王子第025章 名士第076章 故知第044章 市事第001章 重生第007章 後庭第081章 高度第027章 起步第086章 密令第054章 升遷第012章 縣寺第081章 高度第057章 蘭若第037章 風箱第006章 禮記第113章 玄德第080章 夜對第106章 曹操第023章 飛燕第116章 中使第115章 侯爵第062章 有功第086章 密令第049章 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