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

打着一面白旗,領着四個旗人親兵,在荊州守軍和吳軍水陸將士的萬千道目光注視中,多隆阿緩緩走到了荊州滿城東南門的公安門下,大聲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也大聲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替天下討逆勤王大元帥吳超越向荊州將軍綿洵遞交通牒。

多隆阿是自己要求親自來執行這個任務的,儘管吳軍西征主將王孚念在多年的交情份上,一再提醒他這個任務十分危險,那怕多隆阿是旗人也有可能被荊州八旗駐軍當做叛徒處死,可多隆阿還是堅持要來,還直接對王孚說道:“我雖然是打虎兒人,但我也是旗人,滿州正白旗人,這點誰也無法改變。”

“這個時候,叫我站在漢人的隊伍裡打滿人,我心裡實在難受,所以我一定得進去,和我們旗人站在一起,親眼看一看你們究竟是怎麼對待旗人,也盡力勸勸荊州滿城裡的旗人不要螳臂當車,接受吳制臺的招降。”

王孚從多隆阿茫然的目光中看出了他內心的痛苦,也理解和明白這種痛苦,所以王孚沒有要士卒動用武力強迫多隆阿留下,只是又說了一句,“禮堂,你如果一定要進去,我不攔你。但我必須提醒你兩件事,一是戰場上刀槍無眼,尤其是大炮更不長眼睛;第二是荊州這邊情況比你想象的複雜得多,我擔心就算我們的士卒可以對你手下留情,荊州城裡的漢人百姓也不會放過你。所以,你要考慮清楚。”

“我知道刀槍無眼,我就算死在了你們的槍下,也絕對不會怪你們。”多隆阿坦然回答,又疑惑問道:“你擔心,荊州城裡的漢人百姓不會放過我?爲什麼?”

“禮堂,你從沒來過荊州,肯定不知道這裡的漢人有多恨滿人。”王孚苦笑說道:“我有個叔叔以前在荊州這邊做過幾年的生意,他對我說過荊州這邊的事,在荊州城裡,漢人能當街大喊打滿賊殺滿賊,漢人和滿人三天兩頭打架,年年都能鬧出人命案,荊州漢人恨滿人入骨!這次我們如果真的要被迫對滿城開炮,荊州西城的漢人百姓估計絕對不會錯過這樣的報仇機會。”

“荊州的漢人爲什麼這麼恨滿人?”多隆阿疑惑問道。

“這裡的滿人欺負漢人欺負得太過份,地方官又時常偏袒滿人,所以漢人當然恨了。”王孚如實答道。

多隆阿不相信荊州漢人和滿人的矛盾能嚴重到這個地步,也沒聽王孚的一再好意勸說,堅持來到了荊州城下要求入城。還好,靠着正白旗旗人的身份,多隆阿和他的打虎兒親兵很快就進到了荊州滿城,也很快就被領到了老態龍鍾的荊州將軍綿洵面前。

“反賊!吳超越這個反賊!當初那個狗賊來荊州的時候,老夫就覺得他賊眉鼠眼不是什麼好東西,今天果然被老夫料中了!後悔啊,後悔啊,老夫當初爲什麼沒有親自一刀砍了他,給朝廷留下了這個禍患?反賊!狗蠻子!狗蠻子!反賊!”

大罵了吳超越許久之後,綿洵纔想起詢問多隆阿爲什麼能夠來到這裡,多隆阿則如實答道:“吳超越要我留下給他幫忙,但我拒絕了,念在以往的交情份上,他準我自尋出路。所以末將就來到了這裡,希望能夠爲老將軍你幫上什麼忙。”

“忠臣啊!”綿洵感動得都有些想落淚,抹着眼角說道:“關鍵時刻,還是我們滿人最可靠,還是我們滿人最可靠。哦,對了還忘問了,多將軍,你是正白旗的那個姓?世職是什麼?”

“回綿軍門,末將是呼爾拉特氏,沒有世職,靠騎射考進的前鋒營。”多隆阿答道。

多隆阿的如實回答讓綿洵大失所望,很有些遺憾的說道:“原來是打虎兒人,不過也好,怎麼都比漢蠻子可靠,怎麼都比那些狗蠻子忠心。”

忍受不了綿洵的絮絮叨叨,旁邊的綿洵副手荊州駐防左副都統錫齡阿接過話頭,飛快向多隆阿問道:“多將軍,吳超越派來了多少賊軍?統兵將領是什麼人?”

