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

對於歐洲人來說,是沒有爲了緬甸人而死的理由的,他們不過是受僱於緬甸人,僱傭軍的傳統在歐洲非常盛行,時至今日法國還有外籍軍團,當初清政府也在北洋海軍南洋海軍和福建海軍中僱傭了大量外國人做教官和水兵,他們並不認爲自己的傳統有什麼不對的,哪怕是爲了中國和其他的國家戰鬥,乃至於戰死。

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份工作。

這批歐洲人是蕭如薰打算用作媒介的,等緬甸軍鎮設立之後,蕭如薰要發展當地的經濟,就少不了和這些歐洲人打交道,他還打算通過利瑪竇和與他交好的歐洲人的門路,從歐洲招募一些有用的人才到這裡來,幫他發展歐洲人擅長的機械產業,至少要在自己的地盤上幫助中國追上並且趕超歐洲。

接風洗塵宴十分的隆重,因爲蕭如薰的身份特殊,不僅是暹羅王納瑞宣對他畢恭畢敬奉爲上賓,那些居住在暹羅的歐洲人也趕着搶着來拜見他,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葡萄牙人都各自派出了自己的代表來拜見蕭如薰,他們很有規矩,各自帶了自己的中文翻譯,然後帶上了各自的禮品,比如槍支彈藥和其他地方的金銀錢貨,還有一些他們國家的機械產品之類的,蕭如薰一一笑納。

日本浪人團體也派出自己的代表恭敬的前來拜見蕭如薰,小心翼翼的獻上他們的禮品,態度謙卑,生怕被蕭如薰問罪一樣。

“爾等不必擔心,豐臣秀吉已被我斬殺,日本之亂已平,日本國方面割地賠款,已經和大明簽訂了和平協議,大明不會再攻擊日本,自然也不會責怪爾等,更何況爾等本來就與那一戰沒有絲毫關聯,爾等只需要盡心竭力爲王上效力即可。”

蕭如薰如此安撫日本浪人兵團,這些日本人遂心安,不再擔憂,納瑞宣王也深感有面子,內心欣喜不已。

當地的華人集團則以林遠山爲首前來拜見蕭如薰,爲蕭如薰獻上“犒軍餉錢”十萬兩白銀,預祝大明天兵旗開得勝,蕭如薰大喜,笑着接納,然後熱情的拉着林遠山坐到他的身邊,親自給他斟酒,慰問他和生活在暹羅的華人羣體,是林遠山大爲欣慰,興高采烈。

席間,蕭如薰問起林遠山的家鄉籍貫,林遠山說生於福建,老家在福州,六歲隨父親來到南洋做生意,幾經週轉,定居在暹羅,蒙暹羅王殿下不棄,擔任官職,遂有今日。

“可想家否?”

蕭如薰一句話就把林遠山給問的淚水漣漣,說四十多年過去了,他做夢都能想起幼時在家鄉吃家鄉的食物,偶然聽從福建來的商人說起家鄉話,也能爲之流淚不止,他母親去的早,祖墳還在福州,可是他卻一次面也沒能給母親上墳,深感不孝,年年爲之流淚。

“當初你們祖輩所犯的事情,的確是天怒人怨,怪不得別人。”

蕭如薰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出叫林遠山心驚膽戰的話來,林遠山這才知道蕭如薰已經清楚他們的底細了。

“你們不用擔心,那麼多年了,過去的都過去了,朝廷也沒有說過要繼續追究你們的責任,畢竟你當初才六歲,什麼也沒有做過,將祖輩的罪過算在你們身上,也的確是不怎麼明智的事情,我會和福建浙江還有廣東一帶的官員提一提這些事情,如果可以的話,你們有時間就回家去看看吧!”

林遠山聽得此話,雙目圓瞪不可置信:“提督所言,難道是真的嗎?我們這些人真的可以回故鄉看看嗎?”

“落葉歸根,人之常情,那麼多年過去了,該放下的也該放下了,回去看看吧,也算是全了你們祖輩的一點點心願,畢竟人最難忘懷的還是自己的家鄉,有些人一旦出去了,一輩子都會不了家鄉,那該是何等的悽愴啊……”

蕭如薰不停地嘆息。

林遠山除了流淚之外,也只有流淚了。

關於這個事情,納瑞宣王似乎也有點在意。

“提督,關於這個事情,大明真的已經不在乎了嗎?”

蕭如薰看着納瑞宣的樣子,意識到納瑞宣王是擔心自己麾下的這些又會賺錢又會教育又會搞基建的高素質臣子一去不復返,便笑道:“他們在這裡是官員,回去了只能做商賈平民,怎麼選擇好,他們自己會很清楚的,王上且放心,受人之恩,忠人之事,他們領受了暹羅的恩惠,至少此生是會報答王上的。”

納瑞宣王小小的鬆了口氣,他還真的擔心大明的政策放鬆之後,麾下的華人一股腦的全部都要回家不再回來,那他的損失可就大了去了,他麾下臣子裡面素質最高的羣體就是華人羣體,他很仰仗這些華人幫他搞基礎建設和政權搭建,可以說這些華人是他和緬甸爭鋒相對的重要底氣之一。

享受着暹羅國的特產酒,吃着特殊的食物,還有暹羅王爲大軍搭建的軍營,一切都被安排得很妥當,連燥熱都減弱了不少,大家且吃且喝,且唱且跳,但是在蕭如薰的嚴令之下,沒人敢真的喝醉,紛紛把握着良好的尺度。

酒宴快要結束的時候,因爲實在是燥熱,蕭如薰便命自己的親兵去弄了些冰塊過來,放在酒裡面解暑之用,倒是把納瑞宣王和周圍的人們給看的目瞪口呆,還以爲大明有錢到了這種地步,軍隊隨軍出征還能搞冰窖帶冰塊,大明軍隊什麼時候這樣奢侈了?

“嗯,不錯不錯,來人,把這些冰塊分給衆位,大家一起享用!”

冰塊叮咚入碗,酒水立刻變得冰冰涼涼,大家也不再管什麼冰塊不冰塊的,只知道盡情地享用這難道的清涼。

晚上到了入睡的時候,納瑞宣王給蕭如薰送來了暹羅當地產的一種茅草,將這種茅草點燃然後薰營房,就能保證軍隊不受蚊蟲叮咬之苦,和大明的艾草頗有些相似之處。

抵達暹羅的第一個晚上就這樣結束了。

第二天一早,震天的喊殺聲驚醒了睡在明軍大營周邊的暹羅人和歐洲人,他們紛紛被驚醒,拿着武器穿着褲衩子慌慌張張跑出營房,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結果一看之下,頓時目瞪口呆。

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五百五十三 往南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三百八十三 歸來九十六 踏血而行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三十八 許朝欲降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三百三十五 戰象五百九十八 權力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六百一十 敢不敢?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二百三十八 手腕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八 難行之路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八百零四 放心吧!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三百七十四 燈塔九百一十六 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