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大衍筮法

“密宗?《大日經義釋》?難道一行大師是真言宗之人?”方誌興疑惑道。他因爲修習大手印的關係,對密宗也算了解頗多,知道密宗在中原通常被稱作真言宗,以《大日經》爲根本經典,一行既作《大日經義釋》,想來便是真言宗之人了。方誌興知道一行的名字,更多的是因爲此人曾作《大衍曆》,是一位數學大家,對於他的佛法傳承,則是所知不多。

覺遠回道:“正是,中土密宗是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位大師所傳。一行大師初時隨神秀大師的弟子普寂大師在嵩山修習禪法,後來遇到善無畏、金剛智兩位大師,又隨他們修習胎藏、金剛兩部密法,因此也就入了密宗。如今中土所傳《大日經》,便是善無畏大師和一行大師所譯,《大日經義釋》也是一行大師對《大日經》的註解,又稱爲《大日經疏》,中土密宗,多是依照此經。”

聞聽此言,方誌興不覺點了點頭,沒想到一行竟與少林寺有此淵源。神秀大師自不必說,五祖弘忍的大弟子、六祖慧能的師兄、北宗禪的創始者……過世之後,更是曾被尊爲禪宗六祖。而他的弟子普寂,也曾被尊爲禪宗七祖,可謂是佛學大家。只是後來六祖慧能所傳南宗禪興起,北宗禪也漸漸湮沒不聞,世人對其所知,也多是從《壇經》而來。一行隨普寂習禪,可以說是北宗禪之人,當時六祖慧能的弟子神會北上,經常與北宗禪傳人辯法,一行之所以由禪入密,只怕也可能與禪宗內部鬥爭有關。當然,這些多是方誌興的猜測,具體如何,後人也難以盡知了。

兩人邊走邊談,不一會兒,覺遠已經從一個角落裡找到了一行的作品。拍掉上面的塵土,遞給方誌興。見此,方誌興更是猜測只怕少林寺中除了覺遠之外,只怕少有人學習一行的作品。甚至除了覺遠之外,只怕有沒有人知道一行的著作在此也未可知。畢竟如今南宗禪是主流,而一行不說曾經學習的是北宗禪,就是他由禪入密,著作不受少林僧人重視也是正常。

方誌興謝過覺遠。自己抱起這些經文,仔細研讀。密宗上等傳承均是通過灌頂,從不會落於文字,方誌興得到大手印秘傳已是機緣巧合,並不對其它密教修習方法有所幻想,因此更多的是觀看《心機算術》和《大衍論》,學習一行的數學方法。

這兩本書外界早已失傳,方誌興也是首次得見。因爲是數學典籍,各種算法規則頗難懂,方誌興縱然數學精深。也花了不少功夫才大體讀通,暗道:“這《心機算術》作爲一種心算法門,也算極爲精妙了,只是我已經有周天算法,這門方法除了一些衍算天機的內容外,對我的用處並不大。”他的周天算法是由珠心算而來,能夠在腦海中想象出一個三百六十軸的圓形算盤,快速計算出極爲複雜的運算,自然不需要學習其它心算方法了。

不過對於《大衍論》,方誌興卻是極爲佩服:“以七曜行度互相證明。推《周易》大衍之數,這位一行大師,果然不愧爲數學大家!”全真教護教陣法便是天罡北斗陣,方誌興對北斗七星極爲熟稔。對於七曜也多有了解,見到一行以七曜行度推導大衍之數,也是極爲讚歎,其中許多方法,讓他也是大開眼界,瞬間聯想到了天罡北斗陣的許多變化。

“但這些只是純粹的數學方法。是否隱藏有其它傳承,還是要看這三個數字代表的是什麼了。”方誌興心中又道。他翻閱數遍,也沒從中發現什麼異常,只得嘗試思索“五、十一、十七”這三個數字代表的含意了。這三個數字合大衍之數,若是有用的話,當是在這《大衍論》中了。

想到這裡,方誌興便開始翻看起了三卷《大衍論》中第五、十一、十七頁,不過卻仍沒有什麼發現。見此,他也並不失望,又試驗了查看第五、十一、十七列等方法,卻仍無法讀通。思考良久,方誌興心中暗道:“莫不是隔字之法,這樣可麻煩了。”心中想着,他也只得找出筆墨,在紙上記誦。