“水師五個營,兩千五百人,主將是王孚,他也是全軍主帥。”多隆阿也沒客氣,立即就回答道:“另外還有三千步兵,主將是李續賓和李續宜。”

“五千五百人。”錫齡阿鬆了口氣,頗有些慶幸的說道:“還好,賊軍數量不算太多,我們有希望守得住。”

“錫將軍,千萬別小看了這支軍隊。”多隆阿趕緊警告道:“吳超越派來的步兵中,有兩個營裝備了快射洋槍,戰鬥力很強。水師更是可怕,光是兩條火輪船和兩條風帆戰船裝備的火炮就超過了一百四十門,還全都是洋人的重炮。”

“一百四十門火炮就了不起了?”錫齡阿冷笑,得意說道:“我們城裡也有的是火炮,反賊船隊真敢靠近城牆,保管要不了三個時辰就能把他們全部打沉。”

“錫將軍,吳超越的戰船裝備的是洋人重炮,炮火威力和我們大清的火炮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多隆阿趕緊又提醒錫齡阿千萬不能輕敵,然後才又說道:“依我之見,你們不妨考慮一下……。”

“行了,不必多說了。”錫齡阿粗暴的打斷多隆阿,又轉向了旁邊的綿洵,說道:“綿老將軍,既然多將軍忠心歸來,又上過戰場有作戰經驗,不妨讓他率領一支旗兵助守城內隔牆,防備漢蠻子作亂。”

對多隆阿並不是十分放心的綿洵一聽叫好,馬上答應,又對多隆阿叮囑道:“多將軍,對那些狗蠻子千萬別手軟,只要他們敢乘機作亂,馬上殺!殺!”

從沒來過荊州的多隆阿不知道什麼是隔牆,問起情況時才知道,原來荊州城的東城和西城之間修築了一道稍微矮於城牆的隔離牆,專門用來隔離荊州城裡的漢人。綿洵和錫齡阿等荊州將領收到省城生變的消息後,也馬上加強了對隔離牆的守衛,專門安排了一支軍隊守衛。

出於對滿清朝廷的忠心,多隆阿提出想留在第一線給綿洵和錫齡阿等人充當參謀,然而綿洵和錫齡阿卻都對剛從吳超越那邊反正歸來的多隆阿不夠放心,堅持要把多隆阿派往容易防範的隔牆陣地。多隆阿無奈,只能是硬着頭皮答應,也馬上在錫齡阿的安排下,領着自己的四個打虎兒親兵去隔牆陣地報到,接受編制劃歸。

纔剛上到隔牆頂端,多隆阿和他的親兵就都被西城那邊的景象嚇了一大跳——隔牆西面大片房舍已然被夷爲了一片平地,廢墟上屍體橫七豎八,男女老少都有,場面悽慘得就好象已經經歷過戰事一樣。多隆阿大奇,忙向領路的荊州旗兵問道:“出什麼事了?這裡怎麼這樣?”

“綿老將軍他們怕漢蠻子乘亂攻打滿城,下令把隔牆附近的房子先推了,住在這裡的漢蠻子反抗,所以就這樣了。”

荊州旗兵輕描淡寫的回答讓多隆阿徹底無語,不明白綿洵和錫齡阿等人是腦袋進水還是反應過度——情況都已經這麼危急了,竟然還這麼欺壓殘殺同住一個城裡的漢人?

更讓多隆阿無語的還在後面,當他被領到負責值守隔牆的荊州駐防協領薩賓圖面前時,薩賓圖把一個哨剛由閒散旗人組建的新軍交給他後,竟然還對他說道:“千萬別手軟,看到漢蠻子靠近隔牆就馬上開槍放箭,有多少殺多少!”

看看遠處街道上密集的漢人百姓,見他們大都衣衫襤褸帶着大小包裹席地而坐,似乎就是房屋被毀的城內百姓,多隆阿很有些疑惑的問道:“靠近就殺?他們如果想回家拿點東西怎麼辦?”

