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如鯁在喉

因爲吳軍衆將人品一向過於惡劣的緣故,當李開芳召集太平軍衆將討論救援蕪湖時,竟然還有人懷疑這是吳軍的調虎離山之計,想把東西梁山的守軍騙去增援蕪湖,然後吳軍水師就可以乘機偷襲東西梁山,拿下南京上游最後這道天險屏障。

多次吃過吳超越的大虧,李開芳當然也不敢排除這個可能,所以商議的結果是折中行事,由李開芳率領本部人馬連同黃得用部位南下增援蕪湖,黃崇發和陳觀意等軍繼續守衛東西梁山,防範吳軍乘機偷襲東西梁山。

還好,東梁山距離蕪湖只有不到四十里,即便開會討論時稍微浪費了一點時間,緊急出動的李開芳和黃得用兩軍仍然還是在日落前趕到了蕪湖,沒給吳軍以太多的登陸備戰時間。然而到得吳軍登陸的戈磯山一帶時,李開芳和黃得用卻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還頓時有一種寒意涌上心頭。

震撼住李開芳和黃得用的是吳軍的氣勢和規模,別說是常年呆在南京的黃得用,就是長期活動在吳軍控制地邊緣的李開芳軍,也還從來沒見過在一個戰場上同時出現這麼多戴着白色斗笠的吳軍將士,更沒見過這麼多插着吳軍旗幟的龐大水師船隊。

江岸旁,十餘座臨時碼頭已經基本搭建完畢,數以千計的吳軍隨軍民夫正在碼頭上和淺水中忙碌,密密麻麻的小船則在忙碌運送各種物資上岸,六條如同水上堡壘一樣的風帆戰列艦炮窗全開,將無數門黝黑的炮口對準岸上道路,八條蒸汽炮船分列船隊前後,鍋爐運轉聲清晰可聞,如同八條水上猛虎,隨時可能突起吞人。

還有大量的吳軍將士已經登上了江岸,建立起了臨時防禦陣地保護登陸沙灘,旗幟飄展,雪亮的刺刀成排成列,反射陽光耀眼生疼,即便是長途跋涉而來,剛剛棄船登陸,也仍然是整然有序,氣象威嚴,盡顯強軍風範。

與吳軍截然相反的是更遠處的蕪湖太平軍,雖然在太平軍裡也算是二線主力軍隊,裝備訓練都絕非尋常的烏合之衆可比,然而和已經登上了陸地的吳軍將士比起來,蕪湖太平軍卻又完全變成了一羣亂糟糟的綿羊,只敢遠遠躲在南面遊蕩,不敢北上靠近吳軍陣地半步。

這時,一匹快馬遠遠繞過了吳軍陣地跑到李開芳等人面前,原來是蕪湖太平軍主將陳潘武邀請李開芳和黃得用聯手與自軍發起進攻,想乘着吳軍碼頭尚未建成,還沒有把野戰重炮搬上陸地的機會,把吳軍重新趕回水上。

考慮到讓吳軍大舉登陸後肯定更難對付,李開芳壯着膽子同意了陳潘武的要求,決定讓黃得用和陳潘武聯手以步兵發起進攻,先纏住守衛防禦陣地的吳軍,然後自己再親自率領騎兵發起突擊。

片刻後,太平軍的進攻準備完畢,令旗揮動間,陳潘武軍和黃得用軍一起出動,分別從可以避開吳軍水上炮火的西南面和東北面發起進攻,吳軍陣地卻紋絲不動,正在搶建臨時碼頭的吳軍民夫也不見半點混亂,專心只是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

聽說過吳軍火力的厲害,陳潘武和黃得用兩軍全都用的是百鳥陣散兵線進攻,以二十五人爲一隊互相拉開距離衝鋒,妄圖藉此削弱吳軍炮火的威力。然而陳潘武和黃得用卻很快就發現,他們想得太天真了。

“擲彈筒第一隊,出列!自由射擊!”