略去“大衍論”“一行”五字,後面是“大衍之數”,方誌興將其記下。隔了十一個字,看到“五十”,又是記下。又隔十七個字,看到“其用”。隔五個字,又看到“四十有九”。方誌興連起來默誦“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語句頗爲連貫,當即哈哈大笑,知道自己找出了正確方法。旋即以此向後,繼續記誦文字。

如此不知過了多久,方誌興終於整理出了一段文稿,默誦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以五行氣通,五行減五,大衍又減一,故四十九。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這是……《易經》?不……是筮法!”方誌興心中訝異道。他隨郝大通學習《易經》,也學過一些卜筮之法,自然知道這段話中許多都是從《周易》而來,多用於卜筮。一行特意在《大衍論》中暗藏這段文字,顯然不是爲了寫下《易經》那麼簡單。其中所留,多半便是一種筮法。

想到一行曾經入朝爲官,方誌興心中暗道:“看來這這多半便是傳說中的大衍筮法了,也不知一行從哪裡學到的。這大衍筮法作爲一種大規模的推衍方法,絕非一個人能夠完成,一行若是爲了藉助朝廷力量入朝爲官,只怕也有可能。”想到一行英年早逝,方誌興心中暗歎,猜測他朝廷力量推導,只怕做出了許多不得不爲之事,纔會落得如此結果。(~^~)

PS: 今日一更,大家不用再等了!這幾日作者要搬家,只能儘量保證不斷更,希望各位讀者體諒!

第512章 武夷偶遇第617章 古墓猶存第712章 逍遙自在,盜取功力第585章 神倒鬼跌第551章 慨然赴死第724章 悄立雁門,對陣蕭遠山第625章 三聖坳中推薦好友作品《武導韓娛》第688章 彈劍指、拂雲手、流雲袖第389章 大日印(五)第492章 華山論劍之新老五絕第464章 華山論劍之空明返照第349章 西行之六脈神劍(四)推薦好友作品《武導韓娛》第228章 三脈七輪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325章 由妒生恨第692章 路涼州里,身戒寺中第116章 旭日東昇第168章 古墓師徒第14章 混元大成第42章 笑傲江湖曲(一)第83章 羣邪亂舞(二)第147章 神入射鵰第712章 逍遙自在,盜取功力第630章 乾坤挪移(三)第37章 父子夜談(四)第421章 懾魂大法(四)第779章 萬仙大會,憑虛臨風第421章 懾魂大法(四)第721章 踏水而行,丐幫內亂第679章 玄武真經第357章 西行之崑崙劍法(十二)第352章 西行之輪涅無別(七)第71章 雨夜強敵(一)第506章 大獲全勝第368章 護體神功第541章 襄陽悲歌(六)第192章 頑劣弟子第311章 情花之毒第200章 密教傳承(二)第101章 正邪大戰之邪道第335章 絕情谷事(二)第386章 大日印(二)第470章 華山論劍之日月潮汐第16章 趕赴終南第445章 君山會武之比鬥第392章 終成大日第178章 紅拂仙子(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新的一月,求月票、推第463章 華山論劍之問道(二)第95章 吸星大法(二)第174章 再見神鵰第426章 分筋錯骨(一)第529章 母女敘話第497章 郭襄被擒第503章 十丈繩索第11章 思過崖第54章 衝靈之戀第445章 君山會武之比鬥第498章 襄陽大戰第687章 奇經八脈,功成無相第199章 密教傳承(一)第245章 至剛至柔第302章 狂性邪氣第494章 法王出關第53章 門派構想(三)第35章 父子夜談(二)第132章 五嶽會盟(六)第520章 嘉興相逢第359章 西行之混沌劍陣(十四)第425章 較場講武(四)第280章 三湘武林第262章 盟主三戰第323章 蒙古招降第609章 大都之戰第688章 彈劍指、拂雲手、流雲袖第348章 西行之陰陽化生(三)第741章 聖人之道,與世推移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711章 易筋鍛骨術,心境魔障第548章 一曲國殤第487章 華山論劍之踏鬥步罡第4章 初次下山(二)第584章 威德先生第69章 不戒和尚第574章 禪武合一第468章 華山論劍之彈指神通第177章 北斗幻身第100章 正邪大戰之前奏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744章 六大高僧,山道相逢第694章 父子相見,江湖傳言第294章 煙波釣叟賦(二)第648章 傳功授藝(四)第495章 龍象般若第733章 參合莊中,還施水閣第503章 十丈繩索第133章 五嶽會盟(七)第40章 金盆洗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