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

李如鬆的殺戮還未停止,蕭如薰的審問已經開始。

李如鬆更關心的是如何把眼前的敵人全部擊殺,而蕭如薰更關心的是北虜的去向和戰略,從這些被俘虜的邊關戍卒的嘴裡應該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消息,蕭如薰是這樣認定的。

果不其然,在一陣嚴厲審訊之後,蕭如薰得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訊息,他意識到了一些很恐怖的事情。

首先,蕭如薰詢問他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他們哭泣回答說是從大同被捕獲的俘虜,並非是刻意爲之,只是實在怕死,求蕭如薰不要殺他們。

蕭如薰許諾絕不殺他們,再問軍營裡到底有多少北虜,是不是如傳言中的那樣有四萬多北虜騎兵。

那些被俘虜的戍卒痛哭流涕着回答說攻擊平型關的時候,北虜大軍已經兵分兩路,一路攻打雁門關,一路攻打平型關,兩路各有五萬餘人,他們跟隨的這一路就是土默特部落的五萬騎。

攻陷平型關大肆洗劫殺戮之後,他們又兵分兩路,一路一萬騎南下往太原方向去,一路四萬騎裹挾着他們往紫荊關而來,一路燒殺搶掠攻城略地,造成大量流明,抵達了紫荊關猛攻。

但是奇怪的是抵達紫荊關四天之後,四萬騎當中就有大部分趁夜悄悄離開了紫荊關,只留大約五千騎留在紫荊關繼續攻打,大部分都不知去向。

蕭如薰立刻意識到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於是厲聲詢問這些北虜去了什麼地方,俘虜們面面相覷,只說當時是深夜,他們都在入睡,一醒來就發現北虜大軍不見了,究竟去了什麼地方卻不得而知。

蕭如薰再問,說給提供線索的人獎勵五兩銀子,終於有一個人舉起手,小心翼翼的說他半夜起身解手,隔着柵欄看到了一些黑黢黢的影子往他們來時的方向去了。

應該是往西走的,再往後他就不知道了,因爲他只看到那麼多,當時也沒有在意。

三萬五千騎兵趁夜悄悄的離開了紫荊關,還是抵達這裡四天之後才離開的,一開始猛攻紫荊關,而後又離奇地離開了,這是爲什麼?

蕭如薰細細的思考着,腦海中忽然想起了柴國柱說過的話——他們一開始攻打的很兇猛的,只是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變成這樣了……

如果他們真的是刻意攻打紫荊關只爲了吸引明軍在關東的主力部隊,不讓關東的主力部隊出紫荊關進入山西作戰,那麼一開始的猛攻就可以理解了,那是爲了給明軍明將留下北虜強悍善戰猛攻紫荊關的影響,這樣就能讓怯懦的明軍不敢出關。

留下五千人是爲了繼續維持這種印象,慣性思維一旦形成,就不是幾個人的幾句話可以改變的。

無論是李成樑還是柴國柱都是一時名將,但是就是他們這些人,卻一直守在關內固步自封不敢出擊,固然有京營兵不堪用的原因,但也有之前北虜強攻留下的印象在裡面作祟。

留下這樣的印象,用這樣的印象讓明軍固步自封不敢出擊,從而爭取到了實現真正戰略目標的目的,他們的戰略目標從來就不是紫荊關也不是京師,而是別有用心,究竟是什麼,大概就是和他們離開的方向有關。

但是如果僅僅只是爲了將劫掠的物資帶走從而方便撤退,是絕對不需要用到進攻紫荊關這樣的做法的,他們的真正目的必然是需要通過戰爭手段來解決的,從而爭取時間,不讓援軍抵達干擾他們。

他們是爲了什麼?

等等!

蕭如薰突然想到了什麼。

“我問你們,北虜這些日子行軍作戰之時吃的都是什麼?軍糧到底是什麼東西?你們要照實說,不準隱瞞!”

蕭如薰厲聲詢問這些戍卒。

戍卒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一個帶頭的開口道:“小人不敢對提督隱瞞,這些北虜吃的都是麥飯,是糧食,很多很多的糧食,他們一天吃三頓,每頓都是乾飯,給我們的就是幾碗稀粥了。”

蕭如薰頓時瞪圓了眼睛。

“北地大寒,關中大寒,到處都缺糧食,北虜也是因爲沒有糧食才往南來奪取糧食的,他們若是糧食充足到了可以一天吃三頓乾飯的地步,爲何要南下劫掠?這豈不是荒天下之大謬?你們若敢瞎說,我定不饒你們!”

蕭如薰身邊王輝見狀立刻上前大呼:“銃卒舉銃!”

嘩啦啦一陣響,幾百杆火槍對準了這些戍卒,戍卒們被嚇得肝膽俱裂,跪在地上拼命地磕頭。

“不敢啊!不敢啊!提督明鑑!小人等不敢有絲毫隱瞞!不敢有絲毫隱瞞啊!”

看着他們磕頭磕的腦袋都流血了,語氣之中並沒有一點點說謊的跡象,蕭如薰擺了擺手,讓士兵們把火槍都放下。

“他們當真一天三頓都吃麥飯?還是乾飯?”

“是,全是麥飯,全是乾飯,他們的糧食很多,一車一車的,現在,現在應該還沒有吃完,提督攻下他們的大營就可以看到了,全是麥飯,我們兄弟都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那麼多糧食!”

蕭如薰緊皺眉頭,隱隱覺得情況不對勁,很不對勁,北虜若有那麼多糧食,爲何還要南下劫掠?

他們南下的唯一目的就是劫取糧食,不是爲了和大明打國戰,否則就不會只是佯攻紫荊關,但是如果他們糧食充足,又爲何要南下?這分明是矛盾的。

有那麼多糧食的前提下還南下,那隻能說有別的目的,可種種跡象顯示他們就是爲了糧食南下的,爲了糧食南下,卻得到了那麼多糧食,一天吃三頓乾飯,如果僅僅只是這裡的一支也說不過去,若是全部都是這樣,那也太可怕了。

氣溫驟降,糧食大量減產凍死,整個北地都在缺糧,不知多少人被送到了緬甸去,到底是哪裡來的那麼多糧食?

蕭如薰的審訊繼續着,而李如鬆的進攻已經到了尾聲,說實話,打他上戰場開始和北虜戰鬥,就沒有打過那麼輕鬆的一邊倒的屠殺戰役,這場戰鬥他直接帶兵猛衝猛打,北虜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他衝着殺着,忽然間就覺得面前一片空曠……

他已經從敵陣之中殺穿了,面前已經沒有北虜了,而他回頭一看,少數的北虜還在竄逃,但是基本上背後已是屍山血海。

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六百一十 敢不敢?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四百七十七 局勢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鬆現在很得瑟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二百零五 斬!!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三百四十六 焦土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三 蕙質蘭心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三 蕙質蘭心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八百二十二 陽謀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一百零二 賭徒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