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

井伊直政揹負着重大使命來求見豐臣秀次的時候,正是駱尚志率軍進擊的時候,當然,無論是豐臣秀次還是井伊直政,都未曾知道駱尚志正躊躇滿志的向他們發起進攻。

井伊直政曾經受到豐臣秀吉的極大好評,豐臣秀吉爲了拉攏他還試圖將自己的豐臣姓氏賜給他,不過被他拒絕,他還是堅定不移的跟隨德川氏的腳步前進。

豐臣秀次對待井伊直政就沒有那麼好的態度了。

之前給了自己的軍隊迎頭一擊,之後又被石田三成打敗,赤備隊被打的幾乎全軍覆沒,更兼豐臣氏現在佔據絕對的優勢,豐臣秀次無論怎麼想都不會給井伊直政什麼好臉色。

更不要說是在大量武將圍觀的情況下,豐臣秀次必須要拿出威嚴和體面。

“如果你是來說之前的事情,那麼你可以回去了,我和德川閣下的信使說過很多次,因爲之前的種種事情,我對德川閣下並不抱有任何的信賴,他所說的一切我都會懷疑,還請不要多費口舌。”

豐臣秀次一上來就拿出了自己的態度,井伊直政只覺得心中一緊,連忙試圖補救。

“天下爭霸,各爲其主,陰謀陽謀各有施爲,這是亂世的準則,誰都不能說這是錯誤的,殿下以爲呢?”

豐臣秀次覺得井伊直政說的有道理,於是點頭。

“這是正確的。”

“所以之前數十年的歷次戰爭,你我雙方各爲其主,各自進行計謀的施爲,這也是合乎道理的。”

井伊直政連忙乘勝追擊。

“除了德川閣下害死先太閣的事情之外,其他的,我都能理解。”

豐臣秀次堵死了井伊直政的想法。

井伊直政搖搖頭。

“那件事情和這件事情是有聯繫的,那件事情和這件事情都和蕭如薰有關係,只是彼時他還是明國的將領,現在,他已經背叛了明國建立了秦國,自己做了皇帝。”

“德川閣下就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豐臣秀次嚴厲的詢問道:“閣下想說什麼,就直接說了吧!”

“蕭如薰狼子野心,想的是徹底覆滅我國,所以纔派大軍來進攻,現在秦國的軍隊已經出動,我們卻還在這裡鏖戰,若不能集中全部力量對抗秦國,日本必將覆滅!”

這話一出口,很多豐臣氏的武將都對此嗤之以鼻。

“怕是覆滅的是你們,所以你們才急吼吼的求和!”

淺野幸長對德川氏沒有任何好感和信賴,一直都是堅定的主戰派。

“非也!面對外敵,我等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秦國過於強大,我等若不聯手抗敵,就像數百年前對抗元寇那般,一定會被秦國各個擊破,直接亡國,那就大事不妙了!”

井伊直政言辭懇切:“鄙人知道殿下對我主的疑慮,但是我主七年以來從未放鬆過對秦國的情報蒐集,可是在一年多以前,秦國建立之後,我主的細作們被一網打盡。”

豐臣秀次皺起眉頭。

也是在那個時候,石田三成主持下的間諜行動也遭到了全面打擊,人員全滅,自此他在秦國問題上就成了瞎子聾子。

“那麼這個消息你們是從何處得知的?”

豐臣秀次緊接着詢問。

“我主自從上一批細作全部被殺之後,立刻訓練新手派出探查,但是秦國對細作的辨別太過於細緻,細作們一直無法有所施爲,直到之前,設在朝鮮的部分細作看到了秦國的大批水師抵達朝鮮,並且向我國駛來。”

這話說的比之前細緻多了,豐臣秀次皺了眉頭,石田三成也皺了眉頭,武將們也私下裡相互交頭接耳,似乎對這件事情有不少看法。

豐臣秀次和石田三成交換了一下意見。

“僅僅如此,可沒有什麼說服力,空口白話拿不出證據,我等如何相信?”

石田三成代替豐臣秀次開口了。

“這種證據,怕是隻有秦國鐵騎出現在我等眼前之時才能拿出吧?”

井伊直政滿臉苦澀的看着石田三成。

這話說的倒也有道理。

石田三成和豐臣秀次再次商量了一下。

“閣下可以在我營中小住一晚,待我等商量之後再做決定。”

接着,井伊直政就被帶出了大帳。

走出大帳,井伊直政鬆了口氣,但還沒有完全放心。

眼下,大概只是讓他們對這件事情更懷疑了,可是沒有決定性的證據是自己無法迴避的重大缺陷。

他們若是不相信,執意開戰,他沒有任何辦法。

一切聽天由命。

井伊直政離開之後,豐臣秀次拿着德川家康的親筆信,眉頭緊皺。

武將們也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謹慎對待,一派主張管他媽的直接殺過去就好。

淺野幸長和宇喜多秀家之間的爭論非常激烈。

而在這激烈的爭論之中,死亡正在悄悄的降臨。

淺野幸長和宇喜多秀家的爭論讓豐臣秀次無比煩惱,不得已下令停止爭論,讓他們安排軍隊去睡覺,等明天再說,他只留下了石田三成,和他單獨商議。

兩人一直商議到下半夜也沒商量出最終方案來。

不過應對之策到底還是有的,就是派人回到大本營繼續徵兵備戰,無論是要跟秦國戰鬥還是跟德川氏決戰,後備兵員都不能少,這是肯定的。

隨後,疲憊的豐臣秀次也決定明天繼續商量,他要休息了。

只剩下石田三成回到自己的營帳裡,滿臉憂慮的繼續處理軍務,挑燈夜戰。

在這萬籟俱靜的時刻,駱尚志所部悄悄地摸了上來。

他們連夜趕路,在黑水密探的引導下抄近路抵達了目的地,而他們身後,大軍主力已經有一部分登陸,協助剩下的人登陸,最快的話拂曉就能出發了。

駱尚志決定趁着夜色深沉,兵分兩路,分別對德川氏還有豐臣氏的軍隊發起進攻,於是讓被派來征伐倭國的老相識戚金帶領一部人馬和自己分兵行進。

駱尚志摸到了豐臣軍的附近,而戚金摸到了德川軍的附近。

駱尚志的臉上流露出了嗜血的笑意,對於即將到來的殘酷殺戮感到無比的興奮。

戚金也是一樣,對於自己可以參與到這場極富意義的戰爭當中感到無比的慶幸。

而兩個軍營當中,保持清醒的高層只有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

他們各自憂心忡忡,思考着自己的前途和天下大勢的走向。

冷不丁的喊殺聲驟起,這兩人紛紛被嚇得大驚失色。

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三百零六 暹羅(下)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四十二 兔死狐悲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二百九十一 坦白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六百二十五 細作?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四百零四 優秀的文明一千零二十七 撫順邊市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九百二十三 黃袍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楔子 秀吉的野望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十 夜襲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大結局 復國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二十九 破城計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三 蕙質蘭心三十三 葉公夢熊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九十 最後的準備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七百八十九 運氣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三百零七 要生了三百四十六 焦土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五百九十四 好黑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