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今昔往昔

“長毛就要來了!快跑啊!”

“長毛馬上就要來了,快滾!帶上你們能帶上的所有東西馬上滾!否則就是私通髮匪,格殺勿論!”

瘋狂的吼叫着,勝保麾下的清軍騎兵更加瘋狂的衝進一個個村莊集市,用馬鞭皮鞋逼迫居民離開,又毫不猶豫的把一支支火把扔進房間院落,火頭四起間,村莊集鎮裡那些百姓無法帶走的糧米物資也逐漸化爲了灰燼。

馬蹄錚錚,烈火熊熊,濃煙滾滾,扶老攜幼揹着大包小包逃命的百姓人頭似蟻,呼爹喚娘,大人喊小孩哭,悽慘得讓人不忍卒睹。類似的悽慘景象在山東的西北部一帶,太平軍北伐即將經過的道路上,比比皆是,而一手導演這一慘景的,則是素來以清廉愛民著稱的山東巡撫駱秉章。

駱秉章是猶豫了許久才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原因也是被太平軍放棄攻打濟南直接北上的戰術逼的,駱秉章很清楚勝保將軍的騎兵在石達開的主力面前不堪一擊,也知道自己控制的山東新軍在石達開面前雖然有一戰之力,卻很難再象上次那樣創造奇蹟,打敗已經大量裝備了洋槍洋炮的石達開,稍有不慎,還可能活生生的被兵力衆多的石達開活生生耗死,所以駱秉章只能這麼做。

老狐狸駱秉章的手段雖然殘忍,卻恰好打在了石達開的七寸上,執行放棄糧道直接北上的戰術後,石達開就只能是以戰養戰靠劫掠沿途村莊市鎮補給糧草,清軍騎兵靠機動優勢搶先燒燬了沿途村莊市鎮,石達開軍的糧草補給就成了大問題,不得不和清軍騎兵拼速度搶先劫糧,也不得不停下腳步,攻打沿途的州府縣城搶糧自給,消耗了無數的寶貴彈藥不說,北上速度也因此大爲放緩。

必須得交代一句,駱秉章此舉雖然招來了無數民怨,卻並沒有逼反太多的山東百姓,因爲野豬皮九世咸豐三年時,太平軍的李開芳部就已經禍害過一次這一帶的山東百姓,徹底搶光了每一個被太平軍攻佔的村莊市鎮,山東老百姓已經飽受其害。現在清軍雖然燒房燒糧,卻好歹還讓這些百姓帶走一切能帶走的東西,多少給百姓留一條活路,而太平軍爲了獲得補給基本上是見什麼搶什麼,甚至連老百姓的隨身錢糧都不放過,所以這些老百姓當然也就更恨太平軍一些。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也註定了石達開不可能象李開芳和吉文元那樣可以輕鬆劫糧補給,因爲黃河改道之後,山東西部和北部本來就是重災區,連受水旱蝗災的影響,饑荒不斷,這幾年來民生雖然勉強有些恢復,卻仍然遠不及咸豐三年時那麼富庶,所以石達開那怕是不惜代價的打下了清平、高唐和平原三座城池,也還是沒能劫到多少糧食,糧荒問題始終在困擾無論素質和紀律都遠不及當年的太平軍。

用焦土戰術拖住了太平軍的北上速度,在駱秉章的指揮下,山東新軍也在張國樑和袁保恆的率領下繞到了石達開的前面,搶先趕到戰略重地德州設防。石達開則不做理會,繞開清軍陣地繼續北上,誰曾想張國樑和袁保恆早已料定這點,故意放走大量裝備先進武器的石達開和曾立昌兩支軍隊,然後突然向太平軍隊伍中實力最弱的李世賢發起衝擊,殺死殺傷大量的李世賢軍士卒,又搶在石達開回援前撤回防禦陣地,導致石達開大罵李世賢無能,損失慘重的李世賢則暗怪石達開回援太慢,將帥益發離心。

着急北上的石達開並沒有攻打堅固的清軍陣地實施報復,只是調整了一下進兵隊列,讓實力僅次於自己本部主力的曾立昌軍擔任殿後任務,然後就帶着軍隊繼續北上。終於,在越過了桑園鎮之後,太平軍將士終於還是在時隔七年之後,再一次踏上了直隸的土地。

然而很可惜,沒等太平軍將士發出歡呼,也沒等李開芳露出故地重遊的微笑,太平軍將士就已經目瞪口呆的看到,前方的村莊集鎮空空蕩蕩,不見一人,更不見一顆糧食,一匹騾馬。

這一點當然也是駱秉章的傑作,在用焦土戰術遲滯太平軍前進速度的同時,駱秉章又派快馬奏請滿清朝廷在直隸境內實施堅壁清野的戰術,把太平軍進兵道路上的沿途百姓連同糧食盡數遷移,不是轉移進城,就是遷往他鄉,不給太平軍任何劫糧補給的機會,也逼着太平軍攻打沿途諸城,繼續拿直隸各州府縣城的城防消耗太平軍的兵力和彈藥,達到逐步削弱太平軍的目的。

駱秉章這一手把石達開逼到了絕境,迫於無奈,太平軍只能是在山東新軍、勝保軍和直隸清軍虎視耽耽的情況下,向七年前曾經被太平軍攻佔過一次的東光縣城發起進攻。結果也是到了這個時候,當年輕鬆攻破東光城的李開芳才愕然發現,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直隸境內的城池已經遠遠沒有當年那麼好打了。

當初李開芳率軍橫穿冀南的時候,每攻一城甚至都不用地道爆破,經常光憑雄壯聲勢就已經能逼迫城裡的清軍出城逃命,即便發起攻堅,也基本上是光靠徒手攀爬或者火燒城門就能拿下敵城。另外當時的直隸城池也大都城牆坍塌,護城河淤塞,守軍更是基本上一觸擊潰,打一座城池其實和行軍進兵沒有多少區別。

