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再送溫暖

要說楊戩也是夠意思,不但沒有怪罪王倫,還把九娘送了出去。所以在九娘出來後,兩眼淚汪汪的,可能是驚喜兩重天吧。

“九娘雖說是咱家買來的,好歹無名無份,又是清白之身。咱家這就把契約拿來----九娘,從今以後,你須仔細!王賢弟一表人才,又以詞名冠絕東京,卻不枉了你跟他!”

這老太監倒也知情知趣,人情送到底,倒把王倫和九娘弄得非常,嗯,非常不好意思,特別是王倫,非常有種負疚感。

這和白吃之後還要打包帶走沒什麼分別。

“太保高義!王倫愧謝萬分!”

這是王倫的真心話。別說楊戩位高權重了,就是普通人,自己這樣撬牆角而對方如此豁達都會赧顏的。

“不用謝我!青山郎是三皇子看重的人,咱家自然應當禮遇!”

王倫是個精細的人,聞絃歌而知雅意,這是要自己投效呢。思來想去,自己在東京根底淺,三皇子至少表面上是個風雅的人,似乎投效他也不錯,只要自己別涉入政治就好。

就做些詩詞麼,倒沒什麼。

而且好漢不吃眼前虧,真要讓對方不痛快了,真把自己閹了也沒處訴冤去。而且連一個區區李四都能讓自己吃癟,看來沒些勢力還真玩不轉。

要不就從了?

從了吧,說不得到時候急流勇退就是了。

“小可明日便拜謁三皇子,定然要謝過太保的美意。”

這是間接的默從了。屆時趙楷肯定會問原因,自己的醜事少不得兜底給他聽----其實吃不準楊戩會不會說,但既然他是頂三皇子的,難免不會說出去。自己先說了意義就不一樣,那是主動讓對方攥着自己的小辮子。

投效,可不得如此?連林沖上梁山,都要納投名狀呢。

楊戩聞言,眉開眼笑,不知情的,還以爲是個慈眉善目的老人家,哪有剛纔要幫自己淨身時的恐怖?

“青山郎現在還在國子監讀書吧?”

他搖身一變,又成了關心後輩讀書學習的好長輩。

“小可進入辟雍正好四個月。”

“以青山郎之才,入讀辟雍卻是大材小用了。既與三皇子交好,要不讓咱家出面替你求個官?外放有些早,但是朝堂之上,六七品的官職任你挑選!”

不要以爲六七品的官職太小,宋朝官制,普通縣的縣令不過纔是從八品,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也才正六品而已。

集英殿修撰是什麼?最高等貼職!明、清是翰林院一甲二三名進士及庶吉士留館者才能擔任的閒職。

七寺少卿也是寄祿官,但是在宋朝,只要是文官,就有扶搖直上的機會,特別是當朝裡有像楊戩這樣的位高權重者,外出轉爲實缺是分分鐘的事。

一句話的事,王倫就有機會從秀才轉爲國之棟樑!

只是王倫馬上回絕了:“小可感謝太保美意!只是王倫無尺寸之功,亦無赫赫之名,驟得提升,恐怕既被人嫌,也會讓太保蒙羞。小可的意思,是在辟雍苦修幾年,那時如果太保與三皇子有用到小可時,小可必盡微末之力!”

今年是政和六年,要不了幾年,楊戩會先掛掉。自己如果能在辟雍混個幾年,從下舍到中舍再到上舍會有好幾年的煎熬,後面再入太學,這樣有機會順利把楊戩熬死。

反正抵死不靠他的勢力當官就是了,那樣太不可靠。當然,王倫美其名曰是爲楊戩着想,所謂高風亮節是也。

這年頭學生伸着頭入辟雍爲何?當然是爲做官,難道真的是爲學問!而王倫有現成的機會放在面前而棄之,確實讓楊戩意動。

他絲毫不懷疑是對方不恥與己爲伍,事實上現在的滿朝文武,鮮有不站隊者。不是跟着蔡京,就是跟着樑師成,要不就是三皇子一系,沒有誰覺得丟人。至於像宿元景這種清高的孤臣不是沒有,但一個“孤”字就能說明這不是主流。

王倫這是確實在爲三皇子考慮呢。衆所周知,三皇子對外的兩張牌都離不開一個“賢”字:一張是禮賢下士,另一張就是求賢若渴。

賢是什麼?德行與才能!

王倫的才能自然不必說了,東京都傳遍了麼。難得的是他能在盛名之下看清自己,果斷地選擇厚積薄發----如果能順利通過辟雍、太學的歷練,那時再外出做官,任誰都挑不出個理字來。

妥妥的根正苗紅啊!