號令聲中,不下五十架擲彈筒奔出吳軍陣地扇形排開,接受過嚴格訓練的吳軍擲彈手迅速以三角定位法確定來敵距離,裝彈發射,然後炮彈就象長了眼睛一樣的不斷砸到太平軍小隊頭上炸開,爆炸連連中,太平軍士兵慘叫着接二連三倒地,幾乎是在轉眼之間就躺下了上百人,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更讓李開芳等太平軍將領心驚膽戰的還在後面,即便衝在前面的太平軍小隊已經基本潰散,後隊恐懼駐足,繼續開炮射擊的價值已經不大,吳軍擲彈筒卻仍然還是接連轟出炮彈,根本不去考慮彈藥消耗問題,一味只是轟炸已經潰散的太平軍士兵。

招架不住這麼猛烈的火力,從沒和吳軍交過手的蕪湖太平軍陳潘武部率先潰退,大呼小叫着逃回自軍大隊,黃得用的麾下太平軍也好不到那裡,只多堅持了幾分鐘就一鬨而散。吳軍卻是毫不客氣,馬上就派出了兩個哨的兵力發起追擊,衝鋒射殺敗逃中的太平軍。

“機會!謝金山,帶一個騎兵營上!”

沒想到吳軍會主動離開防禦陣地發起追擊,李開芳也沒多想,馬上就指揮騎兵發起衝鋒,妄圖衝擊追殺黃得用敗軍的吳軍步兵側翼,利用騎兵優勢打一個開門紅。可是讓李開芳欲哭無淚的是,謝金山率領的騎兵纔剛衝到吳軍步兵側翼的百步之內,那個哨的吳軍步兵突然又立即收縮,幾乎是在眨眼之間就擺出了一個小型空心方陣。

衝得太快不敢強行勒馬收勢,太平軍騎兵只能是迂迴着繞開如同刺蝟一般的吳軍步兵方陣,吳軍步兵們卻是從容開槍射擊,不斷以高射速的擊針槍射擊太平軍騎兵,太平軍騎兵中槍不斷,人喊馬嘶,不斷有士兵從馬上跌落,個個狼狽不堪,全無半點在中原縱橫無敵的威風。

黃得用這邊都算是好的,太平軍騎兵再是拿吳軍的空心刺蝟陣毫無辦法,起碼也拖住了吳軍的追擊腳步。全靠步兵接應的陳潘武這邊卻倒了大黴,列隊攔截吳軍追兵的太平軍雖有數百人之多,可是和手裡全部拿着擊針槍的吳軍步兵比拼排隊槍斃的戰術時,卻依然是被只有百來人的一個哨吳軍吊着打踩着打。

吳軍步兵還十分無恥的用上了後裝槍時代才逐漸發展出來的趴射戰術,全都是趴在地上開槍射擊,把中槍中彈的可能降到了最低,手裡爬着照樣能裝彈的擊針槍卻不斷精準射擊,把蹲站開槍的太平軍士兵打得死傷不斷,慘叫不絕,不過片刻就躺倒了一下半。

最後,還是在太平軍騎兵匆匆跑來增援,逼着吳軍士兵採取方陣防備騎兵時,陳潘武軍才勉強擺脫了吳軍追擊,沒被區區一個哨的吳軍就直接衝動陣腳。然而即便如此,李開芳卻還是額頭上冷汗淋漓,心中暗暗叫苦,“糟了,遇上超越小妖的精銳主力了,把妖兵趕回水上已經絕無可能,只能是指望守城戰了。”

見識到了更加恐怖的吳軍野戰能力後,李開芳也死了再和吳軍野戰的心,馬上就做出了佈防調整,決定讓黃得用率領本部軍隊進駐蕪湖,幫助陳潘武守衛蕪湖城池,自己則率領唯一佔點優勢的騎兵屯兵城外,以便隨時救援蕪湖城,替蕪湖守軍分擔壓力。拿定主意先全力固守蕪湖城,等待石達開和其他地方的增援。

匆匆調整軍隊和臨陣撤退時沒遭到吳軍阻攔,李開芳一度還有些歡喜,覺得吳軍或許要花點時間準備攻城,可是李開芳卻很快就發現自己實在是太低估吳軍的狂妄兇殘了。當夜將重型武器搬運上岸後,吳軍將士竟然連營地都沒有怎麼修築加固,只是匆匆準備半個白天后,第二天的下午就向蕪湖城發起了進攻。

攻城大戰中,吳軍的炮火很快就幫李開芳解開了一個這些天來一直百思不解的迷題——就是石達開、林鳳翔和黃文金麾下的太平軍精銳,爲什麼會在吳軍面前那樣的不堪一擊?爲什麼會把彭澤和安慶丟得那麼快?

