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

孫承宗知道蕭如薰說的沒錯,但是房守士說的顯然也沒有錯。

“可是,可是蕭總督,眼下情況並不是如此!”

孫承宗忙說道:“方纔東翁也說了,沈閣老有張江陵之志,他正在網羅志同道合之人,而總督作爲大明第一將,絕對是沈閣老首先要在意的人!”

“蕭某人忠誠於陛下,與陛下志同道合,除此之外,蕭某人還能忠於誰?還能與誰志同道合?”

蕭如薰的反問讓孫承宗啞口無言。

蕭如薰是對的,他爲什麼要忠於沈一貫?要是他忠於沈一貫,這纔是最可怕的事情吧?可是剛纔房守士爲什麼要說,想做蕭如薰這把神兵利器之主的,是沈一貫?

沈一貫想造反?

不會吧?他一個內閣次輔,馬上就是首輔了,他有什麼理由造反?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蕭如薰又爲什麼要忠誠於他?

孫承宗覺得自己被繞糊塗了。

“孫先生,你想得太多了,既然陛下和朝廷沒有明確指令告知本督不準出長城出擊北虜,那麼,是否出擊,就是本督的職權,除非朝廷現在就有詔令,讓本督不得出擊,本督若強行出擊,那纔是抗命,眼下,不是什麼都沒有嗎?”

蕭如薰微微一笑:“無論是陛下,還是朝廷,亦或是沈閣老,誰有明確命令讓本督不準出擊的?”

“這倒的確是沒有,但是您若是出擊的話,一定會……”

“好了。”

蕭如薰伸手阻止了孫承宗繼續說下去:“孫先生的意思,本督知道了,也瞭解了,多謝孫先生前來相告,解決了本督的疑惑,只是,本督必須出兵,眼下戰機稍縱即逝,必須要急速出兵直搗歸化城!

將盤踞在歸化城的北虜一網打盡,一戰而定北疆十年,若是成功,即使沈閣老想要問罪於我,無所謂,我交了兵權,且看陛下如何安排就是,更何況,我是國侯,是勳貴,能處置我的,只有陛下。”

孫承宗張張嘴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蕭如薰走到孫承宗面前,拍了拍孫承宗的肩膀。

“孫先生能過來將此事告訴我,我很感謝,只是眼下,我完全按照朝廷的規章制度來做事,我看不出有任何可以被問罪的地方,孫先生以爲呢?”

孫承宗當然也看不出來。

“總督……的確沒有錯。”

“那就可以了,只要問心無愧,就可以了,其他人如何看待我,我並不在意,若是能一戰而定北疆十年,讓北疆將士和百姓少受十年苦,就算有人要問罪於我,我也認了。”

看到蕭如薰誠摯的面色,孫承宗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國朝有此名將,何其幸運?

這等名將,若是被人害死,那又是何等的損失?

孫承宗從未像現在這樣痛恨自己不能在朝中助蕭如薰一臂之力,眼看着權奸將自己的魔爪伸向了蕭如薰,卻無能爲力。

如此忠臣良將,可千萬不能出事啊!

孫承宗紅了眼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對蕭如薰行了一個大禮。

“既如此,在下就什麼也不說了,在下只好祝願總督旗開得勝,北伐成功,一戰而定北疆十年!”

蕭如薰面容嚴肅。

“這是我的職責。”

孫承宗再一禮,紅着眼睛轉身離去。

這纔是真將軍啊!國朝若是能有多幾個將軍似他這般,何須走到今日着被動挨打的地步?蒼天啊,你開開眼吧!不能叫這等忠臣良將被權奸所害啊!

孫承宗的心中滿是悲憤。

但是他卻沒看到蕭如薰眼中蘊含着的淡淡殺意,以及嘴角若有若無的冷笑。

和之前的大致猜測沒有差別,文臣終究是開始對自己產生戒心了,之前自己主動避開他們,去緬甸自我流放,好歹爭取了三年多的時間,而這一次,卻無論如何也避不過去了。

這一戰必須要打,這是對自己,對百姓,對皇帝,對這個身份和職權的負責,而這恰恰是文官們眼中自己不受控制開始膨脹的標誌,也就是必須要打壓的開始。

打敗了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打完之後若是大勝,那麼自己的聲望將會超過文官們的預期,他們的常規手段已經無法抑制自己,那麼就只能用非常規的手段了。

很顯然,房守士知道一些什麼,沒告訴自己,現在卻讓孫承宗過來,大抵是身爲文將的尷尬處境對自己有着些許的同情,所以想要告誡自己一些事情,告誡自己皇帝不足以依靠,不要以爲靠上了皇帝就萬事大吉。

他的告誡很有意義,蕭如薰很感謝他。

他的這番舉動給蕭如薰提了一個醒。

沈一貫,沈一貫,沈一貫!

這個導致明末文官黨爭徹底失控、吹響明朝走向萬劫不復深淵的號角之人,終於要開始所有行動了嗎?

文官們終於要開始有所行動了嗎?!

時間貌似還早了一點。

但願你不要那麼衝動,但願你不要那麼愚蠢。

我不是戚繼光,不會那麼輕易的就老老實實交出兵權,做一輩子無恥政客的手中刀。

我不是李成樑,不會讓我住在京城我就住在京城,上竄下跳只爲家族利益。

我和他們都不一樣,你別起壞心思,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你若是敢對我動手,我會反擊的,我真的會反擊的。

我不會老老實實的束手就擒,我不會讓你輕而易舉的得手。

我會殺人的。

我會剁掉你的爪子的!

你們這些厚顏無恥之輩到底還打算把大明禍害到什麼程度才肯罷休?

我還嫌沒有藉口,沒有辦法得到大義名分,這個時候,你們若是將大義名分拱手交給我,想要再拿回去,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這是皇帝的願望,也是我的願望,如果不能用常規手段拯救大明,那就只能用點特殊手段了。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可是真理,眼下,你們可沒有理由沒有藉口拿走我的兵權,我也不會給你們隨便拿走我兵權的機會。

但願你們理智一點。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

蕭如薰感覺自己的呼吸都粗重了不少。

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三百八十五 還政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六百六十六 拉攏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二百三十八 手腕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六百零七 分潤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五 視察軍營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十四 武官的困境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一千二百五十四 閱兵式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五百七十二 大勝!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七百九十七 策反三百三十四 大城九十 最後的準備七 成立鳥銃隊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六百三十七 開槍!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三十三 葉公夢熊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八百零四 放心吧!十二 煩躁的哱雲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