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五章 朝堂紛爭

“看來諸卿是不反對了?那麼就請翰林學士擬詔吧。另有禁軍將士,北方諸軍勤王功勳不可不賞,可命樞密院與禮吏二部及一併有司,參照武安王的請功奏摺確定封賞。”

說完這句,天聖帝又道:“第二件,是靖北郡王並寧國公的自請移封,此事朕已允准,政事堂與樞密院也無異議。另有朱國公高仰,此番無令擅舉大兵,亦不能施以懲戒。着令高仰降職一級,封地移至賀州。”

滿殿之內諸臣,依然是沒有任何言語。

靖北郡王與寧國公二家,是自請移封,別人無可置喙。至於那朱國公高仰,也是被天聖帝握住了把柄。

這次隆國公龍在田舉旗清君側,那池春高氏本是極力舉兵相應,意圖北上攻伐,牽制寧州節度使嬴完我麾下大軍。可當嬴衝在東河郡大勝的消息傳出,高氏就立時偃旗息鼓。

幸在兩日之後,天聖帝就已脫困,否則這池春高氏早就被北方剷平。今日天聖帝只將這家移封,已是足顯寬厚。

此刻的參知政事張蒼,則如木偶一般,端坐於朝堂一側。一直是神情木木,看那天聖帝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將一些朝中爭論未休之議定論。心想這位今日的手法,倒是與十餘日前嬴衝推舉嬴守愚監國,而後又大肆提拔私人的那場朝會,頗爲相似,

當時嬴衝是將叛黨定罪之事押後議論,以此要挾羣臣。而今日的天聖帝,則是以十萬雍秦世族的生死爲質,使羣臣不得不從其所言。

“第三件,九皇子嬴守愚監國數日,安定朝堂有功。今免其輔政王之位,賜封莊王——”

聽聞此事,在場八十餘位朝臣譁然了一陣之後,就再沒什麼聲響。包括張蒼在內,都不覺天聖帝的安排有什麼不妥。

嬴守愚既然以輔政王的名義,擔任過監國了,那就確實不能再以尋常皇子待之。如今免其輔政王,賜封莊王,正在情理之中。

諸臣都只是暗贊這位皇子的好運氣,如今天聖帝膝下其他年長皇子,最高也只是郡王爵,可這位卻已是親王了。

儘管不是世襲,可在宗室之中,也是難得的緣法。

可須臾之後,當天聖帝再開口時,整個朝堂之內的氣氛,就又急轉直下,瞬間冷凝如冰,

“第四件,如今重勘田畝與清查隱戶二政,已在北方初見成效。朕欲將此政,行於天下,不知政事堂諸公,以爲如何?”

聞得此言,張蒼的面上,卻是滿透無奈之色。

此時的政事堂,裴宏志與元岱週二人已經下獄。而如今幾位宰執之中,皇甫射與謝靈都是嬴衝一黨,聽其號令;王安石與新儒一黨自成一系,極力變法;王鍾則素來都是天聖帝的應聲筒,本身並無主見;至於李東恆,這位新入政事堂不到一年,資歷太淺,且與嬴衝頗有交情,此時也似並不願顯出什麼偏向。

故而今日有心反對此事的宰執,就只剩下他張蒼一人。

——原本他在兩家之間尋求平衡,可謂是如魚得水。可當裴氏倒下之後,卻只覺自身處境,無比艱難。

果然下一刻,那王安石就已首先起身:“陛下,此二法確爲善政!民不加賦,卻可使我大秦年增萬萬金歲入。臣請陛下,速將此政推行於南方諸州。”

隨後那皇甫射與謝靈等人,亦是紛紛開口應和,一片的附議之聲。

張蒼是最後說話的,可當諸臣紛紛目望過來的時候,卻還是壓下了之前打算‘螳臂當車’的念頭。

如今此事已成定局,他張蒼反對與否,已經無關緊要,實在沒必要在此事上糾纏。

如今裴氏大敗,盧氏移封,天聖帝掌握朝堂已成定局。既然已輸了,他們這些人,就沒可能不做讓步,

不過張蒼接下來卻是心意已定,如這位陛下還欲得寸進尺,那麼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發聲不可。

“故此甚好!此事一如北方舊例,負責勘定田畝,清查隱戶的人選,都由政事堂擬定。”

天聖帝的笑意更濃:“那麼再說第五件,如今有大臣上折,欲使我大秦廢除丁稅,改爲攤丁入畝,”

這句道出之刻,這議政殿內的氣氛,就又驟降到冰點。所有人都是面色肅然,眼神凝重。

下方立時就有大臣起身怒斥:“陛下,請問到底是哪位奸佞,爲陛下出此禍國殃民之策?”

更有人響應道:“什麼攤丁入畝,此實爲巧立名目,盤剝百姓的惡法!臣請陛下斥之!”

除此之外,還有意圖從道理上駁斥的:“臣敢問陛下,這攤丁入畝究竟該如何計算,如何分攤?我大秦諸州,形勢各不相同。有些地方人多地多,有些地方人少地多。再有南方田地畝產五石,而北方諸州的上田,最多也只三石左右。所謂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處置不當,必定激發民變。而而這攤丁入畝之法,臣實難苟同!”

“請陛下三思!這世間田有定數,而人丁增長,則無有極限。攤丁入畝,在這幾十年,或可使朝廷歲入大增,令百姓受益。可代代積累下去,必爲惡政,這豈非是要將我大秦的有地之民都逼死不成?”