當然,這是楊戩想多了,王倫只是單純的不想和他及三皇子牽涉過深而已。過了淨身這道檻,現在的王倫又能想許多事了。

但是楊戩不這樣想啊,他現在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肯定不會想到,幾年之後他就突然掛掉。否則,大宋的走向還真不知道。

對王倫這樣有能力、又識大體的人才,當然想籠絡住。

“也好!國家現在正是承平無事,你在辟雍多讀些書也是好的…不過日常若是三皇子有事,你可得鼎力相助!至於學業,嗯…國子監的祭酒是姓劉麼?和咱家卻是相識,等下咱家派人和他說說看,總不至於在學裡被他難爲。”

他是把王倫當作儲備人才了。

儘管他說的很平淡,王倫聽了卻是瞭然,這是秀肌肉呢。不過學裡有人也確實是好,至少到時候不虞有掛科以及留級的事。

“謝過相公。”

他這回是真心實意地謝了。辟雍及國子監只是一條出路,但是在這個宋朝最昏庸的時代,他還沒有做好隨波逐流的打算,所以爲官這條路並不見得妥善,只是一種可能和機會。

最好的生活還是經商,然後成爲一方首富,至不濟的時候也能像李應、柴進一般成爲地方豪強,也是人生美事一件。

但是能保住一個機會當然是好。

畢竟秀才的身份還是很有地位的,沒必要撒手。當然如果學裡有人,自己就有時間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了,兩不耽誤。

哪怕楊戩不派人聯繫祭酒,他都準備自己去拜會下的。國子監祭酒是大宋學校最大的官,堪比後世清北的校長甚至還更高,如教育部長之類的。用對方的關係保自己在辟雍中的“進步”當然是高炮打蚊子,但只要打得好,也是值得的。

只是楊戩給的越多,從他身上索取的也會越多,這個道理他在不久後就懂了。

第58章 到青樓找靈感第208章 投機第57章 吃了孫三四的洗腳水第2章 善惡一念間第143章 狐假虎威第135章 你動了我的奶酪第125章 王倫有禮第199章 花榮與花叢第121章 養眼的小姑娘第175章 再送溫暖第210章 雷鋒是誰第34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62章 蘇過來訪第148章 備考第145章 一不小心成了香餑餑第233章 三寸不爛之舌與退婚第14章 找茬第151章 太監上青樓第30章 好大一個烏龍第236章 扈三娘要離開第248章 捉姦第81章 拒絕第16章 碰到軟刀子第193章 詞原來可以這麼唱第42章 佳人有難第7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5章 高衙內第202章 粉絲第139章 投緣的宋萬第21章 好兄弟第148章 備考第229章 鬱結的扈三娘第107章 會不會不太謙虛第6章 秀才無禮第45章 救命稻草第81章 拒絕第48章 動員大會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31章 灰頭灰臉第113章 神算子第140章 兄弟夠義氣(上)第87章 批發第151章 太監上青樓第162章 奴家喜歡讀書人第183章 徽宗憐才第92章 待價而沽第49章 坐不住了第5章 論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第225章 重金索詩第152章 不小心唱了周邦彥的歌第69章 要命的入幕之賓第94章 人心不古第114章 發財了第185章 聚義商行第98章 帝姬有請第212章 我要買酒樓第59章 好評第121章 養眼的小姑娘第95章 三皇子的盛大宴會第224章 崔念四第188章 山水郎很有名第160章 蛇鼠一窩第67章 拒絕了好意第111章 無心插柳第17章 勸酒第212章 我要買酒樓第103章 據說王倫不學好第85章 黑科技與黑心商人第131章 還有天理嗎第85章 黑科技與黑心商人第231章 橫刀奪愛善莫大焉第81章 拒絕第72章 美女與大蟲第6章 秀才無禮第23章 一場大火第227章 塗鴉或是精典第32章 麗香院第44章 憋屈的文才第178章 建房不是隨心所欲第96章 神遊宋時歡樂第197章 文化人殺人不見血第195章 大腳美女一丈青第231章 橫刀奪愛善莫大焉第92章 待價而沽第63章 一舉三得第134章 讀書人不耍賴第147章 我想買塊地(下)第235章 護花使者第2章 善惡一念間第154章 相中了一塊好地第64章 禮遇第79章 醜郡馬宣贊第150章 還有一個男人第174章 送了個老婆第119章 廣告第75章 改弦易幟的原因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194章 西門慶想生事第5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