“照殺無誤!”薩賓圖想都不想就脫口回答,又拍着多隆阿的肩膀說道:“你是剛來荊州,不知道荊州這些狗蠻子有多可恨,不過沒關係,多呆幾天你就什麼都知道了。”

多隆阿不知道荊州城裡的漢人百姓有多可恨,當天駐守在隔牆之上,多隆阿只是親眼看到,隔牆上的旗兵只要一看到漢人靠近隔牆,馬上就開槍開火殺人。多隆阿還聽到荊州西城那邊不時傳來槍聲,一問原因時,才知道是守衛西城的八旗士兵在開槍射殺試圖靠近城門或城牆的漢人百姓。多隆阿對此萬般無奈,也這才發現王孚的警告絕不是恐嚇——城破之後,就算是吳軍士兵會對自己手下留情,荊州城裡的漢人百姓也絕對不會放過自己。

一夜時間很快過去,第二天上午九點,見荊州城裡的八旗軍隊到了通牒的最後時限仍然還沒有開城投降,吳軍水師的四大主力戰船曾國藩號、花沙納號和忠誠號、仁義號便直接開到了荊州滿城南面的長江水面之上,準備以炮火轟擊荊州滿城。同時李續賓兄弟也帶着三千吳軍步兵進逼荊州滿城正東的鎮流門,準備發起攻城。

然而即便如此,吳軍西征主帥王孚卻還是給了荊州八旗駐軍最後一個機會,再一次派遣使者手打白旗到公安門下招降,要求滿城駐軍立即開城投降。可是回答吳軍將士的,卻是城牆上的八旗士兵對吳軍使者開槍射擊,還有城上火炮搶先對吳軍戰船開炮轟擊。

仁至義盡到了這個地步,荊州的八旗駐軍竟然還不領情,還敢主動對船堅炮利的吳軍水師搶先開炮。憤怒之下,王孚也不再遲疑,馬上就大吼道:“打旗號,開火!”

吳軍水師的新旗艦曾國藩號首先開炮,打響了吳軍肅清境內滿清殘餘力量的第一槍,呼嘯飛出的第一發炮彈也準確命中了公安門的城樓,轟塌了小半座城樓仍然去勢未消,又轟進城中,直接轟塌了一家滿人住戶的房頂。

萬萬沒有想到吳軍水師的火炮威力竟然能恐怖到這地步,荊州城牆上的八旗士兵當然是驚呼不斷,大呼小叫不絕,然而他們卻也很快又發現這還只是開始,真正的地獄還在後面。因爲,吳軍水師的另外三條主力戰船也先後開火了。

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吳軍四大主力戰船以鐘擺法連續開炮,以每分鐘四發炮彈的節奏,不斷把三十二磅重的實心炮彈轟入荊州滿城之中,轟上滿城城頭,可憐的公安門城樓不到十分鐘就被徹底轟塌,城上女牆迅速的坍塌崩裂,城裡的八旗滿人也不斷的鬼哭狼嚎,在街道上奔走避彈不斷。

更加恐怖的還在後面,火炮轟擊的間歇中,吳軍水師還動用了改進型的康格里夫火箭轟擊城內,攜帶苦味酸炸藥的康格里夫火箭飛進城中炸開間,滿清旗人兩百多年前從漢人手中強行搶來的房屋宅院也迅速升起了火頭,火勢洶洶,水潑不滅,濃煙沖天數十丈。

鎮流門這邊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在李續賓兄弟的指揮下,吳軍火炮一邊重點關照鎮流門上那座著名的賓陽樓城樓,一邊不斷以康格里夫火箭轟擊城內,利用苦味酸燃燒特性縱火亂敵,即便還沒有發起強行攻堅,就已經把城牆上和城裡的八旗士兵轟得一片大亂。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事實上負責荊州守城戰事的錫齡阿才總算知道多隆阿的警告不是在危言聳聽,吳軍水師的重炮威力是他根本不敢想象的存在。可是即便如此,錫齡阿最擔心的卻依然還是西城那邊的荊州漢人情況,擔心那邊的漢蠻子會乘機作亂,接應吳軍殺進城內。

事實證明錫齡阿不過是在白擔心,西城的漢人百姓雖然一個比一個盼着吳軍早點打進來,卻又深知僅憑他們手裡以菜刀木棍爲主力的簡陋武器,很難殺散守衛荊州六道城門的八旗士兵,打開城門迎接親人進城。所以西城百姓全都在隱忍觀望,小心翼翼的等待機會出現。

猛烈的炮火持續到了正午都還沒有停歇,吳軍四大主力戰船在江面上不緊不慢的遊弋,不斷以舷炮輪流轟擊荊州滿城的城內,轟得八旗士兵在滿城之中幾乎沒有任何的立足之地。同時吳軍步兵那邊也順利用苦味酸炸藥炸開了鎮流門,攻進了鎮流門的甕城,逼得錫齡阿只能是趕緊下令堵死城門甬道,不給吳軍從城門直接殺進城內的機會。