恐怖的炮火從水陸兩個方向同時籠罩在蕪湖城頭,如同一道道天雷霹靂,不斷砸進城內城外,把這個時代的只是一個縣的蕪湖小城轟得是千瘡百孔,日月無光,苦味酸炮彈造成城內火起不斷,讓太平軍即便躲在城裡也幾乎無法容身,被吳軍炮火重點關照的城頭陣地上更是硝煙瀰漫,火光沖天,還有多處修補不夠的陳舊城牆開始出現崩塌。

這個時代的蕪湖城實在是太小了,全城都處於吳軍水陸炮火覆蓋範圍之內就算了,還連甕城都沒有一座,結果這也極大的方便了吳軍的爆破戰術,才炮火準備了一個多小時,輕鬆夷平了太平軍在城外的薄弱工事後,吳軍爆破手就在自軍炮火的掩護下,用達納炸藥直接炸開了蕪湖北門,打開了直接進城的道路。

見情況不妙,李開芳只能是硬着頭皮率軍衝鋒,妄圖衝擊吳軍側翼替守軍分擔壓力,給城裡太平軍堵上城門爭取時間。然而讓李開芳絕望的是,他的騎兵衝鋒除了招來吳軍擲彈筒的猛烈轟擊外,精銳衆多的吳軍竟然還在迎戰他的同時依然發起衝鋒,勢如破竹的直接殺進城內,還迅速奪取了蕪湖小城的北門城牆陣地。

再打下去是白白送死,這個道理李開芳明白,麾下全是二線軍隊的陳潘武和黃得用更明白,所以還沒等吳軍步兵大舉入城展開巷戰,城裡的太平軍就已經打開了東門和南門出逃,原本還指望蕪湖城防爭取幾天時間的李開芳破口大罵,可是又無可奈何,只能是停止已經註定無用的衝鋒,撤兵來找陳潘武和黃得用算帳。

“靖王千歲,不是我們不盡力守城,是你也看到了,妖兵的洋炮炸炮有多厲害,將士們不敢打擋不住,全都往城外跑,我們攔都攔不住啊!”

黃得用和陳潘武一起喊冤,李開芳原本還想繼續追究,可惜吳軍在已經確認拿下了蕪湖城後,已經分出了軍隊過來追殺,李開芳無奈,只能是帶着唯一佔點優勢的騎兵親自殿後,掩護敗軍向太平府方向轉移。

是日,吳軍向北追殺出二十餘里,殺敵無數,俘虜喪失鬥志的太平軍超過兩千人,李開芳等太平軍急惶惶如驚弓之鳥,連夜逃到東梁山方纔駐足。

次日,吳軍水師大舉出動,猛攻蕪湖下游的雍家鎮據點,守衛雍家鎮的太平軍雙天祿部無法抵敵,只能是放棄陣地逃往西梁山,吳軍分兵三個營駐守雍家鎮,一舉切斷安徽腹地通往南京的糧道,並直接威脅到太平軍最大的糧草轉運地運漕鎮。

奪佔了蕪湖城的吳軍曹炎忠部就象一顆釘子一樣,直接盯在了太平軍的咽喉之上,不但直接威脅到了太平軍老巢南京城的安全,還直接切斷了太平天國小朝廷和上游各地的水上聯繫,讓太平軍是如鯁在喉,也徹底打亂了太平軍的戰略全盤。

“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奪回蕪湖,殺光那裡的妖兵!”

已經多少學會了一些地理常識的洪秀全在南京城裡發出這個最高指示後,原本打算在沿途各城以逸待勞的太平軍各大兵團紛紛改變進兵方向,從四面八方向着蕪湖戰場這邊殺來,同樣深感震動的石達開也不得不放棄以守爲主的迎敵戰略,被迫親自率領安徽太平軍的主力趕來蕪湖戰場主持大局,一場空前絕後的戰略決戰也即將在蕪湖展開。

曹炎忠軍團幾乎牽制住了所有的太平軍主力的同時,吳超越也在時隔多年之後,第一次越過鄱陽湖,踏上了鄱陽湖以西的土地,親自主持奪取湖口重地的戰事,準備先拿下湖口,然後再奪取蕪湖上游的沿江諸城,打通與曹炎忠兵團的聯繫。

