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零七 衍聖公

十二月初,寒風蕭瑟。

蕭如薰率領大軍進入山東,經歷短暫綿軟無力的抵抗之後攻取濟寧,在此之後,蕭如薰下令大軍在濟寧稍作整頓,然後帶上葉夢熊袁黃等一衆文官,自己親自率兵攻打兗州府城滋陽縣。

十二月初五日,兗州知府並滋陽縣令不戰而降,獻出城池恭迎蕭如薰,蕭如薰輕鬆進入府城,然後命令兗州知府去勸降曲阜城,孔夫子的老家,當代衍聖公孔尚賢居住地。

孔子啊,怎能不拜?

呵呵呵呵……

曲阜縣令也是孔家族人,而且世世代代都是孔家人,他非常識趣的開門投誠,蕭如薰一槍未發就進入了曲阜城。

進入曲阜城前,蕭如薰還是褪去了戰甲,穿上了秦國公服飾,對方也是公爵,在這一點上,雙方在朝廷的等級上是一樣的,能爲蕭如薰提供便利。

而孔尚賢也十分上道的帶領家中主要人員到城門口迎接蕭如薰。

孔聖人的後人們一向識時務,金宋敵對的時候,雙方各有一個衍聖公,稱南北宗,蒙宋金同時存在的時候,甚至出現了三個衍聖公,直到蒙元一統,才恢復爲一個衍聖公。

滿清入主中原之初,孔家人就上表勸進,多爾袞一見孔氏後人如此上道,當然欣喜,出於穩固統治的需要,繼續保證孔氏的尊榮,依然封衍聖公,還能在紫禁城內騎馬,世襲曲阜縣令,享有各種特權。

歷代統治者都心知肚明,孔家只不過是他們手中的工具而已,用來籠絡讀書人的工具。

孔家如此上道,如此恭順,得到孔家的勸進就等於得到了讀書人的支持,而只需要給他們一個空頭封號,再賞給曲阜一地,然後就能得到整個天下,何樂而不爲?

從宋朝開始,衍聖公的稱號就維持了好幾百年,任你中華大地滄海桑田,我孔氏自巍然不動,誰是統治者我就爲誰提供正統名義,換來統治者的特權待遇,對孔家來說,這也是一筆非常不錯的買賣。

所以孔家才能一直延續,全靠這份機敏與現實,所以才成爲華夏千古第一家族。

作爲天下讀書人的精神領袖,除了頂級讀書人們對他們的本質一清二楚以外,很多還沒有經歷觀察磨練的愣頭青們對孔氏還是相當尊崇的,他們讀的書嚴格來說還都是孔氏儒門的知識產權,是人家的精神弟子。

所以孔氏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蕭如薰絕對不會和孔氏爲敵,現在肯定不會,相反,還要派兵保護孔氏,維護孔氏在當地的利益,保護孔氏的土地和財產,讓他們繼續過優容的生活。

至於來拜見孔氏,是葉夢熊提議的,葉夢熊認爲拜見孔氏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信號,得到孔氏的支持,就能從正統名義上壓倒沈一貫,減少讀書人的反感,爲之後消滅沈一貫取得大義上的優勢。

政務團隊一致認可,那些吃飽飯沒事兒乾的隨同文官們也這樣認爲,蕭如薰就正大光明的用大明秦國公的名義去拜見孔氏。

孔氏果然十分上道,衍聖公孔尚賢親自出城迎接,蕭如薰當然也給足孔氏面子,老遠的就下馬,步行到孔尚賢面前,面對孔尚賢就是深深的一禮。

“蕭如薰拜見衍聖公!”

孔尚賢趕快回禮。

“不敢不敢,孔尚賢拜見秦國公。”

然後兩人同時起身,相視一笑。

“秦公大駕光臨,我孔氏不勝欣喜,孔某已命家人在城中略備薄酒,還請秦公移步,城中再續。”

“那蕭某就叨擾了。”

蕭如薰自然接下了孔尚賢的美意。

兩人並排行走在前,身後無數人跟在後面,一行人緩緩進入曲阜城,軍隊則在城外就地駐紮,並不入城。

шωш ¤ttκá n ¤C ○

“近年來年景不好,國家戰亂頻繁,衍聖公居住在曲阜城內可還好?可有什麼需要的,如果有的話,大可提出,蕭某必然爲衍聖公辦到。”

孔尚賢猶豫了一下,緩緩開口道:“雖然國家戰亂頻繁,但是託先祖庇佑,陛下保護,孔氏尚且安穩,曲阜尚且平和,並沒有受到什麼波及。”

“嗯,那便好,蕭某隻是擔心這天下不安穩,曲阜容易受到周邊一些不長眼的山賊流寇的攻擊,會對孔氏有所威脅,今日蕭某前來也帶了一支人馬,人數不多,一千人,都是精銳,以一當十之輩,有這支軍隊駐紮曲阜,保護孔廟,必能保證萬無一失,衍聖公大可放心。”

蕭如薰看着孔尚賢微微笑道。

孔尚賢先是一愣,然後滿臉堆笑。

“哈哈哈,秦公如此美意,孔某怎能不尊從呢?孔某久聞秦公善於練兵帶兵,乃是我大明第一名將,有秦公麾下保護曲阜,曲阜從此無憂矣!哈哈哈哈哈……”

多會說話呀!

蕭如薰十分讚賞這份話術。

難怪孔氏屹立千年不倒。

“無妨無妨,只是些許幫助而已,蕭某雖然是武人,但也粗通文墨,非常敬重孔聖人,能爲孔聖人的後代做些事情,是蕭某一直以來的心願,今日終於得償所願,還要多謝衍聖公。”

孔尚賢琢磨了一下,敏銳的察覺到了一些別的意味在裡面。

“能爲大明朝做事,是孔氏的榮耀,孔氏歷代深受皇恩,不敢託大。”

他決定試探一下蕭如薰。

“那是自然的。”

蕭如薰笑道:“你我都是臣子,都是大明朝的臣子,自當忠於主上,只是如今陛下蒙難,奸佞當朝,我不得已而起兵,就是爲了恢復大明正統,只是不知在這曲阜城內,到底是萬曆二十六年十二月初五,還是泰昌元年十二月初五呢?”

孔尚賢心裡一突。

隨後大腦飛速運轉。

“爲人臣者,自當盡忠職守,當今天下只有萬曆二十六年,何來泰昌元年之說?”

孔尚賢非常嚴肅。

手卻背在後面,擺了一個只有身邊親信才能看懂的手勢,讓他先一步回家把之前沈一貫朝廷送來的泰昌年號聖旨給燒掉。

那玩意兒現在可等於催命符啊!

然後還要趕快聯繫京城內的人,一定要想辦法在蕭如薰幹掉沈一貫之前把孔家送去的賀表給毀了,那可是以孔尚賢的名義寫的泰昌年的賀表,不管是皇帝復辟還是蕭如薰掌權,孔家要是被抓住了小辮子,都討不到好處!

沈一貫啊沈一貫,你要是敢害我家,我和你沒完啊!

孔尚賢心裡多出了一絲擔憂。

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五十九 巨人始動一千一百九十一 豐臣秀次的危機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七百四十八 出發!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四十六 寧夏亂平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六十七 最後一關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八百二十二 陽謀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