垂死的掙扎不過只是延緩了荊州滿城被攻破的時間,加入吳超越麾下首次出戰的李續賓兄弟爲了表示忠心,發現八旗士兵把城門甬道堵死後,便立即改變了攻城戰術,派出了兩百敢死隊以飛梯衝擊鎮流城門城牆,李續宜還身先士卒親自率領敢死隊帶頭衝鋒。

結果也是到了這個時候,荊州八旗駐軍武備鬆弛的紙老虎面目很快就暴露無遺,看到吳軍敢死隊提着雪亮的鋼刀衝擊城牆,滿城的旗兵除了用原始的火繩槍和擡槍射擊之外,就沒有一個人敢站在飛梯面前和吳軍士兵打白刃戰,阻擋吳軍士兵登城。而再當幾名吳軍勇士和李續宜揮舞着大刀成功衝上城牆後,等於就是老虎衝進了羊羣,想怎麼砍就怎麼砍,想怎麼殺就怎麼殺,三天兩頭和荊州漢人打羣架的八旗勇士則再沒有街頭鬥毆時的威風,大呼小叫着只是四散逃命,吳軍敢死隊乘機源源不絕的衝上城牆,沒花多少力氣就佔據了一塊相當不小的城頭陣地,將三天前才匆匆趕製出來吳軍純紅旗插上鎮流門城頭。

與此同時,荊州西城的無數民居之中,數之不盡的漢人百姓正在拿着各種各樣的簡陋武器緊張觀望,低聲議論,“聽聲音,好象快要打進滿賊城裡,只等滿賊城一破,我們就殺出去,殺盡滿賊,報仇雪恨!”

“吳大人的軍隊快打進滿賊城裡吧,我都快等不及了。”

ps:千萬別覺得這章的情節誇張,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被前後清共同譽爲愛國將領的鎮江都統海齡將軍,認定英國軍隊攻打鎮江時,城裡的漢人一定會從背後襲擊八旗勇士,遂率領八旗勇士在鎮江城中大開殺戒,肆意屠殺漢人百姓。

第六百七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狐狸病倒第六百八十章 就勢而爲第六百二十九章 泰安大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是會變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倉促起事的後果第四十五章 夫唯不爭第六百零九章 希望重燃第二十四章(上) 洋船來襲第四百九十七章 將軍抽車第五百九十六章 緣分不淺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本問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鳥槍換炮第三十二章 原來是同行第四百三十五章 要挾利誘第四百四十九章 留得青山在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婿做不到第一百六十四章 順水推舟第六百一十二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二百九十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交戰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言聳聽第九百六十二章 猜謎嗎?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託大事第六百八十章 就勢而爲第四百六十九章 硬拖下水第九十七章 主動請戰第九十三章 養賊自重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父神力第九百六十章 日奸告密第六十二章 看出破綻第三百三十八章 只能攤牌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勝千里第三百六十五章 有限擴張第四百三十五章 要挾利誘第二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歷史真相第二百二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三章(上) 家傳本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扎火囤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有拿手第十一章 上訪效果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結局第六百五十五章 赴日首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命中剋星第四百六十五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章 保護圓明園第十五章 租界行第五百一十三章 可能中計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京事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文明的復仇第十四章 典型醜八怪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十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功盡棄第二十八章 明白人多的是第二百九十七章 什麼叫國際公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僧王報復第六百八十八章 聽爺爺的話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線困魚第四百三十三章 價值連城第二百零三章 真變刺蝟第五百章 上海危機第四百七十五章 親兒子軍隊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面對質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一百八十三章 奴才恭喜主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趁火難劫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旨進京第五百二十四章 有縫之蛋第二章 我養你第一百八十二章 師生反目第九十八章 上海隱患第三百四十六章 鹹魚翻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授敵以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削弱版蔣幹盜書第二百六十八章 沒能領會卻更壞第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二百三十三章 弱將強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扯虎皮做大旗第二十章 禍從天降第四百八十九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九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上海灘(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姑蘇丹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沒幹過好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出征前夕第九百六十章 日奸告密第二百六十六章 湖南發生的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名師高徒第三百一十五章 熱河魔影第六百六十九章 僧王再出馬第三百八十三章 換帥如換刀第二百零五章 老朋友和新朋友第六百五十六章 維新之殤第六十六章 準備跑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鳥槍換炮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