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報表

李忠信沒有想到,忠信旗下京城以及其他綜合大樓的快餐和商場會如此快速地火爆起來,他更沒有想到,忠信旗下的服裝產品會銷售得那麼好。

李忠信從公司的季度財務報表上看到,從忠信公司美食節目在央視播出以後,整個忠信公司的快餐盈利率大幅提升,忠信服飾的銷量激增,大有一種達到了供不應求的態勢。

最讓李忠信想不明白的是,忠信富康汽車的銷售在這個時候也是達到了頂峰,也開始出現了預定的情況。

按照李忠信的佈局,這幾樣東西,真正火爆起來應該是在一年到兩年以後,這樣的一種銷售數量,讓他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要知道,忠信公司旗下的服飾和汽車這兩種,基本上沒有做什麼廣告宣傳,如果說有,只是單純地在央視做了幾天的廣告。

李忠信之前的想法是,忠信服飾的內衣等大部分的產品都要銷售到國外的,現在看來,國內的需求量已經讓忠信服飾的產品告急。

這就有必要抓緊時間繼續建設新廠或者說是用最快速度收購幾家大型的服裝廠了。

李忠信看了看那邊依舊苦瓜臉着臉的王波,他笑嘻嘻地說道:“咋,三舅,看到如此好的報表,您也不高興?”

李忠信十分清楚,他那沒羞沒臊的三舅最近一段時間,真的是在蘇聯那邊呆噁心了。

原本九十月份就能夠回來的王波,在李忠信和李成峰說了建設黑河到蘇聯的鐵路公路大橋的事情以後,便被李忠信再次留到了莫斯科那邊。

李成峰的速度很快,很快就和上面的領導提起來了這個事情,而且和黑省方面進行了溝通,在確認了是蘇聯那邊先提出來的想法以後,中國立刻組成了一個由外交官組成的團隊奔赴蘇聯,開始和蘇聯那邊談起來這個建設鐵路公路大橋的事宜。

在這樣的一個事情上,無論是中國領導,還是蘇聯那邊的領導,基本上都有着這樣的一種意願,他們心中都十分清楚,這個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兩國剛開始恢復外交,需要一定的政績提高兩國之間的關係,而這樣的一條中蘇大橋,就是他們這個時候需要談的事情。

在這樣的一個事情上,王波並沒有參與進去的權力,只不過呢!他作爲忠信三井銀行指定的代表,代表着忠信三井銀行,在兩國研討這個事情的時候,他不能離開莫斯科,需要在莫斯科那邊一直進行陪伴,直到這個磋商完成。

這座大橋,原來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提出來的是建設鐵路大橋,是建設在黑河市和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之間的黑龍江上,也叫阿穆爾河鐵路大橋,在中國呢!叫黑龍江鐵路大橋。

而李忠信卻直接把這個鐵路大橋修改成爲了鐵路公路大橋,因爲李忠信心中清楚,今後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貿易往來會越來越多,忠信公司所在的位置是黑省,離蘇聯那邊很近,而且中俄之間的貿易關係一直很穩定,那麼,他在這個時候,讓這個鐵路公路大橋建設起來,對於國家和忠信公司來講,都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投資這個鐵路公路大橋的這個事情,李忠信想的很清楚,他在蘇聯那邊收購了不少公司的股份,蘇聯政府還不上他的錢,給他抵押了很多超過貸款的股份和一些礦產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呢!他可以進行一定的運作,把這些東西抵押出去,在蘇聯那邊的銀行進行貸款。

這個事情呢!忠信三井銀行就能夠進行一系列的操作,蘇聯的銀行並不是鐵打一塊,忠信三井通過蘇聯的銀行,貸款出來大量的盧布,然後投資到黑河到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鐵路公路大橋上。

到時候還款的時候也是盧布,等蘇聯一解體,盧布貶值到一定的地步,到時候忠信三井銀行直接把這個錢用盧布平上賬面,到時候相當於忠信三井銀行在蘇聯沒有什麼損失,反倒因爲盧布的貶值問題賺上佷大一筆,當然了,還包括蘇聯那邊忠信三井銀行佔了很多的企業和礦產。