出於對湖口守將林啓榮的欽佩,即便不抱任何希望,吳超越仍然還是在攻城前派遣使者到城中招降,承諾封賜林啓榮以高官厚祿,勸林啓榮主動開城投降。

很可惜,林啓榮果然還是斷然拒絕了吳超越的招降,不過念在曾經與吳軍並肩抗擊清俄聯合艦隊的份上,林啓榮也沒殺吳軍使者,還讓使者給吳超越帶回了一句話,“來吧,只要你有本事拿下湖口城,我的腦袋就是你的。”

林啓榮的回答讓吳超越嗟嘆萬分,但是吳超越也不可能因爲對林啓榮的敬佩而放棄攻城或者浪費時間,吳超越僅僅只是在攻城發起之前,讓吳軍將士在湖口城外各門打出了投降不殺的旗幟,明白告訴了這些年來與九江吳軍多有往來的湖口太平軍自己的態度立場,然後就毫不猶豫的下令發起了進攻。

曹炎忠所部是吳軍一線精銳,又有優勢水師助陣,就算面對太平天國的傾巢之兵也敢拍着胸口說有自保之力。吳超越這邊有自己的直屬兵團墊底,又有湖南和貴州的吳軍當炮灰,奪取事實上已經被孤立的沿江諸城也只是時間問題。惟有上海吳軍這邊……

吳超越只能是指望奇蹟出現,還有也已經做好了當一個不孝孫子和一個不稱職父親的心理準備。

第二百五十七章 鬧矛盾的下場第四百八十章 吳妖王牌第一百七十九章 帳目果然不對第二百四十八章 也在長進第六百零六章 最長之夜(5)第九百五十八章 尊重日本風俗第六十五章 小寡婦歸誰?第二百五十六章 亂丟垃圾的後果第三百二十章 曾經兄弟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露鋒芒第三十六章(下) 揪出賣國賊第五百零五章 齊心協力第五百零五章 齊心協力第六百五十章 盟友可愛第四百四十一章 車到山前第三百五十七章 以勢壓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歸赤子第四百四十章 歷史玩笑第四百七十四章 最容易對付第一百七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七章 今爲古用第九十八章 上海隱患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功盡棄第五百六十三章 亂世義士第五百九十四章 城防弱點第六百一十章 感謝天父天兄第三百八十三章 換帥如換刀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導演李鴻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四百四十章 歷史玩笑第六百三十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六十七章 瘋而不傻第五百四十九章 獨食難吃第八十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六十章 模範師生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正原因第四百七十二章 虎!虎!虎!第六百一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水愛衝龍王廟第三百一十四章 扶搖直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旗人有時也可愛第一百八十三章 奴才恭喜主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多虧了老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小念越的奇遇第二百五十四章 合理賴帳第六百二十章 自救者天救之第六百四十七章 荒唐時代第四百零三章 決戰大冶(1)第四百章 再戰田家鎮(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事無常第六百七十二章 此地無銀第二十章 禍從天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盲人騎瞎馬第二百四十一章 必須拆散第三百七十六章 喪心病狂第六百七十六章 姐妹離心第二百四十章 不能見死不救第七十五章 怎麼全忘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師生反目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佔安慶第三百三十七章 你有來我有往第四百八十一章 屢試不爽第三百四十五章 命中剋星第五十三章 兄弟相稱第五百二十八章 極品內應第六百四十章 偏師奇蹟第三百一十二章 鯨吞四川第五百四十章 欲佔鵲巢第五章(下) 事要鬧大第六百二十二章 扯虎皮做大旗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線困魚第五百四十九章 獨食難吃第三百三十一章 培養洪承疇第一百一十七章 燈下黑第四百六十八章 註定水火第三百一十七章 祺祥政變第三百二十八章 風暴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泰山壓頂第四十一章 被迫爲官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間奇事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田家鎮(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無恥誘惑第二百五十一章 涉險過關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田家鎮(下)第六章 滾出去第二百三十一章 熱鬧的除夕夜第六百三十七章 疲兵戰術?第二百零一章 暗通聲氣第三百五十八章 如何渡河第三百八十二章 長毛之友第三百一十四章 扶搖直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旗人有時也可愛第三百一十三章 報應不爽第一百九十章 風平浪不靜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線困魚第四十四章 前恭後倨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來我往第三百一十七章 祺祥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