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

納瑞宣的心情是真的很複雜,原因有不少,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明軍來到的時機,緬甸人的軍營大亂之後明軍纔出現,那也就意味着明軍抵達戰場是在那之前,明軍早就已經抵達了戰場,但是依然到了偷襲成功之後纔出兵,或許只是半個時辰的時間,但是卻讓他麾下的戰士損失慘重。

這一戰,他手下的戰士戰死了兩萬多人,受傷兩萬多,完好無損的只有不到六千,可謂是元氣大傷,如果明軍可以一來就投入戰場,那麼自己手下的士兵至少可以少損失好幾千,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損失慘重,讓他的心都在滴血。

但是同時,理智告訴他,明軍的戰略計劃是沒有錯的,偷襲緬甸軍大營,讓緬甸軍軍心大亂,然後才率兵出擊,用火炮打破緬甸人的軍陣,讓緬甸人陷入混亂之中,讓他們無所適從,然後才命令軍隊出擊,一舉擊敗了緬甸人,主帥蕭如薰親自上戰場擊殺了閔啓德,直接促成緬甸軍的軍隊崩潰,造就瞭如今這般輝煌的戰果。

明軍上戰場三個時辰左右,緬甸人的初步死亡數字估計在六萬到七萬之間,俘虜人數還未慶典,但是死掉的緬甸人基本上都是戰兵,而不是那些雜役兵,雜役兵的屍體還沒有清點。

納瑞宣知道,如果沒有明軍的加入和計策,他是贏不了閔啓德的,十萬對五萬,優勢就是那麼明顯,用小計謀小計策或許可以挽回一時,但是絕對挽回不了真正的損失,該輸還是會輸,該死還是會死,自己無法在野戰上贏得緬甸,而這一點只有明軍才能辦到。

如今十萬緬軍盡墨,功勞毫無疑問該算在明軍身上,是明軍一鼓作氣擊敗了猖狂一時的緬軍,還這片天地以安穩,大明的威望會因爲這一戰而急速提升,甚至會重新確立這一塊地區的宗主權,而他,納瑞宣,想要接替緬甸的地位成爲霸主的夢想,估計就要受到一定的影響了。

大明估計是不會允許第二個緬甸出現在他的南疆的,動兵打仗太浪費錢了。

所以納瑞宣不知道是該埋怨明軍好還是該感謝明軍好,明軍的確幫他翦除了心腹大患,但是也阻礙了他的野心之路,這份糾結的情感到底該如何解決呢?

他不知道。

他只能默默地看着明軍在蕭如薰的指揮下把肉山一樣的大象給分屍,把肉都給切了下來,用水洗乾淨,然後準備燒了吃。

不過很快明軍就發現大象肉不是一般的老,很難煮熟,也很難咬的動,要牙口非常好纔可以,然而明軍並不具備那麼好的牙口,蕭如薰一怒,立刻就下令力氣大的士兵掄起大棒狠狠的砸那些大象肉。

你老,那我就砸爛你的紋理,砸爛你的肉組織,砸成肉糜,我看你還老不老!

一錘,一錘,一錘,一錘……

在明軍士兵的歡呼聲中,在暹羅人目瞪口呆之中,明軍把砸的認不清本來面目的大象肉給丟到了鍋裡煮,或者放在火上烤,雖然象肉依然有點老,但是已經不至於無法入口了,當然,還有一點,難以入味,不過明軍也不在意了,抹上鹽巴,放在火上烤,然後弄點辣椒和着吃,嘿,別說,味道還不錯。

大戰之後的休息還是很不錯的,有現成的營房和食物,省去了很多功夫,大家吃喝玩樂,幾乎忘記了剛剛纔發生的血戰和那些被丟到萬人坑裡的緬甸人的屍體。

第二天一早,蕭如薰帶着精神抖擻的明軍重新出發,而剩下收尾的工作就交給暹羅人了,暹羅人把計數完畢的緬甸人的屍體全部推到了萬人坑裡面,然後放了一把火,七個大坑裡面的大火燒了很久才熄滅。

緬甸的戰兵和雜役兵的服飾不一樣,所以很容易區分,按照最新的預計,緬甸人的戰兵戰死了將近七萬,還有一萬多被俘虜,雜役兵有三萬多被俘虜,死掉了一萬餘人,剩下的全部逃跑了。

蕭如薰和明軍順着最大一股緬甸人逃跑的痕跡追擊而去,同行的還有一點嚮明軍投誠願意帶路的緬甸帶路黨,向着毛淡棉方向出擊。

納瑞宣不是不想出擊,而是實在沒有足夠的兵力了,大量兵馬受傷需要休養,無法長途奔襲,爲了保住這批精銳兵馬,納瑞宣不得不調集全國的醫師到戰場來給士兵治療,順便通告全國,戰爭勝利,召集彭世洛的居民回來重建家園——彭世洛的存在是連接暹羅南北的交通樞紐,位置十分重要,不把彭世洛給重建了,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暹羅人沒有納瑞宣那麼大的野心,他們只是爲了戰爭的勝利而歡欣鼓舞,爲納瑞宣歌功頌德,歡慶屬於國家和民族的勝利,這一場光輝的勝利讓納瑞宣的威望再度提升,或許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但是納瑞宣自己知道,他所渴望的是東南亞地區的霸權,他和緬甸人戰鬥十幾年爲的就是霸權,他想借助明軍的力量穩定這股霸權,卻未曾想到先被明軍利用了,但是他知道,這件事情上無論怎麼說自己都站不住腳,明軍最開始只是想借道,沒有借兵的想法,和明軍一起出擊是他提出來的,主動的。

既然提出來了就要做好損失的準備,不然的話,以後就沒有人願意和他合作了,這就很糟糕了,名聲不能臭掉,國際名聲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於現在的暹羅人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無論如何,他也要鞏固和明軍之間的關係,在未來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明軍都將成爲這片區域的決定性力量,爲了這份力量,他就必須要忍下心中的不滿,爭取到和明軍的首要合作位置,然後徐圖他舉。

這就是他爲什麼沒有對蕭如薰抱怨的原因,也是他爲什麼接受蕭如薰的建議留下來整頓戰場的原因。

他知道,緬甸完了,緬甸是真的完了,不出半年,緬甸這個曾經東南亞的霸主,就會消失在這片土地之上。

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五百九十八 權力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六百九十九 殺心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五百三十七 開炮!!一百零三 伏擊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貫!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千零九十 憫農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八百四十五 動手!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一百九十二 “平叛”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四百七十七 局勢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八 難行之路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九百零七 衍聖公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三百三十五 戰象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九百零七 衍聖公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