如果李忠信在蘇聯那邊沒有投資的東西,如果忠信三井銀行在很多時候都扮演不光彩的角色,那麼,蘇聯解體以後上臺的領導,是不會坐視忠信三井銀行在瓜分蘇聯的舉動的。

可是,如果這個鐵路公路大橋建設的事情一出,忠信三井銀行或者說是忠信公司有着無數的理由來說,他們當時資金緊張,不得已在蘇聯那邊暫時貸一筆錢填進鐵路公路大橋的建設上,誰也說不出來什麼,哪怕是領導們心知肚明忠信三井銀行這是在搞貓膩,他們也說不出來什麼。

畢竟忠信三井銀行一切都在規則之內來做的,誰也挑不出來毛病,誰也不能說,忠信三井銀行就那麼確定蘇聯在短時間就開始解體。

所以,王波被李忠信留到了莫斯科那邊,讓他在那邊作爲忠信公司的總代表,代表着忠信公司,代表着忠信三井銀行和那些人進行一系列的溝通。

根據中國和蘇聯雙方的建橋方案,忠信三井銀行提出來,三方成立合資公司,大部分資金需要忠信三井銀行來出,中國方面和蘇聯方面參與建設。

建成後,中國方面和蘇聯方面在他們那裡會設立收費站,收費獲得的資金按照三一三十一的分法來分。

也就是說,中國政府、蘇聯政府、忠信三井銀行三家按照百分之三十來進行分收費的錢,剩餘的百分之十,當做還忠信三井銀行的錢。

這個呢!是三方共贏的一件事情,中國和蘇聯方面,沒有投資什麼錢,無非就是投資一些人力物力,投資一些建築方面的材料,其他的東西,都由忠信三井方面來出。

這樣的修橋模式,不但兩岸的人民在貿易的時候受益,方便了很多,更會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畢竟建設這樣的一座大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在當地購買無數的物品,也會讓當地的經濟快速好起來。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大炮仗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真那麼嚴重?第兩千兩百六十五章李強的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瘋半山第兩千七百六十一章敷衍我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簡直了第四百四十二章龐大的市場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平靜下的殺機第兩千八百一十七章歲數是硬傷第九百零三章打擂臺?第九百五十三章概念第一百零一章年貨大集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有些蒙圈第九百七十七章只欠東風第兩千九百六十章禍水東引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合作伙伴第兩千七百三十三章解釋第九百一十一章要做次螃蟹的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沒有認識到第兩千七百零三章提問交流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你怎麼看呢?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到達海南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緣由第兩千七百七十八章各種愁第四百三十九章汽車夢第七百二十三章打破常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神秘兮兮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荒唐之說?第三十章自慚形穢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萌生的想法第一千九百四十章反應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怨氣十足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磁盤遊戲第一百二十一章 裝修第兩千兩百二十六章詳談第兩千兩百四十四章心思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義信集團第兩千零六十章長途線路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苦逼的日子第二百七十六章人選第八百零三章世界盃錄像帶第一千五百八十章新區第兩千兩百七十四章大事小事第兩千六百八十六章你咋不養呢第兩千九百二十五章輪崗第一百四十九章拉餌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興旺村第一千六百零七章困難和想法第六百四十三章定位第四百八十四章咋變成那樣了呢第三百八十三章尹一峰第三十二章 可悲的六月第四百七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一章小題大做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王武的安排第八百六十二章驚人的財富第四十八章合作伊始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錢都是大風颳來的?第八百零八章規模化養殖的想法第三千零一十章溝通第六百七十七章莫名的心思第兩千八百七十八章偉大的公司?第兩千一百零七章僅此而已第一千八百七十章認爲第兩千零九十五章擼串去第兩千七百八十七章京城口味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目標第九百五十九章提個建議第一千八百零二章三個提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巡查第八百四十章想不通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操心第兩千兩百三十四章頭疼的事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好虎架不住羣狼第一千零五十五章大方案第四百五十五章開始研究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什麼個情況第一千八百零六章搞笑的事情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物流方面第兩千零二十四章返回第十四章 擴大生產第兩千八百九十三章消失的美好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一切不是問題第六百一十九章遠洋捕魚第八百二十三章曼哈頓第兩千兩百九十三章相聚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打土豪?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綜合商場第兩千八百九十七章兩頭下注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有些好奇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來訪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那個傷痛的回憶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好兄弟第四百四十章晃瞎了眼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不懂第兩千零九十章解惑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可思議第七百三十五章是誰呢?第兩千兩百五十九章沒啥講究第兩千九百四十六章臉丟大了