天聖帝的神情,倒是始終淡定如故,很是耐心的聽羣臣議論辯駁。

不過朝堂之中有反對者,自然也有支持‘攤丁入畝’的朝臣。

“可臣以爲如今之丁稅,也極不合理.百姓無田者衆,卻需承擔重稅,如寧州宛州諸地,常年都有將新生嬰孩溺死,以避丁稅者。”

“如今我大秦的人丁稅,總計雖是四千五百萬金左右,皆由各地官方收繳,由當地官府使用,賬目混亂不堪。且地方之上的胥吏貪官,巧立名目,私自提高稅額者比比皆是。徵收的銀錢,其實不下一億五千萬金,使我秦民不堪重負。以臣看來,無論是不是要攤丁入畝,這人丁稅都需釐清不可,”

“至於人丁增長,此事簡單。朝廷大可以這四千五百萬金爲定額,從此永不增賦。”

“如今各州確實情勢不同,人有多寡,地有厚薄,不能一概而論。只需我等能秉持公心,定能商定出妥當萬全之策。”

“記得泰阿三年,我大秦鼎盛之時有壯丁八千九百萬人,可到了天聖元年,戶籍上的壯丁,卻只剩六千二百萬人。可見人丁稅滋生隱戶,長久下去,必定是有害於國!”

“如今朝廷雖在北方清查出不少人口,可許多民戶收入不多,難以負擔丁稅。長久下去,必定不堪重負,遲早還是得逃籍不可。這些人依附世族,不服勞役,乃是國之毒瘤——”

眼見這議政殿內,各個臣子爭論不休,張蒼亦凜然站起了身:“陛下,攤丁入畝之政,非政事堂與小朝議能決。因茲事體大!臣請陛下招開大朝,聚京中所有七品以上的朝臣,共議此事!”

ps:宣傳下開荒的微信公衆號‘作者開荒’,求關注,求支持,求搜索!今天微信推送的世家榜,讓大家瞭解下開荒書中的世家,第一個是襄陽王家哦。

四一九章 太離之後三七九章 再見狂雷三三零章 栽贓嫁禍(三更求訂閱求票!)六三八章 否極泰來2三零九章 三更造飯(第三更)四九九章 初見安石(三更求票!)二八七章 老上之災二八五章 得道多助一九九章 雲龍之隱(第三更)一八八章 莫名囑託(第三更)四三二章 柱國之臣(二更)六九九章 水雲之間一二四章 咸陽黑市(求訂閱求月票)二十八章 邪皇真傳(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四三六章 朱漆金瓦(第二更)二一二章 杖責十五一五七章 無雙國士四一七章 朝爭變局六二一章 一諾千金六八三章 地元髓礦(五更感謝lingling2000兄的打賞)一五零章 殘酷政爭四一六章 圖窮匕見(第三更求票!)一七三章 任務完成三五四章 勾魂奪命二四八章 先揍一頓一七五章 風雨之初六一三章 盆滿鉢溢七十七章 初次交流(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三五一章 鎮壓氣運一一七章 閉門不納(三更求月票求訂閱)七十二章 百骨神君(求推薦求點擊求收藏)三五六章 火曰炎上一二零章 誤中副車(求月票求訂閱)二六三章 修爲大進三四三章 出關北上三一一章 隨我破敵二二五章 虎癡虎神四七五章 散朝餘波(半夜更新求票)二三四章 大婚當日三六零章 露布飛捷(三更)四一零章 無雙國士!三零八章 豁然得解(二更)七一四章 聯手屠龍(二更)四十八章 大勝之因(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三二五章 捷報入京七二四章 殤琴仙君二七零章 勝敗之間一五七章 無雙國士九十三章 龍丹之變(第三章求推薦求收藏)三九一章 宣娘之見(二更)五十五章 經營之道(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二零五章 虎父虎子三零二章 北境烽火一三七章 神甲邪皇二八一章 悔不當初?(第三更)六三七章 赤霄玄元二三四章 靈傀洗心一五一章 分一杯羹五六二章 涅槃逞威(二更)三四三章 出關北上六二五章 負隅頑抗三三一章 半日破城四九一章 收買軍心(一更)一零五章 後患顯現(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二一七章 失魂落魄五五零章 半步劍域四一七章 朝爭變局五十四章 伏牛山下(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一一七章 閉門不納(三更求月票求訂閱)五七零章 五方五行二零三章 陰陽之威!五六五章 臂斷睾毀三八六章 郭嘉獻策(二更)一五六章 射將李廣五五一章 出人意料(二更)三五五章 玄射入手(二更)五七四章 不負朕望二八零章 斷山碎嶽四二七章 先斬後奏(二更)三五九章 門庭若市(二更)六二六章 一擊決勝五九零章 有女芳菲三一八章三六六章 左谷蠡王八十六章 鬼谷縱橫(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三三零章 栽贓嫁禍(三更求訂閱求票!)六八三章 地元髓礦(五更感謝lingling2000兄的打賞)五三七章 聖器雲羅四一二章 七大權天三六三章 何必當初四五七章 獻捷大典(二更)三一七章 踏爲肉泥!(第三更)四零二章 開國強者(二更)二七零章 勝敗之間六七一章 財力大增二五一章 像禽獸了三二九章 所見略同一三二章 上有天庭(求月票求訂閱)二三五章 根系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