現在呢,坍塌的東光城牆早已煥然一新,護城河又深又寬,同時城裡的守軍團練不但數量遠勝當年十倍,還鬥志頑強,戰鬥力截然不同,在太平軍已經登上城牆的情況下,仍然能做到死戰不退,多次打退太平軍的進攻。而太平軍也再次暴露出整體素質遠不如以往的弱點,基層士卒普遍貪生怕死,軍官老人也不再象以往那麼勇往直前,所以即便是在兵力和武器裝備都遠勝東光守軍的情況下,太平軍始終無法迅速拿下東光小城。

最後,原本認爲可以輕鬆拿下的東光小城,石達開足足打了八天多時間才勉強破城,期間太平軍又和外圍的清軍激戰多次,從上到下都打得十分辛苦疲憊。而更糟糕的是,縣城被攻破的時候,東光縣的滿人縣令瑞祥還點燃了城裡的糧倉,投火自盡而死,所以太平軍即便攻破了東光城也沒能搶到多少糧食,不得不把城裡的民間存糧搶劫一空,也把本來就十分仇恨太平軍的直隸百姓徹底逼到了清軍一邊。

“不妙啊,如果北面的滄州、南皮和靜海這些地方也象東光一樣,那我們的糧食不但撐不到打下天津,軍隊也得累垮啊。”

戰後總結的時候,石達開、李開芳和曾立昌等人都覺得東光戰事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早有準備的直隸清軍肯定絕不會象上次一樣讓太平軍輕鬆直搗天津,全都對此憂心忡忡。不過還好,能動腦子打仗的石達開很快就想出了辦法,對衆將說道:“如果我沒料錯的話,我們準備沿運河北上攻打天津的進兵計劃,肯定已經被清妖那邊識破。”

“如果我們繼續按照原訂計劃打,只怕每到一地都得象攻打東光一樣陷入苦戰,我們最後的辦法應該是放棄運河這條路,先向直隸腹地打,劫掠到足夠的糧草軍需,然後再掉頭來打天津,接應我們的水師登陸。”

“可這麼一來,我們打到天津就要多花無數時間。”曾立昌提出疑問道:“如果我們的水師比我們先到大沽口,又得不到我們的接應,那他們豈不是陷入了孤軍苦戰?到時候東王萬歲如果追究責任,我們如何交代?”

“派人化裝成百姓去大沽和他們聯絡,叫他們先在海上堅持幾天,等我們掉頭殺到大沽口再接應他們不遲。”石達開說道:“我們只有這個選擇,不然的話,我們一旦糧草斷絕,情況只會更危險。將來東王如果追究責任,我一個人扛。”

見石達開主動站出來背黑鍋,早就已經被清軍拖怕了的太平軍衆將自然不再反對,還全都高舉雙手錶示支持。然而很可惜的是,石達開和曾立昌等人都不知道的是,石達開的這個戰術選擇,其實早就在老狐狸駱秉章的意料之中,還最巴不得石達開這麼做。

第三百一十九章 唯一破綻第四百九十七章 將軍抽車第五百三十六章 時代不同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不打阿拉第二百四十五章 湘軍末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報應不爽第六百二十八章 捲土重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得先穩住第六百四十六章 坑人師兄第九十六章 好人師兄第三百九十七章 親臨九江第六百三十一章 從容自信第三百九十八章 九江首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鯨吞四川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佔安慶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德報怨第一百零五章 小看了敵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秘密武器登場第四百六十五章 風雲突變第六百七十六章 姐妹離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回上海第六章 滾出去第三百零九章 炒作手段第二百零三章 真變刺蝟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就是虎神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石達開(上)第六百零七章 清還債務第一百九十九章 都不是好東西第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九十九章 自請監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中了沒有?第一章 買辦爺爺不良孫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四百三十二章 雞鶴同羣第四百七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出兵第二百六十章 先給點甜頭第六百四十六章 坑人師兄第二百零一章 暗通聲氣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交戰場第五百四十八章 演技出色第四百二十五章 吳賊作浪第三百七十六章 喪心病狂第六百八十章 就勢而爲第六百八十七章 鬼子六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趁火難劫第三章(下) 家傳本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極品內應第五百四十四章 效果非凡第四百三十四章 突然動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你有來我有往第四十七章 忤逆不孝第一百零三章 孝子賢孫的楷模第二百零八章 偏袒包庇第一百九十九章 都不是好東西第一百七十章 兵行險着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結局第四百零五章 決戰大冶(3)第一百四十七章 沒幹過好事第一百零九章 二選一第一百零九章 二選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二十七章 必然後果第四百八十八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七十七章 出征前夕第五百零九章 擦肩而過第四百零五章 決戰大冶(3)第六百八十八章 聽爺爺的話第六百四十四章 吳軍善政第九十四章 舉賢不避親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中聯手第五百二十九章 湖口惡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遺忘的後果第五百五十章 再破石達開第五百六十四章 紙糊老虎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個臭皮匠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做鷸蚌第二十六章(下) 各有打算第十一章 上訪效果第五百七十四章 魔高一丈第二十六章(下) 各有打算第三百九十五章 弦高犒師第一百四十一章 比爛時代第九十一章 求之不得第四百一十六章 雪中送的炭第二百三十一章 熱鬧的除夕夜第六百一十二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六百四十五章 憶甜思苦第七十五章 怎麼全忘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草!(上)第三百零三章 最好辦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人的驕傲第五百四十二章 當斷能斷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恨的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不爲己第二百四十七章 乘機攬權第三百七十五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八十六章 這仗怎麼打?第五百零四章 他一定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前戲得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